半月灣-最適合浮潛的純淨海灘
半月灣又稱月亮灣,古稱北口,位於北長山島北部,長約1公裡,宛如一勾新月,依山而伸,抱水而臥,山巒滴翠,海水碧綠,球石斑斕璨然。50年代末,駐軍在此建靶場,據海灣形狀取名半月灣。1979年葉劍英副席至此,為此灣題七言絕句:「內長山島月牙灣,勤事漁農並石田,昂價石球生異彩,婦孺豈惜指頭艱」,因此又名月牙灣。
在香港,我看過許多海,踩過許多沙灘,觸摸過許多不同質感的細沙,卻只找到一片稱得上純淨海灘,他有個如詩的名字——半月灣。用本地人的話來說,這裡的海水是香港最「靚」的。不要放過這個機會,帶上浮潛設備,與小沙丁魚小海蟹接個吻吧。如果人多,那就租一條船,從水中央躍入碧海,是怎樣的暢快。午餐時間,船家還會貼心地送上煮魚粥和炒粉面哦。
半月灣又稱月亮灣,古稱北口,位於北長山島北部,長約1公裡,宛如一勾新月,依山而伸,抱水而臥,山巒滴翠,海水碧綠,球石斑斕璨然。50年代末,駐軍在此建靶場,據海灣形狀取名半月灣。1979年葉劍英副席至此,為此灣題七言絕句:「內長山島月牙灣,勤事漁農並石田,昂價石球生異彩,婦孺豈惜指頭艱」,因此又名月牙灣。 球磯彩石為中國四大名礫石之一,在半月灣海灘形成一道長達2000多米,寬逾50多米的彩色石帶,灘上鵝卵石多呈圓形或橢圓形,且色彩斑瀾而聞名,所以人們又稱半月灣為「球石世界」。 地處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崇武鎮崇武灣北岸,與臺灣隔海相望,「古城三面魚龍窟,大乍雙峰虎豹關」。海之韻、沙之麗、石之趣、城之古和獨特的風俗民情構成崇武豐富而深邃的旅遊內涵。崇武半月灣的金沙碧水,濤卷浪湧,海風習習,令人陶醉不已,岸邊,鬼斧神工,千姿百態的雕刻藝術庫「魚龍窟"。
泉州半月灣
崇武鎮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突出部,與臺灣隔海相望,是福建省明星鄉鎮,全國「百強鎮」,也是經國務院批准的首批臺輪停靠點和對臺窗口。崇武素有「石雕之鄉」、「南方北戴河」、「天然影棚」之美稱。潔白如銀的沙灘、千奇百怪的礁石、四季宜人的氣候、巧奪天工的石雕工藝、奇異獨特的惠女民俗,構成崇武精邃而豐富的旅遊內涵。每年來崇武觀光旅遊的遊客絡繹不絕,年平均接待遊客量達70萬人次。隨著半月灣旅遊度假區、水族館、西沙灣休閒娛樂區等一批旅遊項目的投建,崇武旅遊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又名廈門灣、夏門灣(Half Moon Bay/Hap Mun Bay),位於新界西貢區的橋咀洲,被劃入橋咀郊野公園,以水清沙幼、景色優美而聞名。半月灣位於離岸小島,沒有陸路交通,只可於西貢碼頭乘搭街渡前往。雖然交通不便,但每逢假日,仍有不少泳客及遊人前往遊泳及遊覽。
半月灣形狀呈半月形,故因此而得名。半月灣又名廈門灣,相傳廈門灣才是海灘原來的名字,當年英國人登陸島上時,當地人以有限英語回答說這裡名叫「Ha Mun」,英人誤為「Half Moon」,故因此得名半月灣,但屬真屬假就不得而知。
半月灣現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泳灘之一,設有防鯊網、小食亭、燒烤區、更衣室、淋浴設備、洗手間及浮臺,並有救生員值勤。要注意的是,島上沒有淡水供應,淋浴、洗手間的水只為淡化了的海水。半月灣的露營附近還有橋咀泳灘,設施大致相同,惟泳客遊人較少。
半月灣的露營區近年已被政府取消,而且區內沒有食水供應,不宜露營。
半月灣是全港十個水質達一級(最好)的泳灘之一。
由於半月灣位於離岸的橋咀島,沒有陸路交通,只可於西貢碼頭乘搭街渡前往。船程約20分鐘,一程收費HK,旺季價格可能會調整至約HK,有來源指有時收費只需HK,故可自行議價。要注意的是,所有街渡會於傍晚7時左右停止服務。
半月灣又稱月牙灣,坐落於山東長島縣長山島最北端,依長約2000米的月牙長灘而建,宛如一勾巨大的新月。
園中的主要建築為一座高20餘米的中西結合式的「月牙亭」、矗立在峭壁之上的「觀瀾亭」和長約千米的長廊。長廊前,還有一處用石球裝飾鋪築的百米「石毯」,行之其上有「步踏珍珠」之感。最有情致的是月牙灣的球石,可以說是一個珠光寶氣的球石世界,潔白的如美玉,晶瑩的賽琥珀,無論你在什麼地方捧起,都會一顆也捨不得丟下。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來到月牙灣,都親自為月牙灣題字留詩。1979年,葉劍英來長島為月牙灣題詞是:「內長山島月兒灣,勤車漁農並石田,昂價球石生異彩,婦孺豈情指頭艱」;1964年董必武為月牙灣的題詞是:「遊長山島,心胸甚豁然」,凡遊過長山島的人都會與董老有同樣的感受。
為適應日益發展的旅遊事業,長島縣委和縣政府決定修建月牙灣公園,第一期工程是新建長廊、接待室、沐浴室和更衣室,現都已完工;第二期工程將要建一個國家標準的遊泳池,修建園林設施,配備遊客需要的各種旅遊設施。半月灣離客運碼頭9.7公裡,乘車可達。
最近,長島縣旅遊局局長吳忠波用相機將該縣天然石畫一一納入鏡頭,在長島縣半月灣景區建成全國第一個「中國天然石畫館」。
據介紹,長島石英巖形成於一千萬年前的喜瑪拉雅山和燕山造山運動時的地殼變動。隨著長年累月的海水侵蝕,產生了崎峋百變的石英巖地貌,好像石畫。吳忠波發現了這一奇蹟後,就用手中的相機拍攝整理,完成了一組「石英巖上的天然生態石畫」。畫面有花有樹、有字有物,不加人工修飾即惟妙惟肖,令人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