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為更好的自己?去學潛水吧!

2020-12-12 劉笑嘉

【導語】

一直覺得,

「有意思」是對一個人或一種事物的最高評價。

因為有意思的意思是有趣而耐人尋味。

因為想變成有意思的人,

我選擇把時間浪費在一切有意思的事情上,

於是我只去有意思的地方,

只認識有意思的人,

只讀有意思的書,

只看有意思的風景!

此刻,我正躺在加萊拉港一片叫做White Beach的沙灘上,耳畔略過陣陣海風。回想著過去這十天裡在菲律賓的旅行。

大年三十的同一天,我剛在杜馬蓋地一片充滿珊瑚、各種奇怪的熱帶魚和海龜的海底,度過了自己30歲的生日。

沒有看過我上一篇文章的同學可能會有種斷片的趕腳,所以,快去看我的上一篇文章《一個單身女生的30歲生日怎麼過》啦!

我是在來菲律賓杜馬蓋地的前兩天,臨時決定要考PADI的open water潛水證。於是在萬能的淘寶店搜了搜杜馬蓋地潛水,搜到了幾家,與其中三家溝通,一家沒搭理我,一家很嚴肅,只有一家叫「海洋主義」的潛店,號稱是老闆弟弟的老七,回答我的問題不厭其煩,且句句逗比。瞬間決定就是他家了。老七把我和老闆、教練都拉到一個群裡,我發現他們家都是一水的逗比風格,居然跟我這個蛇精病好搭。果然是有病千裡來相會啊!

這是我和教練Ruka在潛水間隙,在沙灘上得瑟時拍的。Ruka是個臉小、炫酷又性感的妹紙,我嚴重懷疑她衣櫃裡的比基尼比外套都多。此妹紙也是單身,想撩者請速與我聯繫,(*^__^*) 嘻嘻……

PADI是ProfessionalAssociation of Diver Instructor國際專業潛水教練協會的英文縮寫。PADI在世界各地擁有25,000名教練,每年約發出超過500,000張的潛水執照,這使得PADI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潛水訓練機構。

一般人考OPEN WATER DIVER(開放水域初級潛水員)和ADVANCED OPEN WATER DIVER(開放水域進階潛水員)就夠了。當然還有很多進階課程,比如救援潛水員、潛水長等。休閒潛水的最高頭銜是名仕潛水員。

在潛水過程中,我學到的不僅是與潛水有關的知識,更懂得了一些事情。這些事情也許與每個人都相關。

1.

我們被自己的情緒影響,並非事情本身

第一堂潛水課應該在平靜水域中進行,但是我正好趕上泳池檢修,只好在海裡學習了所有基礎動作。這一天晚上我特意吃了好多甜點,因為白天鹽份攝入量嚴重超標!我為防止全球海平面上升做出了傑出貢獻!

缺少了平靜水域適應期,曾經一度使我十分惱火。站在海裡,背著40多公斤的裝備,不斷有海浪拍打著自己,想站穩已經很難了,還要學會完全用呼吸器呼吸,並且做出教練要求的各種動作。光是重新練習呼吸的方式就已經很難了,感覺自己回到了娘胎裡。我一直學不會把鼻子關掉,所以面鏡裡總是進水,還用鼻子喝了好幾多海水。搞得我十分特別非常想發脾氣,我把所有罪過歸於沒有在泳池練習。我想罵人,甚至覺得自己有病,幹嘛不在家好好歇著,非要來學神馬潛水!

但是當我冷靜下來,我意識到這種情緒是源於我的自以為是,從小到大我一直認為自己學什麼都快,所以沒有按照預想很快進入狀態,讓我很著急。但當我專注於呼吸,控制自己的鼻子不去呼吸,只用嘴巴呼吸後,一切開始變得簡單起來。我甚至催眠自己只有嘴巴、沒有鼻子。

想在海中站穩的感覺與想在繁雜生活中有一顆安寧的心很相像。生活中不斷有東西打擾我們,像從不停歇的海浪,沒完沒了,我們除了適應,別無選擇。生氣、抱怨不會絲毫改變境況,只能放大海浪對自己的幹擾。

教學視頻裡有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大多數事故是恐慌造成,而非激流本身。在激流中放鬆,橫穿激流,才能離開激流區域。

通常我們受到的影響並非我們遇到的人或事,而是我們對這些人或事的看法,進而產生情緒,然後我們開始被自己的情緒所擺布,做出許多不可思議地決定。

教練Ruka在第一天就說,我有一個最大的優點是不耗氣。有比較後我才知道,自己確實是很不耗氣。有個三年前考過aow,但已一年沒潛過水的女孩,身高體重都與我差不太多。我倆下潛同樣的時間和深度,當我還剩100pa空氣時,她竟然只剩不到50pa!我想大概是我比較笨,一次只能做好一件事。每次在海底,我都會等自己完全鎮定下來後,才開始做動作。而且我堅持對自己和他人誠實,教練問我ok麼?當我沒調整好時,不論過了多久、她問我幾遍,我都不說ok。恰恰是我這樣慢慢來的節奏,反而成為了一個最不耗氣的人。

2.

管理時間即是管理生命

學潛水的一大前提是要學會管理自己的空氣量。因為在水下,空氣就代表了時間,它決定你究竟可以在水下安全待多久。管理空氣量意味著管理時間,也意味著管理自己的生命。一旦在水下空氣量不足,會引起人本能的恐慌,而快速回到水面,有會有罹患減壓病的風險。欣賞海底美麗景觀的同時,要保證自己有足夠的時間做減壓停留,才能讓自己真正的氣定神閒。

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關注一下自己的殘壓表,通過計算上面顯示的讀數,你能知道自己還可以潛多久。你必須自己學會,沒有人能替你。

要是生命也能有一塊「殘時表」多好。鐘錶或手錶每個人的都一樣,我們無法感受自己的剩餘時間。而在水下則不同,耗氧量因人而異。即使身高、體重、年齡、性別、下潛深度、時長、所處水下環境都一樣的兩個人,耗氣速度也會不同。

我們每天戴著「殘時表」,就能知道今天我們在這世上還剩餘多少天了。如果我們無時無刻不被提醒自己在這世上所剩時間正在減少,我們還會與自己根本不喜歡的事、不喜歡的人虛耗光陰麼?

套用ow教程中的一句話「你必須為自己的安全負責,只有你能做潛水的最終決定。」你必須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只有你能做自己人生的主宰。

3.

養成良好的習慣有助於渡過壓力時期

ow課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反覆練習假如出現無法呼吸的情況(比如呼吸器離嘴、空氣瓶用光等),在水下如果求生。潛伴在身邊、潛伴沒在身邊分別怎麼做,模擬各種有可能出現的狀況。學員要反覆練習,直到可以熟練應對。

能夠做到熟練應對各種最糟的狀況,可以最大限度減少減壓病的出現。因為剛開始學潛水時,你會因為不適應呼吸器,或者面鏡進水,甚至打嗝、咳嗽等等一點小事,動不動就突然浮出水面,丟掉呼吸器,大口大口用鼻子和嘴同時呼吸。假如在很淺的地方,這樣做沒有太大問題,但假如在深海,或是深潛後沒有做減壓之前就突然浮出水面的話,患減壓病的風險將會大大提升。

在雙腳可以輕鬆著地的水域練習潛水時,即使可以快遞浮出水面,改用鼻子呼吸,也最好不要輕易去做。為了督促自己養成良好習慣,嚴格要求自己按照正確的方法行事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在緊急情況發生時,人處於壓力下,會傾向於依習慣行事。如果平時養成的習慣很糟糕,那時作出的選擇常常不會是最恰當的。

4.

What else?

遇到水草不要轉身,會讓自己被纏住,正確的做法是後退。

——遇到麻煩想轉身逃走,只會越陷越糟,後退一步,看清全貌,再做打算,才是正解。

潛水必須要有同伴。

——這與我們這個充滿協作的世界如出一轍。別看我總一個人旅行,但在路上我會碰到很多人,每一次旅行,都是與形形色色的人不斷協作的過程。

不要超出你的能力極限。當你知道自己的行為超出了自己的極限,會陷入焦慮,以至於全神貫注在焦慮這件事中,分散了關注其他問題的注意力。透過逐步學習和累積經驗來推展自己的能力極限。與能力相當的同伴一同潛水,處在舒服的範圍內,享受潛水,滿懷信心而不是充滿擔心。

——勇敢與莽撞之間的區別在於,前者是在拓展自己的能力極限,後者則是貿然超出自己的能力極限。

課程結束後,我終於可以在Fun dive時於海中淡定自如、氣定神閒地潛水,甚至拿著gopro到處拍拍拍。當我與那些美麗多彩的珊瑚共處於同一片海中,與一群群可愛的魚兒擦肩而過時,我知道,之前的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

這臺gopro是杜馬蓋地最有良心、最溫暖的一家華人地接社「熊會玩」借給我噠,創建者大熊和地接Leo都是會潛水、有肌肉、細心體貼,而且幽默得莫名其妙的帥哥哦!

新浪微博@劉笑嘉工作郵箱:liuxiaojiavanessa@163.com環球旅行家 / 暢銷書作家

「全世界給我勇氣」公益活動發起人代表作:

患多動症久未治癒,

惡朝九晚五,好東跑西顛。

做過記者、時裝編輯、編劇……

最近的一份工作是旅行。

相關焦點

  • 乾貨|寫給想學潛水的你
    不大安全吧?時間安排的確挺緊湊,1天理論3天實踐,但該會的都會了。這個證是允許你自己和同伴一起自行去潛水的,然而實際上世界上大多數潛水點都有拿著高級證的教練帶隊,又加了一道保險。PADI在世界各地擁有25000名教練,每年約發出超過500000張的潛水執照,這使得PADI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潛水訓練機構。  以PADI來說,獲得OW 課程潛水證後,即可進行Fun Dive潛水活動,潛導的帶領下盡情暢遊海底世界了。如果想掌握更多技術,還有第一緊急反應、應急救援潛水、各種專長潛水、潛水教練等更高級別的課程。2、什麼人可以學潛水?
  • 【老生常談】不會遊泳可以學潛水嗎?
    >我們先來看看PADI(專業潛水教練協會)對於潛水時遊泳技巧的官方要求是什麼:如果想成為一個可以不依靠教練的獨立潛水員,那麼,你需要考取一個「開放水域潛水員Open Water」的證書,這個時候,你必須做到以下兩點:1、水深無法站立的地方,不藉助任何遊泳器材的情況下,水中遊泳/漂浮10分鐘,2、學員要完成200m
  • 不會遊泳的人能學潛水嗎?
    問題:   不會遊泳的人能去學潛水嗎?0起點該怎麼做?
  • 重慶姑娘在泰國濤島教潛水 已成為職業潛水教練
    一次潛水 再也忘不了那片藍  吳成豔是個地道的九龍坡姑娘,2001年,從西師附中考上了合肥工業大學的通信工程專業,2005年畢業後去上海做了一名硬體工程師。這份工作,一幹就是7年。  2012年,吳成豔和朋友一起去泰國濤島玩,朋友幫她報名參加了一個潛水培訓班。
  • 為何一次「體驗潛水」難倒了這麼多想學潛水的人?
    通常第一次體驗潛水的人根本不會知道體驗潛水應該是怎麼一回事,許多人參加體驗潛水的心態也都像高空彈跳一樣,一輩子只要試過一次就夠了。但如果,身為一個潛水教練心態也是如此,真的非常可惜,因為教練應該要知道真正的標準程序是如何,只為自己私利而偷工減料,明明知道沒有腳蹼根本稱不上是真正的潛水,卻用「這樣子他們才不會踢斷珊瑚」來安慰自己。
  • 人生在於探索,去潛水,追逐屬於自己的夢想生活
    那些年,不知道你曾經有沒有一些很冒險的夢,有些人的生活因潛水而改變,打破常規,突破自我。有人從一名擁有穩定工作生活的職場成功人士,成為一名 PADI 潛水教練,擁有了一家屬於自己的潛水中心,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樣。張帆,地地道道的上海人,成為一名潛水教練前,34歲的他還按照自己正常的人生軌跡生活著。
  • 分界洲島,親子學潛水,在「藍毒」中一再沉醉
    又過了幾年,大馬仙本那找尋海上吉普賽人,去詩巴丹追逐海狼風暴的旅行給了我再次親近海洋,在海浪下探索完全不一樣的世界的勇氣。在海底,聲音被過濾,置身其間如同夢幻,整個人如自由的鳥,在廣闊的世界裡遨翔。在海底,能清楚地感受自己每一次呼吸,身體每一個細胞的活動,就仿佛待在母親的胎盤裡享受著寂靜絢爛的平靜。
  • 不會遊泳還恐水,怎麼學潛水?
    不會遊泳還恐水,怎麼學潛水? 近年來,在海島遊的推動下,潛水運動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喜愛。
  • 潘慧如43歲學潛水 被念還在玩不趕緊找對象 高EQ回應了
    記者李湘文/綜合報導藝人潘慧如近期忙於宣傳電影《同學麥娜絲》,仍不忘找時間學習潛水,並透過臉書分享在海邊拍的照片。誰料,她PO出愜意享受生活的照片,卻被網友叨念「還不趕緊去找對象」,對此高EQ回復留言。
  • 烈日炎炎去海南潛水吧
    世界上有很多潛水避暑的聖地,但是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什麼馬爾地夫、仙本那、帛琉,為了家人還是不要去了。攤開地圖,看著祖國一萬八千公裡的海岸線,發現能去的地方還真不多……只剩02【潛水前的準備】在海南潛水這個活動已經很成熟,能去潛水的地方也很多選擇。但是有幾樣都是必須自己事前準備的。
  • 科普:關於潛水,你想知道的一切都在這了~
    我還不太會遊泳,怎麼學習潛水潛水不是必須會遊泳,但是會遊泳會讓你在水中更自在,更容易輕鬆的學習潛水。其實有很多人是學習了潛水之後,又去學的遊泳,因為在克服了對水的恐懼感之後,學習遊泳會變得很簡單。如果你不去觸摸它們,它們是不會來招惹你的,而且潛水員的黃金守則之一就是:不要打擾海洋生物的生活!這也是我們在潛水課程中學習中性浮力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能控制好自己,不上浮或下沉,才不會碰到海底或礁石,這樣你就能做到不傷害海洋生物,同時他們也不會傷害你。
  • 三月已去,擁抱四月,一起努力自律,成為更好的自己
    正視自己的不足,才能活得明白,原來人際交往中還有這麼多講究,用不同的思維看問題是那麼的豁然。你在改變自己的過程中,也領悟到了這些道理吧。你想改變,哪怕是拿起書不看,也有所成就感了,你是在成功的邊緣試探著,探著探著,你就嘗到了甜頭。
  • 浮潛的注意事項,開始正確的潛水旅程,去感受淺海區域的美景吧
    如果你打算學習水肺潛水但從來沒嘗試過浮潛,那麼我建議你先緩一緩。你可以推遲你的水肺潛水課程,先試試浮潛再說。浮潛不僅是一項很好的休閒活動,同時也是為水肺潛水做準備的最佳方式。在浮潛和水肺潛水時會使用到一些相同的設備,而且其中有些技巧也是相通的,同時浮潛還能很好地提高你在水中的舒適度。快來體驗一下吧技巧和竅門下面有一些小技巧,能夠讓你更好地享受浮潛。
  • 潘大妞的謠言粉碎機:潛水,不是你想的那樣
    每個潛水員在真正開始潛水運動前,都會經過專業的培訓。只要你受過培訓、保持自律、按規則行事,那麼,你所面臨的危險是十分有限的。如果這樣,還是有人堅持對你說潛水危險,彳亍口巴,那咱也不再解釋了,由他去吧!謠言2:那我會不會被鯊魚吃掉?
  • 如果你想去學習潛水,這是你不可錯過的幾個地方
    我一直想學潛水,它會開啟一個全新的探索世界。探索神秘的深海,你會發現珊瑚礁充滿了生命,奇異的魚類和植物,驚人的沉船,以及對我們脆弱的海洋的全新認識。無論你是一個想要開始潛水的新手,還是一個想要探索新地方的老手,這裡有一些世界上最適合潛水的地方。藍洞:貝里斯的藍洞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潛水地點之一,你可能知道為什麼。這個奇特的地方實際上是一個巨大的海洋天坑。
  • 【潛點旅遊】臺灣旅遊—來墾丁潛水吧!
    怎麼少得了潛友們喜愛的墾丁潛水體驗呢。今天就送上潛友Adrian.Z分享的超級實用的墾丁潛水攻略。轉發收藏備用吧。去過臺灣旅遊的大陸客,回來後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應該就是:我還要(會)再去臺灣。韓寒曾說「感謝香港和臺灣,他們庇護了中華的文化,把這個民族美好的習性留了下來,讓很多根子裡的東西免於浩劫。」我想說,香港已被改變了太多,現在剩下的民族美好習性,可能就剩臺灣了。
  • 一起去浮潛聖地潛水吧┃臺灣篇
    文章來源:藍之域OCEANPEDIA四面環海的臺灣是浮潛愛好者們的潛水勝地,不管是最南端的墾丁,還是綠島、小琉球、澎湖等離島,都深深吸引潛水愛好者們。除了那些鼎鼎大名的浮潛地,臺灣的東北角也有不少秘境,成為在地浮潛者們的最愛。
  • 想成為更好的自己,推薦你看看這個……
    生活上,不管是想讓老闆加薪,還是追求女神,還是讓老公乖乖聽話,都離不開以下這些技能: 歡迎關注公眾號:應果心學,我們的原創漫畫故事覆蓋職場、生活、友情、親情、愛情等,每一則漫畫都呈現出一個故事或幾個故事,通過漫畫的形式分析心理和闡述真理,會讓你覺得又有趣又收穫良多,我們旨在幫助您成為更好的自己
  • 如何成為一名潛水教練?
    很多人在成為潛水員後,身中藍毒,不想離開海島,想把護照扔到大海裡。回去工作上班,心心念念著大海,渾身無力,一心只想潛水。一打開朋友圈,滿屏藍海,為什麼他們又去!潛!水!了!每當聽到,XX考了潛水教練,好生羨慕,我也想當一個教練,每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選擇,每個人也有不一樣的生活。
  • 辭了高薪玩潛水 這位運動達人開了杭州首家潛水中心
    (網絡配圖)如今,潛水運動成為不少年輕人喜愛的休閒運動,只要有假期,就會帶著心愛的裝備去心儀的那片深藍看風景。但是你有沒有設想過在家門口學潛水,然後和一幫志同道合的人去世界各地的潛水勝地悠遊呢?告訴你,這並不是夢噢!把愛好變為職業 辭了高薪當潛水教練帶大家玩的人叫徐欣,杭州人,以前在阿里巴巴工作,如今在拱墅區七古登208號建華文化創意園開了家經過PADI(國際專業潛水教練協會的英文縮寫)認證的潛水中心,名為「潛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