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不會遊泳的人能去學潛水嗎?0起點該怎麼做?
因為覺得自己可能學不會遊泳了,不會憋氣。但是覺得潛水很有趣,能看到各種魚和美麗的珊瑚。所以想知道,像我這樣不會遊泳的人,能學會潛水嗎?
還有就是,對於一個非常想學的新人,該怎麼做呢?不是那種到旅遊景點隨便有個人陪下去潛潛的那種。我知道有人去國外的潛水勝地上潛水學校的,能介紹下國內國外的情況嗎?
某騎 回答:
我學遊泳比較晚,印象中是7歲左右報了個遊泳班,泳池也不遠,非常方便。當時沒什麼科學理論,都是靠老師的經驗,攤上什麼樣的完全看人品。我的老師經驗非常質樸:就是直接把你扔到水深一米三的池子裡去解渴。要說在這個階段最痛苦的莫過於呼吸調整,不過差不多喝飽了以後也就遊得很自在了。託那時候一身橫練的肥肉,可以整個人仰面或者臉朝下一動不動的浮在水面上很久,當然仰面可以更久,以至於可以睡著。我知道那時候的救生員叔叔都不太喜歡我,因為總發生假警報,而他們總得溼身。
有一陣子流行起了U型管,說是U型管其實是J形管,靈感來源於老式潛艇上配的空氣交換管,事實上我記得發明者根本就是同一個人。。。總之有了這東西後即使臉朝下也能很輕鬆的呼吸,腳上帶上腳蹼後稍微擺動兩下就能很輕鬆的前進了。但這個管子的巧妙之處在於裡面有一套浮力機關,即使潛到水下也不會有水進來(廉價仿品沒這功能)。我又喜歡縮在水下,因為暖和,所以很自然的就潛到水下開始用腳蹼穿行了。當時感覺簡直和魚一樣妙極了。說實在的這時候才發覺蛙泳自由式什麼的簡直弱爆了,由於不擔心嗆水的問題,可以愛怎麼撲騰就怎麼撲騰。假如一開始用這種方式在水下學遊泳的話,不僅速度快,而且不用喝那麼多洗腳水。很多人學不會遊泳就是怕嗆水怕換氣,拼命地調整來調整去,時間全都用在這上頭了,那假如你不擔心這個問題了,遊泳不就是在浴缸裡泡著一樣便當麼?後來再長大點,才知道這個專業術語叫淺潛。南太平洋的居民用這個方法來尋找珍珠,後來科學家學來研究海床和海洋生物。
再後來說到正題,深潛。我想上面兩大段看完你心裡應該也有譜了,遊泳是一種水面技能,潛水是一種水下技能,兩者根本沒有交集。水上的人用四種笨拙的方式學習動物,水下只要一雙腳蹼就足夠了,連結實的肌肉都不需要,速度完勝以上任何四種。在水下是靠水肺來呼吸的,帶著全罩面具時和在陸上呼吸一點區別都沒有,要不是身邊的東西都在飄來蕩去,你可能根本都不會意識到這是在水下40米的深度,可以說根本不會有在水面時怕嗆著的的心理負擔。除此之外你還會發現水下相對於地面來說可以算一個三維空間,在地上平行移動夠了,水下還有個深淺問題怎麼辦?其實答案也是呼吸,多吸一點氣人會飄起來,把肺排空人會沉下去,簡直就是個小潛艇。而且在水下活動時哪怕你真的肌肉痙攣了----要知道這可是遊泳者的頭號大敵那也沒什麼,你只要停下不動深吸一口氣就會從水下飄到水面上去了,你的水肺和夾克(配緊急充氣裝置可變救生衣)就是個活動浮漂,抱著他等救援就好了。所以,你到底想靠「遊泳」在水下幹什麼呢?
騎摩託的貓 回答:
作為PADI的潛水教練,說說我教學中的體會。
首先,PADI的開放水域課程(OW)要求學員必須通過200米遊泳或300米浮潛,並沒有硬性規定一定會遊泳,所以有人也選擇了用面鏡+呼吸管+蛙蹼通過300米浮潛。
但是,從實際操作角度來講,我建議,學習潛水的學員一定要會遊泳及踩水。
因為很多事故並非發生在水下,水面也存在很大風險。而如果在水下有緊急情況發生,基本都要立刻回到水面上。
雖然利用BCD可以達到水面正浮力,但還有許多情況是需要一定的遊泳和踩水能力才能完成的。作為體驗潛水以及潛水課的學員,教練或潛水長會時刻關注你;但一旦拿到OW認證,則外出時是作為獨立的責任自負的潛水員參加fun dive的。並不是所有的潛點都風平浪靜,也並不是每一次細心檢查就能保證裝備完全不出問題。
良好的遊泳能力能保證你在回到水面時更集中精力處理問題,在緊急情況下儘量避免慌亂。
而且,浮潛無法代替遊泳。近年來東南亞發生了多起中國遊客浮潛溺水身亡的事件。即使會遊泳,在使用浮潛三寶時都需要一定的學習;而不會遊泳的人,很抱歉,我敢說你浮潛時遇到問題一定無法自行處理。而旁人無章法的施救,可能會導致兩個人陷入危險境地。
大家期盼浮潛和潛水永遠不遇到任何緊急情況,就和期盼司機開車上路永遠沒有刮蹭一樣,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罷了。
為了大家的安全,消除隱患,更好地享受潛水。我強烈建議,學習OW課程以及想要浮潛的人,如果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一定要學會遊泳,並且能自如地長距離遊泳及踩水。否則,還是就去體驗一下好了。
denovo 回答:
潛水的確不需要靠遊泳來保持浮力,所以技術上說,正常潛水的過程不需要會遊泳。但是大家都知道水下情況千變萬化,隨時可能出現問題,需要在水下出現問題時不緊張保持鎮定,不會遊泳的人多數容易恐慌,死亡事故,尤其是新手的事故,最大的原因就是恐慌,所以會遊泳不怕水還是很重要的。
還有你的所謂可以當浮標的夾克也不是萬無一失的,你有可能沒有足夠的氣往裡充,有可能充氣管故障,這時候你需要背著幾十斤重的裝備遊上水面(好吧其實你的負浮力一般只有幾公斤,但那也是負浮力!),一邊踩水,一邊往夾克裡吹氣讓它變成浮標,不會遊泳搞得定?
P.S.對前面那個回答的幾條吐槽:1.「從水下飄到水面上去」很危險的好嗎!!!2. 呼吸的確可以控制上下但只在一個範圍之內,超過這個範圍光靠呼吸根本搞不定。3.普通的scuba diving不會用全面罩的,而且那玩意兒出故障比普通面鏡危險性更大。
總之,潛水是一項有危險的運動,不要總想著一切完美風平浪靜的情況,要做好遇到問題的準備。不會遊泳的就去學吧,其實真的沒那麼難 :)
潛水到底有多危險請看這裡:http://www.guokr.com/blog/101360/
ID:AskGuokr
潛水的最高境界是在水裡拉屎麼
掃碼關注果殼問答
回復【在水裡拉】就告訴你!
也想來答?戳評論
有什麼大腦洞問題想問?戳閱讀原文~
本文來自果殼問答,謝絕轉載。如有需要請聯繫 sn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