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首次發現珍稀植物舌喙蘭屬

2020-12-21 瀟湘晨報

近日,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林業和草原局調研員李發良在芒市野外調查中無意拍攝到罕見植物,經雲南省林科院、中科院植物專家確認,是從未有標本和影像記錄的珍稀蘭科舌喙蘭屬植物。

據《中國植物志》早期記載,舌喙蘭屬共有13種,主要產於我國西南山地與喜馬拉雅地區,南面分布至泰國。我國共有9種,屬易危物種,為多年生草本,植株主幹5.5釐米至11釐米;塊莖卵球形,莖基部具1枚膜質鞘;葉1枚至2枚,葉片圓形至卵形,長1.5釐米至3釐米、寬1釐米至2.5釐米;基部心形至圓形,前端尖,正面深綠色,帶紫色網紋,背面暗綠色至紫色。花開1至4朵,花序長5釐米至9.5釐米。花為白色至紫色,花梗和子房直立,蕊喙為舌狀,其多生於石灰巖山地林緣。花期為7至10月,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來源:雲南省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德宏首次發現珍稀植物舌喙蘭屬
    近日,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林業和草原局調研員李發良在芒市野外調查中無意拍攝到罕見植物,經雲南省林科院、中科院植物專家確認,是從未有標本和影像記錄的珍稀蘭科舌喙蘭屬植物。據《中國植物志》早期記載,舌喙蘭屬共有13種,主要產於我國西南山地與喜馬拉雅地區,南面分布至泰國。我國共有9種,屬易危物種,為多年生草本,植株主幹5.5釐米至11釐米;塊莖卵球形,莖基部具1枚膜質鞘;葉1枚至2枚,葉片圓形至卵形,長1.5釐米至3釐米、寬1釐米至2.5釐米;基部心形至圓形,前端尖,正面深綠色,帶紫色網紋,背面暗綠色至紫色。
  • 雲南德宏首次發現 舌喙蘭屬珍稀植物
    記者19日從雲南省德宏州林業和草原局獲悉,一種分布於德宏芒市海拔1800米至2000米區域的珍稀蘭科舌喙蘭屬植物——美葉舌喙蘭身份日前得到確認。據《中國植物志》早期記載,舌喙蘭屬共有13種,主要產於我國西南山地與喜馬拉雅地區,南面分布至泰國;我國共有9種,均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估為易危物種。
  • 綏寧黃桑首次發現珍稀植物篦子三尖杉群落
    華聲在線3月19日訊(新湖南客戶端·華聲在線記者 張佳偉 通訊員 李斌 龍旭)3月19日,綏寧縣黃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工作人員,在保護區一條深谷開展珍稀植物資源調查時,首次發現珍稀植物篦子三尖杉群落。
  • 珍稀植物大果藤黃實現人工繁育
    大果藤黃是我國僅分布於雲南德宏和西藏墨脫的珍稀狹域特有植物,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來自德宏州瑞麗市林業局的消息,該局已成功實現大果藤黃的人工繁育,這在國內尚屬首次。  瑞麗市林業局高級工程師趙見明向記者介紹,目前種苗長勢良好,植株平均高度已超過15釐米。
  • 雲南保山首次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
    雲南保山首次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供圖)雲南保山首次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供圖)雲南保山首次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供圖)雲南保山首次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供圖)2月22日,時值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記者從保山市政府新聞辦獲悉,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段,首次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個體數量高達31株。
  • 寧波首次發現「濃裝眼斑螳」 屬我國特有珍稀螳螂
    林海倫供圖近日,寧波著名植物、昆蟲、蝴蝶研究專家林海倫在象山縣牆頭鎮首次發現罕見的螳螂種類——濃裝眼斑螳。據資料記載,濃裝眼斑螳是中國特有的螳螂,是一種觀賞價值很高又十分珍稀的種類,目前只有福建、廣西有發現的記錄。10月中旬的一個雙休日,林海倫去象山縣牆頭鎮的深山中調查植物資源。在密林中轉了5個多鐘頭,正準備回家時,在一片花叢中發現一隻奇怪的螳螂正在啃食。
  • 麗水發現新植物!和恐龍同時代 屬國家珍稀瀕危物種
    2018-06-22 10:44 | 指尖麗水粗齒桫欏近日,景寧林業局「景寧蕨類植物調查研究」課題組在景寧石印山公園和金仙寺後山發現桫欏科植物——粗齒桫欏新分布,這是麗水市範圍內的新記錄。據介紹,粗齒桫欏(Alsophila denticulata)屬桫欏科,由於葉邊緣呈粗型鋸齒狀而得名,屬國家珍稀瀕危物種,具有極高的園藝觀賞價值。桫欏科植物是能長成大樹的蕨類植物,又稱「樹蕨」,是迄今發現的唯一木本蕨類植物。在約1.8億年前,桫欏曾是地球上最繁盛的植物,與恐龍並稱「爬行動物」時代的兩大標誌。
  • 洪雅縣首次發現國家級瀕危珍稀植物「紅花木蓮」
    紅花木蓮  近日,眉山洪雅縣漢王鄉一村民在日常勞作時意外發現一株木蓮花,經林業權威部門認定為國家瀕危珍稀野生植物
  • 珍稀瀕危植物——日本莢蒾首次在浙江舟山發現
    國家林業局政府網6月9日訊近日,浙江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野生植物調查組赴舟山普陀區開展第二次全國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調查,在東極鎮東福山島發現了珍稀瀕危植物——日本莢蒾(Viburnum japonicum)。
  • 雲南德宏發現天南星科海芋屬新種
    新華社昆明10月12日電(記者趙珮然)我國科研人員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進行野外考察時,發現天南星科海芋屬新種,命名為「運氣海芋」。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於國際知名植物分類學期刊《植物分類》(《Phytotaxa》)上。
  • 普洱無量山首次發現珍稀植物牛角蘭 看看長啥樣
    在無量山東坡,記者跟隨科研人員首次發現珍稀植物牛角蘭,屬中國新紀錄物種。因為原產於泰國,該植物又被稱為「泰國牛角蘭」。 牛角蘭是一種附生草本蘭科植物,常生長在薄而溼潤的樹皮上。專家介紹,現在是牛角蘭的果期。他們準備在果實成熟時取種,就近到景東亞熱帶植物園進行培育。培育成功後,將把牛角蘭的苗遷回其適宜生境,以擴大種群數量。
  • 我國特有的單種屬珍稀植物:永瓣藤
    國家Ⅱ級重點保護珍稀瀕危植物:永瓣藤作者:花木君,是衛矛科、永瓣藤屬落葉(半常綠)藤本灌木。永瓣藤於1926年在皖南祁門縣首次被發現,然而其後始終未再採到標本。當時擬名為"祁藤",因其花瓣宿存於果實而不凋落,故中文名一直稱其為永瓣藤。直到1959年才在江西景德鎮採到花的標本。
  • 德宏首次拍攝到白腹錦雞!
    德宏首次拍攝到白腹錦雞!  白腹錦雞。(楊幫慶 攝)  攝影愛好者楊幫慶和錢民富近日在芒市鎮觀測到野生白腹錦雞,並拍攝了高清影像資料,刷新了在德宏拍攝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野生白腹錦雞的高清影像紀錄。直到2019年3月8日早晨,楊幫慶終於拍攝到了白腹錦雞雍容華麗的身姿,從而刷新了在德宏拍攝到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野生白腹錦雞的高清影像記錄,也標誌著德宏又增加一項珍稀鳥禽影像資料。同時,使形成以芒市城為中心半徑10至20公裡的菲氏葉猴及鳥禽觀測拍攝圈成為可能。便利的觀測拍攝條件也將為國內外觀測拍攝專家提供便利的觀測拍攝點,有效提升芒市自然生態環境的對外知名度、美譽度。
  • 竹山首次發現千畝珍稀野生楠木群落 價值巨大
    5月22日,我縣首次發現珍稀野生植物群落——潤楠、白楠、楨楠和黑殼楠,這也是我縣首次發現的楠木群落。
  • 我市首次發現中華珊瑚蛇 屬珍稀瀕危蛇類
    我市首次發現中華珊瑚蛇 屬珍稀瀕危蛇類源稿:東陽日報 | 發布時間:2020年05月29日 15:23:21 | 作者:陳巧穎 黃龍標 | 編輯:董之震  為創建國家級森林公園,連日來,南山省級森林公園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對森林公園內的動植物資源進行調查。
  • 瑞麗芭蕉 緬甸球蘭 德宏發現12個新種植物、8個新記錄物種
    德宏州林業和草原局介紹,德宏州在植物、動物方面新發現了一批新種及新記錄物種。在一個地方如此密集地發現新物種和新紀錄十分罕見,一方面有賴於德宏州本身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相關管理部門的有效管理,為科研工作創造了條件。
  • 我國特有的單種屬珍稀植物:永瓣藤
    國家Ⅱ級重點保護珍稀瀕危植物:永瓣藤作者:花木君,是衛矛科、永瓣藤屬落葉(半常綠)藤本灌木。永瓣藤於1926年在皖南祁門縣首次被發現,然而其後始終未再採到標本。當時擬名為"祁藤",因其花瓣宿存於果實而不凋落,故中文名一直稱其為永瓣藤。直到1959年才在江西景德鎮採到花的標本。
  • 青海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玉龍蕨
    url:https://m.gmw.cn/2020-09/02/content_1301520291.htm,id:1301520291  近日青海山水自然資源調查規劃設計研究院在青海互助北山林場野生植物考察中,發現一種分布於海拔3700至3800米的高山巖縫中的特殊蕨類植物,經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鑑定
  • 曾認為已滅絕 廣東茂名發現珍稀瀕危植物蘭花蕉群落
    蘭花蕉是國家三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據廣東省林業局27日消息,廣東茂名林洲頂鱷蜥省級自然保護區近日發現兩個國家三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蘭花蕉小群落,活體植株數量達三位數。  據廣東省林業局專家介紹,蘭花蕉屬於漸危物種,國家三級保護植物,在植物分類上屬芭蕉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溫溼環境,分布區域十分狹窄,記錄只分布在廣東茂名信宜和廣西上思的密林溝谷中,其根莖民間常作清熱藥用。
  • 盤點中國十大珍稀植物
    盤點中國十大珍稀植物~實在太漲姿勢了,趕快來學習吧!水杉水杉屬在中生代白堊紀和新生代約有6~7種,過去認為早已絕滅,1941年中國植物學者在四川萬縣謀道溪(今稱磨刀溪)首次發現這一聞名中外古老珍稀孑遺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