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眼鏡背後的暴利,售價上千元,成本只有幾十元,錢究竟去了哪

2020-12-19 新零售世界

成本均價在幾十元左右的鏡片,市場售價卻能達到百元甚至千元的價格,眼鏡行業究竟有多暴利?近日,明月鏡片準備上市,在其遞交的招股說明書中我們發現,鏡片的平均成本價居然只有6.23元,這讓許多眼鏡使用者感到大受打擊,如此低廉的成本價格,為何買到手卻需要成百上千元呢?

隨著目前近視人群的不斷增多,眼鏡的銷售量也逐年增多。而其中,學生的需求量更大一些。很多家長為了孩子的視力著想,甚至不惜花大價錢購買千元級的眼鏡。並且,眼鏡是一個需要更換的工具,長期下來這筆錢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假如按照這樣的成本價格計算,那麼一家人在眼鏡上投資花的錢幾乎就是一家眼鏡店的銷售額了。更何況,一家眼鏡店,不只是一個客戶。

但是,眼鏡店的商家卻告訴我們,店鋪的營收只是能剛好養家餬口,並沒有給他們帶來許多的盈利,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暴利。據商家透露,成本低廉的只有鏡片,店面的租金,專業的設備以及技術人員的培訓和工資,這些都是要算進眼鏡的成本之中的。

「一臺磨邊機都要20萬,更何況我們還有其他的儀器。」據商家透露,目前市面上的眼鏡價格已經是比較低廉的了,在還是在鏡片成本十分低廉的情況下才有的價格。據多方消息了解到,目前來看,每月的店鋪租金是佔據店鋪支出的很大一部分。由於眼鏡並不是快消品,也不是必須品,只能通過高單品價格的方式來獲得盈利。

據可靠消息稱,一些銷量較好的眼鏡品牌的實體店,以及開在繁華路段或學校周圍的眼鏡店鋪,平均每天只能賣出五副眼鏡。而且,由於其處於黃金路段的原因,店鋪租金價格也同樣很高,如此的銷售量,也只能維持店鋪的正常開銷。有專業人士計算過,每個眼鏡店,平均一天能夠賣出兩幅眼鏡,就能盈利,然而一天一副都賣不出去的店鋪實在是太多了。

如此來看,眼鏡的售價與成本價差異確實存在,但是,說是暴利行業,目前看來並不是這樣的。靠著眼鏡行業發家的企業,畢竟在少數,整個行業的狀況,卻有點蕭條。在雷射技術逐漸發展的當下,眼鏡行業似乎更難生存下去。

相關焦點

  • 暴利?一副眼鏡成本幾十售價上千 商家:賺不到錢!
    (原標題:成本幾十售價上千,果真「暴利」行業?深圳橫崗眼鏡城實探:顧客寥寥,商家感慨生意難做) 近日,明月鏡片向證監會遞交了招股說明書。其招股書披露,一片鏡片的成本只有6塊錢,一副成鏡也只有幾十塊。消費者紛紛大呼「被宰」,為何幾十塊的成本能賣出成百上千元的價格?
  • 央視曝光:售價上千元,出廠價其實只有幾十元…這種暴利產品你一定...
    央視曝光:售價上千元,出廠價其實只有幾十元…這種暴利產品你一定買過!眼鏡行業歷來讓人覺得非常「暴利」那麼一副眼鏡的生產成本究竟是多少呢?記者在眼鏡架生產廠裡了解到,一副眼鏡,眼鏡架成本通常佔60%,眼鏡架使用的原材料主要分為塑料板材和金屬。全部使用塑料板材的眼鏡架,一副的成本僅為20元。
  • 成本幾十售價上千 果真「暴利」行業?深圳橫崗眼鏡城實探:顧客寥寥...
    摘要 【成本幾十售價上千 果真「暴利」行業?   招股書顯示,2019年,明月鏡片每片鏡片的單位成本只有6.23元,平均售價為13.48元;每副鏡架成本為20.91元,平均售價為29.16元;每副成鏡成本也僅有56.09元,平均售價為126.05元。   實際上,生產環節吃下的利潤並不多。明月鏡片2019年整體銷售淨利潤為14.58%。
  • 成本幾十售價上千,果真「暴利」行業?深圳橫崗眼鏡城實探:顧客寥寥...
    其招股書披露,一片鏡片的成本只有6塊錢,一副成鏡也只有幾十塊。消費者紛紛大呼「被宰」,為何幾十塊的成本能賣出成百上千元的價格?證券時報記者實地探訪了深圳橫崗眼鏡城,在這裡聚集了上百家眼鏡生產商和零售店,從生產到批發再到銷售的加價環節逐漸清晰,眼鏡行業低頻消費、半醫半商等特點成為了推高價格的因素。
  • 成本40元,賣1000元,眼鏡為何如此「暴利」?
    不光是孩子,看看接觸電子產品比較多的成年人,可以說,完全不近視的成年人還是很少的,眼鏡行業是很多人都會接觸到的一個行業。 根據最近央視披露的信息我們了解到,眼鏡框的成本最低只需要30元,鏡片則是10元。但是大家都知道,我們去眼鏡店配眼鏡,往往是幾百上千才能買到一副眼鏡,為什麼同樣的東西到了商家這裡,價格升了這麼多?
  • 成本6元,售價上千元?毛利率高達94.88%的眼鏡,材質有何差別?
    關於眼鏡行業,大家一直都知道是「暴利」的存在。在此前,坊間更是流傳這樣的一句順口溜:20元的眼鏡,200元賣你是講人情,300元賣給你是講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講行情。而大家一直都只是「聽說」,直到這份招股書的披露,才發現20元都是「高價」了。
  • 進價145元售價916元:博士眼鏡「暴利」玄機待解
    兩片玻璃,一支鏡架,一副看似不起眼的「小眼鏡」,卻讓創業板公司博士眼鏡(300622.SZ)招股書中披露的 「暴利」數據引得外界一片譁然。據其招股書披露,2016年單副鏡架和單片鏡片的採購成本分別為89元和28元,不過對應售價分別高達434元和241元。也就是說,一副採購成本不過145元的眼鏡,被擺上店鋪櫃檯後,身價就一路水漲船高至916元。在眾人咂舌眼鏡店的高毛利時,博士眼鏡證券部一位人士3月9日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銷售成本不能光看採購成本,還有店鋪租金和人力成本,這些因素都需要考慮。」
  • 眼鏡暴利!6元成本,毛利近95%!
    眼鏡和牙科,這兩個行業的利潤非常高,隨便配一副眼鏡就要七八百,有時候,眼鏡架比眼鏡片更貴,按理說鏡片的科技含量應該比塑料的鏡架貴才對,但這個畸形的行業已經很難用正常思維判斷價值。8月21號,有媒體報導了眼鏡行業暴利的相關新聞,在知名鏡片公司的招股書內,披露的鏡片成本才6元,而能賣到2000元,預計2023年,眼鏡這行業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00億元。
  • 上千元的眼鏡成本僅十幾塊,如此暴利為何批發商還叫苦?
    上千元的眼鏡成本僅十幾塊,如此暴利為何批發商還叫苦?眼鏡行業裡流傳著這麼一句話:「20元的鏡架,200元賣你是講人情,300元賣給你是講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講行情。」眼鏡行業的「暴利」似乎眾所周知,但現實狀況是,我們看到不少街邊的眼鏡店,往往撐不了幾年就倒閉,甚至連剛剛上市的博士眼鏡,也逃不開「開兩家關一家」的魔咒,到底眼鏡生意讓哪些人賺的盆滿缽滿了?線下眼鏡店值得開嗎?
  • 進價145元,售價916元:這家公司的眼鏡為什麼如此暴利?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兩片玻璃,一支鏡架,一副看似不起眼的「小眼鏡」,卻讓創業板公司博士眼鏡招股書中披露的 「暴利」數據引得外界一片譁然。據其招股書披露,2016年單副鏡架和單片鏡片的採購成本分別為89元和28元,不過對應售價分別高達434元和241元。也就是說,一副採購成本不過145元的眼鏡,被擺上店鋪櫃檯後,身價就一路水漲船高至916元。
  • 新開眼鏡店的廣告詞:徹底打破行業暴利,一副眼鏡也是批發價
    #眼鏡暴利前段時間,幾輛掛著眼鏡廣告牌的車子在我們這個小縣城裡穿梭,來來回回反覆地播放著廣告。其廣告內容中的核心詞對顧客來說很有吸引力:徹底打破行業暴利,一副眼鏡也是批發價。通過討價還價,我把價格還到了220元。真心地講,220元配一副眼鏡,確實不貴了。據了解,廠家生產一副眼鏡的成本,鏡片是10元左右,鏡架是30元左右。當然,這是最低價格的那種,還有好一點的,總價格大概就是50元左右。然後,在這些眼鏡配件成品上還要加上運輸成本,經銷商賺差價,眼鏡店門面租金,水電費用,人工成本等等。
  • 一副眼鏡成本多少?中國7億近視人8成被騙,揭秘眼鏡業的3大坑
    而且丹陽遍地都是眼鏡的小作坊,有的甚至是一家子就包攬了眼鏡從生產到銷售到售後的全部流程。也正是因為眼鏡業發達,丹陽成為了全國百強縣,GDP超過千億元。單單就靠眼鏡業就能讓GDP超千億,眼鏡業到底是有多暴利?眼鏡行業的暴利其實不難想像,具體就來自於眼鏡的成交價和成本之間的差價。
  • 200元眼鏡賣2萬 記者探訪武漢眼鏡行業暴利
    據了解,詩樂超輕純鈦商務鏡架深圳廠商報價為200-300元,而珞瑜路某一大型賣場售價在3000—21500元。  出廠價十幾元 零售店賣上千塊 鏡片同樣暴利驚人  在珞瑜路某一大型賣場,銷售員向記者介紹了依視路、蔡司、羅敦司德、艾彼克等四個牌子。
  • 千元眼鏡成本僅20塊,6億近視人口的「暴利」行業真相
    「去眼鏡店配眼鏡的人都很吃虧。」剛畢業的 90 後職場人馬力告訴新芽Newseed(ID:pelink)記者。起因是馬力想換副新眼鏡,看中一副 2000 元的眼鏡,雖然喜歡但無奈價格太貴,只能悻悻而歸,「結果過了幾天發現淘寶上才400。」
  • 南寧眼鏡行業毛利潤高,店家感嘆:單品暴利不等於店鋪暴利
    近年來,不少南寧市民感覺,大街小巷上眼鏡店越開越多,競爭似乎越來越激烈了,但是到眼鏡店配一副眼鏡的價格卻沒有明顯下降。動輒數百元的鏡架、上千元的鏡片,讓眼鏡行業成為了許多人眼中的「暴利行業」。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走訪南寧本地眼鏡店、眼鏡批發市場發現,眼鏡行業的毛利潤確實很高。
  • 揭眼鏡暴利:進價十幾元標價千元 打三折仍賺翻
    昨日,潘家園眼鏡城內,顧客在挑選眼鏡,新京報記者在該商城調查發現,少數商家對鏡架、鏡片的標價幾百甚至上千,而進貨成本不過幾元至幾十元。眼鏡,如今成為很多人生活中的必需品。很多顧客發現,近年來,眼鏡的售價逐漸上漲,居高不下;鏡架、鏡片的名稱和功能逐漸在增加,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近日,新京報記者以導購員、學徒工身份,應聘北京多家眼鏡店、加工車間,發現其中暴利與貓膩:在生產地批發價幾元至幾十元的鏡架、鏡片,在商店櫃檯上,身價翻了幾十番。個別商家對消費者,有一整套的推銷貓膩。
  • 千元眼鏡進價不到百元?揭秘6億近視人口的「暴利」行業真相
    去眼鏡店配過眼鏡的人應該都深有體會,一副眼鏡配下來,幾百塊是常事,上千塊也不在少數,但是從上市眼鏡公司博士眼鏡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博士眼鏡的鏡架平均成本89元左右,鏡片29元左右,隱形眼鏡49元左右,「成本價」均在百元之內,看似銷售利潤高的驚人,然而近幾年很多眼鏡店都在關店。
  • 6元成本千元賣,招股書透露出眼鏡行業的暴利
    作為一名從初中就開始戴眼鏡的近視患者,眼鏡陪伴了我20年。在門可羅雀的眼鏡店裡,銷售人員能夠如數家珍的告訴我從300元到3000元的鏡片有何不同我也可以想像到眼鏡行業的利潤高昂。而銷售人員每點出一種鏡片多了一項科技優勢,鏡片的身價也會成倍上升。翻開長達428也的《明月鏡片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說明書》才讓我發現,原來眼鏡行業的利潤遠遠高於我們的想像。
  • 售價遠超成本價 不止星巴克
    最近,星巴克的成本成為熱議的話題。不過,要說售價遠遠高於成本價,還真不止星巴克。火車餐、經典餐、奢侈品、眼鏡、化妝品、保健品等售價,動輒也是其成本價的十倍、數十倍。這麼看來,星巴克太小兒科了!
  • 一副眼鏡的成本究竟有多少?揭秘中國眼鏡業的三大坑
    在現代人的生活當中是離不開電腦和手機的,手機用於日常通訊,電腦用於工作,有很多的人因為過度用眼導致近視,所以佩戴眼鏡的國人也越來越多,配過眼鏡的人都知道,鏡片和鏡框都是非常貴的,那麼你知道一副眼鏡的成本究竟有多少嗎?近視的人越來越多,需要佩戴眼鏡,同樣已經佩戴了眼鏡的人,還要隨著度數的變化更換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