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文化旅遊公共服務創新案例——面向殘疾人的「五星」服務 :唐山市開展優質助殘文化服務

2021-02-13 唐山公共文化旅遊


面向殘疾人的「五星」服務

——唐山市開展優質助殘文化服務

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發生7.8級強烈地震,造成24萬人遇難、16萬人重傷,百年工業城市瞬間被夷為平地。2016年7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唐山抗震救災和新唐山建設40年之際來到唐考察,並前往市截癱療養院慰問傷員,因地震傷害截癱的楊玉芳、高志宏夫婦向總書記贈送了自己新近出版的小說和詩歌集,並即興朗誦了一首歌頌解放軍當年抗震救災英勇事跡的詩歌;活動室內10多位截癱傷員正在開展文娛活動,為總書記表演了二胡伴唱《唱支山歌給黨聽》。習近平勉勵他們說,「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殘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殘疾人事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震後40多年來,唐山始終堅持為殘疾人提供切實的公共服務,充分保障殘疾人均等享有基本文化權益,點燃殘疾人的文化夢想,以高度的文化自信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集智聚力。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

全市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等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已全面實現對殘疾人免費開放,提供無障礙設施和預約、幫扶電話。唐山市圖書館高標準設立視障人士閱覽室,從門口到盲人閱覽室鋪有盲道,視障人士閱覽室面積120平米,閱覽坐席50個,內有盲文圖書1000餘冊,配備無障礙電影光碟、電子助視、盲用電腦、點顯器、讀屏軟體、有聲閱讀機等盲人閱讀設備。縣級公共圖書館也根據自身實際,設立了盲人閱讀區,配備了盲文圖書、有聲讀物和閱聽設備,讓更多的盲人讀者真正實現「閱讀夢」。

1.閱讀推廣。唐山市圖書館堅持去截癱療養院流動送書30餘年;創新服務方式,盲人讀者可以通過電話或者微信預約的方式借閱圖書和聽書機,已郵寄圖書近400冊、聽書機200多臺;先後到特教學校、唐山康復教育中心陽光分校、盲人按摩店、盲人讀者家裡為他們送去無障礙音頻電影光碟、盲文圖書、聽書機等20餘次;不定期舉辦「閱讀照亮我心」盲人讀書交流會暨徵文頒獎等活動,受到盲人讀者積極響應和踴躍參與,為盲人開啟了一扇獲取知識、了解世界的窗口。2017年,唐山市圖書館參加了中國殘聯和中國盲文圖書館舉辦的「盲人閱讀推廣和社會教育示範」項目,精準對接盲人群體,開展了視障人士詩文朗誦比賽、無障礙電影放映11場、盲人節聯歡、盲人朗誦培訓、盲人聲樂培訓、視障人士行動網路閱讀推廣培訓等一系列閱讀推廣和社會教育活動。項目歷時一年,舉辦了5項活動、3期培訓班,受眾盲人讀者538人次,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

唐山市圖書館舉辦視障讀者朗誦培訓活動

2.慰問演出。唐山市群眾藝術館在唐山市兒童福利院、唐山市截癱療養院、康復中心、聾啞學校設置服務點,依託「千名文化志願者走基層」活動積極開展慰問演出。市、縣兩級文化部門在全國助殘日、傳統節日及重大紀念日期間,深入社會福利院等機構廣泛開展圖書、演出、電影「七進」等活動,使其能夠更好的接受藝術薰陶,激勵著廣大殘疾人不畏艱難,努力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3.培訓展覽。全市文化館加大對殘疾人文化藝術指導培訓工作,不斷提高殘疾人群體的文化素質及藝術修養。定期舉辦殘疾人詩歌朗誦會、才藝展示以及書畫展覽。如2018年唐山市圖書館和唐山市群藝館聯合舉辦的「聲音傳遞光明、音樂成就夢想」盲人聲樂培訓班,特邀中國音協指揮協會會員、唐山音協聲樂學會秘書長房寶金為20名視障人員開展聲樂培訓,並為每名學員及陪同人員提供交通補助20元和免費午餐,廣受社會好評。路南區2019年以「我和新中國」為主題,匯集了31名殘疾人的作品,包括工筆畫、寫意畫、楷書、行書、草書、編織、剪紙、刺繡等各種類別作品131件,主題鮮明、用筆自然、構圖新穎、精雕細刻,充分展示了殘疾人豐富的內心世界。

4.搭建舞臺。唐山市圖書館積極輔導推薦視障讀者參加全國大型演講徵文比賽,在2017年中國盲文圖書館舉辦的「書香承載夢想、閱讀點亮人生」全國優秀盲人讀者評選活動中,市圖書館輔導推薦的盲人讀者賈秀海、田建鎖獲評「閱讀達人」榮譽稱號,崔莉莉獲評「百名優秀讀者」稱號;2018年,在中國殘聯和中國盲文圖書館聯合舉辦的「知法於心,守法於行」盲人演講比賽中,市圖書館輔導推薦的盲人讀者賈秀海榮獲優秀獎。2019年唐山市圖書館被中國助殘志願者協會、中國盲文圖書館評為「五星級文化助盲志願服務團隊」,吳鳳芹同志被評為「五星級文化助盲志願者」。

5.促進交流。為進一步加強京津冀殘疾人文化藝術交流,豐富活躍三地殘疾人精神文化生活,10月16日-18日,由京津冀三地殘聯共同主辦的「2019年京津冀殘疾人文化交流活動」在唐山市舉辦。來自京津冀三地的殘疾人代表團近百人以南湖景區為創作原型,進行攝影、詩歌、散文三個類別的現場創作與交流。 

唐山市始終將殘疾人群體納入唐山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堅持開展豐富多彩、特色鮮明的文化服務產品,為殘疾人提供了學習知識、提高素養、展示自我、實現夢想的平臺,推動助殘扶弱志願服務活動常態化、品牌化。文化助殘活動的開展豐富了殘疾人群體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導他們平等參與社會,讓他們懷著滿腔熱情,或在講堂上認真聆聽、收穫知識,或在比賽舞臺上一展風採、傳遞溫暖,得到了我市廣大殘疾人群體和社會公眾的高度讚揚。

相關焦點

  • 唐山市文化旅遊公共服務創新案例——群眾舞臺群眾演 :以群眾為主角的唐山「戲迷演出月」
    唐山市文化旅遊公共服務創新案例群眾舞臺群眾演——以群眾為主角的唐山「戲迷演出月」一、背景介紹為更好地弘揚、傳承和發展評劇藝術,進一步豐富和繁榮群眾文化生活,唐山市自2001年至今已舉辦九屆中國評劇票友大賽,培育了一大批評劇票友、評劇愛好者和業餘群眾團隊,遍布全市城鄉。為給評劇票友和業餘群眾團隊提供專業舞臺、搭建展示平臺,唐山市群眾藝術館決定於每年春節期間舉辦「戲迷演出月」活動。
  • 唐山市文化旅遊公共服務創新案例——「唐山周末」:打造京津冀知名文化旅遊品牌
    「唐山周末」——唐山市打造京津冀知名文化旅遊品「唐山周末」品牌建設,是唐山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快發展文化旅遊產業的重要抓手。,中國旅遊智庫委員於衝先生認為,唐山毗鄰京津,旅遊市場巨大,建議整合優質資源打造「唐山周末」品牌產品。
  • 唐山市文化旅遊公共服務創新案例——少兒創客空間:唐山市圖書館科普創新從娃娃抓起
    而公共圖書館豐富的館藏資源可以為開展科技創新活動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撐,先進的現代化設備可以為其提供技術保障,公共圖書館無限制的對全體市民免費開放,也使得圖書館組織開展的科技創新活動受眾面更廣、影響力更大。可以說,公共圖書館培養青少年的科技創新能力是其開展社會教育基本職能的要求,也是其對當今知識經濟與創新時代的順勢回應。
  • 唐山市文化旅遊公共服務創新案例——從發源地到高地 :唐山市推動評劇藝術創新性轉化為城市名片
    一、背景介紹中國評劇藝術節創辦於2000年,是由國家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河北省文化廳和唐山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的國家級大型戲劇藝術節。主辦地設在評劇的發源地河北省唐山市。同時,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模式,將優秀劇目進行多媒體數位化傳播,利用圖書館、群藝館等公共文化網絡資源,打造線上線下同步共享機制,讓廣大群眾共享藝術節帶來的實惠,從而有更多的文化獲得感。(七)體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文化先行。
  • 唐山市文化旅遊公共服務創新案例——「鄰書香」:豐南區打造縣域閱讀服務網點「第四級」
    2017年,豐南區以創建河北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為契機,融合多方社會力量組織實施了「鄰書香」服務工程,在構建縣鄉村服務體系的同時,初步構建了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共建共享,共同發展的縣域第四級閱讀服務網點的「豐南模式
  • 唐山市文化旅遊公共服務創新案例——把文化送到群眾心坎上 :豐潤區文化館開展「私人定製」式文化服務紀實
    一、背景介紹近年來,豐潤區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堅持便民惠民理念,以老百姓的實際需求為出發點,實施「私人定製」式文化服務,把「文化菜單」發送給各鄉鎮街道、廠企學校、旅遊景點以及群眾文化組織,讓群眾「點單」,根據群眾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文化服務,受到了群眾熱烈歡迎。
  • 貧困山區公共文化服務的樣板——安康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紀實
    結合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發展大局,聚焦「補短板、調結構、求創新、提效能」,以創促建,探索實踐與制度創新並舉,創建達標和特色示範並重,通過兩年多的努力,全面完成了創建任務,初步構建起符合安康實際、具有安康特色、在全國貧困地區具有示範借鑑價值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公共文化服務18項創新案例在全省交流推廣,一批具有安康文化標識的文藝作品在中省獲獎。
  • 會走路的圖書館丨唐山市文化旅遊公共服務創新案例——書香豐南動車組:豐南區圖書館流動服務進村入戶到萬家
    唐山市文化旅遊公共服務創新案「書香豐南動車組」——豐南區圖書館流動服務進村入戶到萬家一、背景介紹2009年,伴隨3G無線網卡的推出,豐南圖書館第一時間應用到全順麵包車流動服務,及時增加隨車電子閱覽功能和視頻服務功能,聯通省圖數字資源。同時,確定以夏秋晚間持續開展流動服務為主的服務時間,全員輪流參與,並及時明確了「書香豐南動車組」流動服務品牌概念。但由於車輛的非專業,搬運圖書及設備麻煩辛苦費時,促使館內人員不斷思考完善新型流動車方案並積極爭取落實。
  • 簡評《公共文化服務創建創新案例研究》
    《公共文化服務創建創新案例研究》  其所提供的實踐案例和理論分析是民族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創新實踐經驗總結與理論研究的精萃,在豐富文化治理理論  一是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階段性成果的集中反映之一。2010年,原文化部(現文化和旅遊部)、財政部聯合頒發了《關於開展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項目)創建工作的通知》,其主要精神是按照公共文化服務「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利性」的要求。事實上,「出成果」應該包括創建實踐的顯性成果如場館建設、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等以及相關的理論研究成果。
  • 唐山市持續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成效顯著:建成城市書房10座,年內將達15座,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100%達到300平方米以上並獨立設置,全面建成圖書分館和文化分館,農家書屋、農村數字電影放映實現全覆蓋,唐山公共文旅雲平臺正式上線,唐山市地方特色資源資料庫投入使用,數位化服務能力顯著增強,以「新時代鄉村文旅服務體系建設研究」為題完成制度設計,印發《唐山市新時代鄉村文旅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等制度文件
  • 唐山市召開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工作新聞發布會
    據了解,唐山市文化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將2019年確定為「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突破年」,全市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工作以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市為載體,實施「雙輪驅動」,以產業思維和市場理念推動文旅深度融合,不斷提升了文化旅遊資源配置質量和效益,「詩和遠方」珠聯璧合,文旅事業、產業繁榮發展。
  • 傳播典型經驗 服務基層建設——談《公共文化服務創建創新案例研究...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面向大眾的公益性的文化服務體系,是一個國家或地區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權利的基礎。2011至2018年,文化和旅遊部(原文化部)、財政部聯合開展第一至第三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項目)(下稱示範區<項目>)創建工作,共頒布了90個示範區和158個示範項目。這是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一個標誌性工程,對我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 專家學者點評《公共文化服務創建創新案例研究》
    文化學者、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一級巡視員陳彬斌: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項目)是一個宏大的示範帶動工程,對推動基層文化建設意義重大。在這個過程當中,示範的作用如何,直接影響到帶動效果。《公共文化服務創建創新案例研究》在這方面做出了積極的探索和創新,取得了獨特的研究成果。
  • 唐山市人社系統構建「網際網路+人社」公共服務平臺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劉禹彤)2018年以來,唐山市人社系統推行「網際網路+人社」,建立起「業務大廳+網站+APP+自助機」模式,推進「一窗受理、一網辦結」,成功搭建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體化公共服務平臺。為從根本上解決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的辦事慢、辦事繁等問題,唐山市人社系統全力構建「網際網路+人社」公共服務平臺,68項「最多跑一次」服務事項均已開通網上服務,而社保、醫保方面的登記、繳費等多數業務實現「一次不用跑」。2018年,隨著「智慧社保」APP的改版上線,48項業務查詢、7項業務辦理和5項申請業務功能均可實現,老百姓足不出戶即可實現「網上辦」「掌上辦」。
  • 寶雞市彩虹橋助殘服務中心
    主要事跡:寶雞市彩虹橋助殘服務中心是經寶雞市民政局註冊,寶雞市殘疾人聯合會主管的公益慈善類助殘社會組織,曾被共青團陝西省委、省殘疾人聯合會聯合授予陝西省青年志願者助殘「陽光行動」服務基地
  • 福田助殘服務再樹新標杆
    區殘聯理事長羅念純在報告中回顧了2016年福田高品質助殘服務帶給殘疾朋友的福利清單,同時全方位布局今年全區殘疾人工作的新規劃和新舉措,爭創助殘服務新標杆新品牌。 當日上午,福田區殘聯2017年度「公益學堂」在福康之家正式啟動。
  • 唐山市首臺公共法律服務人工智慧自助機落戶樂亭
    8月4日,杭州識度科技公司技術人員來到樂亭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對唐山市首臺公共法律服務人工智慧普法大屏機進行安裝調試,並對中心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標誌著樂亭推進智慧司法、數字司法進入了新階段。為更好地滿足群眾多樣化的法律服務需求,該縣針對公共法律服務資源匱乏的實際,秉承「網際網路+法律」和「人工智慧+法律」的理念,在全市率先引進公共法律服務人工智慧服務。
  • 唐山市文聯「夯實基層文聯基礎、服務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
    12月11日,唐山市文聯「夯實基層文聯基礎、服務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現場觀摩會在我區召開。常莊鎮門趙莊村、豐潤鎮西那母莊三村文聯服務站都在標準化建設的基礎上,結合文明實踐開展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動,皮影展、廣場舞培訓、送春聯、文藝演出等。
  • 中國殘聯文化和旅遊部關於開展2020年全國殘疾人文化周活動的通知
    中國殘聯、文化和旅遊部將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共同舉辦「全國殘疾人文化周」10周年主題活動,組織面向基層殘疾人的文藝演出,褒揚經常開展助殘服務、特點突出、特色鮮明並廣受殘疾人好評的優秀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和特色項目。  (五)健全完善殘疾人公共文化服務。
  • 陝西安康:探索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的創新發展樣板
    該書以東部地區公共文化服務專家的視野,通過全面觀察和系統思考,客觀分析了安康市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的理論、制度和實踐創新,總結提煉出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創新發展的「安康樣板」,以期為全國同類地區提供示範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