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洞村》:淳樸善良和純真的村民,恬淡舒適和安逸祥和的生活

2021-01-09 孤獨就像寫不完的影評

這是一部主旋律的電影,宣傳的是黨的十九大以來的精準脫貧,是根據湖南十八洞村的真實故事改編的。雖然說是主旋律電影,卻並沒有刻意的去宣傳我們國家的大方向上的方針政策,而是以小見大,以十八洞村退伍老兵為脫貧打攻堅戰為出發點,真實的反應出當代農村的很多現實問題。

《十八洞村》,講述了一群農民脫貧致富的故事。其中的許多情節讓人玩味,不妨一個個呈現出來。

感觸比較深的就是火車上楊英俊抓住老婆手的那一瞬 間,愛就是如此讓人心安。本以為會被人群衝散的兩個人 ,握住手一瞬間周圍的人好像自動消失了,逆人流而下時後的那份安心和走在回家路上那種輕鬆,令人心動。

這不像一部電影,更像是話劇,甚是感動,多次流淚,尤其是在小南瓜走丟的那次,看到了村民的淳樸與純真。正是中國的農民支撐死了中國的發展。

從這部電影也看到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以中國為主導的東方文化注重追求一種恬淡、舒適、祥和、安逸、穩定的生活,不喜大起大伏,更喜歡安安穩穩的過一生。而我們熟悉的西方文化更喜好冒險,注重個人英雄主義,尋求突破與刺激。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或許是經濟狀況以及歷史因素的不同吧。

故事的結構更像是一張親情網,一張交際網,一張全村人民互幫互助,互相諒解的感情網,就像薇薇的啞巴父親所描述十八洞村的規矩一樣,無規矩不成方圓,這方寸之間卻體現著萬物生生相惜,大山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沒走出過大山,可卻甘願守護著這片土地,他們心中的這片樂土,就像小王說的:普普通通的堅持才更偉大。

《十八洞村》的配樂用到了很多湘西原生態民歌,加之鏡頭中呈現出的攝人心魄的山野之大美,說它是一曲田園交響並不為過。面對「精準扶貧」的政策導向,電影巧妙地讓脫貧者本身成為主角,讓他們從內心喊出「我要脫貧」的願望,重新認識腳下的這一方田地,這已經頗具尊重農民、尊重土地的人文關懷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珍視「丁真們」的純真 甜野男孩的淳樸和純真格外打動人
    人民日報:珍視「丁真們」的純真 甜野男孩的淳樸和純真格外打動人時間:2020-12-01 10:40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民日報:珍視丁真們的純真 甜野男孩的淳樸和純真格外打動人 睡前聊一會兒,夢中有世界。聽眾朋友,你好。
  • 十八洞村影評:詩意山村的現實與未來
    而這種對這個古老自然村落的刻畫還體現在方方面面各種小細節中,木質結構的老屋,村頭歷史悠久的水井,傳統手法醃製的酸魚,男耕女織的生活方式……等等具有原生態氣息的描繪組成了一個極具詩意的「十八洞村」,這樣一個宛如「世外桃源」一般的存在。
  • 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迎新年:村民脫貧「光棍」脫單
    在當天的相親會上,龍福高成功向在湘西州鳳凰縣工作的女朋友求婚,「她答應和我一起回十八洞村創業」。過去三年,龍福高一直在烏克蘭做批發生意。雖然已和女友相戀多年,但女友原本希望龍福高從烏克蘭回來後同去別的城市創業。「是十八洞村的快速發展讓她改變主意。」地處武陵山片區中心地帶的十八洞村是「精準扶貧」首倡地。過去,這裡山高路遠,基礎設施差,經濟發展落後。
  • 「丁」在淳樸+「真」在純真=甜野
    當地文旅部門的一波及時操作,讓我們看到了丁真純真笑容背後的家鄉之美。流量引導得好,就會變成正能量。一些欠發達地區有著非常豐富的「美麗」資源,把這些資源盤活盤好,流量才可能長流~祝福丁真!(11月29日央視新聞)  丁,貴在淳樸;真,貴在純真!丁真火了,火就火在他身上表現出了原汁原味的淳樸和純真。淳樸的甜,純真的野,好一個甜野男孩!又甜又野。
  • 十八洞村發生了哪些巨變?聽村民們怎麼說~~~
    春節期間,十八洞村吸引近8萬遊客前來觀光;全村50多戶貧困戶養起了生豬、黃牛、山羊,去年一年,全村僅臘肉外銷一項就創收10萬元以上;全村村民入股的獼猴桃基地苗木長勢正好,生態養殖業欣欣向榮……房屋、地面修葺一新  有著上百年歷史的苗寨古建築群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悠揚而高亢的山歌鏗然唱響,絢爛奪目的櫻花在村口盡情綻放,慕名而來的省內外遊客絡繹不絕……陽春三月,十八洞村生機盎然
  • 多平臺"精準扶貧" 十八洞村成少數民族村寨發展典範
    中國經濟網湘西5月13日訊2016年5月11日下午,藍迪國際智庫平臺花垣縣十八洞村旅遊文化產業「精準扶貧」項目對接考察第三團造訪「洞天福地」的十八洞村,感受山清水秀的苗寨美景和歷史久遠的苗家文化。
  • 窮山惡水出刁民和淳樸善良人人誇,哪一個才是真正的農村呢?
    農村人在有的人眼裡是淳樸善良熱情好客,在有的人眼裡是素質低且刻薄計較,活脫脫一刁民,兩種持相反意見的人爭吵不斷,那哪一個才是真是的農村呢?淳樸善良熱情好客第二種淳樸善良人人誇,這種人不是家是農村遷過來的就是身邊的農村人都特好。由此可見,這兩種看法都帶有很強的主觀性。身為農村人的小編告訴你,什麼事都不能一概而論,一種說法是指代不了農村的。為什麼這麼說呢?第一,有句話叫你是什麼貨色我就什麼臉色,那些覺得農村窮山惡水出刁民的人仔細想想,在你和農村人接觸的時候,是不是帶著一種上位者的姿態,俯視輕視農村人。
  • 原始淳樸的生活,安逸寧靜
    婺源古鎮是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的故裡和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的家鄉,婺源桃花源沒有北方的硬朗線條,體現出的是圓潤和溫婉,田園牧歌式的氛圍和景色,整個兒就是一幅未乾的水粉畫,又像是莫奈的印象派,處處都散落著可以謀殺膠捲的美。婺源的景區很多,地理分布的也比較開,適合自駕或騎行愛好者。
  • 遇見騰衝的春天:安逸淳樸和多彩 盡在浪漫與詩意的時光裡
    騰衝的春,來得格外早此時,深覺得生活在這座邊境小城的幸福,你不用刻意去翻看日曆、不用到大自然去尋覓,在車水馬龍的大街上,你都能準確感受大自然的節令變化,在不經意的回望時,在平常的呼吸中,你都能感受濃濃的春天氣息。
  • 電影《十八洞村》在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開播
    3月5日晚,電影《十八洞村》在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開播。影片以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戰略思想首倡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脫貧故事為原型,講述了退伍軍人楊英俊在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帶領貧困群眾立志、立身、立行,打贏了一場脫貧攻堅戰,從物質到精神雙重脫貧的故事。
  • 十八洞村脫貧之後的日子
    工作隊面臨著「後脫貧時代」的新使命,村民們有了更多的美好嚮往,激動人心的故事越來越多……    10月底,記者重訪十八洞村,截取了人們生活的6個斷面,感受擺脫貧困後的村莊生長的速度、向上的力量。    於是,「相親大會」、農民藝術團、農民籃球隊組建了起來,鑼鼓聲和腰鼓隊、啦啦隊的加油口號,讓人心漸漸聚攏。村裡還探索出「村民思想道德星級化管理」模式,每年組織召開一次全體村民大會。    隨著各項基礎建設工作的推進,村民開始相信工作隊了。
  • 琉璃廠精緻新中式四合院,恬淡舒適的生活方式
    小胡同、四合院、老茶館、新潮酒吧街、繁華商業區,無限的摩登元素與老北京地道的京味兒相互交融,構築了北京城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和正統而不失清雅的生活方式。而人們對於北京四合院的印象就是貴,但是北京四合院為何給大家產生了貴的印象呢?那麼就應該了解他的價值。
  • 2020湖南衛視春晚設立十八洞村分會場
    十八洞村分會場的舞臺。王麗達。鳳凰傳奇。晚會將在「精準扶貧首倡地」——十八洞村設立分會場,展示湖南脫貧攻堅的成果,與全國觀眾一同歡度團圓夜,喜迎中國年。2020年作為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之年,意義非凡。今年湖南衛視春晚的主題為「快樂奔小康 幸福中國年」,晚會將通過歡樂喜慶的主題故事、精彩紛呈的文藝節目和生動有趣的互動環節來細數湖南這一年快樂生活的方方面面,用輕鬆、熱鬧的新春氛圍帶給觀眾快樂。
  • 十八洞村:「如今的好日子都是託總書記的福」
    位於湖南省湘西花垣縣的十八洞村是一個苗族聚居村。這裡水秀山明,風光旖旎,卻因交通受限、信息閉塞,村民生活水平長期處於貧困。2013年,十八洞村人均純收入僅1668元,全村225戶939人中,有貧困戶136戶542人。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十八洞村考察,在這裡首次提出「精準扶貧」的重要思想。
  • 《冰雪奇緣》:善良和純真永遠是迪士尼公主最耀眼的光芒
    影片中兩位公主表現出來的純潔美好,善良勇敢讓觀影人們無比感觸,從而使其成為了史上最賣座的動畫片電影。電影中艾莎與安娜是艾倫黛爾國王的兩位小女兒,艾莎從小就擁有冰魔法,奇妙的魔法一方面為兩位小公主帶來真切的快樂,同時也充滿危險。在一次玩耍中,艾莎不小心用魔法傷到妹妹,雖然安娜還是得救了,卻因為擔心留下陰影,被洗去了這次受傷的記憶。
  • 【十九大特別策劃】十八洞村故事
    十八洞村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排碧鄉西南部,是一個純苗族村,也是典型的貧困村,共有225戶、900餘人,人均耕地僅有0.83畝,以種植水稻和烤菸為主。當時,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136戶542人,佔總人口的55%。十八洞村民們除了缺乏資金和技術,也缺乏最基本的生產資料——土地。
  • 穿行古樹下的天門村,你能時刻感受他們的淳樸、善良和與世無爭
    天門村位於北盤江大峽谷岸邊,屬於水城縣花戛鄉,下屬6個村民組,而這一次我主要去了大寨組和鴨場組。,村裡的布衣村民都前往幫忙料理後事。,這位布衣族的村民還熱情的邀請同行的徒友,喝她家自釀的包穀酒。我想這也是他們歡迎遠方來客的待客之道吧,在這個偏僻的布衣山寨,你能時時感受到他們的與世無爭、感受到他們的善良和淳樸。
  • 十八洞村兩代教師的「強國夢」
    新華社長沙12月23日電 題:十八洞村兩代教師的「強國夢」  新華社記者 白少波、張玉潔、張千千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冬日的十八洞村天朗氣清。  有一年,為了維修大雪中快要壓塌的校舍,施貴海冒雪和村幹部一起,跟村民借來5根木柱,又到山上砍了5根柱子,「苗寨最好、最結實的房子都是『九龍抱柱』,我撐了10根柱子才放心。」  教室明亮、課桌紮實、教學正常——這是施貴海從當老師一開始,就對辦好教育最大的期望。他說,上學求知是十八洞村幾代人的夢想,就期待著村裡每一代人都能享受更好的教育。
  • 湖南湘西花垣縣十八洞村旅遊景區導遊詞下篇
    龍元珍又燃起了希望,他邀上五戶村民打算成立藥材合作社,以此來貸款開發山地,「只要貸款能下來,我們幾個老夥計就開張,希望過幾年附近的苗醫苗藥都能用上我們十八洞種出的好藥材。」(竹子寨)風起苗寨,十八洞開。早春的十八洞村,一派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精準扶貧」4個紅色大字,刻在梨子寨的石壁上,扎在厚重的苗寨裡。
  • 十八洞村:用「繡花」功夫 打造鄉村精準規劃模式
    可能在十八洞村村民楊正邦看來,是自家年久失修的房屋變得煥然一新,各類配套設施一應俱全。或許在村支書施金通的眼裡,是在規劃指導下,村容整潔、生活便捷、一步一景,村莊的每一處都彰顯特色和美麗的精心建設。從2018年7月至今,歷時兩年多,湘西州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花垣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與技術團隊做出了一系列「精準規劃」的探索實踐。十八洞村村寨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