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融存量增速年內首次回落,到底反應了什麼問題?

2020-12-23 經訊

央行12月9日公布了11月份的社會融資規模和貨幣信貸數據。數據顯示,11月社會融資存量增速降至13.6%,為一年以來的首次回落。這個數據一出市場直接就炸開了鍋,要知道今年這輪小行情本質上是水牛,社融又是反應市場「水量」的指標之一,所以市場上對這次社融數據的降低是比較擔憂的。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分析一下社融是什麼以及如何使用。

一、社融的定義

社融全稱社會融資,社會融資規模是指一定時間內(每月、每季或每年),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內獲得的資金總額。

通俗的講,社融就是企業和個人從金融系統中借錢的規模,企業和個人借錢越多說明經濟越活躍,槓桿越高。如果個人和企業從金融系統中借錢越少則說明經濟活力減少,槓桿降低,金融系統對實體的支持變少。

二、社融對股市的影響

2018年是公認的熊市,在2018年10月社融數據大幅降低,當時股市很快就跌到了到了兩年新低。一般來講,社融見頂代表股市走熊。

2018年10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7288億元,預期1.3萬億元,前值2.21萬億元。人民幣貸款數據環比腰斬,而社融新增數據創兩年新低。

2013年社融見頂時間點為7月,恰是央行開始收緊廣義流動性打擊影子銀行之際,債券利率的抬升也基本起於同一時間。2013年7月是上證指數近10年的最低點。

不過社融也有失效的時候,比如但2017年看到央行先收緊了狹義流動性(2016年12月開始),社融7月之後見頂回落,反觀2017年7月的股市並沒有大跌,而是漲到11月之後指數才開始調整。綜合來看,社融只能幫我們做到模糊的正確。

三、社融對固定收益資產影響更大

社融對債券、利率市場的影響大於股市,更為直接,對股市而言是一個輔助指標。

所以對於社融這個指標無需過於關注,社融數據出來之後變多或者變少,我們知道是怎麼回事就可以了。

歷史上社融從升高到回落,主要是2009年-2010年,2013年到2014年,2017年到2018年,都對應幾輪經濟從擴張到回落的過程,具體而言:

1)2009年-2010年:貨幣政策極度寬鬆疊加刺激政策出臺,經濟和通脹持續走高,但央行收緊時點偏慢,導致社融見頂和利率見頂時間間隔跨度長

2)2013年-2014年:央行收緊狹義流動性打擊表內非標,但誤傷的卻是債券,社融見頂與利率見頂間隔周期短。

3)2017年-2018年:狹義緊但廣義松,社融見頂偏後期

四、當下社融存量增速見頂之後會怎樣?

本次「社融增速的『頂』有可能是『圓頂』」,雖然政策在擠泡沫,加強房地產調控,堵影子銀行,財政調節的力度也會減弱,但市場不能低估的是順周期的力量。無論疫苗能否有效,2021年全球經濟大概率是主動補庫存周期,在這一背景下,經濟內生恢復的動力有可能會超預期。

雖然在2013年、2018年社融下降股市都有所下跌,不過本輪社融下降也有疫情帶來的特殊原因,也許股市對社融不會有之前那麼敏感,況且社融見頂也不是每一次都能影響股市的漲跌。

相關焦點

  • 社融存量增速年內首次回落,到底反應了什麼問題?
    數據顯示,11月社會融資存量增速降至13.6%,為一年以來的首次回落。這個數據一出市場直接就炸開了鍋,要知道今年這輪小行情本質上是水牛,社融又是反應市場「水量」的指標之一,所以市場上對這次社融數據的降低是比較擔憂的。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分析一下社融是什麼以及如何使用。
  • 社融、信貸「大年」收官 2021年怎麼走?
    2020年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9.63萬億元,同比多增2.82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34.86萬億元,比上年多9.19萬億元。2020無疑是社融、信貸「大年」,疫情下非常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出臺、專項債的放量、信貸的大力支持等都是推動因素。不過隨著臨時性政策或退出或邊際收緊,年內社融、M2(廣義貨幣)增速已出現下降勢頭。
  • 四個視角初探2021年社融增速:央行的「更穩一些」如何理解?
    通過四個視角的交叉驗證,明年由於名義GDP增速高達11%左右,因此本身就需要一定的社融增速配合,2021年的社融增速大概率仍有12%-13%,比今年頂點增速略有回落,但不會過低。視角1,社融增速和名義GDP增速相匹配,按照2018年和2019年的社融同比-GDP現價同比的水平,社融增速應高於名義GDP增速2個點左右,那麼若2021年名義GDP增速同比為11%,2021年社融增速應達13%左右。
  • 社融增速拐點到來,明年怎麼走?
    社融增速拐點如期到來。據央行12月9日發布的金融數據,11月存量社融同比增長13.6%,比10月低0.1個百分點,為年內首次下降。之所以說「如期到來」,是因為今年的高社融增速是疫情下特殊政策推動的。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隨著疫情對經濟影響減小,財政、貨幣政策都在逐漸回歸常態。
  • 5月新增社融超3萬億 M2連續三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速
    分析認為,5月份信貸和社融增速依然保持較高水平,一方面說明隨著疫情趨於平穩,企業復工復產加快,實體經濟恢復情況較好;另一方面,表明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支持服務的力度加大,「寬信用」狀態正在形成,融資難等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 李奇霖:什麼是社融?什麼算貨幣?怎麼用數據看經濟
    但2013年後,隨著金融創新的加快,影子銀行興起,非標與債券融資對社融的影響力顯著增強,貸款與社融的增速裂口增大,趨勢也出現了分化,信貸存量增速變化的信號意義下滑,投資者與研究人員對它的關注度也有所下降,轉而關注社融存量增速。
  • 11月社融:信用擴張拐點基本確認以及對市場的影響
    昨天央行公布了11月金融數據,其中11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13.6%,增速較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本輪信用擴張拐點基本確認。第一,新增人民幣貸款依然維持高位。第三,社融增速較上月回落,拐點基本確認。1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1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406億元;但11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283.25萬億元,同比增長13.6%,增速較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
  • 李奇霖:什麼是社融?什麼算貨幣?怎麼用數據看經濟
    但2013年後,隨著金融創新的加快,影子銀行興起,非標與債券融資對社融的影響力顯著增強,貸款與社融的增速裂口增大,趨勢也出現了分化,信貸存量增速變化的信號意義下滑,投資者與研究人員對它的關注度也有所下降,轉而關注社融存量增速。
  • 九方智投關於中國經濟3季度GDP增速點評及展望
    前三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36530億元,同比增長0.8%,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上半年為下降3.1%。基礎設施投資增長0.2%,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上半年為下降2.7%;製造業投資下降6.5%,降幅比上半年收窄5.2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5.6%,增速比上半年提高3.7個百分點。經九方智投觀察得出,三季度製造業投資大幅回落,和企業投資意願下降有關。
  • 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年內首次轉正
    在加速滿血復活的路上,中國經濟又有4個指標實現年內首次正增長。消費年內首次正增長9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8月份經濟數據,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其中,消費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數據顯示,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571億元,同比增長0.5%,為今年以來首次正增長。
  • 11月新增社融超2萬億,難改信用擴張放緩趨勢,這一指標顯示...
    相比於10月新增信貸社融的季節性回落,11月新增信貸社融規模如期反彈,不過不少分析表示,總體看,11月信貸社融增長整體溫和,反映出信用擴張有尋頂跡象,12月新增信貸、社融規模將略有下降。臨近年末,市場資金需求較為旺盛,預計央行將繼續通過加大逆回購和MLF操作力度,維護流動性合理充裕,滿足跨年資金需求。
  • 11月M1和M2增速雙雙回升 新增貸款略高於去年同期
    他還表示:「從全年來看,1~11月累計貸款投放18.4萬億元,考慮到去年12月新增貸款1.14萬億元,預計2020年全年新增貸款規模略低於20萬億元的目標。」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也指出,本月新增人民幣貸款比去年同期僅多增400億元,但信貸結構有所優化,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增強。
  • 2021 年社融和 M2 怎麼看?
    (1)總量角度 2020年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強調「社融和M2增速與反映潛在產出的名義GDP增速相匹配」。這一表述變化的前提是2021年對應著特殊的基數因素,從貨幣政策角度也需要考慮基數效應的剔除才能合理決定廣義貨幣與社融的增速。
  • 7月份關鍵經濟數據將揭曉 消費增速有望年內首次回正
    來源:第一財經7月份關鍵經濟數據將揭曉,這一指標有望年內首次回正7月份一系列重磅經濟數據正在陸續公布,繼進出口、通脹、信貸增速之後,工業、消費、投資等主要宏觀經濟數據將在8月14日(本周五)發布。8月11日,央行官網公布7月金融統計數據,當月社融數據、信貸規模增量放緩,貨幣增速出現回調。業內分析,這既與趨勢性因素有關,也說明了貨幣政策精準導向逐漸發力,這不僅有利於對實體經濟精準紓困,也有利於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 天風證券:12月經濟增長階段性超越潛在增速至6.5%附近
    在當前的政策環境下,融資供給約束將逐漸取代融資需求改善成為主導因素,本輪信用擴張基本結束並開始頂部回落,預計11月存量社融和信貸增速同步小幅回落。 進入明年,宏觀主線可能在於內部的穩定宏觀槓桿率和外部的疫苗疫情。
  • 社融與庫存周期的角度:宏觀經濟何時企穩
    (去年全年下挫近30%)、穩增長政策密集出臺(尤其是促信貸與紓解股權質押風險)、外資大幅流入且制度上進一步對外開放(如加入MSCI與富時羅素),等等,同時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在於市場對宏觀經濟前景的預期有所改善,信號之一是各類工業品價格下跌趨緩,尤其是能源、鋼鐵、有色等品類,表明需求並不太差,信號之二是流動性明顯寬裕,銀行間利率、社融數據,以及一系列政策文件表態中均有體現。
  • 社融數據或見頂,二級市場該如何應對?
    11月份金融數據已經出來了,社融數據增速13.6%,相比10月份13.7%有所下滑。各大機構預測社融數據或將見頂。也就是說後續將逐步回落。這也引發不少投資者擔憂,認為經濟恢復是否會出現停滯。一般社融增速的變化領先GDP2~3個季度。這也就說明明年一季度經濟增速仍然能保持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