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底巨牛翻身,地上人類只得天翻地覆,地震原來是如此;牛根本色盲,說鬥牛士手上鬥篷的大紅色激怒兇猛公牛,實在是誤會一場;人遊行不稀奇,瑞士年年有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牛群大遊行;古代傳說中有長了翅膀的牛,現代還真有飛牛事件在鎮上傳得沸沸揚揚。原來牛有這麼多趣事,且讓我們來牛年話牛。
據說遠古時候,大地「寸草不生」,只有種來吃的莊稼,農民省事很多,但實在不太好看,百姓希望玉皇大帝能為大地妝點一番,於是託擔任玉帝殿前差役的牛轉告請求。玉帝想了想,就派牛下界種草,並交待要「三步撒一把草籽」。
牛才出天宮就不小心跌了一跤,直到人間還是頭暈腦脹,錯把「三步一把草籽」記成「一步三把草籽」,種下大把草籽,隔年,看著田裡野草叢生,農民狀告玉帝,玉帝很生氣牛把好事辦壞,命令牛世世代代幫農民幹活,而且只能吃草,牛在跌落人間時,還摔掉一排上牙,直到今天,牛的下排牙有磨牙和門牙,而上排的那排門牙還是沒長出來。
位於地震帶的地方,總有關於地震原因的傳說,日本說是地底下住著大鯰魚,不高興時,尾巴一掃就天搖地動,印度是大象,南美洲是巨人,臺灣則是一頭巨牛。
1906年,嘉義發生大地震,人們繪聲繪影地說看到牛從崩裂的地面伸出尾巴晃動,後來只要臺灣發生地震,報紙一定以地牛翻身為標題。
別說那只是一種生動的形容和表述,1999年的921大地震造成慘重傷亡,地方廟宇舉行「打地牛」儀式,要它安分別作怪,直到現在,每逢有地震,老農們仍會對空學牛叫,溫情喊話。
上古時代,玉皇大帝決定舉行渡河比賽,以先到達終點的前十二名為十二生肖,作為計算年月的方式之一。動物們都摩拳擦掌,包括老鼠,但它連遊泳都不會,於是找上勤勞又早起的牛,老實的牛一口答應,讓老鼠舒舒服服地躺在牛背上過河,渡河的動物多了起來,老鼠還躲在牛角邊掩人耳目,未料一到岸上,老鼠馬上跳下牛背,搶先到達終點。
還有另一個延伸版本,說先到的前十二個為生肖,但還得玉帝決定排序,玉帝說牛個頭大,就讓牛領頭,牛的樸實贏得大家同聲稱好,不料小小老鼠卻起來挑戰,說自己比牛還大:「每次我一出現,人類就叫道『這個老鼠可真大』卻從來沒聽見人類說『這個牛真大』。」這可把玉帝弄糊塗了,老鼠乘機建議「不信試試」,結果確實如此,老鼠於是成為第一生肖。
Belgian Blue
魔鬼肌肉牛
比利時藍牛,牛種中的魔鬼阿諾,如果決定生肖時是這種牛,老鼠的把戲不能生效,人類看到它一定驚呼﹕「這牛可真大啊!」
藍牛是比利時當家肉牛品種,由人為培育出來,一般牛隻重約600公斤,藍牛的公牛可以達到1,250公斤,母牛也可以長到900公斤,因為體肉缺少一種控制肌肉生長的激素,長成一身的勁爆肌肉,而且脂肪沉積少,肉質精瘦緊實,完全的猛男型肌肉牛。
1989年12月16日清晨,華爾街紐約證券交易所門前的聖誕樹下,出現一隻巨大的銅牛,被記者和警察團團圍住。那是義大利藝術家Arturo Di Modica的傑作,在前一日午夜偷偷運去。
1987年10月19日,道瓊指數下跌22.6%,全球股巿連動地連月跌跌不休,成為金融災難,被稱為華爾街的「黑色星期一」。
Di Modica為激勵人心,花兩年的時間,創作出長4.9米,高3.4米,重達3,200公斤的公牛,祝願股市牛氣沖天,雖是好意,但未經允許夜渡龐然大物佔據市街,引起市長震怒,幸虧得到BorlingGreen公園的收留。
銅牛作勢奮起前衝的樣貌栩栩如生,漸漸成為股市揚起的好彩頭和象徵,每個遊客都要去朝聖一番,成為華爾街的地標。
阿爾卑斯山的草、空氣和水造就了瑞士乳品的盛名,瑞士牧人每年春天帶牛群上山,真的「放牛吃草」,到秋天再趕著牛群下山過冬,3000多年來,秋天的趕牛下山成了節慶。
約在9月底10月初,成千上萬的牛從2,000公尺高的山區群集下山,不誇張,總計35萬頭,許多村落都舉行趕牛慶典,其中以琉森(Lucern)最有名。
為了感謝牛的辛勞,主人們為自家的牛精心打扮,戴上鳳冠霞披,沿途村民唱歌跳舞迎接,吹起長號角與牛鈴相呼應,小孩子們也穿起傳統針繡背心,當然少不了以瑞士乳酪款客,這真的要感謝牛兒的貢獻。
世界最小公牛
兩歲半的Humphrey是最新出爐的金氏紀錄世界最矮公牛(bull),身高67.6公分,比前一個紀錄保持「牛」矮4公分,就像杜賓狗一般大小。Humphrey來自小種年Miniature Zebus,身高在91到96.5之間。
世界最小母牛
Manikyam住在印度,身高僅61.5公分,2014年獲得認證,至今沒「牛」能打破紀錄。爸媽是一般的黃牛,出身時沒特別小,食量也跟一般的牛一樣,但就是長不大,獸醫說它一切正常。因為小巧可愛,Manikyam成為家裡的寵物。
鬥牛是西班牙的全民活動,全國有300多家鬥牛場,最大的可容納2.5萬人,鬥牛節綿延7個月,每周日和周四為鬥牛日,但常常每天都鬥,另還有著名的奔牛節。
西班牙鬥牛原是一種祭神活動,後來演變成牛與人鬥,更發展成表演,特別挑選生性暴烈的北非公牛,鬥牛士身著鑲滿金色飾物的華麗服飾,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揮著鬥篷,舞著利劍,舉手投足都是戲,而且一定要擺足姿勢,滿場繞過,才會讓牛一刀斃命。
雖然牛身上容許被刺的花鏢有一定規矩,時而傳出鬥牛士被牛挑死的消息,但西班牙鬥牛基本上是一場不公平的競賽。在鬥牛士入場前,早有多名助理引牛滿場飛奔,消耗體力,可也不能就說鬥牛士勝之不武,須過膽識過人,經長期訓練,才能有精湛的技藝。
大紅鬥篷可說是滿場注目的焦點,其實紅色與激怒牛一點關係也沒,牛是色盲的,牛的反應來自快速移動的物體,專家說,如果看見牛追著奔馳中的火車,想一頭撞去,可別覺得驚訝。
常逛超市乳酪區的人一定不會錯過一種名為Laughing Cow的軟乳酪,牛乳被製成好吃的乳酪,牛兒是該笑開懷,但遠不及以下兩種名為Happy Cow的產品,那是真的讓牛非常快樂。
網站HappyCow創立於1990年,致力倡導素食,提供與「健康吃素」有關的訊息,不是長篇大論,而是很實際地列出各地素食餐廳、天然食品商店、食譜等,為提倡素食,也加列蛋奶素和「素食友善者」名單,發展迄今,服務廣及180個國家。取名HappyCow既幽默又有創意,當人類都吃素,牛豈不樂翻。
狗喜歡搔癢,其實牛也是,只是不像狗懂得撒嬌。一種叫做Happy Cow的機器,功用就是為牛搔癢,兩把會滾動的圓筒刷子,足以照顧到牛的全身,當牛往刷子緊靠,機器自動開啟,每次60秒,比人類的自助如意搔癢棒設計更好,更管用。
世界跨距最長牛角
美國得州以養殖長角牛(Texas Longhorn)聞名,得州橄欖球隊Tesxan以它為隊徽,更成為法定州標誌。長角牛兩支角的跨距可以延展到2公尺長,最長牛角跨距的「原」紀錄保持者在得州,去年被阿拉巴馬州的Poncho 打破,想必得州人很不甘心。
Poncho角長324.74公分,超過演奏級鋼琴的兩倍寬,高過1層樓公寓,它的主人並不專門養長角牛,一次旅行看到長角牛,一時興起,養了幾頭, 眼看Poncho的角往兩頭直直長,沒半點向上彎起的跡象,就想著會不會打破紀錄,終於在去年得到認證。
主人說Poncho個性溫和,像一隻寵物,但長長的角還是會造成小小誤失。一回他在河邊釣魚,Poncho走到身旁玩耍,一隻馬蠅停在兩眼之間,它晃起頭想把馬蠅趕走,主人就硬生生被長角推落河裡。
這是一個「都市傳說」(urban legend),兩個年輕人喝酒聊天,趁著醉意,半夜開車到一處牧場,躡手躡腳地溜到一頭牛的身旁,合力把牛推倒。
這個名為Cow Tipping的故事沒名字、沒地點、時間不可考、情節簡單,卻硬是引起人們興趣,電視、電影將它納入劇情,也有人在演講中引用來鼓勵人「以小搏大」, Youtube上以它為名的影片數都數不完,不過沒人真的證明能推倒牛。
故事的假設是牛站著睡覺、動作緩慢、反應遲鈍、雙腳無力,2005年,UBC教授帶著研究生從力學和動物學上來探討,結論是5個以上成年男子的力量可以推倒牛,但那是牛絲毫不反抗,乖乖讓你推的情況下,真相是,牛一天有14小時是躺著的,包括睡覺,就是站著閉目養神,也保持高度警覺,生人勿近,牧人們則嚴厲警告,讓牛踢到,絕對不是好玩的事。
許多餐廳、牧場都取名flying cow,漫畫、卡片、卡通也喜歡以飛在天空的牛做底稿,清一色是黑白相間的乳牛,畫面溫馨討喜。
在印度的遠古傳說,真有長了翅膀、人頭牛身的女神,是所有牛的母親,在神秘的亞特蘭提斯(Atlantis)也傳說養著有翅膀的牛,是那塊陸地上具魔力的動物之一。
2012年,北卡州Charlott市附近一處城市的居民看到牛飛上天,向記者陳述說,一群從農場逃脫的牛在大街上逛,受到車喇叭的驚嚇狂奔起來,邊跑邊長出翅膀,飛上了天。地點就在當地體育場附近,當日正好有橄欖球賽,事件成為觀眾的話題,球隊在賽後專訪時還被追問對事件的感想。
世界最高大的牛
Knickers高194公分,重1,400公斤,生長在西澳大利亞的一處牧場,雖然來自原就高大的Holstein-Friesians乳牛種,但也長不到那般尺寸。
Knickers是閹割了的公牛,不生產牛乳,也不能交配繁殖,但天生麗質的龐大身軀估計可以供應450塊牛排和370公斤絞肉,所幸屠宰場說無法處理這麼大頭牛,得以在3,000英畝大的牧場終老,主人其實也很高興讓Knickers留下,完全毋須牧羊犬,牛兒們自動圍在Knickers身旁,跟著它到處走。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注《明聲報新春特刊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