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計時6天!對蝦產業發展的「新」密碼,行業重磅大咖們為你揭曉! | 華南對蝦產業論壇

2021-02-22 海大農牧

文 | 圖 海大農牧

2020年10月18日,「2020年第一屆鄉村振興(華南對蝦)產業發展論壇」與您相聚廣州·長隆酒店。

在國家蝦蟹產業技術體系、中國水產流通加工協會和廣東省飼料工業協會等單位指導之下,由廣東鄉村振興服務中心和海大集團主辦,鄉村振興海大產業中心、海大鄉村振興教育學院承辦的「2020年第一屆鄉村振興(華南對蝦)產業發展論壇」,還有6天就要隆重開始了。

增產不增收,困境如何破?

不期而至的新冠疫情,南美白對蝦的價格受到較大衝擊,而全國對蝦養殖卻出現了罕見豐收,導致蝦農陷入了「增產不增收」的困境。

內循環優勢,消費量超180萬噸的大市場

在國外對蝦苗種、成品較難進入國內對蝦產業大循環的背景下,中國對蝦產業如何發揮內循環的優勢做強做大,迅速佔據國內年消費量超180萬噸南美白對蝦的大市場,這又是對蝦產業面臨的巨大機遇。

一場有深度、有廣度、有見解的論壇

本次論壇將從「芯品種、新模式、興發展」三個方面,讓行業的資深專家們、超600多人的對蝦產業從業精英,來一場痛快淋漓的現場面對面交流,直擊對蝦產業痛點,同謀行業大發展。

農業農村部國家蝦蟹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

有害生物控制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南海海洋生物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中山大學水生經濟動物研究所所長

何建國,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人社部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農業農村部國家蝦蟹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有害生物控制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南海海洋生物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學水生經濟動物研究所所長,農業農村部漁業諮詢專家組成員,中國甲殼動物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動物學會理事長,第七屆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農林學部委員,農業農村部水產疫病防治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主要致力於水生經濟動物病害控制的理論及關鍵技術研究。主持科技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863」計劃、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和省部委科研項目40餘項,擔任中國-東協海上合作基金項目「中國-東協海水養殖技術聯合研究與推廣中心」項目負責人,科技部「南海水養殖產業升級關鍵技術與示範」項目牽頭人。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2005年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2005年教育部提名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發表論文450多篇,其中SCI收錄論文350篇,論文總引超過6000多次,獲授權專利20多件。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會長

崔和博士自2007年起就職於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在他的帶領下,協會以一種高度的責任感服務於行業與會員,對促進我國水產品加工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規範和繁榮水產品市場,提高水產品加工流通行業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起到積極的作用。他以全球的視野,放眼產業鏈各環節的良好銜接與協調發展,關注魚、蝦、貝等主要貿易品種國內外的市場變化,了解並掌握變化的趨勢和運行的規律,用於指導產業的健康發展。崔和博士擁有30多年的水產工作經驗,先後就職於中國水產學會,中國水產雜誌社,農業部漁業局,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漁業協會。國內外發表論文60餘篇。參與了許多重要國際課題。

廣東省海洋漁業協會副會長

廣東海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廣東海興農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江謝武先生,我國水產種業的中流砥柱,創建海大集團苗種業務板塊三大品牌:海興農、百容、海景洲,主要從事魚蝦類遺傳育種研究和優質、高效、健康水產種苗生產及技術推廣。海大集團擁有全球領先的蝦苗及淡水魚苗的研發技術,採用家系選育和分子輔助育種技術。通過經典遺傳育種、基因工程育種、雌核發育育種方式培育出多個生產速度快、抗病抗逆性強的新品種,比普通苗種有明顯優勢。過去10年海興農研發出全國認定4個水產新品種。2019年銷售魚苗/蝦苗近300億尾。「海興農」牌南美白對蝦系「廣東省名牌產品」、「高新技術產品」,2017年獲得國家「水產新品種」認定;團頭魴新品種「華海1號」入選2019中國農業農村重大科技新成果十大新產品。

對蝦高位池養殖技術研發專家

海大集團福建大區動保產品經理

黃穎渟,集美大學碩士畢業,海大集團對蝦高位池養殖技術研發專家,親身經歷高位池,土塘,小棚養殖經營與技術管理,並取得了較好養殖產量和效益,多年深耕養殖一線,得到眾多客戶的信任。擅長領域:土塘白對蝦弧菌防控技術、土塘冬棚白對蝦亞鹽防控技術、高位池白對蝦高產技術、高位池金剛蝦高產技術。積極實踐並推動福建金剛蝦的發展,對高溫期金剛蝦的養殖有獨到的理解,所總結的模式和技術推廣到福建、廣東、海南,得到眾多客戶的認同,被客戶親切稱為「金剛戰士」。

魚蝦資深養殖技術專家

海大集團福建大區服務副總監

黃海平,華中農業大學漁業專業碩士,海大集團資深養殖技術專家,對魚蝦種苗、動保、飼料、技術服務、應用研發等方面有著深刻的理解和豐富的經驗,對福建大區南美白對蝦、金剛蝦、常規魚、特種魚等品種養殖模式和技術有深刻理解和前瞻性思考,並組織和帶領研發團隊完成了多個集團級項目,包括龍海增產項目、冬棚高產項目、金剛蝦模式總結和推廣項目等,尤其對南靖養殖模式的提煉、推廣,幫助很多客戶實現了高產高效,廣受客戶的讚譽,其用多年的行動踐行著海大集團對客戶的承諾:為客戶富起來而奮鬥,全心全意為魚蝦服務!

對蝦土塘養殖技術研發專家

海大集團珠三角大區動保產品經理

李國聰,畢業於廣東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碩士,海大集團對蝦土塘模式和產品研發專家,先後於廣西、湛江、珠三角、江蘇、潮汕等區域進行對蝦養殖模式和產品研發工作,擁有非常豐富的實踐經驗,曾主持塘頭泡菌、泡肥的總結推廣(養水全加桶)、珠三角冬棚養殖模式研發項目、對蝦白便防治攻堅與轉化項目、高溫控藻養殖模式梳理與推廣項目等,真正地把研發做在塘頭,攻克了珠三角對蝦養殖過程中一個個難題,其中養水全加桶、塘頭服務卡、控藻模式等原創型技術和服務模式,為客戶養殖成功率帶來了明顯的提升,是海大集團科技興農、鄉村振興的忠實踐行者!

海大研究院魚蝦苗期營養專家

「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引進人才

王健博士,1990年生,江蘇大豐人。201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環境學院,獲得學士學位。2012年9月赴香港進行研究生階段學習,於2015年和2017年分別獲得香港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部碩士和博士學位。研究生期間主要從事微量元素對海洋生物的毒性和營養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闡述了不同海洋魚類在發育早期對微量元素的需求和代謝。2017年經由「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引入,進入到廣東海大集團畜牧水產研究中心,從事魚蝦早期開口餌料和保健飼料的研究,王博士對魚蝦營養需求有著深刻的理解和認知,其致力於通過先進的製造工藝、科學的營養配方、前沿的動保技術 「讓養殖變得更簡單」,其開發的貝可速系列產品深受市場客戶的好評!

對蝦資深養殖技術專家

越南升龍對蝦TLSS模式研究推廣專家

海大集團廣州海麒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崔羅生,華中農業大學微生物學碩士,2008年畢業後入職海大集團,海大集團資深養殖技術專家,分別在土塘精養、高位池養殖、魚蝦混養、冬棚養殖模式總結與研發工作,在海大技術服務線致力於推動對蝦養殖模式變革與升級;2010年起在浙江區域組織團隊推動「大棚345養蝦模式」落地,達到平均畝產超過1200斤的成績,幫助長三角地區客戶在養蝦最艱難的時刻找到了突圍方向;2012年-2015年在東南亞技術服務組織工作,推動海大集團海外技術服務落地,率先在越南取得了發展優勢,並引導了越南白蝦養殖模式設施化升級方向;回國後主要負責海興農蝦苗的推廣與技術服務工作,廣泛服務於全國各地對蝦養殖企業與規模化客戶,對於全國乃至全球的對蝦養殖模式有深刻的認識。

魚蝦養殖技術專家

揭陽海大服務部經理

楊忠,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畢業,對於珠三角、潮汕地區的主要養殖品種和模式有豐富的經驗和沉澱,包括常規魚、特種魚、對蝦等品種,主要負責土塘混養、土塘精養及高位池區域,推動優質苗種、動保及飼料在養殖中的運用。組織參與過淡水魚標準化建立項目、土塘混養快大蝦項目、淡水養蝦項目及海水魚混養項目。特別是土塘混養版塊,實現了輪捕輪放模式中的數據化時代,組織團隊在提升混養客戶池塘管理上取得了較大突破,在潮汕地區模式變革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為行業的進步不斷貢獻自己的力量!

10月18日

我們相聚廣州·長隆酒店

2020年第一屆鄉村振興(華南對蝦)產業發展論壇上,你將和行業資深大咖,及超600多名對蝦產業從業精英,來一場痛快淋漓的現場面對面交流。

直擊對蝦產業痛點,同謀行業大發展!

本文版權屬於海大農牧(微信號:haid002311)

未經授權,一律禁止轉載!

文章投稿、轉載授權,歡迎發郵件到:

haidnm@haid.com.cn

相關焦點

  • 【對蝦產業報告】粵西地區日本對蝦的養殖情況分析
    【對蝦產業報告】粵西地區日本對蝦的養殖情況分析2016-11-29 23:1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管理事項鹽度日本對蝦人工養殖最適宜鹽度為17-35‰,甲殼動物一生都要蛻殼,蛻殼後表皮鈣化需要從水體中吸收離子鈣,若鹽度太低,那麼蛻殼過程就會加長
  • 青島打造對蝦產業生態群
    渤海水產股份有限公司、青島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盒馬鮮生青島公司等10家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出席,並圍繞水產品雙循環新模式、新渠道、新產品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會後,舉行了「水產品雙循環1+N」首批集中簽約儀式。
  • 2020百度雲智峰會倒計時1天,12月17日聽行業大咖解讀產業機遇
    倒計時1天!12月17日鎖定百度雲智峰會,看產業智能化新趨勢  MMIT 2020百度雲智峰會」將於12月17日在萬眾期待中拉開帷幕。大會將重磅發布一系列面向不同行業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同時還將邀請多位行業頂級大咖親臨現場,與現場嘉賓共同探討2021年產業發展、技術落地等趨勢。
  • 廣東湛江投一億建國際南美白對蝦產業館
    廣東湛江投一億建國際南美白對蝦產業館2012-04-24 11:2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北部灣東協經濟網        瀏覽量: 1734 次 我要評論 4月19日上午,湛江市霞山區推進「水產產業+旅遊」工程大會召開,來自湛江市水產行業800名精英、七大商業銀行湛江分行的負責人齊聚海濱賓館,共謀霞山水產產業的發展大計。
  • 福田扶貧產業結碩果:和平對蝦為深圳人餐桌添道「鮮」
    村民收穫對蝦。看,這個對蝦多大。11月18日,和平縣彭寨鎮西長村對蝦養殖技術培訓示範基地舉行了「福和精準扶貧成果——成品對蝦發車儀式」。記者了解到,第一池對蝦已於當天打撈裝車,並發往深圳等地區的超市、批發市場、各大餐飲連鎖店進行銷售。外觀鮮亮飽滿、肉質緊實有彈性的和平對蝦,即將走入深圳人的餐桌。對蝦養殖基地位於河源市和平縣彭寨鎮西長村,是由福田區駐和平工作組引進的扶貧產業,總面積約100畝,總投資額2000多萬元。
  • 今年對蝦賣了42億元
    李健局長表示,希望如東縣南美白對蝦協會協助政府,提高行業管理水平,維護好行業秩序,以更高的標準加強協會自身建設,力爭在全縣的行業協會中起到示範引領作用。希望協會和廣大養殖業主落實生態健康養殖的各項措施,走綠色發展之路,在育苗、養殖、管理、投入品使用等各個環節力求做得更好、更優、更環保。
  • WGDC2020倒計時30天:科技與產業、現在與未來、技術與商業……你想...
    相信期盼已久的朋友們肯定十分好奇,今年的WGDC將有哪些重磅嘉賓、企業出席?又將探討什麼話題?給出什麼樣的風向標?與往屆想比又多了哪些創新的亮點?在大會倒計時30天的時刻,向大家介紹WGDC2020的最新進展。
  • 6場論壇,18場演講,50餘位大咖……在這裡讀懂普洱茶倉儲發展脈絡
    2019年度收官之作,反響熱烈作為2019深圳秋季茶博會的重磅活動之一,本屆論壇以「倉儲助力中期茶消費化」為主題,200餘位嘉賓齊聚一堂,3個多小時的精彩分享,10餘位重磅大咖傾情分享,獲得了行內眾多人士的空前關注。線上線下超14萬人次關注,讓更多行業人士了解中期茶消費化發展趨勢以及茶行業倉儲發展最前沿的思想。
  • 10億元大單助力外銷對蝦打通國內大循環
    渤海水產股份有限公司、青島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盒馬鮮生青島公司等10家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出席,並圍繞水產品雙循環新模式、新渠道、新產品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研討會結束後,舉行了「水產品雙循環1+N」首批集中簽約儀式。渤海水產股份有限公司分別與山東海洋物產有限公司等6家食品加工貿易企業籤訂包括對蝦產銷等全方位合作的戰略合作協議,籤約貿易總額達10億元。
  • 【對蝦產業報告】粵西地區日本對蝦的養殖情況分析
    【對蝦產業報告】粵西地區日本對蝦的養殖情況分析2016-11-29 23:1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管理事項鹽度日本對蝦人工養殖最適宜鹽度為17-35‰,甲殼動物一生都要蛻殼,蛻殼後表皮鈣化需要從水體中吸收離子鈣,若鹽度太低,那麼蛻殼過程就會加長,日本對蝦在這個過程中就會被同類殘食的機率就增加了
  • ECIS 2020|2020邊緣計算產業峰會明天啟幕!重磅嘉賓與行業論壇搶先...
    明天    2020邊緣計算產業峰會·即將盛大開啟    8+重磅發布,60+大咖演講    30+現場展示,1500+專業觀眾    期待您蒞臨    共探邊緣計算產業新價值    屆時,邊緣計算產業聯盟理事長於海斌、副理事長劉少偉,中國科學院院士姚建銓,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單志廣,華為昇騰計算業務裁許映童,ARM副總裁MohamedAwad,GSMA大中華區技術總經理劉鴻等「產學研用」各領域大咖都將到場並奉上精彩演講,從技術創新、商業實踐、產業發展等方面深入探討邊緣計算的發展趨勢與產業實踐,共探邊緣計算產業發展新價值。
  • 觀麥2020食材供應鏈產業千人論壇,你能想到的行業大咖我們都請過來...
    火爆的中央廚房該如何發展標準化、信息化?新風口學生營養餐該怎麼做?  12月22日-12月23日,觀麥聯合各大行業協會共同舉辦的2020年第四屆中國食材供應鏈產業論壇將在深圳舉行。屆時將有標杆餐飲團餐食材供應鏈、生鮮新零售供應鏈、中央廚房供應鏈等行業大咖1000+人相聚,共同探討以上問題,論道食材供應鏈發展。  接下來,一起提前解鎖與會大咖和論壇亮點吧!
  • 10億元大單助力外銷對蝦打通國內大循環!
    渤海水產股份有限公司、青島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盒馬鮮生青島公司等10家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出席,並圍繞水產品雙循環新模式、新渠道、新產品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研討會結束後,舉行了「水產品雙循環1+N」首批集中簽約儀式。渤海水產股份有限公司分別與山東海洋物產有限公司等6家食品加工貿易企業籤訂包括對蝦產銷等全方位合作的戰略合作協議,籤約貿易總額達10億元。
  • 「日本對蝦」工廠化養殖在我市試驗成功
    (記者劉傑)5月6日,有關專家對我市水產技術推廣站承擔的「日本對蝦高效健康工廠化養殖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進行了現場測產,測產結果為平均每平方米產日本對蝦2.08公斤,超額完成項目規定的產量指標。但隨著發展也面臨著冬季加溫消耗熱量大、地熱資源過度開採、養殖投入高等突出問題,影響了這一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 全球對蝦貿易供給現狀
    文&nbsp/&nbsp海鮮指南(Seafood-guide)&nbsp李帥10月18日,由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指導,廣東鄉村振興服務中心和海大集團主辦的「第一屆鄉村振興(華南對蝦)產業發展論壇」在廣州召開,崔和會長作為特邀嘉賓,在會上發表《2020年全球對蝦國家貿易及我國供給情況》的主題報告,海鮮指南整理髮布,希望給國內業者提供新思路,新啟發
  • 遼寧產業鏈對蝦養殖模式在盤錦光合蟹業正式啟動
    養不大、養不活、養不齊是造成行業整體虧損的現狀。這個行業參與者現在開始思考如何突破目前南美白對蝦養殖在東北的困局,探索一條提高遼寧南美白對蝦成功率的有效途徑。很多池塘是由魚塘改擴建而成,條件不算很好,但相比而言,東北的水質條件與很多養殖區相比並不算差,加上東北大範圍養殖的時間不算太長,所以相比其他傳統對蝦養殖區而言遼寧還是相對有一定的優勢,具備一定的成功條件。
  • 小小南美白對蝦遊出500億產值
    &nbsp&nbsp&nbsp&nbsp然而,我國凡納濱對蝦養殖的背景卻鮮為人知: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對蝦養殖產業主要集中在北方的黃渤海沿岸,南海沿岸的華南地區產量很少。
  • 六問「南美白對蝦」:你是誰?為什麼要從厄瓜多進口?
    南美白蝦,一般我們都叫它海白蝦或者南美白對蝦,它的學名是凡納濱對蝦。南美白對蝦原產於太平洋東岸的中南美洲地域,從墨西哥北部索諾拉州到秘魯北部都有出產。南美白對蝦屬節肢動物門,十足目,對蝦科,對蝦屬。它看起來長得乾乾淨淨的,蝦體通透,淺青色,青灰色的大觸鬚,心臟暗黑色,小細腳是深白色,所以也會被叫做白腳蝦。
  • 全國知名南美白對蝦育種公司攜新品種齊聚濱州北海
    12月31日9點,首屆中國南美白對蝦自主選育創新論壇暨新品種推介會在濱州北海經濟開發區北海大飯店舉行,本次推介會的主題是立足行業 自主創新 融合發展。 濱州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局長邱希敏在推介會上致辭。邱希敏提到,漁業是濱州的傳統優勢產業。北臨渤海、中貫黃河,廣闊的淺海、灘涂、水域資源,為濱州漁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2019年,全市實現水產品產量48萬噸,漁業經濟總產值167億元,漁民家庭人均純收入2.3萬元。濱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和支持漁業發展,水產業列入全市「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
  • 對蝦越來越難養,養得多虧得慘?怎麼辦?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過去幾十年,養蝦已成為全球水產養殖業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產業。隨著高密度養蝦的發展,各種疾病的爆發,濫用抗生素及病源微生物的耐藥性等問題已經成為限制該產業長遠發展的瓶頸。以初始平均體重為0.01克的南美白對蝦為研究對象進行60天的養殖實驗,實驗的養殖密度為50尾/缸(相當於833尾/立方水體)。本研究中直鏈β-(1-3)-葡聚糖的添加水平分別為0,150,250,350和500克/噸飼料,每個添加水平有10個實驗重複。實驗的基礎配方如表1所示。實驗的日投餵次數5次,以5-8%蝦體重比例投喂。整個養殖過程中,水體的平均鹽度為15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