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蘭陀寺

2021-02-12 那蘭陀寺

那爛陀,梵名Na^landa^ 。又作那蘭陀寺、阿蘭陀寺。意譯施無厭寺。全稱那爛陀僧伽藍(梵Na^landa^ -sam!gha^ra^ma )。為古代中印度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北方之大寺院,其地即今拉查基爾(Rajgir)北方約十一公裡處之巴達加歐( Baragaon)。五世紀初,笈多王朝之帝日王(梵S/akra^ditya )為北印度曷羅社槃社比丘(梵Ra^javam!s/a )建立本寺,歷代屢加擴建,遂成為古印度規模宏大之佛教寺院及佛教最高學府。 大唐西域記卷九詳載那爛陀寺建寺之由來及沿革,謂其地原為庵摩羅園,佛陀曾於此說法三月,彼入滅後未久,帝日王即於此處創建伽藍。寺名之由來有二說,一說伽藍之南庵摩羅林有池,池中有龍,名那爛陀,故取為寺名;一說如來往昔修菩薩行時,為大國王,建都此地,樂好布施,德號施無厭,故伽藍亦以名之。同書並舉出附近有如來三月說法之精舍、發爪塔、雀離浮圖、觀自在菩薩之立像及精舍等靈跡。


地理位置

古代中印度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北方之大寺院

佔地面積

達100萬平方米

景點級別

古印度規模宏大之佛教寺院及佛教最高學府

價 值

世界文化之一


那爛陀寺規模宏大,曾有多達九百萬卷的藏書,歷代學者輩出,最盛時有上萬僧人學者聚集於此,玄奘在此從戒賢法師學習多年,聽講《瑜伽論》、《順正理》、《顯揚》、《對法》、《因明》、《聲明》、《集量》等經書,兼學婆羅門學,義淨在此從寶師子學習十年,翻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頌》三卷,《一百五十贊佛頌》一卷;此外來此學佛的唐僧還有慧業、靈運、玄照、道希、道生、大乘燈、道琳、智弘、無行等法師。

玄奘《大唐西域記》、義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南海寄歸內法傳》、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對那爛陀寺都作過說明,而義淨對當時那爛陀寺的布局、建築樣式,寺院制度和寺僧生活習慣,敘述尤其詳細準確。

公元12世紀,那爛陀寺已被戰火毀滅,只留下一處面積約一平方公裡的遺址公園。

傳說此地原是庵摩羅園,後來五百商人捐錢買下獻佛,佛在此說法三個月。後來摩揭陀國王鑠迦羅阿迭多在此興建佛寺,子佛陀鞠多王在寺南擴建,此後呾他揭多鞠多王在東面建寺,幼日王在東北建寺,金剛王在此西建寺,中印度王在此北建寺,帝日王此東建大寺,中供佛像。經過歷代君王的營建,那爛陀寺宏偉壯觀。


另外,梵語「那爛陀」三字意謂「施無畏」或「無畏施」。西元八世紀初,笈多王朝沒落,印度教勃興,那爛陀寺亦頓告衰微,十二世紀末曾為伊斯蘭軍隊所毀。

十九世紀(1861年),英國考古學家亞歷山大 · 康寧漢考古發現一片佛教遺址,出土許多精美佛教石雕、銅像、銅盤和印章等,經與《大唐西域記》核對,證明是那爛陀寺舊址。

1957年,中國政府捐款30萬元人民幣在那爛陀寺附近建造一座中國式的玄奘紀念堂。

2006年12月9日,《紐約時報》詳細報導耗資10億美元在遺蹟附近重建那爛陀寺。


根據義淨在七世紀末的記述,那爛陀寺宛如一座方城,四周圍有長廊。寺高三層,高三到四丈,用磚建造,每層高一丈多。橫梁用木板搭造,用磚平鋪為房頂。每一寺的四邊各有9間僧房,房呈四方形,寬約一丈多。僧房前方安有高門,開有窗洞,但不得安簾幕,以便互相瞻望,不容片刻隱私。僧房後壁乃是寺的外圍牆,有窗通外。圍牆高三四丈,上面排列人身大小的塑像,雕刻精細,美輪美奐。

寺的屋頂、房簷、和院落地面,都用特製的材料覆蓋,這種覆蓋料是用核桃大小的碎磚和以黏土製成,覆蓋輾平後,再用浸泡多日的石灰雜以麻筋麻滓爛皮塗上,蓋上青草三五天,在完全乾透之前,用滑石磨光,然後先塗上一道赤土汁,最後再塗上油漆,光亮猶如明鏡一般。經過如此處理的寺院地面,堅實耐用,經人踐踏二三十年而堅固如初。

全寺分八大院,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三所載,該寺為七世紀時印度第一大寺,僧徒常達萬人,修學大乘及小乘十八部、吠陀、因明、聲明、醫方、術數等。蓋本寺初為唯識學派之中心,其後演變為密教之一大中心。大乘有宗著名之論師,如護法、德慧、護月、堅慧、光友、勝友、智月、戒賢、智光等人都曾先後在此講學,或擔任本寺住持。此外,遠自我國及東南亞諸國而來之留學僧亦不少,如我國之玄奘、義淨、荊州道琳、太州玄照、并州道生、洛陽智弘,及新羅之慧業、阿離耶跋摩等人皆曾來此就學。又當時由印度來華之波羅頗迦羅蜜多羅、地婆訶羅、善無畏、金剛智、般剌若等諸師亦曾修學於本寺。

那爛陀寺每天都有一百多個講壇,學習課程包括大乘佛典、天文學、數學、醫藥等。

八世紀時那爛陀寺成為金剛乘的學術中心,也是重要道場。西元八世紀初,笈多王朝沒落,印度教勃興,本寺亦頓告衰微,十二世紀末曾為伊斯蘭軍隊所毀。


1193年突厥人巴克赫提亞爾·卡爾積(Bakhtiyar Khalji)帶兵侵佔那爛陀寺,寺院和圖書館遭受嚴重破壞,大批那爛陀僧侶逃往西藏避難,從此那爛陀寺失去昔日的光輝,並漸漸被人遺忘,變成廢墟。

然據傳元朝泰定(1324~1327)初年尚有依止那爛陀寺僧人律賢(梵Vinaya-bhadra )出家之提納薄陀(即指空)比丘來華,可知本寺於十四世紀時尚存。

從1861年開始,那爛陀寺院遺蹟被陸續挖掘,已發掘出8座大型寺院,4座中型寺院和一小型寺院。8大寺按南北方向一字排列,大門朝西。大寺每邊9僧室,恰如義淨所述,中寺每邊7僧室,小寺院每邊5僧室。

1861年,英國考古學家亞歷山大 · 康寧漢在這裡發現了一片佛教遺址,經過與《大唐西域記》的記載核對,證明這就是那爛陀寺。這裡出土了多件精美的佛教石雕,有些石雕只有拳頭大小,上面雕刻的佛教故事卻異常細膩精美。此外還出土了銅像、銅盤和印章等,其中有一枚刻有「室利那爛陀摩訶毗訶羅僧伽之印」。大部分出土文物都展覽在那爛陀寺對面的博物館裡。

如今那爛陀寺的發掘面積已經超過了15萬平方米。那爛陀寺分為僧院區和教學區。僧院區由大致相近的院落組成,共有12座。每個院落的四周排列著狹窄侷促的僧房,院子內有石桌、水井和廚房,每個院落都有走廊通向外面。教學區有寺廟和佛塔。佛子主要在寺廟裡學習佛經。周圍散布著許多佛塔,其中真身舍利佛塔最富氣勢,這座塔分三層,外觀雕有精美的圖案,角樓的壁龕中雕刻著佛陀在菩提伽耶、王舍城和鹿野苑弘法的故事。

一九一五年,印度考古部門著手對本寺作有系統之發掘工作,從遺蹟中陸續出土許多石制及金屬制(青銅)之雕刻品,現保存於印度那爛陀博物館。(宋高僧傳卷一、卷二、卷三唐寂默傳、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上慧輪傳、卷下、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四、卷五、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佛祖統紀卷四十三、開元釋教錄卷八、卷九。)


那爛陀寺附近有一座中國式的玄奘紀念堂,是中國政府在1957年捐款30萬元人民幣建造的,以紀念這位中印文化交流的先驅。

這也是中印兩國人民之間源遠流長的傳統友誼的最有力的見證,是2006年的中印友好活動的主會場。

2006年12月9日,《紐約時報》詳細報導了將耗資10億美元在那爛陀寺古遺蹟附近的重建計劃。由新加坡帶領,包括印度、日本和其他國家的國際財團將集資5億美元建立新的大學,並另用5億美元修建必要的基礎設施。中國政府也在2010年12月16日和2011年11月15日分別向那爛陀大學捐贈了100萬美元,以支持中印文化交流。

學界則質疑,頂尖學生或學者會否受吸引。校長阿馬蒂亞·森不諱言,昔日的那爛陀寺花200年才興盛起來,「相信今次也要用上數十年」。

美國高等教育專家阿爾特貝赫認為,它可能吸引一些大思想家。還有分析認為,那爛陀的歷史意義,加上附近還有佛祖釋迦牟尼悟道之地菩提伽耶,相信對學術界有一定吸引力。


遭突厥大軍在800多年前破壞荒廢后,那爛陀寺有望在2014年複課,錄取約100名學生修讀歷史學院與生態及環境學院提供的研究生課程。

新校將在比哈爾邦拉傑吉爾的那爛陀寺遺址12公裡外重建。校園將採用太陽能,中央為一大型人工湖,一座巨大圓頂圖書館將坐落湖畔,整體設計符合古代佛學建築理念。在校舍於2020年建成前,將在臨時校舍上課。

師生比例為1:5,為2450名學生提供碩士及博士課程,但不設學士學位。像古時那爛陀寺,它將是一所寄宿大學。

新校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馬蒂亞·森擔任校長,並由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執掌諮詢委員會,與耶魯、北京大學等知名學府合作,盼打造成世界級的學府。

相關焦點

  • 一曲古琴《那爛陀曲》於空靈之音中,感受千年慈悲
    梵語「那爛陀」三字意謂「施無畏」或「無畏施」。那爛陀又作那蘭陀寺、阿蘭陀寺,全稱那爛陀僧伽藍。為古代中印度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北方之大寺院,是古印度規模宏大之佛教寺院及佛教最高學府。佛陀曾於此說法三月,佛陀入滅後未久,帝日王即於此處創建伽藍。現在保留觀自在菩薩之立像及精舍等靈跡。那爛陀寺附近有一座中國式的玄奘紀念堂,是紀念唐玄奘這位中印文化交流的高僧大德。
  • 毒咒使那爛陀寺的瑪哈嘎拉失去神力,最後是她來遣除的違緣
    古時候,印度那爛陀寺的主要護法之一是四臂大黑天,四臂大黑天法力無邊,給予那爛陀佛學院很好的保護。
  • 【經典】輝煌那爛陀
    「若也不來...」「踏那爛陀寺,使碎如塵。」此段文字雖然更多是描述鳩摩羅王的霸道跋扈,對玄奘法師的仰慕以及求而不得見後的惱羞成怒,但也從側面突出了「那爛陀」名剎的崇高地位。對於那爛陀寺的壯觀雄偉,玄奘貌似毫不吝惜筆墨:「寶臺星列,瓊樓嶽峙,觀束煙中,殿飛霞上;生風雲於戶墉,交日月於軒簷」「羯尼華樹暉煥其間,庵沒羅林森竦其處……」「印度伽藍數乃千萬,壯麗崇高,此為其極」。
  • 印度菩提伽耶佛教聖地靈鷲山那爛陀掠影(三)
    印度靈鷲山,坐落在恆河平原、比哈爾邦那蘭陀和菩提伽耶之間,是印度佛教的聖地。靈鷲山山勢奇特非凡,峰巒眾多,周圍都是一馬平川,惟有此山以及跟前的幾座小山挺拔而立。正峰峰頂矗立著一塊巖石,形似鷲頭,故名靈鷲山。採風到此,如果怕吃苦乘纜車上山,那麼許多人文片都拍不到了,因此我們決定步行登山。一個漢子腿部受傷難以前行,眾人交替抬著他往上頂上奔爬。
  • 玄奘、那爛陀寺、阿育王與印度語言的綿長往事
    那爛陀大學(Nalanda University,中國稱那爛陀寺),位於孔雀王朝的首都,華氏城(
  • 感受自然的治癒 江原道洪川壽陀寺
    壽陀寺是位於江原道洪川郡孔雀山的一座寺廟,也是嶺西內陸地區歷史最為悠久的古寺,保留著豐富的文化遺產資源。壽陀寺在不同的季節,也分別展示出了不一樣的美。其中,壽陀寺特別以秋季的溪谷楓葉和秋季雪景而聞名。位於江原道洪川的孔雀山, 這裡有山間小路、壽陀寺、生態林等景觀,山林蔥蔥,空氣清新,浪漫又悠閒,歡迎大家可以在這裡來一場自然治癒的旅行~#江原道 #洪川 #壽陀寺
  • 2017無錫祇陀寺除夕撞鐘祈福迎新年
    中國江蘇網>江蘇 > 無錫 > 關注無錫 > 正文 2017無錫祇陀寺除夕撞鐘祈福迎新年
  • 溫州仙巖寺那蘭陀禪修中心將舉行祖師禪修活動
    2013年10月19日至10月25日,浙江溫州仙巖寺那蘭陀禪修中心將舉辦菩薩道祖師禪修活動。請大家暫時放下塵世的煩勞,來到仙巖寺,在梅雨潭之畔,給自己一個機會來學習千年前就近乎失傳,幾百年來無人公開宣講的祖師禪法。明和覺者實修實證,發菩提心,深入經藏,再次弘揚大乘禪法的精髓--祖師禪法。
  • 唐僧「取經地」800年後複課 建那爛陀大學(圖)
    1  巔峰 玄奘徵服萬人學院  全盛時期的那爛陀寺藏書高達900萬卷,僧人學生多達萬人。因為成績優異,玄奘還獲得在那爛陀寺「留校任教」的資格,那爛陀寺還給他配備了「專車」。  在《西遊記》最後,歷經八十一難的唐僧終於來到「西天」,也就是曾經的那爛陀寺。
  • 唐僧母校那爛陀大學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時隔逾800年後,位於印度的那爛陀大學9月1日重新開學。  據印度媒體報導,經過對1000名申請者的篩選,最終有15人成為首批進入該學府深造的學生。到2020年,該大學將擁有7個學院。  位於印度北部比哈爾邦境內的那爛陀寺遺址,在公元5至12世紀曾是佛學聖地,也是全球最古老大學之一,當時僧人學者逾1萬人、教師約2000人。
  • 佛典故事:帝釋變迦蘭陀竹林緣
    首先,目連尊者請帝釋天主將佛陀所在的迦蘭陀竹林,變化成擁有各式奇珍異寶及華麗幡蓋裝飾的巍峨宮殿。宮殿四周懸掛著寶鈴,時時飄揚著清亮悅耳的鈴聲,地上則滿布來自天上的美豔花朵。宮中亦備有數不盡的美味佳餚、珍饈百味供養佛陀及僧眾。此外,伊羅缽龍王還親自為佛陀執持幡蓋,其他龍王也為比丘們執持各式幡蓋;佛的兩側還站著美麗的天女,每位天女都手持精緻的扇子為佛扇風。
  • 繁華一世的那爛陀是如何毀滅的?它與其他造像藝術有何關聯?
    那爛陀的終結1193年,巴克提亞爾·卡爾吉率領的包含突厥部眾的穆斯林大軍突襲了那爛陀,並焚毀了儲藏有很多經典教法及歷史記載的圖書館,放棄逃跑的佛教僧侶被屠殺,繁華一世的那爛陀走到了歷史的終點。10世紀 釋迦牟尼坐像 合金銅 嵌銀 高約25釐米 那爛陀遺址出土 印度那爛陀博物館藏不過,另一西藏權威著作《如意寶樹史》給出了那爛陀覆滅截然不同的另一個版本:那爛陀自突厥人蹂躪後,賢人木底他跋陀羅曾做過寺殿修葺工作,「未幾,摩揭陀大臣庫庫塔悉多又建一寺,於其中舉行講經法會
  • 探秘絲路行:那爛陀 玄奘西行之千年菩提路
    那爛陀,最早的佛教大學●那爛陀,由梵文音譯而來。這裡不是古代西域國名而是一個寺院的名稱。佛教徒心中的聖地:那爛陀寺●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那爛陀大學遺址●那爛陀是古印度最大的佛教寺院。當年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記》描述:其規模宏大,建築壯麗雄偉。
  • 浙江舟山普陀山寶陀講寺住持是誰裡面供奉的是誰為什麼不開放
    寶陀講寺在浙江舟山普陀山 廬幹庵舊址, 興建於1999年11月6日。 聊了這麼多有關寶陀講寺的事情, 可能好奇的朋友就會問了, 寶陀講寺住持是誰,
  • 西安大興善寺玄奘法師的墓塔
    玄奘29歲出發,終於在31歲那年到達印度的中部,在那蘭陀寺留學5年,期間備受優遇,並被選為通曉三藏的十德之一。期間,不僅學習了當時的各種佛法而且還學習印度教婆羅門的經典和各類梵語典籍。唐貞觀觀十五年(641年),42歲的玄奘受到了當時一統印度北部的戒日王的邀請,以玄奘為論主,召開佛教辯論大會。
  • 蘭祺故事 | 「銀樹寺」的傳說
    「銀樹寺」一稱的由來是因為寺廟內當初有一棵很大很粗的銀杏樹,據說,每到下午,它的樹蔭就能遮擋住附近的整個梅家樓(即今日的滕樓村)。      後來,有人想伐掉這棵銀杏樹,可是白天鋸開的口子,夜裡又長實了,結果用了一年零八個月也沒伐掉。直到一位老者路過此處,在喝茶閒談時偶然說起:「只有拉一鋸、砍一斧才能將銀杏樹砍掉。」村裡的木匠聽說後,果真用此法將這棵大銀杏樹伐掉了。
  • 那爛陀寺七年大辯論——月宮菩薩與月稱菩薩的辯論
    [那爛陀寺七年大辯論——月宮菩薩與月稱菩薩的辯論]月宮阿闍梨-東方婆連陀羅有一位親見觀世音的班智達和一個順世外道的教師辯論,雖然破了他的學說,但是他說:「所謂學問乃是用心智來分別,不過是誰的心智敏捷誰就得勝
  • 寶陀講寺位於萬佛塔對面,佛頂山索道下站附近,新修的一處寺院
    門柱上刻有楹聯;「聖跡著迦山,萬國生靈皆樂育;佛光騰海島,千年潮汐靜波濤」,「一日二度潮,可聽其自來自去;千山萬重石,莫笑他無覺無知」,「到這山來,未謁普門當先淨志;渡那海去,欲登彼岸須早回頭。」寶陀講寺位於萬佛塔對面,佛頂山索道下站附近,是普陀山上近些年新修的一處寺院。由於規模與普濟寺相近,因此也被許多人稱為普陀山第四大寺。
  • 【那蘭陀書院】住持·方丈 22.火與四空定
    被師父稱為「曼陀羅花」的茶山開滿了仙巖寺的裡裡外外,寺外那條鋪滿曼陀羅花的山間小路應該被命名為「開悟之路」,這是一條古道,千年茶花承載著清淨、極樂之道,從仙巖歷代祖師的身邊漫延著時空一路開到了現在。師父和無數證道者孤獨寂靜地經行在這條古道,拾級漫步間,落下的是輕輕的腳步,提起的是沉沉的聖道。
  • 《天生一對》的阿瑜陀耶王朝
    創立者烏通王原是清萊泰族紫西裡親王的後裔,後成為素可泰王朝素攀府烏通城太守的上門女婿,1344年繼承嶽父的職位成為新太守,烏通原名「素攀那普米」為摩揭陀語,新太守到任後便將摩揭陀語地名改為泰語地名「烏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