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東方巨龍 橫臥天地之中
綿延不絕的嵩山文明
在25億年前,地球還沉浸於一片蒼茫浩瀚的大海的時候,他橫空出世,傲然挺立,成為歐亞大陸板塊中最先露出海平面的陸地。
億萬年來,他經過了23億年前的「嵩陽運動」、18億年前的「中嶽運動」、5.6億年前的「少林運動」……地殼的衝擊和波動,都不曾撼動他的根基,反而讓他有了不同時代的壯麗印記。
又歷經多少歲月,他笑看人類文明從雛形到日益成熟;從他身邊走出過黃帝文化、河洛文化;他見證著夏商周在他腳下建都;他集結過儒釋道三大哲學流派……
中嶽嵩山,巍巍峻極。
北望黃河如練,天地一線;
俯瞰風光如畫,生命葳蕤。
如果說,蜿蜒壯闊的黃河如母親河滋養著一代代華夏兒女,那偉岸而又沉默、高聳而又雄壯的嵩山,就像是父親般,源源不斷地為華夏兒女輸入永不枯竭的力量、帶來生生不息的希望。
巍巍嵩山,文化之根,文明起源
何以為天地之中 何以為文化聖山
黃河橫貫,匯萬流以浩蕩。
中嶽雄立,標九州而崢嶸。
盛春時節,沿登山步道拾級而上,巍巍嵩山綠意正濃。若到金秋十月,這裡有油畫般的層林盡染,而冬雪飄落時,又是銀裝素裹分外妖嬈。
▲ 嵩山之春
▲ 嵩山之夏
▲ 嵩山之秋
▲ 嵩山之冬
不過,在鄭州中華之源與嵩山文明研究會副會長閻鐵成眼裡,嵩山的魅力遠不止於一年四季變幻的美景。
他說,嵩山是中國最古老的山脈之一,其地貌變化多端,其植物種類紛呈,優越的自然環境,成為現代人生存和創造文明生活的必然選擇。
▲ 霧起雲湧
如果說,四時之景帶給人視覺的衝擊和美的感受,那麼,延綿數十億年的時間跨度,則給人以對宇宙洪荒的敬畏。然而,凝結於嵩山的歷史文化,卻能直擊人心最深處,因為這是民族之根、文化之魂。
▲ 嵩山文化圈部分遺址分布圖
嵩山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呂宏軍致力於研究嵩山文化,在他看來,以嵩山為中心的文化圈內所分布的諸多文脈,不僅代表著中華文明,還決定著嵩山成為中華文化聖山。
何以為中華文化聖山?
他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
早在人類從原始社會向氏族過渡的舊石器時代,華夏祖先就在此繁衍生息,留下了眾多的文化遺存,滎陽織機洞遺址、鞏義神南溝遺址、登封鬼谷子洞遺址、登封君召遺址等都是其重要代表。
當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後,這裡孕育了著名的裴李崗文化、大河村文化、仰韶文化等。嵩山新石器時代遺址數量之多和分布之密為全國之冠。
何以為中華文化聖山?
他是人文始祖黃帝活動的中心
人文始祖黃帝的誕生地、建都之地及活動的中心就在嵩山下。在黃帝一統中原後,建都嵩山腳下的軒轅丘。
相傳,黃帝在此發明了養蠶、舟車、文字、音律、醫學、算術等等。在黃帝的帶領下,以嵩山地區為中心的中原地區,成為當時農耕文明最發達的地區。
何以為中華文化聖山?
他是華夏民族心中的「天地之中」
地理位置上,這裡是華夏民族最早繁衍生息之地和活動的中心,夏朝先民認為嵩山是其祖先的誕生地和活動中心,商朝則以嵩山為活動中心,周朝也認為嵩山是其祖先的誕生地和活動中心。
▲ 中嶽嵩山
心理位置上,嵩山還是「中國」之名的發祥地。西周初年鑄造的「何尊」上銘文記載,周公到嵩洛地區的「中國」建都,這是現存最早的帶有「中國」名字的實物資料,也是最可靠的「中國」名字的由來。
故土陳跡中,周公測景臺便是實證。據《周禮·地官司徒》載,周公為了尋找天地之中營建東都,在嵩山腳下的陽城「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影,以求地中」。終於,他在嵩山腳下的陽城尋找到了「天心地膽」,還留下了千古稱頌的周公測景臺。
「嵩山由於地鄰京畿和『天地之中』的文化心理優勢,最早完成了從原始的山神崇拜到聖山崇拜的轉換,確立了民族文化心理上的聖山地位。」呂宏軍高度評價。
下期,小編將繼續分享
「綿延不絕的嵩山文明」
何以驚心動魄 何以流連忘返
何以源遠流長 何以綿綿不絕
精彩待續,敬請期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