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交流為筆 2018「中國-歐盟旅遊年」為中歐合作繪製新畫卷

2021-01-15 國際在線

國際在線陝西報導(陳嵐):當開放與合作的腳步越來越快,國與國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近。11月17日,隨著2018「中國-歐盟旅遊年」閉幕式在陝西西安舉行,中歐旅遊年活動畫下了一個圓滿句號。這場歷時303天、牽手世界兩大文明的文化交流活動為中歐新時代合作關係書寫了「國相交、民心通」的精彩華章。

以旅遊促發展 旅遊年為中歐合作增添新亮點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周年以及中歐建交的第43年。經過40年的不懈奮鬥,中國圍繞改革開放實現了經濟蓬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極大提高、國際地位顯著提升的矚目成就。經過5年的發展,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指引下,中國與絲路沿線各個國家和地區深度感受到因互利合作帶來的幸福感。

在這樣的重要時刻,中國與歐盟以旅遊為載體,讓中歐文化與思想交流互鑑,讓那些承載各民族基因的文化傳統匯聚,成為孕育中歐新合作的舟楫便道。

2018中歐點球友誼賽活動(供圖 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

據悉,歐洲41國共有367項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文化遺產以及自然遺產,這為中國遊客了解歐洲燦爛文明歷史以及領略秀麗風景提供了諸多選擇。而歐洲在足球競技、現代藝術上的卓越成就也吸引著不少中國遊客開展各類型的定製遊。越來越多的歐洲旅遊景點和商業機構,通過增加中文標識、中文解說系統,並提供銀聯卡、支付寶等結算服務,為中國遊客的歐洲旅遊提供便利與舒適體驗。

中國兵馬俑大展在英國利物浦世界博物館開展(供圖 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

中國的許多城市如北京、上海、武漢、西安等通過深度挖掘文化底蘊,開發歷史文化深度遊、民俗體驗遊、科技生態遊、傳統文化研學遊等創新產品,迎接來自歐盟各國的遊客,提升旅遊國際化水平,增強國際影響力,實現「世界看中國」的轉變。

如今,北京至都柏林航線、西安至赫爾辛基航線、瀋陽至法蘭克福航線……每周往返於中歐之間的600多個航班縮短著中歐之間的空間距離。參加了中歐旅遊年閉幕式的比利時旅遊記者紀堯姆·穆拉爾特(Guillaume Moulaert)表示,他切實的感受到中歐交通變得越來越便利,航線逐年增多,價格日漸親民,出國旅行成為了一個普通家庭能夠輕鬆列入年度計劃的事情,這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真實寫照。

據中國國家旅遊局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訪問歐盟各國的中國公民達349.17萬人次。旅遊分別為中國和歐洲帶來了141.7億美元和114.9億美元的收入。2017年1月至11月,中歐旅遊雙向交流規模超過660萬人次。中國與歐洲之間,正在通過旅遊增進人民交往,助力社會經濟、文化交流等方面蓬勃發展。

文化相交構築文化自信 旅遊年為中歐民心相通搭平臺

2018年1月,中歐旅遊年開幕式在被稱為「亞得裡亞海明珠」的義大利威尼斯舉行。作為古絲綢之路的終點國,義大利在中歐旅遊年舉行之際還專門推出《2017—2022國家旅遊戰略規劃》,吸引中國遊客來到義大利,了解義大利的文化、美景、美食。

外賓在文化陝西旅遊推介會上感受陝西非遺文化(攝影 李方圓)

陝西文化和旅遊廳廳長任宗哲在中國-歐盟旅遊年閉幕式上進行了文化陝西旅遊推介(攝影 行向輝)

2018年11月,中歐旅遊年的閉幕式在陝西西安舉行,這座古絲綢之路起點城市,在傳承古代長安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基礎上,在新時代深入挖掘中華文化特色,通過組織西安絲綢之路國際旅遊博覽會、英國千人遊陝西、澳大利亞千人遊陝西等活動讓世界上多個國家的遊客走進這座城市,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陝西文化之美。通過建設國際旅遊樞紐,打造國際一流文化旅遊中心,切實開展中歐文化交流的各項工作,促進民心相通。

2018年英國千人遊陝西活動現場(攝影 行向輝)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民心相通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一個重要內容,必然是建立在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的基礎上。不管是中國還是歐洲,唯有立足於對本土文化的深入了解,才能在對外開放、「走出去」的過程中講好故事、發好聲音。2018年既是中歐旅遊年,也是歐洲文化遺產年,通過雙向交流,為雙方鑑賞各自文化遺產多樣性提供難得的機遇,也讓世界看到了擴大人文交往,對增進互相了解、促進社會繁榮方面的助推作用。

因璀璨的文明相互吸引,因悠久的歷史增進了解。在中歐旅遊年活動中,每位遊客都是各自國家的「大使」,同時也是「民心相親」的實踐者,通過親身實地的走訪,理解並欣賞對方引以為傲的文化,加強東西方文化交流,促使中歐之間產生更多文化認同,帶動中歐雙向交流不斷增強。正如歐盟駐華大使鬱白在閉幕式上所講:「這一年對所有人來說都是美好的一年,中歐旅遊年為搭建中國和歐盟之間的橋梁提供了絕佳的機會。我們見證了雙方民眾對對方更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也看到中歐未來合作的廣闊空間,期待中國及歐洲的遊客們體驗和探索對方的文化,以中歐旅遊年為起點推動更深層的合作發展。」

2018「中國—歐盟旅遊年」以文化相交、民心互通為契機為中歐合作開創全新格局。隨著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攻堅階段,中國將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歐盟也在加緊自我改革。雙方將在合作發展中分享經驗、共享成果,譜寫合作新篇章。

相關焦點

  • 助力2018中歐旅遊年 中國-歐洲中心亮起「歐盟藍」
    為助力「2018中歐旅遊年」的開展,5月10日,中國旅遊研究院、歐中「一帶一路」文化旅遊發展委員會、成都市旅遊局和歐盟中心戰略籤訂框架合作協議,各方將以「中歐旅遊年」為契機,發揮自身資源優勢推動中歐旅遊發展。當晚,「中國-歐洲中心」作為中國參與「2018中歐旅遊年」亮燈儀式的地標建築之一亮起了「歐盟藍」。
  • 2018中歐旅遊年在西安閉幕 中歐關係邁上新臺階
    人民網西安11月20日電 (李易)17日,由文化和旅遊部,歐盟委員會內部市場、工業、創業和中小企業總司聯合主辦,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承辦的2018「中國—歐盟旅遊年」閉幕式在西安舉行。 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於群,陝西省副省長趙剛,歐盟委員會內部市場、工業、創業和中小企業總司總司長樓芮·埃文斯出席閉幕式並致辭。
  • 「2018中歐旅遊年」為義大利帶來機遇
    原標題:「2018中歐旅遊年」為義大利帶來機遇 2018年是中國和歐洲旅遊委員會共同確定的「中歐旅遊年」,威尼斯作為最受中國遊客喜愛的赴歐旅遊目的地和古絲綢之路終點,將於明年1月正式拉開「2018中歐旅遊年」大幕。
  • 「中國—歐盟旅遊年」拉近彼此距離——訪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張明
    旅遊年的更深層次意義還在於,旅遊是增進中歐民眾相互了解與認知的有效載體,對於促進中歐人文交流、夯實民意根基有著重要作用。只有民心相親,中歐關係才能行穩致遠。可以說,旅遊合作不僅是促進經濟增長與就業的新動力,更是深化中歐人民友誼與合作的新平臺。2018年是中歐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15周年,將它定為「中歐旅遊年」,可以極大促進中歐關係全面發展。
  • MOMOPARK藝術購物中心 助力2018中歐旅遊年閉幕式
    北京,2018年11月12日歐盟駐華代表團召開新聞發布會,為即將於11月17日在西安舉行的中國-歐盟旅遊年(ECTY)閉幕式提供信息。歐盟駐華大使鬱白(Nicolas Chapuis)介紹了活動的相關細節,並回顧了2018 中國-歐盟旅遊年對提高中歐之間的文化互通、旅遊地互連和文化交流方面取得的成績,同時對歐盟駐華代表團未來如何在這一成功的基礎上加強中歐關係作出展望。
  • 「中歐旅遊年」開幕!你該知道的利好消息
    2018「中歐旅遊年」,中國與歐盟將開展旅遊企業互訪、旅遊人才培訓、旅遊投資貿易、旅遊警察交流等活動,探索地方旅遊合作的新方式;同時,推動簡化入境手續,支持中法、中德城市間建立旅遊結對合作關係隨著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旅遊業的重要意義和發展潛力更加凸顯。歐洲旅遊產業高度發達,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提供了超過1200萬個工作崗位。以旅遊年為契機,深化中歐旅遊合作,可以將雙方豐富的旅遊資源和龐大的旅遊市場更緊密地連接在一起,達到1+1>2的效果,為中歐務實互利合作打造新亮點。
  • 中國出境旅遊交易會(COTTM)與歐洲旅遊運營商協會(ETOA)攜手 助力2018「中國-歐盟旅遊年」
    該項目為2018「中國-歐盟旅遊年」重要部分,由歐洲旅遊運營商協會(ETOA)與中國出境旅遊交易會(COTTM)攜手推進執行,也是2018 「中國-歐盟旅遊年」在中國開展的眾多B2B旅遊活動中的首秀。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ker)早在2016年7月中歐峰會上雙方共同宣布指定2018年為「中國-歐盟旅遊年」。
  • 旅遊合作升溫 助推中歐民心相通
    近年來,中國和歐盟關係發展勢頭良好,不僅高層往來密切,務實合作不斷走深,人文交流也有聲有色。其中,在2018中歐旅遊年系列活動助推下,中歐在旅遊領域合作不斷升溫,增進彼此了解,促進民心相通,為推進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夯實民意基礎。  2018年3月9日晚,作為中歐「光之橋」活動的一部分,大型自貢彩燈展在比利時瓦隆大區旅遊名城迪南拉開帷幕。
  • 綜述:旅遊合作升溫 助推中歐民心相通
    新華社布魯塞爾4月8日電 綜述:旅遊合作升溫  助推中歐民心相通新華社記者 任麗穎近年來,中國和歐盟關係發展勢頭良好,不僅高層往來密切,務實合作不斷走深,人文交流也有聲有色。其中,在2018中歐旅遊年系列活動助推下,中歐在旅遊領域合作不斷升溫,增進彼此了解,促進民心相通,為推進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夯實民意基礎。2018年3月9日晚,作為中歐「光之橋」活動的一部分,大型自貢彩燈展在比利時瓦隆大區旅遊名城迪南拉開帷幕。
  • 2018「中歐旅遊年」系列活動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
    「中歐旅遊年」系列活動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  歐洲議會副議長帕帕迪莫裡斯、比利時前首相迪呂波、中歐旅遊年高級顧問菲利帕赫、歐洲議會歐中友好小組主席德瓦、歐洲議會旅遊交通委員會副主席烏依海伊·伊什特萬、布魯塞爾市長克洛茲,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張明、中國駐比利時大使曲星及各國駐歐盟委員會代表、歐洲議會議員、歐洲各國友好人士和華人華僑代表等中外嘉賓近萬人出席相關活動。
  • 中歐旅遊交流:中盧友誼之花在慕田峪長城綻放
    ,也成為2018「中國-歐盟旅遊年」框架下第一個來華訪問的歐盟國家領導人。據了解,2016年7月,第十八次中歐領導人會晤期間,雙方商定2018年舉辦「中國-歐盟旅遊年」。今年6月2日,李克強總理與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共同為2018年「中國-歐盟旅遊年」標識揭牌。盧森堡是歐盟的創始國之一,盧森堡市是歐盟的「第三首都」,自然風景獨特,文化底蘊深厚。
  • 途牛發布《2018中歐旅遊年歐洲遊消費報告》
    近日,2018「中國—歐盟旅遊年」在西安順利閉幕。
  • 2018中國-歐盟旅遊年「點亮中國紅」活動在布達佩斯舉辦
    2018中國-歐盟旅遊年「點亮中國紅」活動在布達佩斯舉辦 2018-03-04 20:12:3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中歐旅遊年閉幕式於西安MOMOPARK藝術購物中心順利啟動
    2018年11月17日上午,由歐盟駐華代表團主辦的2018中歐旅遊年閉幕式啟幕暨《縱情歐洲 隱藏的瑰寶》巡展活動在西安市雁塔區MOMOPARK藝術購物中心圓滿舉行!歐盟駐華大使鬱白、歐盟內部市場工業創業和中小企業總司安娜o阿塔娜索布魯、克羅埃西亞駐華大使館文化參贊碧塞拉·法布裡歐、歐盟駐中國大使館新聞處處長峰威力、歐盟項目官員詹莉、西安市副市長徐明非、市文物局局長馬銳、市外僑辦副主任強盛、市旅發委副主任康立峰、市文廣新局副局長周立、西安國際文化交流協會會長可宗敏、雁塔區區委書記趙小林、雁塔區代區長趙雷、以及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主要領導及嘉賓出席本次活動。
  • 中歐旅遊年掛牌 多領域商機顯現
    北京商報訊(記者 肖瑋)根據國家旅遊局官網最新消息,在第十九次中歐領導人會晤後,2018年舉辦中國-歐盟旅遊年協議正式籤署。近年來,赴歐洲中國遊客的數量及消費額快速增長。分析人士指出,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旅遊年框架下舉辦一系列旅遊活動,在改善中歐互訪遊客旅遊體驗、促進文化理解、推廣旅遊產品營銷等方面加碼旅遊合作,由此也帶來多領域商機。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現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遊消費國,並擁有全球最大的國內旅遊市場。中國遊客赴歐旅遊人數不斷創下歷史新高。
  • 途牛發布《2018中國赴歐盟國家旅遊趨勢報告》:深度遊熱度提升
    當地時間1月19日上午,2018年「中國-歐盟旅遊年」開幕式在義大利威尼斯隆重舉行。在旅遊年框架下,雙方將進一步促進人員往來便利化,持續擴大旅遊交流規模。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發布的《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2018》顯示,2017年歐洲旅遊總收入已達到全球旅遊總收入30%左右。隨著旅遊年品牌效應的顯現,中歐旅遊合作的不斷深化,2018年歐洲旅遊市場或將火爆空前。
  • 2018中歐旅遊年,歐洲遊到底應該怎麼玩? | 旅界快訊
    中歐旅遊年3月20日,「東西文明 千年之約」——凱撒旅遊「2018中歐旅遊年」發布盛典在京召開,歐洲部分國家駐華使館、多家歐洲目的地國家旅遊局以及航空公司的代表受邀出席了發布會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總結過去五年成就時首次寫入旅遊相關數據「出境旅遊人次由8300萬增加到1億3000多萬」;另有歐洲旅遊委員會稱,2017年共有1240萬人次的中國人赴歐,其中多數為跟團遊遊客,中國旅遊研究院預計,到2022年這個數字將達到2080萬。大數據證明,中歐旅遊交流合作正迎來最好的歷史時期。
  • 2018中歐旅遊年舉行寧波尼斯嘉年華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劍平)作為2018中歐旅遊年官方重要活動之一,9月28日晚上,2018寧波尼斯國際嘉年華將在東方大港寧波啟幕,並將持續到10月3日,每天推出日場、夜場,參演人員來自法國、西班牙、義大利、匈牙利等6個國家200多人。
  • 中歐合作又添碩果 世界頂級嘉年華尼斯國際嘉年華在寧波啟幕
    (2018寧波·尼斯國際嘉年華9月28日在浙江寧波拉開帷幕,歐盟的高級官員埃裡克·菲利帕特通過視頻送來祝福。)  星辰在線9月28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王重浪)中國歐盟合作又添碩果,2018寧波·尼斯國際嘉年華(以下簡稱「寧波尼斯嘉年華」)9月28日在浙江寧波拉開帷幕。  來自歐盟的高級官員埃裡克·菲利帕特博士通過視頻送來了來自遠方的祝福。
  • 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張明:「雙循環」為中歐合作提質升級注入強勁動能
    中國駐歐盟使團網站12月12日消息,12月11日,駐歐盟使團團長張明大使在《歐盟動態》(EURACTIV)網站發表署名文章《「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為中歐合作提質升級注入強勁動能》。文章稱,以國際循環促進國內循環,是中國長期堅持決不動搖的基本方針。為實現協調發展,中國不會搞「閉關鎖國」,而是通過更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繼續用好外部條件,實現互利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