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對於熱愛旅遊的人來說,常常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某個景區坐落於兩個地方或者是兩個城市乃至兩個省份的交界處,尤其是在登山的時候,一不小心就從一個省份跨越到另一個省份了。在那個手機有漫遊的時代,這樣的情況更是明顯,我們明明在這個省份的某個景點,一不小心就跨越到另一個省份,手機簡訊立刻提醒你已經進入其他省份,漫遊已經開啟。
其實在地大物博的中國,這樣的情況還是十分常見的。在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三省的交界處有一座山脈,更是如此。我們往往在一個景區,一不小心就從一個省份跨越到了另一個省份。這座山脈便是橫跨安徽、湖北、河南三省,家喻戶曉的大別山。
關於大別山,我們都太熟悉了,在中學課本上就多次被提及過。在地理書上,我們就學習過關於大別山的地理知識,有著獨特的地理條件的大別山脈連綿數百裡,是中國長江和淮河的分水嶺,其山南麓的水流入長江,北麓的水流入淮河,因此大別山南北的氣候環境截然不同,植物也差異也很大。
大別山之所以家喻戶曉,還是我們在初中歷史上了解的大別山的地理位置重要戰略意義。坐落於安徽、湖北、河南三省交界處的大別山西望武漢,東守南京,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其對民國首都南京和中心城市武漢具有重要的軍事價值,這也是1947年夏天,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全國性大進攻的序幕的地理前提。除了課本上的之外,還有眾多關於挺進大別山的影視作品,讓全國人民更加深刻地了解大別山。
明明是橫跨鄂豫皖三省的大別山,為什麼卻被說「偏心」呢?這還是要從它擁有的風景說起。坐落於中國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交界處,西接桐柏山,東延為霍山(也稱皖山)和張八嶺,東西綿延約380公裡,南北寬約175公裡,在三省境內擁有數十個景點,而且各個都獨樹一幟,其中就有我們熟悉的中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河南信陽雞公山、大別山主峰——安徽霍山白馬尖、堪稱中國版「東非大裂谷」的安徽皖西大裂谷、是道教和佛教的聖地以及百鳥家園和天然氧吧之稱的湖北麻城五腦山等等數十個知名度極高的景區。
當然橫跨鄂豫皖三省,綿延數百公裡的大別山,擁有數十個景區,而且分布在不同的省份都有,也並不難理解,但是怎麼就說它偏心了呢?這主要還是因為其雖然擁有數十個景區,但是它卻把僅有的2個國家5A級風景區都留在安徽省這一個省,這就真的有點偏心了。大別山留下的了2個國家5A級風景區也是家喻戶曉的,一個是古稱南嶽,與黃山、九華山名列為安徽三大名山之一的——天柱山,一個則是素有「華東最後一片原始森林」之美譽的安徽金寨縣天堂寨風景區。
這也難怪,大別山被說太「偏心」了,明明是橫跨鄂豫皖三省,擁有數十個知名度相當高的景區,但是卻偏心的把僅有的2個國家5A級風景區都留在安徽省境內。那麼你覺得坐落於鄂豫皖三省交界處,家喻戶曉的大別山偏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