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消息:4月28日,經過12年的艱苦建設,大理至瑞麗鐵路重點控制性工程——大柱山隧道順利貫通,這是我國首座穿越橫斷山脈的特長鐵路隧道,標誌著大瑞鐵路大理至保山段工程建設再次取得關鍵性勝利。
大柱山隧道地處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相碰撞的縫合帶,位於雲南高原西部邊緣、橫斷山脈南段,穿越著名的瀾滄江深大斷裂帶,含6條高壓富水斷裂,具有「三高」(高地熱、高地應力、高地震烈度)、「四活躍」(活躍的新構造運動、活躍的地熱水環境、活躍的外動力地質條件、活躍的岸坡淺表改造過程)的特徵,區域內地形地貌複雜,圍巖破碎,地下水極其發育。被稱為是中國前所未有的「最難掘進鐵路隧道」、「中國隧道施工地質博物館」。
大柱山隧道是2008年8月開工建設的,原計劃工期為5年,但是由於不斷出現的複雜地質情況,導致工期不斷延長。2009年8月,隧道掘進至最為艱難的燕子窩斷層核心地段,156米的距離,整整打了26個月,平均每天僅能掘進約20釐米。
與其他長大隧道不同的是,大柱山隧道施工只能從進出口獨頭掘進,無豎井、斜井等輔助施工條件,最大獨頭掘進長度達8.3公裡。為解決隧道進出口獨頭掘進帶來施工棄碴、通風、排水難題,施工人員在正洞左側30米處,平行建設長14190米的平導,平導還將在運營後作為防災疏散救援的通道。
大瑞鐵路是我國第一條穿越橫斷山脈的鐵路,線路全長330公裡,橋隧比高達77%,其中長度超過10公裡的特長隧道就有6座。除大柱山隧道外,亞洲最長越嶺隧道——高黎貢山隧道、世界最大跨度鐵路拱橋——怒江四線特大橋等均是大瑞鐵路的重難點工程。
大瑞鐵路東起雲南省大理市,西至中緬邊境瑞麗市,是我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完善路網布局和西部開發重要項目之一。鐵路自大理沿西洱河右岸而下,跨漾濞江、銀江、瀾滄江,穿大柱山後至保山市,再經怒江、高黎貢山,終到瑞麗。
建成通車後,大理至瑞麗的旅行時間將由現在約7個小時縮短至約3個小時,這對促進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升雲南對外開放水平,推動我國與南亞東南亞國家的交流合作具有深遠意義。
雲桂鐵路(滬昆客專)雲南公司大瑞鐵路指揮部副指揮長曾勁表示,截至目前,大瑞鐵路全線44座隧道已經貫通了29座;大理至保山段,路基工程已經完成90%,橋梁工程已完成84%;保山至瑞麗段,路基工程已經完成81%,橋梁工程已經完成75%,復工復產以來,全線橋梁路基隧道工程已完成計劃的105%。
根據施工計劃,大瑞鐵路大理至保山段2021年12月底正式開通,保山至瑞麗段2023年12月底正式開通。
大瑞鐵路線路走向示意圖▼
推文摘自@鐵路建設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