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氣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不管是男女,如果有腎氣不足的症狀就要多補一補,食療的方法是很有效的。那麼,腎氣不足的症狀有哪些?腎氣不足食療辦法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腎氣不足的症狀
1、春天手腳冰涼
很多女性到了春天手腳還是冰涼的,這是由於人體在冬天精氣不足導致的。相關專家解答,如果冬天的時候腎精藏得不夠,那麼供給身體的力量就減少了,精氣也到不了四肢,所以就會有四肢冰冷的症狀。這個症狀表明需要補腎了。
2、愛吃味道濃的東西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們喜歡吃辣,有的人甚至沒有辣椒就吃不下飯,中醫學上認為這是由於人們的脾胃功能越來越弱了,對味道的感知能力越來越弱,所以要用味道重的食物來將元氣調上來幫助運化。這個症狀也說明是腎氣不足的表現。
3、每天17~19點發低燒
有些人認為發高燒不好,實際上發高燒反而是氣血充足的表現,小孩子動不動可以達到很高的熱度,因為小孩子的氣血特別足。人到成年之後,發高燒的可能性就不大了,甚至經常出現低燒的狀況,特別在下午17~19點的時候,很容易發低燒,這實際上是氣血水平很低的表現,表示腎氣已經大傷了。
4、坐著時總是不自覺地抖腿
有些人坐著的時候總是不自覺地抖腿,你也許會認為這是個很不好的毛病,是沒有修養的表現,其實這也說明了這個人的腎精不足。
5、年紀輕輕頭髮就白了
好多走在大街上我們會發現,好多年輕人已經有了白頭髮,這是怎麼回事呢?中醫認為,發為腎之華。頭髮是腎的外現,是腎的花朵。頭髮的根在腎,如果你的頭髮花白了,就說明你的腎精不足了,這時候就要補腎氣了。
6、睡覺時總出汗
睡覺的時候出汗在中醫上稱為盜汗,中醫認為汗為心液,盜汗多是由於氣陰兩虛導致的,不能收斂固攝汗液引起,如果盜汗長久不愈,那麼則更加的損耗了氣陰,從而危害了身體健康。
7、老年人小便時頭部打激靈
小孩和老人小便時有一個現象,就是有時頭部會打一個激靈。但是老人的打激靈和小孩的打激靈是不一樣的。小孩子是腎氣、腎精還沒有完全調出來,所以小便時氣一往下走,下邊一用力,上邊就有點空,就會激靈一下;而老人就是腎氣不足了,氣血虛,所以下邊一使勁上邊就空了。所以,老年人小便時一定要咬住後槽牙,以收斂住自己的腎氣,不讓它外洩。
腎氣不足食療辦法
1、芹菜蛋羹
材料:芹菜300克、1個蛋黃、少許麵粉和1杯濃肉湯。
做法:將芹菜300克少洗淨,切段,放入鍋中用水煎煮片刻,加入少許麵粉和1杯濃肉湯,再加入1個蛋黃,熱飲最好。
2、杞地山藥粥
材料:取生地黃 20克 ,山藥、杞果各 50克 ,大米 100克。
做法:將生地黃切碎 ,山藥搗碎 ,和杞果、大米共放鍋內加水適量煮粥 ,代早餐食。每日 1次。
3、一品山藥
材料:生山藥500克,麵粉150克,核桃仁、什錦果脯、蜂蜜適量,白糖100克,豬油、芡粉少許。
做法:將生山藥洗淨,蒸熟,去皮,放入搪瓷盆中加麵粉,揉成麵團,再做成餅,上置核桃仁、什錦果脯適量,上鍋蒸20分鐘。出鍋後在圓餅上澆一層蜜糖(蜂蜜1湯匙,白糖100克,豬油和芡粉少許,加熱即成)。
4、鹽水蝦
材料:蝦300g、蔥10g、姜、鹽、花椒、味精、黃酒適量。
做法:將蝦剪去須爪,洗淨,瀝乾;在鍋中放入500毫升的水,燒開,然後加入蔥、姜、鹽、花椒,燒到有香氣的時候,再將蝦放入;放入蝦後,加入黃酒,煮到沫起,祛除浮沫,然後將湯連蝦一起倒入陶鍋,待涼即可食用。
5、首烏煨雞
材料:三黃母雞1000克,何首烏50克,生薑片、料酒,精鹽、麻油少許。
做法:活三黃母雞常法宰殺,去皮,淨膛去腸雜;何首烏研碎,裝入紗布袋中,填入雞腹。雞入沙鍋,加清水至淹沒雞體,文火煨至肉熟,取出首烏袋,再加入料酒、細鹽、生薑、麻油等調料,文火再燉半小時即成。
總結:閱讀了上面的文章,相信大家對腎氣不足的症狀詳細的了解了,腎氣不足的症狀有很多,有春天手腳冰涼、睡覺時總出汗、愛吃味道濃的東西等,人們可以根據本文介紹的這些症狀自測,一旦確診要及時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