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奧委會不準中華臺北奧委會改名,發函臺灣下「最後通牒」

2020-12-18 環球時報評論

國際奧委會通過副執行長兼國家關係部部長皮爾·米洛第三度去函中華臺北奧委會主席林鴻道及「體育署長」高俊雄,就「東奧正名公投」表達嚴正關切。此舉被島內媒體視為24日選舉前的「最後通牒」。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8日報導,國際奧委會在信中稱,不會幹預臺灣選舉程序,然而為避免不必要的期待與臆測,國際奧委會「盼藉此機會重申,依據奧林匹克憲章,前述提案之管轄權為國際奧委會所有」。此前,國際奧委會執委會在今年5月2日至3日洛桑會議中研究此案,決定再次確認立場——不予核准中華臺北奧委會改變名稱。因此,1981年籤署的洛桑協議維持不變,且完全有效。

圖自臺媒

國際奧委會稱,考慮到上述狀況,任何試圖對中華臺北奧委會過度施壓而違反洛桑協議/進行違反國際奧委會執委會決定的行為,將被視為「外界幹預」,將使中華臺北奧委會面臨奧林匹克憲章中針對此類案例所設的保護性措施。按照該規定,中華臺北奧委會面臨包括中止或撤回對它的承認等措施。聯合新聞網稱,國際奧委會過去一般是發函給對口單位中華臺北奧委會,此次在「公投」前一周直接發函「體育署長」高俊雄的情況相當特殊,外界都視此信件為「最後通牒」。

國際奧委會信函 圖自臺媒

對此,中華臺北奧委會秘書長沈依婷18日稱,希望外界能重視此事的嚴重性。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曾銘宗呼籲,「政治歸政治、體育歸體育」,不要利用統「獨」爭議幹擾臺灣運動員未來在國際上的發展,讓臺灣成為「國際體壇的孤兒」。「立委」賴士葆稱,「東奧正名公投」等於把臺灣選手的未來參賽權當作政治賭注。《聯合報》稱,國際奧委會已多次來函警告,臺灣若想借「公投正名」,等同放棄中華臺北奧委會會籍,將是臺灣體育界和全民的大災難,其產生的政治海嘯比丟失三五個「邦交國」更嚴重。

蔡英文與中華臺北奧委會主席林鴻道 圖自臺媒

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餘 潞

相關焦點

  • 「獨派」幻想破滅,國際奧委會不準「中華臺北」改名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正名參與2020東京奧運公投」雖然已啟動第二階段聯署,但「中選會主委」陳英鈐20日接受採訪時透露,洛桑國際奧委會特別開會決議,不接受「中華臺北奧委會」改名。據臺灣中時電子報20日報導,「2020東京奧運臺灣正名公投」聯署活動於1月起跑,3月通過「中選會」第一階段聯署,5月11日起正式啟動第二階段聯署,主要參與者包括「臺灣教授協會」等本土社團及「臺獨」團體。陳英鈐20日受訪時稱,洛桑國際奧委會應該是得知臺灣有團體發起「正名公投」,才開會決議不接受「中華臺北」改名,但公文上未「明示」是因為公投案,「體育署」已特別行文提醒「中選會」。
  • 國際奧委會就中華臺北奧委欲改名發聲:敢改就開除
    北京時間11月19日消息,國際奧委會副執行長皮爾-米洛就即將在11月24日進行的在2020東京奧運會使用名稱的公投提案發出了最後通告。通告中稱:「不批准任何關於中國臺北奧委會名稱的更改。」簡單點說就是:「中國臺北奧委會若敢改名,就開除!」
  • 中國臺北參加奧運會妄想改名!國際奧委會:你改了我取消你資格
    大家都知道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即將就要舉辦了,2018年也快要過去了,就只剩下一年的時間留給大家準備,大家都知道參加奧運會的時候,不同地區的人都是以不同的身份參加的,美國就是美國代表隊,中國就是中國代表隊,而中國香港,就是中國香港代表隊,中國臺北,自然就是中國臺北代表隊了!
  • 中華臺北奧委會:堅決反對「東京奧運正名公投」
    新華社臺北11月17日電(記者吳濟海、劉歡)中華臺北奧委會16日在其官方網站和社交媒體官方帳號刊文指出,「東京奧運臺灣正名公投」為政治行為,申請更名絕對會影響選手參賽權,中華臺北奧委會以維護運動員參賽權益為最高原則,堅決反對以公投幹涉本會名稱
  • 臺灣想改名參加奧運會被拒三次,網友:給國際奧委會點讚
    今年九月份的時候,中國臺灣發起了「2020年奧運會正名公投案」,希望將「中華臺北奧委會」改名為「臺灣奧委會」,並且用新的名字參加東京奧運會以及所有的國際體育賽事,十月份公布的結果顯示,51.6萬人中83.2%贊成改名,這個方案也就成立了。
  • 中華臺北奧委會和一些運動員表態反對「東京奧運正名公投」
    新華社臺北11月17日電(記者吳濟海、劉歡)中華臺北奧委會16日在其官方網站和社交媒體官方帳號刊文指出,「東京奧運臺灣正名公投」為政治行為,申請更名絕對會影響選手參賽權,中華臺北奧委會以維護運動員參賽權益為最高原則,堅決反對以公投幹涉本會名稱。
  • 臺灣竟然給奧委會改名?還想不想參加奧運會了!
    近日,「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審查「國民體育法」草案時,表示「國民體育法」第二十六條,法條中明訂「國家奧委會」組織,應符合奧林匹克憲章,要把「中華奧委會」改為「國家奧委會」。而奇葩的是:竟然初審通過了對此,民進黨籍「立委」張廖萬堅稱,不要率先「矮化」自己,並聲稱,「這樣的更改具有『主權』、主體性。」
  • 民進黨當局縱容、臺獨想以「臺灣」參加奧運會?近40年前國際奧委會...
    更為嚴重的是,去年底臺灣當局「公投法」修正案在立法機關通過,大大拉低了公投設立以及通過的門檻。今年2月,「東京奧運會正名公投」正式提案,並在3月底獲得當局選舉委員會通過,如今正在進行第二階段的連署行動。一旦年底公投案通過,那麼臺灣參與國際體育賽事的「中華臺北」或者「中國臺北」名稱,將會成為歷史。 對於這一「臺獨」舉動,之前各方都有所提醒。
  • 臺灣在國際社會到底該叫什麼:中國臺北還是中華臺北?
    原標題:中國臺北、中華臺北、臺澎金馬特別關稅區,臺灣在國際社會到底應該叫什麼?極獨的臺灣「時代力量」民意代表徐永明更是危言聳聽,稱北京「改名」的做法是「騎到臺灣頭上」的行為,除了表達抗議外,更該考慮以「臺灣」之名「重返國際舞臺」。  那麼「改名」風波到底怎麼回事,前因又是什麼?  問題一:真是4月11日「變天」的嗎?  現在可以肯定的是,在大陸方面在國際比賽中使用「中國臺北」,絕不是從4月11日起。
  • 國際奧委會執委會委員吳經國講述「臺灣運動員重返國際賽場始末」
    回想上世紀70年代,臺灣體育運動員因參賽名稱問題沒有解決,曾長期缺席國際賽事。1981年以來,在國際奧委會協調下,臺灣運動員才以「Chinese Taipei」的名義重新加入國際體壇大家庭。《環球時報》近日採訪了來自臺灣的國際奧委會執行委員會委員吳經國,傾聽他所知道的臺灣運動員重返國際賽場的過程。
  • 中華臺北奧委會來莆田參觀考察 交流體育文化
    東南網莆田9月16日訊(本網記者 陳豔豔)9月14日,以中華臺北奧委會委員、臺灣體育運動大學校長林華韋為團長的中華臺北奧委會大型運動賽會專業人員訪問團,在中國奧委會高級地區主管黃甫紅娜及省體育局領導陪同下,來莆田參觀考察,開展體育文化交流。
  • 倫敦撤中華民國國旗改掛中華臺北奧委會會旗
    原來掛在倫敦街頭的「青天白日滿地紅」被換成中華臺北奧委會會旗【環球網綜合報導】倫敦奧運即將在本周六點燃戰火,原先高掛在倫敦市中心攝政街(Regent Street)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在日前突然被撤除,最後改掛中華臺北奧委會會旗。負責單位「攝政街協會」在26日晚間證實,會有這樣的舉動,是因為英國外交部介入。
  • 明年的東京奧運,臺灣還敢叫囂更名嗎?國際奧委會:敢改就開除!
    一直以來,臺灣地區代表團在參加各類型體育比賽時,都必須以中華臺北為名稱才被允許參加,而那次臺灣地區試圖舉行的公民投票提案,其根本意圖還是利用這樣的方式來貫徹臺獨分子的分裂舉動。不過,在臺灣的這場投票還沒有開始之前,國際奧委會就率先向臺灣當局提出了嚴正警告:如果臺灣敢於修改名稱,將直接開除中華臺北的奧委會會籍,也就意味著今後臺灣地區,將沒有資格再參加奧運會的相關賽事。
  • 央視修改對臺灣代表隊稱呼:中華臺北變中國臺北
    「中華臺北」這個詞是怎麼來的?1979年,國際奧委會通過《名古屋決議》,恢復中國奧委會在國際奧委會的權益,且規定臺灣的奧運組織改名為:Chinese Taipei Olympic Committee,中國大陸將此譯為中國臺北奧委會。
  • 國際奧委會這封信告訴你
    舉辦權被取消後,東亞奧協秘書長宋魯增也擺明原因: 「國際奧委會明確表示,不會考慮批准對中華臺北奧委會現有名稱做任何修改。即便如此,臺灣部分勢力仍不收斂,繼續推進所謂『公投』。 早有預警,臺當局2個月來「裝死」 昨日(25日),國民黨籍臺北市議員參選人遊淑慧在臉書貼出一張兩個多月前國際奧委會發來的公文,指出取消資格一事其實「早有預警」。 這份公文是國際奧委會發給中華臺北奧委會主席林鴻道和秘書長沈依婷的,日期為今年5月4日。
  • 「中華臺北」改「中國臺北」釋放了什麼信號?
    國際奧委會同年也決議「中華民國」奧運代表團改以「臺灣」奧運代表團參賽,但國民黨政府拒絕,因此未出賽。1979年,國際奧委會通過《名古屋決議》,恢復中國奧委會在國際奧委會的權益,且規定臺灣的奧運組織改名為:Chinese Taipei Olympic Committee,中國大陸將此譯為中國臺北奧委會。
  • 韓國舉辦世界棒球經典賽 「中華臺北」卻被改成「臺灣」
    > 中華臺北是現今臺灣地區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以及其他國際運動賽事的名稱。 1979年6月及10月,國際奧委會主席基蘭寧分別透過波多黎各聖胡安及日本名古屋執委會決議,採用通訊投票方式,以62票對17票,將蒙地維迪歐決議案變更為承認大陸奧運會名稱為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Chinese Olympic Committee),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與國歌;臺灣以中華臺北奧委會(Chinese Taipei Olympic Committee)的名稱繼續參加奧運會,
  • 「中國臺北」「中華臺北」按協議規定範圍使用
    國臺辦就臺灣體育團隊稱謂發表談話  「中國臺北」「中華臺北」按協議規定範圍使用  □新華社北京7月23日電  就北京奧運會期間臺灣體育團隊的稱謂問題,國務院臺辦發言人23日應詢發表談話。  發言人說,1979年,國際奧委會通過《名古屋決議》,恢復了中國奧委會在國際奧委會的權利。同時規定,會址設在臺北的奧委會改名 為 「CHINESE TAIPEIOLYMPICCOMMITTEE」。大陸 方 面 自 此 將「CHINESETAIPEI」翻譯為「中國臺北」。
  • 臺灣不要「中華臺北」錯失東亞青運會 前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因此,國際奧委會1979年通過了一個顧及海峽兩岸現實情況的決議,即大陸和臺灣在國際奧委會中都有席位,大陸是「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參會參賽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和國旗;臺灣是「中華臺北奧委會」,使用經國際奧委會批准的會歌、會旗和會徵。問題又來了,臺灣「奧運模式」的名稱是」Chinese Taibei」譯成中文是「中國臺北」還是「中華臺北」?
  • 別有用心,韓媒詭辯稱臺北為一國首都,拉國際奧委會下水吃相難看
    但是相比我們的電視臺,韓國本土的電視臺的表現就差強人意,最讓人感到憤怒的是韓國電視臺MBC竟然在中國臺北隊出場時在字幕上打出「臺灣」並特別標註:首都臺北。要知道在全世界的體育協會及聯盟裡,臺灣一直是一個中國地區代表隊的形式出戰,甚至國際籃聯已經在官網中將中國臺北隊標註為中國臺灣省隊。韓國媒體的做法根本就是倒行逆施,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