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團業務考核現場
歌劇團合影
民族樂團業務考核現場
民族樂團合影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文藝事業,廣大文藝工作者積極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的系列論述精神,認真開展各項工作。
近日,在文化和旅遊部的領導下,中國歌劇舞劇院開展2018年度業務考核,歌劇團、民族樂團「大練功」圓滿舉行,交響樂團、舞劇團「大練功」蓄勢待發。中國歌劇舞劇院以爭做一流藝術家激勵演員,在勇攀藝術高峰的道路上,發揮國家藝術院團的引領、示範作用,為藝術的傳承、創新、發展鍛鍊隊伍、培養人才。
業務考核評委發言摘編
歌劇團
殷秀梅(女高音歌唱家):
這是我第二次參加中國歌劇舞劇院歌劇團的業務考核,演員整體水準很高,差距不大,這對劇院來說是件好事。歌劇演出不可能每個人都是主角,大部分演員要合唱,合唱要統一、要有聲音,才能夠深挖作品,中國歌劇舞劇院做到了這一點。另外,我也喜歡中國歌劇舞劇院的正直風氣,演員都很謙虛,並且保持著把作品唱好的初心,令人感動。
戴玉強(男高音歌唱家):
中國歌劇舞劇院歌劇團業務考核很有必要,非常有意義。考核能給演員壓力,有壓力才能有動力。另外,現代社會講究公平競爭,優勝劣汰,考核倡導這種公平競爭的原則,讓努力的演員有回報。中國歌劇舞劇院歌劇團有很多老同志一直堅持在合唱崗位上,很值得我們尊敬。同時也希望年輕人能夠通過考核找出與別人的差距,從而完善自己。
楊洪基(男低音歌唱家):
參加中國歌劇舞劇院歌劇團業務考核對我來講也是學習的機會。儘管每個演員的條件不一樣,有一定差距,但是總體水平都很高。考核對演員來講是壓力也是動力,中國歌劇舞臺對演員要求很高,演員必須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希望通過考核,大家能繼續努力、繼續進步,向唱得好的演員學習。希望大家將來都可以在歌劇舞臺上演出重要角色。
單秀榮(女高音歌唱家):
有幸參加中國歌劇舞劇院歌劇團業務考核,我感到責任重大。我已經從劇院退休好多年了,現在看到歌劇團有這麼充足的力量,每個人的業務能力都很強,我很欣慰。演員的條件都很不錯,能夠在新時代大好形勢下開展歌劇工作、參與文化建設,是他們的幸運。作為一名老同志,我給年輕演員幾句忠告:任重道遠、藝無止境,希望他們不斷提高業務水平,不光要繼承,還要有所發展、創新。
呂繼宏(男高音歌唱家):
業務考核非常有必要。經常參加演出的演員會對業務訓練更重視,而有些平時演出少的演員,對基本功的訓練就比較放鬆,所以用考核來督促訓練是非常有必要的。多開展考核工作可以展示出演員的真實水平,拉開檔次。通過考核,我感覺到儘管演員之間有差距,但中國歌劇舞劇院歌劇團是非常有實力的。
萬山紅(女高音歌唱家):
成為一個好的歌劇演員非常不容易,從考核來看,演員整體水平很高,有國家藝術院團的風範、水準、高度。我作為劇院的老同志,對劇院感情很深,也抱有一定的期望和要求。從前輩藝術家郭蘭英那一代開始就特別注重表演,希望年輕演員在表演上多下功夫,能夠繼承老一輩的優良傳統。個別年輕演員的氣息運用等基本功還需要加強,要通過大量作品練習提高自己。
民族樂團
吳玉霞(琵琶演奏家):
演奏不僅要關注音符和節奏的準確性,在指揮的帶領下把情緒表現出來,還要注意速度、表情符號、樂句的劃分等重要因素。總體來說,與我上次來參與業務考核相比,樂團有了很大進步。考核激發了演奏者對本專業的熱情,這比成績更重要。
王次恆(竹笛演奏家):
以竹笛演奏混合調性的作品有難度,看得出樂團在演奏新作品方面花了很多心思。我們不僅要嚴格按照譜面標記去演奏,對速度、節拍的轉換心中有數,更要用耳朵去聽,清楚自己的聲部在整個樂隊中的職責與作用。為了保證音樂作品的連貫性與完整性,不應過於頻繁地換笛子,那就要求演奏者具備很強的個人能力,憑藉對氣息等方面的控制,克服樂器的局限。
宋飛(胡琴演奏家):
前不久跟樂團合作過,感受到樂團的水平和樂手們的敬業精神。能夠有機會單獨聽每一個團員演奏,這對我來說也是一次學習的機會。樂手經過練習,對樂曲有自我的認知和把握,狀態相對放鬆,整體水平很不錯,特別是高胡聲音洪亮寬厚,令我印象深刻,而中胡的聲音也比我想像的更好。希望大家更注意演奏的共性與和諧,形成好的演奏習慣,比方說合理地根據旋律、作品的需要來決定弓段、弓位,以及弓速、弓壓的使用。
張小笛(低音提琴演奏家):
演奏勃拉姆斯的交響樂片段在民樂團中很少見。對各位團員我有幾點建議:第一,把譜子上的所有標記都要如實反映出來;第二,思考不同情況下的重音要以什麼方式來演奏;第三,在撥奏空弦時要控制好力度,與其他左手按弦的撥弦展示出來的效果要一樣,不要太過突兀;第四,拉琴要更加細緻和穩定,漸強、漸弱要表現出來,並且還要有明顯的設計感;第五,在指法的設計上要更加科學,這樣可以使節奏更穩定,樂句聽起來更加連貫和流暢。
王建華(打擊樂演奏家):
我有樂團的工作經驗,知道打擊樂是最難的聲部,其他演奏者一般只演奏一件樂器,打擊樂手不僅要掌握好幾件樂器,並且每件樂器奏出來都相當於獨奏。我聽了大家的演奏,他們整體完成的都很不錯,但是在識譜和演奏上還需要更加細緻,多注意力度變化和音質,這樣會更加完美。
陳軍(胡琴演奏家):
我是第二次參加民族樂團的業務考核,但還是第一次看到樂手的面容,發現大家並沒有我想像中那麼年輕。在這樣的年紀還可以花這麼多時間來練習一個片段很不容易,能夠達到這種演奏狀態也非常不錯。很多人說,中國的民族樂團跟西方的樂團有差距,一個很大問題是弦樂聲部比較弱。業務考核讓我看到希望,未來,我們的民族樂團將在世界上綻放更耀眼的光彩。
來源:中國文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