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坎培拉2月23日電 通訊:民樂展魅力 歡樂慶元宵——記中國歌劇舞劇院民族樂團坎培拉演出
新華社記者徐海靜
悠揚的二胡、纏綿的古箏、清麗的笛子、熱鬧的嗩吶……中國農曆丙申年元宵節,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盧埃林音樂廳,澳大利亞各界人士以及坎培拉華僑華人度過了一個美妙的中國音樂之夜。
此次演出是坎培拉地區「歡樂春節」系列文化活動的重要部分,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中國日」活動也同時舉行。
擔綱此次《國之瑰寶》音樂會演出的是中國歌劇舞劇院民族樂團50名優秀演奏家,由著名指揮家洪俠指揮。音樂會在一首耳熟能詳的《春節序曲》中正式開始。接著,清脆的笛聲將人們帶到廣闊的大草原,一曲充滿蒙古族風情的《牧民新歌》令人心曠神怡。古箏與樂隊合奏的《漁舟唱晚》仿佛讓人置身於萬頃碧波上,看到滿載而歸、怡然自得的漁民。
胡琴在民樂樂隊中扮演小提琴的角色。此次胡琴演奏家們與樂隊合作,為觀眾帶來《長城隨想曲》第4樂章等。《梁祝》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小提琴協奏曲,原本是作曲家取材於民間音樂創作而成的西洋音樂作品,現在民樂演奏家們再將這首西洋樂曲「正本清源」,改回民樂,讓聽眾感到既熟悉又新奇。
中場休息結束,觀眾回到劇場,首先迎接他們的是震撼的打擊樂。敲的雖然是祖先傳下來的鼓,節奏卻充滿現代氣息。一曲《龍騰虎躍》告訴觀眾,傳統也可與現代完美結合。
一大一小兩個嗩吶,聲音一高一低,吹奏起來就像是兩個人在對話。嗩吶重奏《看秧歌》帶著濃濃的鄉土氣息,讓人忍俊不禁。琵琶響起,駝鈴聲聲,時空霎時轉換,人們仿佛置身西域,行進在古絲綢之路上,尋找那神秘的《樓蘭姑娘》。
京胡的氣場強大。樂團首席、著名胡琴演奏家柏淼一出手便震懾全場,一曲《夜深沉》盡展京胡的剛勁與華美,贏得滿堂彩。
「你問我喜歡這表演嗎?這簡直太棒了!」演出結束後,坐在記者身邊的魯珀特·薩默撒說。「中國民樂演奏家的動作都特別快,他們的表演總是很有活力,」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中國民樂團吹簫的薩默撒表示,「能在中國農曆新年期間欣賞到一場如此正宗的中國民樂,實在是令人難忘!」他非常希望能有機會向這些頂尖的中國民樂演奏家們學習、甚至同臺演出。
本次演出由澳大利亞澳豐集團主辦、澳大利亞宋慶齡基金會協辦,先後在阿德萊德、雪梨演出,坎培拉是本次巡演第3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