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雪水滋養的察布查爾大米已聲名遠播。近年來,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實施生產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建成種植規模穩定、農業現代化程度較高、綜合生產能力較強的優質稻米生產基地,推動了稻米產業高質量發展。
選育良種促增收
9月25日,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孫扎齊牛錄鎮雀爾盤村新疆農業科學院察布查爾水稻試驗站內,新疆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員王奉斌正在觀測培育中的水稻新品種。
過去,察布查爾水稻種植戶使用的種子多而雜,產出的稻米品質不一,影響了當地稻米產業化發展。從2015年開始,察布查爾通過「院縣科技合作共建」方式,培育適宜當地土壤和氣候條件的優質種子,提升水稻產量和品質。
「近5年來我們培育了6個適合當地種植的品種,能讓農民每畝增產40公斤左右。」王奉斌說。
目前,該試驗站培育的新稻42、新稻46、農林315等種子已被農民廣泛選用,水稻良種率達100%。
智慧農機添助力
今年,雀爾盤村100戶農民將1.2萬畝土地流轉給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用於打造萬畝稻田示範基地。示範基地按照高標準農田要求進行統一建設。
「這個稻田有1000多畝,集中連片後至少能增加10%的種植面積,每畝收割費至少可降低5—10元。」該縣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徐芸說。
新疆禾旺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託管了示範基地的1200畝地,發展智慧農業。2019年,該公司與揚州大學合作引入北鬥導航九道工序複式作業旱直播水稻技術,這種技術大幅降低了種植成本,僅插秧成本每畝就能降低200元左右,畝產則能提高50—100公斤。
「今年我們成立了農機公司,加快提升水稻生產機械化作業水平,為農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該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羅振宇說。
打造品牌闖市場
新疆疆糧恆豐糧油食品有限公司展示大廳內,陳列著4個品種60多個單品的大米系列產品。
「2018年公司進行技改,加工出來的大米破碎率更低,潔淨度更高,光澤感更強。」新疆疆糧恆豐糧油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曉軍說。
該企業生產的大米不僅走向全疆,在內地也有多家旗艦店,每年託底收購5萬噸水稻,可實現銷售額2億元。
為叫響大米品牌,察布查爾打出組合拳,註冊「察布查爾大米」的地理標誌商標,設立高標準準入門檻,只有符合標準的產品才可以使用這一商標。建立農產品溯源系統,保證了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在企業自願的前提下整合5家稻米生產企業,實現抱團發展,整合後的產能已從過去年產不到5萬噸發展到今年的10萬噸。察布查爾大米企業規模小、品牌雜亂,甚至出現惡性競爭的現象已一去不復返。
打有機牌、發展稻蟹共養模式也是當地樹立品牌形象的有力舉措。今年察布查爾種植水稻15萬畝,其中5000多畝是有機稻田,養殖了30多噸螃蟹。
「現在市場越來越認可察布查爾大米,對察布查爾稻蟹也越來越喜歡,我養殖的1噸稻蟹每公斤賣價達100元。」坎鄉庫勒特克其村村民韓軍強說。(加孜拉·泥斯拜克 張瑞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