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沒想到福建省的山區隱藏著「民間故宮」, 30棟豪宅排列著美麗、古樸的民居,玉石鋪在一千米的古街上,被稱為「民間故宮」,這是一個叫培田村的古村,有800年的歷史! 這個古村不僅被稱為「民間故宮」,還被稱為「客家莊園」「福建民居第一村」, 這裡是客家古村,至今還保留著古老風雅的宅邸。
說到客家民居,很多人想到雄偉的大氣圍樓、古堡般的圍樓,同時可以住在小村子裡, 但是,培田村客家的民居與客家土樓的風格完全不同,如果說客家周圍的建築物是古堡,就牢固地封閉,具有防禦功能, 那麼培田村的民居是豪華的莊園,設計精美,布局精緻,優雅開放, 從高處往下看,或者從遠處眺望培田村的民居群,就知道這裡為什麼被稱為民間故宮。
沿著安靜的道路,進入培田村,聳立的石牌坊站在道口,石牌樓的光緒皇帝賜予的「恩榮」二字,是光緒皇帝特別授予其御前值殿培田人吳拔禎的榮耀,培田村的古民居保存得很好,也經常流傳著樸素的風俗, 這個村子裡有30棟明清時建的高堂華屋,是美麗的古豪宅, 還有20座古寺,5座書院,橫跨兩條街的牌坊。
古人建宅邸,不惜資本也不惜功夫,那30家豪宅的高堂華屋是「九廳十八井」形式,這九廳意味著樓廳、下廳、後廳、樓下廳、樓上廳、樓背廳及廂房左右各有一個花廳, 十八井是大廳之間的下水道十八的天井。
遊覽古村,慢慢穿梭於古街古屋,發現每個古民居都有灰褐色的風火牆、屋簷翹起的威嚴門樓、精巧的木雕窗戶, 據當地朋友介紹,培田村民居把北京、皖、粵、贊、閩等建築風格聚集在一起,在培田村,除了有光陰氣味的古民居外,最喜歡的是公裡的古街,整個街道約2000米長,道路用青石板和鵝卵石鋪設,彎彎曲曲,走在上面,感覺回到了舊時光。
陽光照射在老牆上,鳥居邊緣的老樹,每年長出綠葉, 古樹下有水車,緩慢旋轉的每家門前都有流水,孩子玩水,大人洗菜,這是最有原汁原味的客人的生活場景,培田村,水樣的靈性,畫中的村莊,豪華的古宅,還有樸素善良的人們, 在這裡可以品嘗到悠閒的體味生活的細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