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飛北京公務機價格18萬/座:觀察疫情之下的回國避難潮

2020-12-25 航空之家AH

Andy Xiong/文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現在世界變化形勢變化太快,古話說的三十年如今三個月都不用。

還記得春節期間,各類明星還都在美國日本「避難」,如今祖國卻成為了諸多海外群眾爭相恐後前往的「諾亞方舟」。

此刻心情最複雜的可能要數上個月剛從武漢撤僑的歐美各國僑民了,逃出了中國的疫區,沒想到一個月後又進入了新的疫區。

他們當中又會有多少人選擇再度回中國避難嗎?估計大概率是不會的。經歷過武漢封城之痛,面對過交通隔絕、資源擠兌時期的人們,可能最懂得能夠自由移動對個體的重要性。

今天就來聊下,在當下這波回國避難潮中,觀察到的有意思現象。

天價機票層出不窮,催生一波包機、公務機熱

「保命要緊,錢都是身外之物」,跌至歷史低估的各洲際航線在這兩天又重新煥發生機。直達航班早已售罄,各種轉機折騰之下,能開出一張回家的聯程機票已算萬幸。

圖、民航資源網)

如今,由於疫情管控(很多航司要求不安排相鄰座位),其實經濟艙的乘坐體驗並不亞於商務及頭等艙。反正都沒有機上餐飲服務了,一次性餐具坐哪吃,都差不多。

不知道是不是「越南富商萬裡包機送女回國」新聞的刺激效應,這一波的熱潮中,也讓原本曲高和寡的公務航空算是小小做了一次廣告。

越南第一富豪的女兒阮仙被曝確診新冠肺炎,一時引發熱議。阮仙的父親(越南第一首富太平洋集團(IPP)董事長)得知在英國倫敦的女兒出現咳嗽症狀,為了讓她得到妥善的治療,花費250萬人民幣包機費用將她接回越南。(圖片來源於網絡)

組團公務包機回國是本輪迴國潮的另一大看點。疫情當下,生命可開不得半點玩笑,於是乎那些潛藏在群眾中的「水魚」們紛紛出現了。各種訊息下,也算是對中國財富階層有了全新的認識。

此刻,各公務機公司可要做好服務工作,什麼廣告都不如客戶一次體驗來的印象深刻。有心的銷售可要留意下客人的聯繫方式,說不準這波乘客中有多少會成為未來的潛在客戶,畢竟「由奢入儉難」。

只不過按照中國機主的特點,有多少人真正願意把心愛的飛機拿來飛這一類的包機,也得打個大大的問號。對於他們來說,這段時間都虧了這麼多了,這種小錢不掙也罷。

在這波熱潮之下,就連海航那架「神秘」的787和當年金大帥去新加坡乘坐的B-2445也又一次成為了大家熱議的話題。趁機體驗下領導的感覺,也算是一次難得的經歷了。

圖、據說B-2445此刻正執行米蘭至北京的包機任務,寫本文時,該飛機剛到達米蘭

機票這麼難買,國家的撤僑包機是否可行?

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國家此刻不安排撤僑專機,像前兩月各國對武漢滯留人員所採取的措施一樣?我覺得原因可能基於以下兩點:

一是當時武漢以及湖北的封城是完全斷絕任何交通,普通群眾無法自行解決航班,因此國家出面安排商業專業撤僑才是較為行之有效的做法。其實所謂的專機撤僑,撤離人員也是需要支付機票費用的。目前想回來的人員還有途逕自行解決機票,自然也不用國家操勞。集中更多的資源復工復產,更為重要吧。

第二個原因可能是目前國內的情況剛剛好轉,還要鞏固,嚴防境外輸入也不鼓勵國家層面大舉安排此類的撤僑行動。雖然宣傳上可能可以又群情激昂一波,但並不是較為務實和理性的做法。這也可能是為什麼廣州-洛杉磯的航班復航又突然暫停的原因。地方政府的防疫壓力不得不考慮。

圖、我們呼籲各方保持冷靜,克制!冷靜,克制!冷靜,克制!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境外疫情到底有多嚴重?

最近,不少人看了各大媒體的報導,都來關心美國的情況。歐洲不了解,也沒啥發言權,客觀起見,只聊自己此刻身邊的所見所聞。至於未來的發展如何,則誰都無法預測。

圖、附近Costco等待排隊結帳的囤貨人群,這兩天人流量確實比平時大很多

圖、很多商品(衛生紙、水、糖)都開始限購,連啤酒都限購也是有點奇特

圖、基本賣光的有機蛋,旁邊便宜的普通蛋倒還有很多,難道是疫情當前大家都覺得要好好補補蛋白質?

本人身在華盛頓,疫情的影響較幾周之前還是比較明顯,學校本學期餘下的課程都改成網課,考試在家進行,畢業典禮雖然沒有明確通知,但大概率也有可能取消。超市多了許多採購的人群,部分商品出現了限購,所居住的公寓樓也貼出了防疫的通知。雖然有一些沒法上課的遺憾,但平時的正常生活並未受到太大的衝擊。儲備好食物,大部分人還是可以按照正常的節奏工作與生活。

我不敢說,國內是否有媒體在利用信息不對稱「妖魔化」境外疫情,但我認為確實存在部分誇張的成分。理性客觀應該是新聞的核心,當下的各位自媒體作者們更要擦亮雙眼,營銷號們各懷鬼胎、非蠢即壞,我們斷不可再助紂為虐。

在疫情影響到全世界,中國得以緩解之時,更多的精力應放在反思與自省。這次防疫的代價不可謂不大,今年對國內經濟和生活的後續影響還未可知。

我們不要忘了,疫病的源頭找到了嗎?對「吹哨人」反省文章刪帖結束了嗎?對官員的問責到此為止了嗎?

每一位中國人,仍然是這次公共衛生事件最大的受害者。

現在確實還不是我們值得慶幸的時候。

現在回國應該注意什麼?

關於這個問題,昨天看到一條朋友圈,我覺得說的非常在理:

"隨著美國大學停課、改網課,預計近期將有大批中國留學生回國。在此我鄭重呼籲:請留學生們在出現相關病毒感染症狀時不要回國,因為在飛機上可能會傳染其他人。

在國內入境時一定要如實進行健康申報,報告所有途徑的地方,否則將面臨法律的嚴懲,悔恨終生!"

非常時期,做好自我管理,不給他人添亂,才是最為理性的做法。昨天從波士頓幾經波折回國的那一家人做法確實非常不可取。在自己已經有症狀還一路各大機場轉機,一路奔波回國治療的行為,是對自己和他人的不負責。而且,這樣更有可能給國內的家人和朋友帶來更大的風險。

圖、崔大使接受央視採訪,也指出買一張回去的機票並不容易。同時也給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議。

要知道,對抗新冠,在沒有有效療法的情況下,大部分都是靠自身免疫系統的自愈,病毒對中老年人的風險性更大。

疫情終究會過去,春天花都開了,希望還會遠嗎?

國內機場近期入境管理政策匯總

由於很多人詢問,找來了最新的(至3月14日)中國各大機場的入境管理措施,給正在或即將回國的朋友們參考。無論身在何處,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度過這次的疫情。

(信息來源於網絡和各大微信群,準確性還請各位提前與機場再次核實)

相關焦點

  • 倫敦飛上海機票18萬起?歐美回國機票價格飆漲,公務機座位瞬間售罄!
    近日,一張由 787 公務機執飛的倫敦經停日內瓦飛上海的海報傳遍了朋友圈,海報上的信息顯示,這趟航班共有 40 個座位,每個座位售價 18 萬元起。公開資料顯示,金鹿公務是海航旗下的公務機航空公司。18 萬一張這個價格雖然不具代表性,但歐洲飛回國內的機票價格已飆升到數萬元卻是實情,而乘客仍然難求一張直飛機票。到底怎麼回事?多個直飛航線此前已停飛現多需轉機,票價最高超 5 萬元此前,由於受到疫情影響,多條國際直飛航線已經暫時停飛。
  • 海外疫情告急,回國機票猛漲!倫敦飛上海18萬一張,2小時搶光
    巴黎到北京、倫敦到北京的直航航班大面積取消(3月16日)目前,從義大利、英國等國家回國,大多為外國航司執飛,需要轉機一到兩次,而且票價已經飆升至高位,部分航班的機票已經售空。一張機票18萬也要飛回國此外據上遊新聞消息,3月14日下午一由張787公務機執飛的倫敦經停日內瓦飛上海的海報傳遍了朋友圈海報上的信息顯示這趟航班共有40個座位每個座位售價18萬元起
  • 海外疫情告急,回國機票猛漲!倫敦飛上海18萬一張,2小時搶光!
    巴黎到北京、倫敦到北京的直航航班大面積取消(3月16日) 目前,從義大利、英國等國家回國,大多為外國航司執飛,需要轉機一到兩次,而且票價已經飆升至高位,部分航班的機票已經售空。一張機票18萬也要飛回國此外據上遊新聞消息,3月14日下午一由張787公務機執飛的倫敦經停日內瓦飛上海的海報傳遍了朋友圈
  • 18萬回國天價機票搶光?金鹿航空:僅是公務機預售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有網友近日發帖稱,海航集團旗下的金鹿公務航空有限公司在推出從倫敦飛上海的包機航線後,每張售價18萬元、一共40張的機票迅速售罄,這則信息今天迅速引發社交媒體熱議。網傳海報顯示,該趟航班3月18日從倫敦出發,途徑日內瓦後抵達上海,座位數為40個,單個座位售價18萬元起。航班公司金鹿公務,機型為787公務機。
  • 倫敦飛上海包機票每張18萬起?海外疫情告急,歐美回國經濟艙價格…
    隨著境外疫情不斷嚴重,各國防控措施也越來越嚴格,國際航班紛紛取消。記者自攜程查看到,從倫敦到北京的機票價格基本在1萬元以上,最高價格4萬多,且均為中轉航班,飛行時間需要30多個小時。海外疫情告急:已無直飛航班,公務艙價格5萬左右記者注意到,海外疫情暴發後,多家航司已宣布暫時停飛直飛航線。在此背景下,回國機票價格猛漲。
  • 「18萬」公務機從倫敦回到上海,誰推高了回國票價
    目前,民航局對於公務機運輸的防控全靠運營商的自覺。在這樣的情況下,繼續批准新的公務機航班回國飛行計劃而帶來的輸入性疫情風險,又該由誰來負責? 3月23日中午,一架波音787飛機降落在上海虹橋機場,飛行軌跡顯示,這架飛機的始發地是英國倫敦。
  • 「18萬」公務機倫敦回上海,誰推高了回國票價
    3月23日中午,一架波音787飛機降落在上海虹橋機場,飛行軌跡顯示,這架飛機的始發地是英國倫敦。這架787執行的並不是正常客運定期航班,而是前不久被瘋傳的那張18萬一張公務機機票海報中的主角。公務機拼機回國靠譜麼其實在這架787公務機的前面,還有一架灣流550公務機更早時間降落虹橋機場,它們都屬於海航旗下的金鹿公務航空,並且都是從倫敦飛回來。這架灣流550公務機在23日下午2點05分又馬不停蹄地飛往香港,並在香港落地後不久的5點33分從香港起飛回到上海虹橋。而787公務機則在放下客人後飛去了廣西南寧。
  • 「18萬」公務機倫敦回上海,是誰推高了回國票價?
    雖然與海報上顯示的回國時間相比,實際回國時間推遲了六天,但這樣的一架公務機依然能夠順利從倫敦直飛降落在上海機場,而且是25日要把所有國際地區航班轉移到浦東的上海虹橋機場,已經不是一般運營商能夠做到的事情。
  • 一張回國機票18萬?航空公司回應了!
    境外疫情蔓延勢頭加劇,不少海外華人、留學生歸國心切,回國的機票價格也接連創出高價。    近日,海航旗下的金鹿公務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鹿公務」)推出的倫敦飛上海航線,每張機票18萬元起,卻迅速售罄。金鹿航空剛剛回應說:僅是公務機預售。
  • 最新| 一張回國機票18萬?航空公司回應了!
    境外疫情蔓延勢頭加劇,不少海外華人、留學生歸國心切,回國的機票價格也接連創出高價。近日,海航旗下的金鹿公務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鹿公務」)推出的倫敦飛上海航線,每張機票18萬元起,卻迅速售罄。金鹿航空剛剛回應說:僅是公務機預售。
  • 倫敦飛上海單座18萬機票快速被搶光?真相是這樣
    有網友近日發帖稱,海航集團旗下的金鹿公務航空有限公司在推出從倫敦飛上海的包機航線後,每張售價18萬元、一共40張的機票迅速售罄,這則信息今天迅速引發社交媒體熱議。網傳海報顯示,該趟航班3月18日從倫敦出發,途徑日內瓦後抵達上海,座位數為40個,單個座位售價18萬元起。航班公司金鹿公務,機型為787公務機。
  • 倫敦到上海票價18萬起?海外疫情發酵回國機票猛漲
    隨著海外疫情發酵,各國推出了不同的防控措施。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這樣的背景下,多個國家的回國機票價格飆升到數萬元,但乘客仍然難求一張直飛機票。除了義大利外,英國政府在3月12日宣布疫情應對措施從「遏制」階段進入「延緩」階段。隨後,英國首席科學顧問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關於「群體免疫」的論述,遭到世衛組織與科學家們的質疑。紅星新聞記者通過第三方平臺觀察發現,目前從英國回國的航班多由外國航司執飛,而且需要在阿布達比或日本東京等地進行轉機,票價多在15000元以上,甚至出現了超過5萬元的機票。
  • 倫敦飛上海一個座位18萬!系公務機包機,歐美返華機票搶手
    海報顯示,該趟航班由倫敦經停日內瓦飛上海,單個座位的票價為人民幣18萬元起。澎湃新聞記者從金鹿公務航空處確認的確存在該航班計劃。金鹿公務為亞洲規模最大的公務機運營商,業務範圍涵蓋公務機租賃、託管、醫療救援等,隸屬於海航集團。 需要注意的是,該航班票價之所以那麼高,主要因為本身是公務機,座位只有40座。
  • 18萬天價!一張回國的機票,為何能賣這麼貴?
    境外疫情蔓延勢頭加劇,不少海外華人、留學生歸國心切,回國的機票價格也接連創出高價。近日,海航旗下的金鹿公務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鹿公務」)推出的倫敦飛上海航線,每張機票18萬元起,卻迅速售罄。一張機票憑什麼賣出18萬元的天價?海報顯示,該航班座位18萬元起。
  • 一張機票18萬?境外疫情不斷升級歐洲華人回國難
    (原標題:一張機票18萬?歐洲華人深陷回國難題)
  • 機票猛漲,一張機票18萬也要飛回國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最新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6日8時33分,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超過16萬例,中國以外累計確診病例突破8.5萬例,達86435例。隨著疫情蔓延,各國推出了不同的防控措施。在此背景下,不少華人選擇返回國內。
  • 一線丨對話金鹿公務:18萬票價回國航班在申請中,疫情下公務機危中...
    對於18萬一張機票的售價,在高端公務機市場中並不鮮見。方新宇表示,由於公務機包機一般是租賃整架飛機,與普通商業航班高利用率、按座定價的模式有很大不同。 騰訊新聞《一線》 作者 劉鵬 海外疫情形勢嚴峻,華人回國需求激增,在直飛航線停飛、轉機航線票價調漲但也餘票較少情況下,原本做高端商務出行領域的公務機瞄上了這一市場。近日,因公務機公司欲出售從倫敦回國18萬一張機票,引起輿論聚焦。
  • 倫敦飛中國機票18萬元,40張被「秒殺」!海外疫情告急,回國機票猛漲!
    3月14日,有網友發帖稱,海航集團旗下的金鹿公務航空有限公司(下稱「金鹿公務」),在推出從倫敦飛上海的包機航線後,每張售價18萬元、一共
  • 一個座位18萬元、價格同比上漲十倍 倫敦飛中國機票仍「一票難求」
    中新經緯客戶端3月17日電(張燕徵)隨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許多國際航線暫時停飛。近日,一張由787公務機執飛的倫敦經停日內瓦飛上海的海報在社交媒體平臺上流傳,海報上的信息顯示,這趟航班共有40個座位,每個座位售價18萬元起。
  • 回國機票價格暴漲!倫敦飛上海出現18萬「天價座」,米蘭飛北京中途...
    「太可怕了,華僑為了回國,已經不計成本了。」聽到近期倫敦飛北京最高機票價飈至近6萬元,在歐洲曾有過工作經歷的張小姐驚訝地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即使在開學高峰期,一般直飛也就三四千元。」曾在倫敦留學的李小姐在受訪時表示,現在不少留學生都想跑回來,但太難了,機票已出現「坐地起價」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