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蔭縣
鳳凰山國家森林公園
饒河縣
大箐山縣
遜克縣
愛輝區
鐵力市
豐林縣
核心提示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擇氧而吸」的養生意識越來越強。至今,黑龍江已有10個地區獲得「中國天然氧吧」稱號,這張「國字號」生態名片對龍江旅遊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冰雪旅遊旺季來臨,我們該如何借勢開發和用好氣候資源,有效地轉化為旅遊產品資源,助燃龍江旅遊產業發展?
清新香甜的空氣龍江旅遊最好標籤
「黑龍江省擁有得天獨厚的氣候資源、旅遊資源、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這是黑龍江多地區能夠入選『中國天然氧吧』的根本。」11月16日,黑龍江省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潘進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娓娓道來:「黑龍江省屬中溫帶、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象部門對1981年以來的氣象數據統計分析表明,黑龍江是我國緯度最高的省份,夏季體感氣溫平均在25℃以下,十分舒適。這樣的氣候條件使得黑龍江省各地夏季避暑旅遊氣候適宜度評分較高。除大興安嶺北部地區為『較適宜』,黑河北部地區、伊春北部地區為『適宜』以外,其他各地均是『很適宜』。」此外,我省四季「盛產」負氧離子,諸多地區的負氧離子的含量高於國家標準,「清新香甜的空氣」成為黑龍江四季皆宜的旅遊標籤。
「在這裡呼吸新鮮空氣簡直就是賺到了!」許多來黑龍江的遊客發出如此讚嘆。數據顯示,黑龍江10個獲封「中國天然氧吧」地區的負氧離子含量都在最高級別1級(1200個/cm3)以上,年平均負氧離子每立方釐米都在3000個左右,伊春地區適遊期負氧離子高達6000個/cm3左右,對健康十分有利。這表明,黑龍江省的氣候資源潛力巨大。
「想要贏得『中國天然氧吧』這個稱號是要經過『真金火煉』的。」省氣象服務中心主任於宏敏告訴記者:「中國氣象局組織氣象、旅遊、環境、林業等各相關行業專家,除了要考核申報地的年均負氧離子濃度、氣候舒適度時長、空氣優良天數佔全年比重、森林覆蓋率、區域內水質等自然生態指標之外,還要對旅遊配套服務的五大類16個指標進行綜合考量。」
「氣象+文旅」掀開新篇章
「這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談到今年我省創建「中國天然氧吧」獲得「大豐收」,潘進軍局長用「天時、地利、人和」六個字概括。
既是各地圍繞「五大安全」戰略定位中「生態安全」開展生態治理和環境保護的生態建設成果,也是實現「六個強省」建設目標中「生態強省」「旅遊強省」,堅持生態優先,走綠色發展道路的階段性成果。
潘進軍解讀說,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對氣象服務也提出多元化要求。其中,「中國天然氧吧」就是最重要的旅遊氣象服務落點。它是落實國家生態文明發展戰略和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黑龍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具體舉措,是推動氣象、旅遊、康養融合發展的一項有益實踐。而「天時」,就是黑龍江從省委省政府到地方政府越來越重視這項工作。近年來,全省各地圍繞「生態安全」積極開展生態治理、環境保護以及生態建設,堅持「生態優先」,走綠色發展道路,取得了階段性成果。2020年創建「中國天然氧吧」,各地政府和各有關部門積極支持和推進。尤其是伊春市政府,專門成立了「伊春市創建天然氧吧城市領導小組辦公室」,組團推進該市全域「中國天然氧吧」創建。功夫不負有心人,伊春市今年一下子有5個縣區創建成功,明年還要組織4個縣區參加創建。「地利」就是黑龍江生態條件優異,具有先天優勢。「北國好風光,盡在黑龍江」:黑龍江的森林面積2140萬公頃,居全國第二位;國家級森林公園數量及面積均居全國第一位,全省天然溼地總面積佔全國的1/8,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數量居全國第一。「人和」,今年省文化和旅遊廳與省氣象局共建共享,聯合發文積極推進2020「中國天然氧吧」的申報、創建,形成了合力,收效明顯。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8〕15號第二(六)條指出:「要推動旅遊與交通、環保、國土、海洋、氣象融合發展。開發建設生態旅遊區、天然氧吧、地質公園、礦山公園、氣象公園以及山地旅遊、海洋海島旅遊等產品,大力開發避暑避寒旅遊產品,推動建設一批避暑避寒度假目的地。」在「中國天然氧吧」創建「戰役」中,黑龍江掀開了「氣象+文旅」的篇章。
「氣象+」旅遊高質量發展推手
創建「中國天然氧吧」不僅可以帶動各地進行生態治理,完善和提升旅遊配套和服務管理,這塊「金字招牌」更帶來了直接的效益。例如,我省饒河縣2016年入選「中國天然氧吧」之後,第二年該縣旅遊熱度驟增,較前一年增幅達67%。但是,這些收穫只是「烹小鮮」,把氣候資源優勢與生態旅遊產業緊密關聯起來,烹出「氣象+文旅」大餐,則是各有關部門正在思索和踐行的。
我省早期獲得「中國天然氧吧」的兩地已經做了初步嘗試。比如,鐵力市舉辦了「第一屆中國天然氧吧——黑龍江鐵力國際自行車穿越賽」,並隨賽事進行了運動恢復測試報告,以「氣象+文旅+體育」向世人展示了天然氧吧的康養旅遊魅力;今年,饒河縣、鐵力市參加了「中國天然氧吧」網紅打卡目的地的評選,積極展示龍江氣候資源和旅遊資源;今年11月末,我省10個「中國天然氧吧」地區將悉數參加「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暨第二屆中國天然氧吧文化旅遊節」,在「中國天然氧吧」品牌照耀下,營銷各地的文創、文化、非遺、旅遊特色及農產品,助力當地生態經濟發展;9月份以來,省氣象局和省文旅廳聯合打造「地市氣象局長與文旅局長推薦氣候資源」欄目,通過直播推介龍江旅遊和氣候資源,把黑龍江品牌叫響擦亮。此外,我省各有關部門還在積極運作「中國天然氧吧專列」落地龍江,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
未來,黑龍江各有關部門如何把氣候資源挖掘好,把自然生態環境的優勢運用好,讓「氣象+」成為黑龍江旅遊高質量發展的推手,我們翹首期待。(記者 李淅 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