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菜場見聞:路邊攤、生鮮店,還有完整大市場,猜大媽喜歡哪個

2020-12-11 書影

我2019年9月自駕遊到了江蘇宜興丁蜀鎮,這裡是紫砂壺的產地和銷售地,一個小鎮據說有三十萬人口。

早晨起來想看看當地的菜市場,但卻看到了三種不同特色風格「菜場」,覺得非常有趣,而大媽們的選擇又如何呢。

宜興丁山馬路邊擠滿賣菜農民,大媽們急忙趕來,享受短暫幸福時光

江蘇無錫宜興盛產紫砂壺,而宜興的紫砂壺作坊又多集中在丁蜀鎮(也叫丁山),據說這個鎮本地人加外來人口共有30萬人之多。早上起來看見一些大媽們急急忙忙過馬路,有人甚至紅燈都不管,原來她們是去買菜,而偶遇到滿載而歸的大媽,還催促她們「快去,要晚了」。

原來不遠處有個菜市場,但大媽們奔的可不是正規的菜市場,是一早上市場門前馬路邊擠滿的周圍來賣菜農民,也就是早市。而這個早市是有時間限制的,到六點半就要被「驅離」,打掃衛生,恢復秩序,不能影響周圍群眾和車輛的正常通行。

市場上賣菜的都是周圍農民,他們的菜大部分是自己種的,吃不完,就拿到市場換錢,這些蔬菜不僅便宜,而且很新鮮,也很環保,很受歡迎。這對老夫妻在賣自己種的紅薯,好像剛挖出來的,枝藤還相連著,賣1.5元一斤。

老大爺賣的線豆角非常鮮嫩,是市場最水靈的,賣4元一斤,這裡略差一些的賣2.5元一斤。

這種小絲瓜長短大小不一,賣2元一斤,賣家說自己種的,樣子不好看,好吃。

這是秋葵吧,也是不太好看,自然生長出來的,賣4元一斤。

這種綠豆豆都是現場剝好的,非常鮮嫩,賣7元一斤。

黃瓜賣3元一斤,賣者說,你看,都還有刺呢,昨晚上摘的,天不亮就拿來賣了。

市場上還有很多賣板慄的,5元一斤,這裡板慄主要是用於燒菜或做食材。

這個奶奶的板慄很大,她說自己的板慄好,堅持賣6元一斤。

這個奶奶一再勸我買她的螺螄,「原樣」的4元一斤,但「敲過」的賣5元一斤。

一個老爺爺賣非常大的黃鱔,他說是自己抓的,是野生的,賣50元一斤,一個人表示懷疑是,就同他理論起來。

這些蔬菜是按把賣的,分別賣2元和1元(韭菜),這邊賣菜很多也都是老人,在家裡都仔細弄好了,在較短時間內儘快賣出去,一旦過了時間就不讓賣了,要背回去了。

這是百合吧,賣7元一斤。

這裡靠近太湖,所以水產品也很多,其中菱角賣4元一斤,前一天在高速公路服務區有這個東西,還沒有這個好的,卻賣15元。

這裡也有很多蓮藕在賣,好一點賣4元一斤,而差些的則賣2元。我跟隨這些大媽轉來轉去,看到大媽都在急急忙忙買東西,因為馬上這裡就「散集」了,她們非常珍惜時間了。

邊上就是專業菜市場,很大規模,但裡面人不多,問一下菜價,比外面貴很多,估計等外面賣完了,人們才會進來。等我六點半出來,驚訝的發現,剛才還人流湧動,熱熱鬧鬧的菜市場不見了,清潔工開始打掃衛生,大媽一天的幸福時光結束了。

這個市場天亮開始交易,每天存在的時間並不長,難怪早上看到的大媽都急急忙忙,原來這幸福太短暫了。

宜興丁蜀靠太湖近離大海遠,看看這裡海湖鮮價格,顛覆你認知不?

自駕遊在宜興丁蜀鎮期間,早起同大媽們轉了一下「亮天菜市」,就是當地農民在天亮前在馬路邊擺攤賣自產農副產品,而到了早上六點半就要撤離,回復馬路秩序,保證暢通和不影響周圍人的正常生活,這個市場擺攤早,撤的也早,所以大媽們都是急急忙忙趕來,因為這裡不僅菜便宜,這種自產菜也新鮮和好吃。

我轉了一下「早市」,發現邊上還有一個特別大,也很漂亮的農貿市場,但因為外面的便宜,所以裡面人不多,可能等外面撤了,裡面的生意才能正常,但這裡我看到了很多賣海鮮和湖鮮的。太湖離宜興不遠,剛開湖打漁十幾天,湖鮮很多,但這裡離大海還是很遠的,卻也有很多海產品賣。

最先看到的海產品是帶魚,樣子很不錯,個頭也不小,一問價格,才賣18元一市斤,有沒有搞錯?我在前面走過了北海、海南、廣東、福建、浙江,看了十幾個臨海的「魚市」,還沒有比這個便宜的。

其實我剛才在外面看到一家生鮮店門口賣活蝦,很多人圍著買,最好的賣28.8元一斤,而蔫一點的只賣20.8元一市斤,就有些納悶,也覺得很便宜,以為是商家的促銷活動,賠本賺吆喝,現在看來這裡的海鮮並不貴啊。

這裡鯧魚賣28元一斤,基本比廣西、廣東、福建和海南看到同樣大小的價格也要低。認知有點被顛覆,感覺靠海不一定海鮮賣的就低,海邊的人吃海鮮只是更新鮮一點而已。

看完海鮮再問問湖鮮的價格,這是什麼魚不知道,賣家說是野生的,買家不信,用手去抓,結果魚很野性的蹦跳不服,濺出的水花噴到了我的手機上,這魚才賣7元一斤,真的假的?沒聽錯吧!

鰱魚頭賣10元一斤,但很多肉,個人愛好不同,我買魚頭,不喜歡帶肉多。

這是鯉魚吧,殺好的賣11元一斤,據說蘇浙一帶人不喜歡吃鯉魚,這邊的價格並不低了。

這就是著名「太湖三白」之一(銀魚、白魚、白蝦)的銀魚,賣35元一斤,有好幾個人等著買,看來價格不錯。

這是太湖白蝦嗎?應該不是,但非常活潑的賣50元一斤,略呆板些的賣40元一斤,這種蝦前一天品嘗了,非常鮮,也是當地人的最愛!

這是市場門口一個老大爺賣的鱔魚,老人說是他自己抓來的,是野生而非養殖,老人要50元一斤,但沒人買,可能是有些貴了。

這是另外一個奶奶賣的螺螄,有兩種,她敲去頭的賣5元一斤,而沒有敲的賣4元。宜興丁蜀菜市場海鮮湖鮮價格給我最大的感受是,越往北走,海鮮越便宜,物價也越低,有時同大海近有關,有時也沒有關係啊!

宜興遇家擠破頭生鮮店,納悶擁擠原因?是從眾心態還是菜價真便宜

關於「生鮮店」,就是專門賣蔬菜水果的店。現在各處除了菜市場,也出現了很多這樣低價格的生鮮店。

這天早上還有一處吸引我的,因為很多人在那裡排隊,我被周圍的一家生鮮店吸引過去,門前已經擁擠了很多人,這時才早上六點多,大叔大媽就擁擠過來了。

旁邊人告訴我這家生鮮店才開業不幾天,但營銷做得好,周圍人都知道了,另外就是這裡賣的菜比較便宜。

這個生鮮店並不大,但人多得一時竟擠不進去,而兩個出口更是兩個人算帳收款,還是都排起了長隊。

奮力在大媽的隊伍裡往前擠,就是想看看這裡究竟有什麼魔力,其實大媽對菜價是最敏感的,你就是差一分,她們也能體會到。

終於擠進來了,這是牆上標明的當天價格,不同地區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感受,到我早上已經看完了路邊農民賣菜價格,還有菜市場裡的價格,這個生鮮超市在價格上,確實是要低一些。

其實在另外不遠處還有一家生鮮超市,不僅在價格略高一點,在菜的新鮮程度上也不如這裡,看開來吸引大媽們的除了菜便宜,也有菜新鮮、品種多,挑選餘地大的一面。

一個店裡工作人員對我介紹說,這家生鮮店是連鎖性經營,而主店不在宜興,他們是集中批量的採購,然後分到各地賣,這樣價格就又有優勢,另外又是他們也會做賠錢的生意,對於有些價格偏高的蔬菜,會賠錢銷售,做別人不願做的事,這樣也就可以保證總體購買穩定,對於菜市場整體把控具有較大殺傷力。

現在生鮮店越來越多了,這給人們帶來了好處,多了競爭、也多了買菜渠道,對城市居民是福音,而大媽們的準確選擇其實也是市場的選擇,但如何做好生鮮店,不單單是賣便宜菜或虧本菜那麼簡單,這是一個統籌的學問,對於這家店的做法,大媽們肯定,就用行動表達。

但能長久嗎?又有些大媽又表現出疑問。

相關焦點

  • 萬億生鮮市場開始,中老年為何「拋棄」菜場轉入社區生鮮店?
    4.延伸服務中建立的信任社區生鮮店能吸引王大爺成為常客,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他和這家店的老闆很熟。王大爺和店老闆是認識多年的老朋友了。但總體來講,到目前為止,中老年人群體還沒有被社區生鮮店細分出來運營。可即便如此,AgeClub還是在現有的社區生鮮店的模式中,發現了他們運營中老年用戶的一些方式。除了前文提到的開闢延伸服務之外,還有以下兩個方面的趨勢。1、以錢大媽為代表的分時運營模式
  • 充滿煙火氣的老菜場 乾淨整潔的新菜場 您喜歡逛哪個? - 寧波晚報...
    還有隨處亂丟的爛菜葉子,永遠都很滿的垃圾桶以及不知道從哪裡流出來的汙水。常年逛的人已經習慣,但對於很少逛菜市場的人來說,這與蔬菜整齊擺放在貨架上、條件更好的新型生鮮超市,完全沒有可比性。    新式菜場:逛菜場就像逛美食街    近期,鄞州區桑田路上的東海菜「食」場試營業,吸引了眾多或遠或近的市民前往。
  • 中國首家MUJI生鮮菜場來了,明年開業!
    魔都人請注意,無印良品生鮮菜場要來啦!中國首家MUJI meal solution supermarket正式確定入駐虹口北外灘太陽宮商場!店內不僅售賣蔬菜、肉、魚等生鮮食品,還將包含服飾、廚房、臥室等家居百貨用品。
  • 社區生鮮的三點變化
    第二件事:菜店轉型為雜貨店。有一家位於街角位置的菜店從前是水果大賣場,兩年前轉型為菜店,主要賣蔬菜,兼營品種比較單一的大批量水果、魚蝦蟹,價格特別便宜,茄子經常賣1.5元一斤,茭白2元一斤,老年人是主顧。不知道為什麼,三周前這家店又轉型了,不再售賣生鮮,改售碗筷、帽子、手套、衣服等日雜百貨商品。
  • 我有一個心願:逛遍全世界的菜場
    Tianxixi 聽一聽店家元氣的吆喝聲,看一看色彩繽紛的新鮮蔬果,還有那活蹦亂跳的生鮮,買上夠吃幾天的食材,末了,再跟著最多大爺大媽排隊的小店買上一份小吃
  • 合肥生鮮「三國殺」:錢大媽北上招人,生鮮傳奇加碼線上
    其中,在合肥市已開40家門店,4家門店在籌建中,分別為廬江中心城店、東風大道店、綠地中心店和綠地新都匯店。此外,還有多家永輝生活和永輝mini店。誼品生鮮也有80多家門店,誼品小店也遍布合肥很多街道;合肥聯家在合肥開有近20家門店,在合肥市場紮根多年,具備良好的口碑和用戶基礎。
  • 在宜興,吃完這8家日料店我們就結婚吧~
    小編推薦菜:冠軍牛小排、五花肉、厚牛舌、土豆泥沙拉、壽司、海草、水果沙拉人均消費:¥150電話: 0510-87118777地址:宜城街道荊邑中路185號城東峰匯香檳街內,城東大潤發十字路口光看店名就能猜到這是一家創意料理店
  • 南方「錢大媽」生鮮超市進軍通州,初來乍到,能否立穩腳步
    #主打社區生鮮不賣隔夜肉的南方「錢大媽」近來悄然進軍北京市場,首開兩家店的地址就選在了北京通州。日前,北青社區報記者調查發現,「錢大媽」剛入駐通州不久,生意就很火爆。到店的部分顧客稱,主要就是為「錢大媽」不賣隔夜菜的招牌來的。受此影響,附近多家生鮮店鋪生意都或多或少受到影響。「最近客流明顯減少了!"附近一店鋪老闆表示。當下社區生鮮競爭本就激烈,初來乍到的「錢大媽」能否在通州立穩腳步?周邊的老生鮮超市又如何應對新的市場競爭?
  • 生鮮玩家「錢大媽」的成長邏輯
    本文選取錢大媽作為研究對象,分析總結了錢大媽的成長邏輯以及它能為生鮮電商行業帶來的啟發與思考。2019年,生鮮電商行業走進生死局。無論疫情與否,錢大媽都保持著該有的成績。這個品牌的成長邏輯,或將幫助整個生鮮電商行業終結2019年的生存窘境。01 品類切入點:從賣豬肉開始錢大媽原本是東莞長安農貿市場一家普通的豬肉專賣店。直到2013年,它才在深圳開了第一家標準店,導入蔬菜、水果、肉、水產等接近500個SKU。
  • 「社區菜場之王」錢大媽,還能兇猛多久?
    晚上8點半,無冕財經研究員來到荔灣區龍津西路的錢大媽店,仍剩餘十件左右的熟食,且都被放到了室外的圓桌上售賣。這些生鮮商品脫離了冷藏室,令人擔心食品新鮮度問題。除此之外,無冕財經研究員還發現,並非所有錢大媽店都能如官方宣傳的那樣暢銷。在位於海珠區大江直街上的錢大媽店,前行10米左右就是菜市場,旁邊還有不少蔬菜小攤。
  • 打造「到家新鮮菜場」,達達集團攜手零售商超和社區生鮮連鎖保障...
    2月2日,達達集團宣布,為充分保障疫情防控期間全國居民生鮮品的線上供應,正式啟動「到家新鮮菜場」項目。旗下京東到家、達達快送平臺深入協作聯動,形成從供給到即時配送的全面保障,讓市民足不出戶也能買到新鮮食材。
  • 上海生鮮超市掀菜場革命 第3家上蔬永輝開業
    這一以混合所有制樣態運作的「超市型小菜場」模式,是上海求解城市菜市場管理瓶頸的嘗試,也是對國企在競爭性行業有所退讓、讓民資和外資有發揮餘地的一種探索。  探訪:價格比多數菜場便宜  對於老百姓來說,檢驗市場最好的標準就是價格和品種。日前,記者實地探訪了第二家上蔬永輝店——株洲路店。
  • 看看上海購物中心的菜場玩出了什麼新花樣
    海外擁有眾多顏值高食材豐富的高逼格菜場,諸如巴塞隆納最古老最地道色彩豐富的食品市場——波蓋利亞市場,堪比藝術作品的荷蘭鹿特丹拱形大市場,被《國家地理雜誌》評為「全球最佳美食市集」的多倫多聖勞倫斯市集,英國倫敦巴羅市場,帶有現代風小清新的日本東京有樂町
  • 社區生鮮這塊大蛋糕將如何分,以鮮為客錢大媽的生鮮超市模式分析
    近日,盒馬鮮生又火樂一把,以一張「讓物價重回民國」的海報備受讚許,可見生鮮加盟連鎖作為行業大勢,也讓各種社區生鮮品牌如雨後春筍般順勢而起,不但有線上電商平臺的生鮮app,也有大型生鮮超市,不過更值得期待的是以加盟模式為主的社區菜單,錢大媽、鮮為客經營模式備受認可。
  • 融資10億卻前狼後虎,社區生鮮「錢大媽」前路兇險
    文|藍鯨產經 蔣澆在生鮮這條又大又苦的賽道中,無數玩家湧入,但至今未能有理想運營狀態。2019年,生鮮流血競爭不減,死傷一片。僅12月,就有吉及鮮、呆蘿蔔、我廚等企業就先後被曝出經營困難。生鮮賽道一片哀嚎之際,再獲融資的錢大媽尤為引人注目。
  • 花樣菜場 | 多樣的設計風格,國內首家非標品智能結算生鮮超市
    >【菜市場設計案例】 在2017年9月花樣菜場黃總一行來到一鴻對花樣菜場線下店提出了構想。花樣菜場是杭州知名網際網路+農貿零售品牌,一鴻十分榮幸能與其合作。在傳統的農貿市場設計上一鴻已有豐富的經驗,在對花樣菜場這類小體量線下生鮮店的設計是一鴻一個大膽的創新嘗試。隨後隨後一鴻立即組成花樣菜場精品項目設計團隊,並派出人員進行前期市場調研,對花樣菜場周邊區域業態進行評估。
  • 中百超市旗下「鄰裡生鮮」首店開業 生鮮品種600多
    聯商網消息:6月30日,中百超市旗下的生鮮主題店「鄰裡生鮮」首店正式開業迎客。店面位於漢口濱江苑1期東南門,是在原中百超市的基礎上重裝改建而成。綠色的門臉給人全新的視覺觀感,新招牌上「鄰裡生鮮」幾個字格外醒目。
  • 億菜場讓生鮮速達千萬家
    作為一種服務民生的「生鮮零售」新業態,億菜場將傳統菜市場從線下搬到線上,所有線上菜場的商品都是線下商鋪實際具有的,充分滿足了社區居民對生鮮商品的品質、新鮮度、購買便利性等消費需求,讓用戶足不出戶,即可買遍天下菜。雖然名為「買菜」,但實際上,消費者可以在億菜場上面找到包括蔬菜、海鮮、禽蛋、水果、乳製品、速凍食品、休閒零食和糧油調味品等眾多品類。
  • 生鮮平臺興起,菜場受衝擊大嗎?
    近來,由於生鮮電商的快速發展,許多人開始選擇從網上平臺購買瓜果魚肉,菜市場的部分店家因此受到了影響。1月7日早晨,記者來到沙洲菜市場,發現買菜的人屈指可數。據多名店家反映,店裡生意受網購生鮮平臺的影響很大,到菜場裡買菜的人比以往少了許多,導致蔬菜水果滯銷,目前還沒有想好應對的措施。
  • 網上買生鮮雖然紅火 但居民離不開社區菜店
    到了晚上8點,店內的折扣已經變為7折了,買菜的大爺大媽逐漸散去,貨架上的蔬菜已經所剩無幾,可燒餅、包子等主食還有很多。剛剛下班的程先生託著剛剛購買的四個包子、兩袋牛奶說:「這個點兒回來,附近的麵包店什麼都沒了,買幾個包子正好能當明天的早餐。小區裡還真需要這樣的小店,不管是經常在家的老人,還是下班晚了的上班族,都能買到合適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