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 1月2日,大河網政務記者從省臺辦獲悉,「2019年河南省涉臺十大新聞」評選揭曉,「臺灣少數民族代表團參加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2019兩岸智能裝備製造鄭州論壇暨豫臺經貿洽談會成功舉辦」等新聞入選。
2019年,全省對臺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結合河南工作實際,突出河南特色,務實創新,有力地推進豫臺兩地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為譜寫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2019年,豫臺經濟合作取得新成效。協助邀請臺商參加中國(河南)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成功舉辦2019兩岸智能裝備製造鄭州論壇暨豫臺經貿洽談會,組織臺企參加上海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指導省轄市開展專項涉臺經貿活動。多家省直單位及鄭州、新鄉、商丘、駐馬店等組織經貿團組赴臺開展經貿交流和項目對接,成果豐碩。2019年,全省新增臺資企業22家,合同利用臺資2.25億美元。截至目前,河南省累計批准臺資企業2091家,累計合同利用臺資312.26億美元,實際利用臺資191.76億美元。
2019年,豫臺交流交往展現新亮點。一年來,先後舉辦第三屆海峽兩岸民航發展暨人才培養論壇、「2019河南省兩岸青年交流月」、首屆海峽兩岸暨香港「高校、高中」教育交流論壇、2019海峽兩岸周易文化論壇、第九屆中原(固始)根親文化節等品牌活動。省內重要活動凸顯臺灣元素,中國國民黨前副主席林政則、臺籍全國政協委員凌友詩應邀參加己亥年黃帝故裡拜祖大典,臺灣少數民族代表團69人來豫參加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尋找同根同源的感動」中原文旅寶島行先後走進高雄、臺北等地,高雄市長韓國瑜到會為老家河南代言。2019年,全省共接待來豫重點團組70餘個、2600人次;共批准各類因公赴臺團組321個、2187人次。
2019年,對臺宣傳工作實現新突破。聚焦「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兩大主題,推出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聽臺胞心聲看河南變遷」系列專訪活動,在臺胞中產生積極反響。開展「傳承中華文化暨尋找鄉愁」兩岸媒體姓氏尋根聯合採訪活動。組織兩岸媒體對己亥年黃帝故裡拜祖大典、2019兩岸智能裝備製造鄭州論壇等重大涉臺活動進行了宣傳報導。邀請聯合報系和「中國電視公司」來豫作專題採訪報導。組織媒體赴臺開展業務交流活動。利用網站、新媒體等渠道宣傳中央對臺方針政策和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取得良好效果。
為了進一步宣傳河南省對臺工作取得的成就,激發社會各界對對臺工作關心、支持和參與熱情,河南省臺辦於去年12月11日至22日在全省範圍內開展了「2019年河南省涉臺十大新聞」評選活動。結合網絡投票結果,綜合各方面意見,現將「2019年河南省涉臺十大新聞」評選結果公布如下:
1、臺灣少數民族代表團參加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9月8日至16日,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鄭州舉行,臺灣少數民族代表團一行69人組團參加。
臺灣少數民族代表團共參加了射弩、押加、高腳競速和民族健身操等4個競賽項目,以及《寶島情》和《高山青》2個表演項目。其中,押加比賽獲得競賽項目三等獎,《寶島情》和《高山青》均獲得表演項目一等獎。
運動會期間,代表團成員受到了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河南省委書記王國生的接見;參加了「感動中國」隴海大院「月餅甜、石榴紅、民族親、中原情」主題活動,「兩岸一家親·共賞中秋月」中秋聯誼活動和兩岸書畫交流活動;參觀了鄭州臺商大廈、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館、鄭州市博物館、鄭州小商品城。
2、2019兩岸智能裝備製造鄭州論壇暨豫臺經貿洽談會成功舉辦
9月5日至6日,2019兩岸智能裝備製造鄭州論壇暨豫臺經貿洽談會在鄭州成功舉辦。該活動由兩岸企業家峰會、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河南省工信廳、省臺辦、鄭州市政府等共同承辦。活動以「智能製造、引領未來」為主題,以製造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為主線,吸引了海峽兩岸700餘名重點企業代表和重要客商參與。兩岸企業家峰會大陸方面理事長郭金龍,副理事長張平,臺灣方面副理事長邱正雄,秘書長陳瑞隆,河南省委書記王國生,省長陳潤兒,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裴金佳,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彭華崗等出席了活動,活動總規模達900餘人。
活動期間,各界人士圍繞智能製造產業發展積極對話,深入交流,講技術、談優勢、話合作、展未來。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管委會、洛陽市政府、新鄉市政府、許昌市政府先後作了推介;發布了《兩岸(河南)智能裝備產業基地核心區建設方案彙編》《河南省智能製造政策彙編》《河南省智能化改造項目智能裝備需求目錄》,極大地吸引了兩岸企業家和有關商協會的濃厚興趣;籤約了合作項目25個,主要涉及數控工具機與工業機器人、增材製造裝備、智能傳感與控制裝備、智能檢測與裝配裝備、智能物流與倉儲裝備等領域。其中投資類項目11個,項目總金額24.6億元,採購類項目14個,項目總金額5.12億元。
3、「2019河南省兩岸青年交流月」活動在河南大學啟動
7月9日,由河南省教育廳、河南省臺辦主辦的「2019河南省兩岸青年交流月暨第六屆臺灣大學生中原文化之旅」活動啟動儀式在河南大學舉行。活動共有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化大學」、銘傳大學等21所高校的220餘名師生,以及河南省內10所高校的100餘名師生參加啟動儀式並開展交流互動。
啟動儀式上,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孫守剛宣布:「2019第三屆河南省兩岸青年交流月暨第六屆臺灣大學生中原文化之旅」正式啟動,並向夏令營營員代表授營旗。
臺灣高校領隊、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候皓之在致辭中講到,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只有通過親身的參訪體驗、增加見聞,才是真正的求真、求知之道。這次走訪鄭州、開封、洛陽、安陽四大古都,讓臺灣學生們近距離站在歷史遺蹟的面前,才能夠真正聯繫生命,產生深刻的文化情感。
「2019河南省兩岸青年交流月」活動以「文化中原·現代河南」為主題,在一個月的時間裡,兩岸青年學子分成十餘個分營,到河南省鄭州、開封、洛陽、安陽、焦作、濮陽、周口等地參訪交流,了解河南厚重的歷史文化,同時,他們還走進高校、工業園區、基層社區等,體驗大陸高校學生生活,感受河南日新月異的發展進步。
本次活動突出兩岸大學生互動交流這條主線,通過兩岸青年大學生的朝夕相處,強化交流互動,不斷增強豫臺兩地大學生的相互了解和認知,在幫助臺灣大學生更直觀地感知中原文化的同時,增進兩岸青年心靈溝通,加深豫臺兩地青年的友情。
4、第三屆海峽兩岸民航發展暨人才培養論壇首次在臺北舉行
5月21日,由臺灣「中華航空產業發展協會」、財團法人臺灣航空事務教育基金會等主辦,安陽工學院和愛爾培訓機構等協辦的第三屆海峽兩岸民航發展暨人才培養論壇在臺北隆重開幕。來自海峽兩岸教育界、航空界與產業界的76家單位,近130餘名代表參加。
開幕式上,臺灣前民航部門負責人、財團法人臺灣航空事務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張國政代表主辦單位致辭。
論壇上,安陽工學院校長景國勳作了題為《強化專業內涵建設提升航空人才培養質量》的主旨報告。
論壇還舉行了民航發展模式探索、民航人才培養、校企協同民航人才培養模式、航空維修職業教育、無人機發展等14場專題報告會。
5、「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聽臺胞心聲看河南變遷』」系列報導獲點讚
為宣傳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新中國成立70周年取得的輝煌成就,充分發揮對臺工作領域新媒體的作用,河南省臺辦推出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聽臺胞心聲·看河南變遷」系列報導,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接受採訪的臺灣同胞中,有的是隨著中原大地改革開放的腳步而來的第一批創業者,有的是得益於近年來兩岸經貿、文化、教育等交流活動日益頻繁而來到河南工作,也有的是從小跟隨父輩來到此地生活的新時代青年。
報導採用音視頻、圖文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地呈現在豫臺胞的生活、創業、就業狀況,用臺胞的親身經歷,生動講述臺胞、臺商在豫就學、就業、創業、生活的真實故事,全面反映了河南近年來的建設成就和歷史變遷。該專題系列報導播發後,受到廣大臺胞的歡迎和點讚,引發各界積極反響。
6、臺灣世界佛教華僧會贈予周口200多幅古今名家真跡
5月11日至13日,臺灣世界佛教華僧會名譽會長釋廣元一行60人,到周口開展文化交流活動。
在沈丘,釋廣元為家鄉無償捐贈書畫作品200多幅,其中包含劉墉、何紹基、于右任、張大千等古今書畫名家真跡。他還與海峽兩岸的50餘名書法家以篆、隸、楷、行、草等書體共書千字文。
在周口期間,釋廣元一行還先後到鹿邑縣明道宮和淮陽縣太昊陵開展老子文化、伏羲文化交流。
釋廣元表示,海峽兩岸同屬中華一脈,骨肉相連,雖身在臺灣,卻時刻心繫故土,希望為家鄉捐贈更多的古今名家書畫作品,並能為家鄉文化建設、深化兩岸文化交流貢獻微薄之力。
據悉,釋廣元現年91歲,1928年出生於周口沈丘縣劉灣鎮宋閣村。1948年渡臺為僧,現為臺灣世界佛教華僧會名譽會長,臺灣淨律寺住持。
7、「臺灣河南同鄉總會」成立省政協副主席李英傑赴臺祝賀
「臺灣河南同鄉總會」於2019年元月在桃園成立,河南省政協副主席、民革河南省主委李英傑率團赴臺,對同鄉會的成立表示祝賀。李英傑在臺期間還拜訪了臺中、桃園、高雄、南投等相關市縣的河南同鄉會理事長,與臺灣鄉親進行了親切交流互動。
臺灣河南同鄉總會共有12個市縣的同鄉會加入,形成了覆蓋全島、服務在臺河南籍同胞社團組織。總會將與各分會加強聯繫,積極聯誼臺灣的河南籍鄉親,為其相互之間聯絡感情、增進互助合作、積極參與公益及社會福利事業、答疑解惑和排憂解困等方面提供相關服務,成為連接臺灣河南籍同胞以及臺灣與河南各界的民間組織,是豫臺兩地同胞交流的橋梁與紐帶。
8、首屆海峽兩岸暨香港「高校、高中」教育交流論壇在鄭州舉辦
7月21日,鄭州大學舉辦首屆海峽兩岸暨香港「高校、高中」教育交流論壇。來自海峽兩岸暨香港地區和省內外重點高中的校長以及學校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論壇。
論壇上,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評價處處長張珊珊作了題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高中育人方式變革》的報告,同時,來自部分高校和中學的14名代表做交流發言。
據悉,本次論壇是全國高校首次舉辦的海峽兩岸暨香港「高校、高中」教育交流論壇,旨在加深海峽兩岸以及香港與內地高校、高中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並為「雙高」在創新人才培養、教育對接等方面提供互動交流的優質平臺。
9、海峽兩岸張氏宗親(濮陽)聯誼活動成功舉辦
4月27日,「兩岸一家親歡聚在祖根」——海峽兩岸張氏宗親(濮陽)聯誼活動在濮陽成功舉辦。來自海內外的張氏宗親代表團成員120餘人應邀出席活動。
張榮恭、廖萬隆等臺灣張氏宗親一致表示,近年來,河南省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成為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省份之一,不論是今天所處的濮陽,還是河南全省,都是宜商宜居的好地方。希望藉助此次活動,雙方加深合作,搭建有利平臺,共圖發展大計,共創美好未來。
據悉,自2002年起,濮陽每年都會舉辦「中華張姓拜祖大典」,以此為平臺促進兩地交流合作,增進兩岸張氏宗親感情,拉近兩岸宗親心靈距離,共同建設兩岸宗親精神家園。
10、「菁菁聯誼」——當臺灣職業學校遇上鄭州師範學校
10月24日,「菁菁聯誼」——2019豫臺兩地青年非遺文化之旅活動在鄭州藝術幼兒師範學校舉行開營儀式。臺灣雲林大成商工職業學校師生一行32人,與鄭州藝術幼兒師範學校師生歡聚一堂、暢敘友誼、共話發展。
雲林大成商工師生走進鄭州藝術幼兒師範學校的課堂,聽文化課,學手工製作,體驗非遺項目,並對麵塑、扎染、木版年畫的製作等傳統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積極參與其中。
參訪團先後參觀了鄭州市金水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國家級古籍修復技藝傳習中心李仁清傳習所、黃河澄泥硯等非遺項目,通過非遺傳承人的講解和現場技藝展示,使臺灣師生們對厚重的中原文化的起源、形成和發展有了更直觀的了解。
兩岸青年在共同學習傳統文化的同時,體驗到共擔弘揚中華文化之責,共享中華兒女的榮光,在融合發展中厚植兩岸同胞的精神紐帶,實現心靈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