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河南涉臺十件大事揭曉

2020-12-21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月19日鄭州消息 1月18日上午,河南省臺辦舉行新聞通報會,公布「2011年河南涉臺十件大事」評選結果。此次評選採用網上評選形式,經過社會各界認真推薦、精心評選,「中原經濟區合作之旅——走進臺灣」、「第三屆豫臺經貿洽談會暨臺商中原行」「兩岸媒體聯合對『中原經濟區建設』採訪報導」等十項活動入選「2011年河南涉臺十件大事」。

  1、「中原經濟區合作之旅——走進臺灣」活動

  2011年6月16日至23日,郭庚茂省長率「中原經濟區合作之旅——走進臺灣」參訪團赴臺參訪,取得圓滿成功。在短短一周時間內,河南參訪團在臺開展了40多場交流活動,涉及經貿、文化、旅遊、教育、衛生、農業、金融等多個領域。參訪活動以經濟合作交流為重點,開展了中原經濟區建設研討會、經貿合作交流會、豫臺產業合作懇談會等多項活動,走訪考察了內湖工業園區、鴻海集團、統一集團、中華航空、等知名企業,並組織了以「親情之旅」為重要內容的鄉情聯誼活動,相繼在南投縣埔裡鎮、屏東縣高樹鄉進行了農產品採購活動,採購總金額高達867萬元人民幣。截至目前,實際採購1017萬人民幣,全部兌現並超額完成。活動中,通過與臺灣工商界的廣泛交流,共籤約項目72個,籤約金額83億美元(不含與富士康籤訂的18個項目金額),有效地宣傳和推介了中原經濟區建設,推動了豫臺經濟合作向更寬領域、更高層次發展,為中原經濟區建設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2、「第三屆豫臺經貿洽談會暨臺商中原行」活動

  「2011豫臺經貿洽談會暨臺商中原行」活動,於2011年10月19日至22日成功舉辦。活動以中央對臺經濟工作方針政策為指導,以「中原經濟區建設」為中心,以「交流合作、互惠共贏」為主題,以優勢產業推介、合作項目對接、實地參觀考察等活動為重點,廣泛開展了經貿洽談、產品展覽、文化展示、金融交流、農業合作、參觀考察等6個方面10多項活動。活動期間,500多名臺商匯聚漯河,共謀發展大計,共籤約項目48個,總投資36.52億美元,實際利用臺資35.02億美元;120餘名駐港澳地區臺商及島內臺商和新聞媒體記者赴鄭州、洛陽、開封、焦作、三門峽等地考察投資環境,親身感受河南獨特的發展優勢和廣闊的發展前景。此次活動,有效地宣傳和推介了中原經濟區,促進了豫臺經貿合作向更深層次、更寬領域發展,為我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3、兩岸媒體聯合對「中原經濟區建設」採訪報導

  今年以來,我省先後4次舉辦兩岸記者聯合採訪活動,聯合採訪密度之高、宣傳力度之大,是歷年之最,成功地宣傳報導了中原經濟區,進一步提升了河南在大陸及港臺地區的影響力和美譽度。

  這4次聯合採訪活動分別是4月份「聚焦河南新面貌,關注中原經濟區」、5月份「聚焦中原經濟區——河南行」、9月份「記者進臺企」和10月份圍繞「2011豫臺經貿洽談會暨臺商中原行」活動開展的兩岸三地記者聯合採訪活動。

  舉辦這些聯合採訪活動,邀請的媒體面廣、人員多、層次高,包括電視、廣播、報紙、雜誌、網絡等媒體,立體式大規模超容量地對中原經濟區進行全方位深層次地宣傳報導。各大媒體先後共發稿1000餘篇(幅),僅用百度搜索相關兩岸記者報導中原經濟區的內容就高達上百萬條,宣傳效果好,影響面大,達到了宣傳河南、宣傳中原經濟區,提升河南整體形象的目的。

  4、我省首家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在焦作修武建立

  2011年6月8日,國家農業部、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聯合發文批覆河南焦作修武臺灣農民創業園為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修武臺創園規劃總面積約56.7平方公裡,核心區範圍沿雲臺大道兩側縱向分布,佔地5.8萬畝。修武臺創園將發揮修武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交通區位優勢和糧食高產優勢,打造農業高科技示範基地、農業高產高效示範基地、休閒觀光農業示範基地和農產品加工示範基地,將園區建設成為展示河南旅遊農業、產業農業、民生農業、高科技農業和臺灣農民在中原經濟區創業的新亮點。

  5、2011中國洛陽關林國際朝聖大典暨海峽兩岸關公文化論壇

  9月20日,2011海峽兩岸關公文化論壇在洛陽隆重舉行。論壇上,來自海峽兩岸從事關公文化研究的200多位專家學者以及100餘家關帝廟的代表齊聚一堂。論壇圍繞「弘揚關公文化,促進兩岸交流」這一主題,共同研討關公文化在加深海峽兩岸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意義和舉措。此次活動來自臺灣的關廟涵蓋了臺灣全境地區,有19個縣、市,其中臺灣南部的關廟就有42個。論壇還收集出版了《海峽兩岸關公文化論文集》,共收錄論文52篇。當日,還在洛陽關林舉行了「河南省對臺交流基地」授牌儀式。

  6、河南成立大陸首家「臺胞社會法庭」

  12月19日,河南省「臺胞社會法庭」在鄭州掛牌成立。這是由河南省臺辦和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共同推出、旨在維護廣大臺胞合法權益的法律平臺。河南省「臺胞社會法庭」設在河南省豫臺經濟文化交流協會下,由省臺辦具體領導、河南省高院和鄭州市中院進行業務指導,由河南省臺辦熟悉涉臺工作的人員擔任常駐法庭的社會法官,聘請熱心臺商、臺胞事務的臺胞擔任調解員。

  成立河南省「臺胞社會法庭」,既是解決涉臺民商事案件的一種創新,也是維護臺胞合法權益的重要舉措,對整合社會力量,化解涉臺糾紛,依法保護臺企、臺商、臺胞合法權益,積極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7、「豫臺兩地大學生研習營」 首次舉辦

  2011年7月,河南首次舉辦豫臺兩地大學生研習營活動。臺灣嘉義大學和長榮大學兩校大學生參加研習營活動,他們大多來自臺灣中南部的臺南、高雄、嘉義、屏東等市縣,大多數為首次來大陸參訪。其間,營員們分赴鄭州、安陽、開封等地,與華北水利水電學院、登封少林塔溝武術職業學院的學生進行一系列的綜合性交流聯誼活動,內容涵蓋兩岸大學生交流、臺灣大學生武術研習和參觀遊覽。兩地大學生彼此交流,相互學習,加深了情感,增進了友誼,感知到了兩岸青年的血濃於水、心心相通的骨肉親情,加深了對兩岸同胞同根、同祖、同源的感性認識和同為中華民族的思想認同。此次研習活動創新了交流模式,取得了較好的交流效果。

  8、洛陽牡丹首次參展臺北花博會

  2011年3月10日至15日,雍容華貴的洛陽牡丹首次赴臺參展。展出期間,「洛陽春天」展館採用傳統中式布展設計手法,臺階式立體設計,與1500株品種形態各異的洛陽牡丹,組成了一幅美麗的洛陽春景畫面,呈現出花在古城中,人在花叢中的效果。展館一開館,立即在臺北引起轟動,成為臺北花博會一大熱點。每天在「洛陽春天」展館前等待一睹牡丹風採的臺灣同胞都排起長隊。短短5天,觀賞洛陽牡丹的臺灣同胞就突破10萬人次。

  9、臺灣少數民族長老頭目參訪團首次河南行

  9月8日至16日,由臺灣「原住民文化經貿協會」理事長根志優率領的臺灣少數民族長老頭目大陸參訪團一行43人來河南參訪,其間先後到鄭州、開封、洛陽等地參訪,領略華夏古都風採。河南省委有關領導接見了身著盛裝的長老參訪團一行。

  參訪團一行在開封參觀了少數民族幼兒園,與小朋友們一起聯歡。他們來到黃河灘頭,領略母親河的雄渾和博愛。幾天的參訪,長老頭目們對河南經濟社會發展生機勃勃、日新月異的變化表示了由衷的欽佩。他們希望加強與河南在旅遊、少數民族文化等領域合作,共創雙贏。

  10、「第10屆河洛文化研討會」在臺灣舉辦

  4月,由「中華僑聯總會」與中國河洛文化研究會共同主辦的第10屆河洛文化研討會在臺灣成功舉辦,來自兩岸、港澳及海外的400多名學者出席,這也是該研討會首次在臺灣舉辦。其中河南參訪團一行37人由中國河洛文化研究會赴臺參訪團副團長、原河南省政協主席王全書,中國河洛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原河南省政協副主席陳義初帶隊赴臺參會。會議就「河洛文化與臺灣文化」、「河洛文化與客家文化」、「河洛文化與海外華人文化」、「河洛文化與宗族姓氏傳承」、「河洛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及「河洛文化與文化創意產業」6項子議題進行了為期兩天的主題演講和分組討論。大會共收到論文近120篇,其中臺灣學者文章約佔1/3。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表示,河洛文化是連接兩岸同胞感情最重要的支柱。「中華僑聯總會」理事長簡漢生在開幕式上致辭表示,河洛文化的研討可說是兩岸最根本也最務實的文化共識。本屆研討會首次在臺灣舉辦,更象徵著河洛文化的傳承與發揚邁向了一個新的紀元,對加強兩岸文化交流,弘揚中華文化以及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跨出了新的一步。(中國臺灣網、河南省臺辦聯合報導)

相關焦點

  • 粵電集團2017年十件大事揭曉
    近日,一年一度的粵電集團「十件大事」評選活動順利結束,根據投票結果,集團2017年「十件大事」正式揭曉。   評選活動通過集團門戶網站進行投票,從15件候選大事中選出10件。   附:粵電集團二〇一七年十件大事(原則上按發生時間排序)   一、「走出去」戰略實現裡程碑式突破   2017年3月16日,粵電集團約旦油頁巖礦電聯營項目實現融資關閉,正式進入投資實施階段。
  • 河南省臺辦發布《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0年河南涉臺30項大事
    新聞發布會現場    華夏經緯網1月20日訊   1月2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在鄭州舉行了「《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0年河南涉臺30項大事」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上,省臺辦副主任、新聞發言人王慶春就「《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0年河南涉臺30項大事」進行了新聞發布。    發言人指出,1979年1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鄭重宣示了我們黨爭取祖國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和政策主張,標誌著中央對臺方針政策的重大發展,兩岸關係由此揭開新的歷史篇章。
  • 「2019年河南省涉臺十大新聞」評選揭曉
    大河網訊 1月2日,大河網政務記者從省臺辦獲悉,「2019年河南省涉臺十大新聞」評選揭曉,「臺灣少數民族代表團參加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2019兩岸智能裝備製造鄭州論壇暨豫臺經貿洽談會成功舉辦」等新聞入選。
  • 2017年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十件大事揭曉
    中國日報北京1月24日電 由國家林業局保護司、中國綠色時報社、新浪網聯合開展的「2017年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十件大事」評選活動結果今日揭曉。這十件大事是:一、中辦、國辦通報祁連山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七部委聯合開展保護區督查行動2017年7月,中辦、國辦就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發出通報,由於祁連山存在違法違規開礦、水電設施違建、偷排偷放、整改不力等行為,包括3名副省級官員在內的100多人因祁連山生態問題被問責。
  • 「十三五」森林旅遊發展十件大事揭曉
    國家林草局1月18日揭曉「十三五」全國森林旅遊發展十件大事,分別是:一、森林旅遊成為林草業三大支柱產業之一「十三五」時期,森林旅遊遊客總量達到75億人次,創造社會綜合產值6.8萬億元。2016年至2019年,森林旅遊遊客量年增長率達到14.5%,佔國內旅遊人數的比例從27%上升到30%。從2017年開始,森林旅遊創造社會綜合產值超過萬億元,成為林草業三大支柱產業之一。2019年的森林旅遊遊客量達到18億人次,創造社會綜合產值1.75萬億元。2020年下半年,森林旅遊疫後復甦勢頭強勁,全年遊客量達到2019年遊客量的84.2%。
  • 「2018年河南省涉臺十大新聞」評選揭曉
    1月10日,記者從省臺辦獲悉,「2018年河南省涉臺十大新聞」評選結果日前揭曉,「河南省發布惠臺「60條實施意見」助力豫臺合作發展」等新聞入選。  2018年,我省對臺宣傳工作取得新突破。先後舉辦「走進國家中心城市——鄭州」和「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小康路上 看鄉村振興』」兩岸媒體聯合採訪活動。
  • 2017年,這十件大事影響了中國銀行業
    央廣網北京1月18日消息 1月17日,中國銀監會和中國銀行業協會共同發布「2017年中國銀行業十件大事」。十九大及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的召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成立、銀監會開展「三三四十」專項治理等多件大事位列名單前列。
  • 中銀協總結2017年中國銀行業十件大事
    中國證券網(見習記者 張瓊斯)在中國銀行業協會17日舉辦的「2017年中國銀行業十件大事、好新聞發布會」上,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潘光偉發布「2017年中國銀行業十件大事」。  十、放寬外資進入金融業比例限制,積極促進銀行業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點評,2017年中國銀行業十件大事和之前年份的相比,可以梳理出以下幾方面特點。  第一,高度很高。高度體現在2017年十九大和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召開,會上有重大改革和重大政策發布。  第二,創新。
  • 2013年山東省威海市對臺工作十件大事_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
    2013年山東省威海市積極穩妥、紮實有效地開展各項對臺工作,取得新的進展。現將威海市臺辦發布的《2013年山東省威海市對臺工作十件大事》刊發如下:  一、威海至臺北空中直航航線開通,威臺交流更便捷  威海市首部原創涉臺三維動畫片《繁星點點》第一系列26集在央視少兒頻道《動畫大放映-動畫連連看》欄目開播,中國網絡電視臺同步轉播,成為涉臺宣傳的新亮點。
  • 2019年金融信息化10件大事揭曉 數位化特徵明顯
    光明網訊(記者 黎夢竹)2019年我國金融業積極響應國家戰略要求,推動行業數位化轉型,信息化成果豐碩。「2019年金融信息化10件大事」評審結果近日揭曉,「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等事件入選。
  • 2019年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十件大事揭曉
    3月3日,在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當天,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2019年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十件大事」評選結果出爐,該活動已連續開展6年。野生動植物保護十件大事是:中國多項提案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締約方大會上獲通過,中方倡導全鏈條打非理念;多部門聯合開展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行動;中國野外放歸揚子鱷120條,為迄今最大規模;野外引種大熊貓取得新進展,圈養大熊貓種群達600隻;中國基本實現10年植物保護戰略目標,居全球前列;我國最大候鳥越冬棲息地鄱陽湖舉辦首屆「國際觀鳥周」;中國成立亞洲象研究中心
  • 2019年我國「掃黃打非」工作十件大事
    人民網北京1月3日電 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1月3日公開了2019年我國「掃黃打非」工作十件大事,其中包括組織開展五大專項行動、持續打擊涉黃網絡直播平臺、兩高出臺司法解釋加大對網絡犯罪打擊力度等。這十件大事是:一、第32次全國「掃黃打非」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2019年1月17日,會議在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組長黃坤明出席會議並講話,強調2019年「掃黃打非」工作要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營造良好思想文化環境
  • 鄭州九中2020年十件大事新鮮出爐
    2021年1月6日,鄭州九中十件大事正式出爐!回顧2020年,飽含艱辛、榮譽和責任,悄然和我們深情告別;展望2021年,滿載幸福和夢想,已款款走來。2020年極不平凡,「抗疫」精神當是時代賦予你我,最厚重的思政課教材。
  • 「2019年度湖州市精神文明建設十件大事」揭曉
    為宣傳展示全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成果,湖州市文明辦開展了2019年度全市精神文明建設大事評選活動,經徵集評審等環節,現將2019年度湖州市精神文明建設十件大事公布如下。01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文化活動精彩紛呈。
  • 河南發布涉臺十大新聞 金門縣入豫推介旅遊入選
    中新網鄭州2月9日電(記者 趙暉 李志全)2月9日,河南省臺辦披露「2016年河南省涉臺十大新聞」評選結果,河南鄉村與臺灣基層鄉裡結對、泛藍8縣市之一的金門縣首次入豫推介旅遊等事件入選。2016年,河南省對臺經濟工作圍繞「發揮優勢、整合資源、深化合作、服務全局」的工作思路,以經貿活動為平臺,以項目帶動為重點,以產業合作為突破口,不斷推動豫臺經貿合作向寬領域、深層次發展;對臺交流工作注重深耕基層、突出重點、發揮優勢、彰顯特色,豫臺兩地人員交流交往頻繁,遍及各個領域。紮實的工作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在河南,社會各界對對臺工作的關心、支持和參與熱情十分高漲。
  • 旅遊衛視十周年臺慶暨2011首屆視界大賞盛大揭曉
    萬千旅程 十年一見旅遊衛視十周年臺慶暨2011首屆視界大賞水立方盛大揭曉大洋網訊 記者叢林 2012年1月8日,旅遊衛視十周年臺慶暨2011首屆視界大賞在水立方盛大開場,這是2012年開年水立方首場大型公益主題的媒體年度盛典,當晚水立方外牆歷史上第一次變成了純綠色。
  • 2019年「中國森林旅遊十件大事」公布
    新華網北京1月16日電(郭香玉)1月1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森林旅遊管理辦公室公布「2019年中國森林旅遊十件大事」。這十件大事分別是:  一、新修訂的《森林法》明確森林旅遊法律地位  12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修訂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第四十九條規定,在符合公益林生態區位保護要求和不影響公益林生態功能的前提下,經科學論證,可以合理利用公益林林地資源和森林景觀資源,適度開展林下經濟、森林旅遊等。
  • 2019年廣州市社會組織十件大事新鮮出爐!
    剛過去的2019年,廣州社會組織發生了哪些大事?1月5日,2020廣州社會組織交流大會在廣州開幕,公布2019年廣州市社會組織十件大事。本次交流大會由廣州市社會組織管理局主辦,廣州市社會組織聯合會等承辦,將設置科技、產業、金融、文化、社會、公益6個板塊,聯動48家社會組織舉辦37場系列活動。
  • 2017南京十件大事是什麼?
    2017,南京哪些大事讓你影響深刻?有哪些正能量刷爆了你的朋友圈?穿過時光的長廊,我們一起回想……由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主辦,南京市新聞工作者協會、南京報業傳媒集團、南京廣電集團承辦的「2017年南京十件大事
  • 「2018年中國森林旅遊十件大事」公布
    中國日報1月18日電(記者 李弘揚)1月17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森林旅遊管理辦公室公布「2018年中國森林旅遊十件大事」,全國森林旅遊遊客量突破16億人次、公布第二批國家森林步道、公布2018全國森林旅遊示範市縣等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