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頭老街——那段紅色記憶...

2021-02-07 品味黃池

亭頭集鎮(原亭頭鄉),古華亭也。史料記載:距郡城四十五裡,系姑孰鄉,鎮之南為沛國圩。亭在洪柘夾堤中沚(zhi水中小塊陸地),昔為圩眾講約所,未祥築自何代。相傳為天女散花,鄉三老醵(ju,湊錢)金為亭以供之。今址沒於水,南首丁氏聚族居焉。國初有青麓先生諱再騫(進士丁宗閔)讀書亭下,熙已未(739年)成進士,選授黔南祿豐縣令,補知勸(泉)州,攝安寧州,行取科道。後奉諱家居,作傳經家塾於亭之南,子弟薰陶者甚眾。其於圩政亦多所指劃,惜稿本盡散去,鎮南數十武。
    有潭舊名倪家潭,今更名丁家潭、緣潭,北有丁祠也。潭之西有長樂庵,設茶以慰行旅。外附洪、柘兩小圩,中有夾河。中廣濟圩建立陡門,門前有潭名,殷家潭,以殷祠的名,亦為圩望族。
    乾龍間有大軒者甫,弱冠(男子20歲稱弱冠)侍母,奉湯藥不忍赴試, 母促之至郡而院門扃(jiong關門)矣,乃扣門曰:滄海遺珠。文宗奇之,試以七藝,皆英氣逼人,遂冠軍焉。首四題為: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繼三題為晉之乘,三句後以文著於時。其子侄紹軾、紹輅、紹輒,輩皆蜚聲。

 

1939年1月18日清晨,粟裕親自率領新四軍第二支隊三團主力從宣城狸頭橋出發,沿丹陽湖東岸北進。為保守秘密,封鎖消息,部隊僅行程25千米即宿營,第二天便開始夜晚行軍,並從東岸轉向丹陽湖西岸,改乘事先預備好的船隻,沿內河西進。午夜12點,在距離官陡門40千米處的預定村莊隱蔽下來。20日17時,部隊繼續挺進,一直行進到連接黃池、青山大道的亭頭鎮。夜10時經大閘渡過青山河。21日凌晨4時左右,部隊終於迂迴穿插逼近官陡們日偽據點,形成東西夾擊之勢。在新四軍的兩路夾擊下,日偽軍被打得鬼哭狼嚎、血肉橫飛。經過一陣激戰,攻佔了敵軍司令部,端掉了敵據點。 


 
       粟裕大將



官陡門之戰,從攻擊開始到戰鬥結束,僅用時8分鐘,連同清掃戰場在內只耗時20分鐘。這場突襲戰,擊斃官陡門日偽軍200多人,俘敵57人,僅偽軍司令1人因在蕪湖未歸,僥倖逃脫。繳獲機槍4挺,長槍70餘支,短槍10餘支,還有子彈、手榴彈等軍用物品。此役祝捷大會在亭頭舉行。

       革命戰爭時期,亭頭兒女為國紓難,送親人參加革命,為紅色革命出錢出物。其中湧現出的「亭頭三傑」賈濟民、朱昌魯、邵時安便是傑出代表。粟裕大將帶領新四軍部隊進駐亭頭時,當地一沈姓大戶,無償贈與新四軍大米100擔。粟裕大將有感於在革命危難時刻,亭頭人民對革命的理解和支持,親書收條以作憑據。



老街的斑駁記憶



這堵老牆,見證著老街的變遷。




一位民間畫家,依然在這裡默默堅守著那份文化傳承。




老街風情,引來媒體駐足留影

       戰爭的硝煙漸漸散去。歲月的更替,帶不走那段紅色記憶。革命先賢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換來了今天和平、穩定的生活,見賢思齊,我們應當倍加珍惜。

   如今,當你獨處漫步老街時,走在暈黃的路燈下,如同夢境一般,偶爾有亮著現代的霓虹燈箱,在這寂靜的街道上顯得突兀怪異,與古舊的街道極不相配,但這讓人感覺到老街介於歷史和現實之間。寂靜中如果把老街連同那布滿苔痕的牆根磚縫一起讀進去,你會覺得老街是有生命的。每一塊磚瓦似乎都在向你述說著老街上的陳年舊事,於是,老街的氣息會隨著你的腳步漫溢開來。。。




品味黃池,

品味那段紅色記憶。。。


相關焦點

  • 閩西革命基點村巡禮【7】|武平亭頭:古老村莊有了嶄新變化
    據《武平縣誌》記載,「亭頭」一名可追溯至宋代,是個不折不扣的古老村莊,在上世紀30年代,這裡還曾是縣蘇、區蘇政府所在地。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亭頭,感受這裡的厚重歷史,以及她的嶄新變化。亭頭反擊戰勝利後,敵人對亭頭人民更是恨得咬牙切齒,他們組織各種力量,到亭頭擄掠財物,捉人勒索,火燒店屋,實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亭頭人民不屈不撓,一手拿鋤一手拿槍,與敵人展開了針鋒相對的鬥爭。此後的一段歲月,亭頭人民同保安團作鬥爭、和縣自衛隊作鬥爭,一次次粉碎敵人的進攻,直至武平全縣解放。
  • 閩西革命基點村巡禮【7】|武平亭頭:古老村莊有了嶄新變化
    據《武平縣誌》記載,「亭頭」一名可追溯至宋代,是個不折不扣的古老村莊,在上世紀30年代,這裡還曾是縣蘇、區蘇政府所在地。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亭頭,感受這裡的厚重歷史,以及她的嶄新變化。亭頭反擊戰勝利後,敵人對亭頭人民更是恨得咬牙切齒,他們組織各種力量,到亭頭擄掠財物,捉人勒索,火燒店屋,實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亭頭人民不屈不撓,一手拿鋤一手拿槍,與敵人展開了針鋒相對的鬥爭。此後的一段歲月,亭頭人民同保安團作鬥爭、和縣自衛隊作鬥爭,一次次粉碎敵人的進攻,直至武平全縣解放。
  • 【鄉●愁】一個「亭頭」一臺戲
    回家的路是漫長的,遠處家中有親人的等待,也有兒時的記憶,那是一個紅葉滿樹的秋日,允之遠遠地就望到了屋前那三株檜樹,走過木板橋,就見到了亭中母親慈祥的笑容。  如此興旺的家族必有宗祠,張氏最初建有祖廟於清塘之下,後遭火災。
  • 鶴峰五裡坪:老街的紅色記憶
    開欄語我州紅色文化資源豐富,既有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創建的革命根據地——湘鄂西、湘鄂川黔,又有紅色政權舊址;既有紅軍三大主力之一——紅二、六軍團的誕生地,又有抗日戰爭時期的抗戰文化。開發和利用這些紅色文化資源,用紅色精神鼓舞恩施州各族幹部群眾積極投身湖北鄂西綠色發展示範區和全國先進自治州,早日步入小康社會,意義重大。
  • ...仿佛訴說著那段紅色的記憶……這是邯鄲縣四留固村農民魏少先...
    寬敞明亮的近200平方米房間裡,雪白的牆壁上掛滿了紅色電影海報,四周的陳列架上整齊地擺放著一盒盒紅色電影膠片,一臺古老的膠片電影放映機,仿佛訴說著那段紅色的記憶……這是邯鄲縣四留固村農民魏少先創辦的「紅色影片收藏館」。魏少先今年55歲,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接觸上了古玩收藏,並對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紅色電影老膠片情有獨鍾。
  • 打卡湖北紅色記憶之旅,傳英雄志弘英雄氣!
    「與愛同行 惠遊湖北」,一起打卡紅色記憶之旅,追溯先輩足跡,緬懷那段充滿艱辛坎坷而又輝煌熱血的歷史!秋日裡走進長勝街,追尋紅色記憶,感悟紅安人民的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奉獻精神。走進這片紅色的熱土,重溫那段崢嶸歲月,學習革命先輩們自力更生、不怕困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 影壇裡的瑰寶:老電影海報——重拾那段經典的「紅色」記憶!
    重拾那段經典的「紅色」記憶。昔日老電影的宣傳海報,現在已經成為影壇裡的瑰寶!一代人滿滿的回憶,懷念過去經典的老電影。五、六十年代「老電影海報」,那時的電影海報己有收藏價值了!人們懷念的老電影海報不僅具有魅力而且還有它的藝術價值。
  • 十一遊玩攻略|國慶遊重溫那段記憶,海南十佳紅色旅遊精品線路推薦
    在即將到來的國慶小長假選擇用紅色出遊,體驗紅色文化來為新中國慶生也是一場不錯的體驗。重溫那段逝去的歷史記憶,感懷先人留下的寶貴財富,思索自己的人生理想。2019年海南十佳紅色旅遊精品線路帶你觸摸紅色記憶,在這個國慶,讓我們一起去旅行吧!
  • 散文:老街記憶
    沈豔竹城的那些老街,於我來說就像一張張不褪色的黑白照片,靜靜地呆在城市的一隅。它裝載著濃濃的鄉愁,鐫刻著竹城人無數的記憶。驀然回首,那些老街可還在?是否依然?憶往昔歲月,我曾經的母校就在老街深處,那裡的老街陪伴我度過芳華三載,那時的點點滴滴猶在昨日。如今,塵封心靈深處二十多載的老街,就像一位遲暮的老人,靜默地看著這個城市。又像一棵老樹,雖歷經滄桑身軀佝僂但卻更顯蒼勁,獨自守著日出日落。也許它也不知道,在這樣一個追求變化的時代,在這樣一個追求現代化的小城市裡,哪一天它就會被拆除消失,然後,漸漸被人們遺忘。
  • 重溫血與火的崢嶸歲月,約伴陪遊來當地一起找尋那段紅色記憶
    說起屬於這裡的紅色記憶,這片秀美山水因大大小小的歷史事件、青史流傳的英雄先烈鋪染上一層壯美紅色。跟隨伴遊網,一起去找尋昔日紅色記憶,重溫那段血與火的崢嶸歲月。跟著講解員的額講解一路瞻仰下來相信你對息烽的紅色故事一定會有個很全面的了解與認識。
  • 春城數百年的記憶,昆明老街!
    例如成都的寬窄巷子、上海的城隍廟、南京的秦淮河,再比如昆明的老街。 如果說要問昆明老街在昆明人心目中的地位,那大概就是從小到大逛街的首選地吧! 同時,昆明老街也是國內唯一以整個街區作為一個統一地名命名的街區項目,昆明城中最後遺留的歷史街區。
  • 十一遊玩攻略|國慶遊重溫那段記憶,海南十佳紅色旅遊精品線路推薦
    在即將到來的國慶小長假選擇用紅色出遊,體驗紅色文化來為新中國慶生也是一場不錯的體驗。重溫那段逝去的歷史記憶,感懷先人留下的寶貴財富,思索自己的人生理想。2019年海南十佳紅色旅遊精品線路帶你觸摸紅色記憶,在這個國慶,讓我們一起去旅行吧!
  • 南洋記憶——海口騎樓老街
    海口騎樓老街,是海口市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觀,以其獨特性、唯一性而被評為我國首批歷史文化名街。如果您到海口旅遊的話,騎樓老街那是必須要去的。今天我們就走進騎樓老街,感受海口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真實的市井生活。大家一定很好奇什麼是騎樓?
  • 東流老街記憶
    東流老街記憶●張和平(四川)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老街我仍然記憶猶新,雖然她沒有大都市的繁華絢麗,卻有著鄰家小姑碧玉般的內斂和恬靜。老街呈十字形的格局,東西長,南北短,東門右邊第一家是氣派的趙家大屋,典型的徽派明清結構,門口有兩個連心井,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一場意外大火把趙家大屋燒成焦土,我當時上學路過,親眼目睹了人們對那熊熊烈火的無奈,今天只剩下門前的兩口古井還記憶著往昔主人的體面和輝煌。
  • 六安毛坦廠大紅袍油紙傘 傳統工藝承載老街記憶
    六安毛坦廠大紅袍油紙傘 傳統工藝承載老街記憶 2018-02-24 15:28:02   來源:六安新聞網
  • 紅色三晉記憶
    遊客在武鄉縣八路軍太行紀念館接受紅色洗禮圖為運城動能分公司的黨員身穿八路軍服體驗紅色文化。太原小學生來到山西國民師範舊址革命活動紀念館學習革命歷史、感悟紅色文化俯瞰夏縣堆雲洞紅色旅遊景區   山西是一片充滿了紅色印跡的土地,是著名的革命根據地。在這裡,從南到北都留下了革命先輩浴血奮戰、生產生活的足跡,各地的紀念館、遺址及其實物遺存,都見證著那段崢嶸歲月,傾訴著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本期視覺,我們跟隨鏡頭追尋這抹穿越歲月的紅色記憶,傳詠先烈的熱血長歌。
  • 大水田老街,歲月深處走來的記憶
    趁著驟雨初歇的空隙,我和登哥沿著那段依稀殘留著的小道,來到位於山腳下殘存的那排村院,尋找記憶中的老街。老街,留給我的印象其實是極為模糊的。那時我才4、5歲的年紀,外婆家在老街隔西洋江相望的土子園。先前的西洋江,河面寬闊,水流湍急,兩段用杉木搭建的木橋連接河兩岸,走在上面搖搖晃晃。當年老街熱鬧非凡,喧囂吆喝聲此起彼伏,時不時傳入耳中,勾引著童年的我無限嚮往的目光。
  • 龍門浩老街「城市記憶館」 2021元旦將對外開放
    龍門浩老街打造城市記憶館。記者 郭旭 攝  本報訊 (記者 李詩韻)原義大利大使館的留聲機、原美國使館酒吧的咖啡杯、空軍飛行員的皮帽……12月15日,龍門浩老街的裡外巷子內,不少市民正欣賞著屬於龍門浩歷史的老物件。  眾所周知,龍門浩老街在重慶開埠時期繁華一時。
  • 追尋那段英雄記憶
    【記者走軍營】追尋那段英雄記憶——瀋陽聯勤保障中心傳承抗美援朝精神紀事光明日報記者 溫慶生 光明日報通訊員 趙佳慶硝煙滾滾,忠魂烈烈。不容忘卻的歷史歷史長河,奔流不息,總有幾朵浪花,留在記憶深處。瀋陽聯勤保障中心第966醫院坐落在中朝邊境英雄城市丹東,在其院史館裡,一塊刻有洪學智上將手書的石碑格外醒目:「發揚志願軍光榮傳統再立新功」。無疑,70年前那場保家衛國的偉大戰爭,為醫院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寶貴記憶。
  • 老街老巷,尋覓老城記憶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老街老巷,每條老街老巷都有鮮為人知的故事,有一些街巷老舊的讓人情不自禁地想去觸摸它歷史遺留下的痕跡。這些老街老巷在悠長的歲月裡,相互交匯,相互適應,又各自保留其獨特「個性」,這種「個性」,體現了舊時青海人的生活情趣以及青海厚重的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