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縣桃溪鎮亭頭村是省定革命基點村,有悠久而光榮的歷史。據《武平縣誌》記載,「亭頭」一名可追溯至宋代,是個不折不扣的古老村莊,在上世紀30年代,這裡還曾是縣蘇、區蘇政府所在地。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亭頭,感受這裡的厚重歷史,以及她的嶄新變化。
武平縣桃溪鎮亭頭村全景
艱苦卓絕的亭頭阻擊戰
1933年秋,(武平)縣、(桃溪)區蘇維埃政府撤出亭頭後,只有縣遊擊大隊和獨立團巡迴其中,縣遊擊大隊在鄒興龍(桃溪新蘭村人)領導下,為保衛亭頭進行了堅決鬥爭。就在縣、區蘇維埃政府撤走不久後的一天早晨,敵人匯集十幾個鄉村的民團武裝約1000人向亭頭趕來,妄想洗劫、踏平亭頭。好在遊擊隊料敵在先!當敵人的前鋒部隊進入30米射程時,鄒興龍立即舉槍擊斃了敵首,同時一聲令下,村中土銃、長龍、土炮震天動地,敵人亂作一團。遊擊隊乘勝追擊,廣大群眾也拿起武器,向敵人猛烈反擊,有的敵傷兵負隅頑抗,就被憤怒的群眾砍下首級,懸掛橋頭示眾。這次阻擊戰,打死匪敵10多人,繳獲槍枝10多支,駐在塔裡村的紅軍特務連也聞聲趕到,共同殲敵,歡慶勝利。
亭頭反擊戰勝利後,敵人對亭頭人民更是恨得咬牙切齒,他們組織各種力量,到亭頭擄掠財物,捉人勒索,火燒店屋,實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亭頭人民不屈不撓,一手拿鋤一手拿槍,與敵人展開了針鋒相對的鬥爭。此後的一段歲月,亭頭人民同保安團作鬥爭、和縣自衛隊作鬥爭,一次次粉碎敵人的進攻,直至武平全縣解放。
走在鄉村振興的路上
歲月如歌,時光流淌,當年的英雄兒女、光輝事跡都已化作歷史記憶,激勵著今天的人們大力開展經濟社會建設,努力創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春園別墅
時值暮春,沿著亭頭河邊村道行走,入眼儘是生態美景和村民笑顏。村支書兼村主任李鳳進帶著我們走進了村中的「春園別墅」,他介紹:「春園別墅的建築年代較為久遠,損毀較為嚴重,去年,桃溪鎮積極向上級爭取資金進行修繕,目前工程已基本完工。」
亭頭的紅色歷史是當地人民引以為豪的。近年來,得益於市、縣、鎮各級的高度重視,亭頭的紅色文化資源得到保護、利用。李鳳進告訴我們,除「春園別墅」已實施修繕外,「三苟居」「寶善居」的修繕工作也已經上報縣裡。因為村裡以山地為主,自然資源相對匱乏,亭頭村民以外出經商務工為主,與整個桃溪鎮一樣,主要從事不鏽鋼行業。讓李鳳進感到特別高興的是,2016年大學生李升華帶著水產養殖技術回到亭頭創業。李鳳進等人積極幫助李升華的水產養殖基地選址、籌資,目前基地已經開始出產淡水鱸魚。
李升華在水產養殖基地撈起鱸魚
在鄉村建設方面,近年來亭頭迎來了不少讓村民高興、讓村子面貌提升的喜事:改造危橋,新建大橋,硬化道路,建設「祥安小區」新村,新建防洪堤和生態水系……一項項工程的實施,讓古老村莊有了嶄新變化,煥發出新的光彩。李鳳進說:「現在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我們村兩委一定會借好東風、積極作為,努力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亭頭。」
投稿郵箱:sfwfb66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