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每一個中國孩子都在遭受著英語的「荼毒」,背單詞學語法練發音刷成績,毫不誇張地說,英語成了大部分學生的噩夢。
後來,我們慢慢長大成人,滿心歡喜地以為終於可以脫逃英語的魔爪,再也不用考試,再也不用背單詞了!卻不曾想,原來社會大學才是考驗英語的大Boss。
因為,這是個充滿了英語的社會。
如果你想在職場上混得好,尤其是在一二線城市,你會發現英語簡直是無處不在!小到電視廣告,商家名稱,大到行業數據,商務溝通,幾乎所有的一切都需要用到英語。
被英語支配的恐懼感簡直讓人虎軀一震。
我也曾經被這種恐懼支配著,然後走上了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道路。
從此,我的英語能力像開了掛一樣,口語流利,表達自如,參加演講、辯論賽,甚至接受了電視臺的採訪。它不僅讓我實現了職業賽道的改變,還調整了我的人生方向。
成年人學習英語帶著各種各樣的目的。有些人為了自我提升,有些人為了升職加薪,有些人為了商務溝通,有些人為了子女教育,還有些人出於興趣愛好......
不同的人,不同的學習目的,但是出現的問題卻驚人地相似。例如:
問題一:工作繁忙,精力有限,難以抽出整片時間系統性地學習英語
問題二:學習目標過大,沒有針對性地學習相關領域的英語
問題三:注意力分散,使用英語頻率不高,記憶不牢固
......
作為一個已經學了20多年英語的人,這些年的經歷以及走過的彎路讓我深刻明白,出現上述的問題如果不及時更正,是很難學好語言的。
根據個人經驗,想要把英語學好,我總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確立學習目標,制定計劃。
成年人的世界遠比學生複雜,我們需要面對的東西很多。工作,生活,娛樂,社交......這些東西佔據成年人大部分的注意力。當你想要去學習一門技能,尤其是一門語言的時候,你要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例如你希望用這門語言來做什麼,你想要學習哪一方面的語言表達。
明確你的學習目標,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例如我自己對英語純粹出於興趣,想要說一口流利的口語,覺得很酷炫,所以我就是奔著日常交流去學的英語,學習內容偏向日常溝通。我見過一些媽媽,她們為了孩子的教育去學英語,所以她們學習的是英語的日常表達,我也接觸過一些商人,他們為了社交和職場去學的英語,所以他們更加重視的是商務英語,而我以前的一些同事,當他們去學英語的時候,他們關注的是醫學類英語(筆者畢業於醫科大學)。
所以,當明確了自己為是什麼要去學英語,以及重視的領域,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並且學以致用。
二、拆解學習目標,步步為營。
就像我們在讀書時候一樣,設立了要考取理想大學的目標,那就要將目標落實到每一年的目標,每個月的目標,每一天的目標上,一步步拆解,化繁為簡,然後才能完成大目標。
1、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這是我血淋淋的教訓。我作為一個學習了二十年英語的人,走過的彎路不計其數。從讀書時代的死記硬背,到自己從網絡上搜索到的各種方法我都嘗試過了。也許這些方法別人能行,但是在我身上收效甚微。
在念大學的時候,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只需要學兩年大學英語,接下來的三年徹底與英語絕緣。那時候的我為了不丟掉英語做過很多嘗試,從每天早起去藥用植物園讀英語散文,戴著耳機聽BBC一邊聽一邊跟讀(其實壓根跟不上也聽不懂),到去蹭英語專業的課,看美劇和外國電影,下載各種英語app,再去試聽各種英語機構的免費課程,參加各大高校開展的英語角......對於我而言,這些都是很寶貴的經歷。不能說我在這些經歷裡完全沒有進步,但是收效甚微。後來畢業後我依然對英語抱有濃厚興趣,經過大學五年的嘗試,我知道自己不能再像從前那樣東一榔頭西一錘子地瞎折騰了,要想真正學好英語,我需要進行專業化、系統化的學習。
所以,我直接去了專業的英語機構,花了一大筆錢報名兩年的課程。毫不誇張地說,這兩年時間裡,我的英語水平簡直就是直線上升。因為我在專業的地方,接觸到了專業的培訓和教育,我學習到了外國人本土的表達方法和思維方式,並且在不斷的實際交流中大量使用英語,我徹底丟掉了不敢開口和中式英語的包袱,變得自信,積極。我的口語流利,並且發表演講,甚至還被推薦為明星學員接受了電視臺的採訪,當然,這是後話了。
說了這麼多,我只是想表達一個觀點,很多人都有一顆想要把英語學好的心,但是卻肉疼花出去的錢。這是人之常情。可是,請相信我,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是這個世界的道理。不要用自己的業餘,去挑戰別人的飯碗。這對你很不利,既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
2、合理使用學習工具。
現代網絡社會非常便利,上網一搜什麼都有。推薦一些學習英語的app,個人體驗感很好。例如:China Plus,BBC News,EZFM,喜馬拉雅,TED.......當然,如果可以翻牆的朋友們還可以去YOUTOBE,QUORA這些網站轉轉,能夠發現很多驚喜。對於這些網絡工具,要合理使用,我的做法是每天清晨起來,打開任意一個app,放著節目音頻然後一邊洗漱一邊聽,互不耽誤。千萬不要小看這種做法的威力,慢慢地你會發現自己的聽力提高了很多,有些單詞在不知不覺中就記住了。
學習就是這樣的,潛移默化,質量不夠就由數量來湊,然後在某一天你突然就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脈,融會貫通了。
當然,以此類推,你可以在上班路上聽,健身跑步聽,甚至是睡前聽。不拘泥於形式。
3、保證學習時間。
這一點很重要。非常重要。超級重要。
如果說上述的兩點是一棵樹的枝杈,那麼保證學習時間就是這棵樹的根。任何學習,任何技能,如果不能保證學習時間,一切都是瞎扯淡。
如何保證學習時間呢?這就涉及到自律性問題了。成年人的世界總是複雜,經常會有突發性事情需要處理,所以如何保證學習時間變得格外重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每周至少安排3-4小時整塊的時間來學習,真不是開玩笑的,如果一直靠碎片化學習知識,不要說吸收,最大可能是過目即忘。那樣的學習,既費錢又費時,何必呢?
三、制定學習計劃,大量練習。
Practice makes perfect是一句非常有用的話。永遠不要懷疑重複的力量,當重複練習的數量達到一定時,量變引起質變,你的語言水平絕對會有質的突破。這一點我深有體會。中國人學英語一直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啞巴英語。很多人英語筆試能力槓桿的,但在開口表達時卻結結巴巴,讓人聽了很是尷尬,深切疑惑為啥這傢伙如此表裡不一。
我對高中一位非常前衛的英語老師印象深刻。當年作為我們的科任老師,她在課室裡給我們放最新的外國電影,給我們聽最潮的英文歌曲,還告訴我們要忘掉啞巴英語,表達不好也不要怕,「反正說出來噁心的不是自己。」這是她當時的原話。這句話就像一顆子彈一樣射中了我的心,頓時醍醐灌頂,對啊!噁心的又不是我自己,那我怕什麼?估計我就是從那時候開始變得更加活躍更加敢開口講英語的吧。
人生路漫漫,困難的事情多著呢。英語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部分。
其實,好的人生是設計出來的,當你真正想去做什麼的時候,遵從內心的想法,一步一個腳印,為自己的夢想添磚加瓦。好比學英語,如果你真的很想學好,那就去做,不要慫,就是幹。
畢竟,如果在年輕時不好好設計自己的人生,那在未來的時光裡自己只會被人生設計。
我們每個人都想突破自我,渴望在短暫的時間內破繭成蝶,完美地控制住一切。然而事實是,我們控制不了時間,唯一能夠控制的是我們的專注力。當你把專注力投放在哪裡,產出就在哪裡。
如果你真的很想學好英語,那就專注在英語上,付出努力,總有一天,你也會說出一口酷炫流利的英語。
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