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日,長沙各大小龍蝦店的生意火爆。 長沙晚報記者 李金 攝
五一小長假剛剛過去,你有沒有和小夥伴們去丹麥吃生蠔?最近關於丹麥生蠔成災、當地人束手無策的新聞霸屏,不少國人要丹麥政府開放「生蠔籤證」,引入「中國吃貨」。為此,攜程開發「丹麥生蠔吃貨旅遊路線」,據戲稱淘寶、京東已經將丹麥生蠔承包要運回國內售賣……而在長沙,生蠔加上小龍蝦已經引爆這個夏天,夜幕降臨時各個夜宵點尤為熱鬧,食客吃得高興,老闆數錢開心。
現象
丹麥用生蠔吸引中國人旅遊
近日,丹麥駐華大使館官方微博發布了題為《生蠔長滿海岸,丹麥人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的文章,稱近年來丹麥海岸遭太平洋生蠔的物種入侵,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但當地人對此卻束手無策。此文引起了相當一部分國人的興趣,紛紛留言要求丹麥政府開放「生蠔籤證」,引入「中國吃貨」。
中國吃貨紛紛留言:只要丹麥方面開放,「一個月的時間,我們可以把生蠔吃成『世界珍稀物種』」。有意思的是,丹麥駐華使館新聞和公共外交部門竟然認真考慮起中國網民的建議,並且表示,已推出一些吸引中國遊客的便利政策,包括在丹麥公共場所開設更多中文服務,以及專為中國人設計的定製遊,「我們正考慮放寬對中國遊客赴丹旅遊的限制」。
對此,國內旅行社也反應快速,五一小長假期間,攜程旅遊推出「丹麥生蠔之旅」,包括跟團遊、自由行、定製遊等產品,不僅機票酒店自由打包和優惠價,還提供《滅蠔指南》。「丹麥生蠔之旅」在APP和網站一上線就引發大量網友點擊諮詢。
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前後一周內前往北歐、東歐等地的出遊需求增幅明顯。最熱門的線路主要有俄羅斯+北歐四國(芬蘭、丹麥、瑞士、瑞典)、北歐四國+冰島等。
「其實丹麥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想用生蠔來釣中國吃貨去旅遊消費呀!」對於「丹麥生蠔」一夜爆紅,長沙某營銷策劃公司的創意總監認為這是一場專門策劃的「炒作」,目的是用生蠔作為噱頭來吸引中國吃貨的眼球,推廣「丹麥旅遊」在中國的知名度,吸引國人去旅遊消費。
市場
吃貨經濟成餐飲、高端奶、休閒食品等企業搶奪熱點
其實不止丹麥,其他一些國家早就靠「吃」來博眼球了,比如,美國的「亞洲鯉魚」、英國的「小龍蝦」。
關於小龍蝦的新聞曾經出現在中國的網際網路上,網友們的反應普遍是:你們為什麼不找我們?尤其是小龍蝦——在蘇格蘭,有的小龍蝦竟然長到了20多釐米——「簡直就是暴殄天物!」有網友「憤怒」地評論道,「你們知道在中國『麻小』多少錢一斤嗎?!」
公眾眼球有限,靠什麼來博得他們關注呢?丹麥、英國等國家都紛紛選擇了「吃」,重點抓住「中國人愛好、好吃」的心態。如果世界上哪個地方有不要錢的美食,很多國人恨不得「漂洋過海來吃你」。這也從正面恰恰證明了「吃貨」引發的消費市場這塊蛋糕有多大!
為了爭奪這塊巨大的「吃貨蛋糕」,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下,國內的各大公司加快在餐飲、高端奶、短保烘焙、休閒食品等高端飲食消費方面布局。
從「吃飽」到「吃好」,生鮮、休閒食品等成為消費者「甘心撒錢」的領域。目前國內生鮮電商市場規模已達千億元,預測到2020年,線上生鮮消費總規模或將增至3470億元,年輕消費者是消費升級的主力。
除了線上生鮮電商外,在大生鮮領域中,飲品的消費升級趨勢明顯顯露。以高端奶為例,2016年銷售收入達400億至500億元,未來高端奶收入規模仍將維持5%~15%的增速。
目前中國休閒食品人均消費量遠低於日本、歐美等國家和地區。根據中國產業研究院的預測,中國休閒食品市場規模將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長,2021年將達到17000億元。其中,三、四線城市的消費水平提高將成為重要增長點。同時,受益消費升級和休閒食品健康化趨勢,休閒食品價格中樞將穩定上移。
本土
生蠔、小龍蝦點亮不夜城
國人愛吃,各個省份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但要論「吃貨」精神,尤其是對小龍蝦和生蠔的偏愛,長沙人稱第二,恐怕沒人敢稱第一。
傍晚,夜幕降臨,各餐飲店五彩燈光點亮長沙各大宵夜店。而各個夜宵店,必不可少的一道招牌菜便是小龍蝦和生蠔了。
「今天武漢的同學們專門來長沙吃小龍蝦,有的去年來吃過,還惦記著這味道,趁著『五一』假期,大家結伴就又來了。」在坡子街蝦忙餐飲店吃完宵夜的李志奇還不忘和小夥伴們在門口拍照留念。
蒜蓉蝦、油燜大蝦、香辣蝦尾和蒸蝦……小龍蝦這兩年在全民熱捧下成為美食界的扛把子,利潤高、粉絲多,圍繞「小龍蝦」而開的餐飲店如雨後春筍,街頭巷尾隨處可見。
很多朋友們圍坐一桌,正在啃著小龍蝦,洋溢著幸福歡笑,小龍蝦正成為當下的一個飲食主流。過去,大家聚會喝酒,現在聚會大家啃著小龍蝦喝著啤酒。以前大家聚會喊著,走喝酒去!現在,大家來一句:小龍蝦,我們走!
別看一家小龍蝦店不過100平方米,日營業額能夠破10萬元,排隊等號經常要等上半個小時。而有些生意特別火爆的店甚至要排隊等一個多小時。
而目前生蠔也正在長沙興起,吃宵夜來一打生蠔下啤酒很起勁!也許假以時日,生蠔也會如小龍蝦一樣,成為招牌主打,「×××生蠔夜宵城」湧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