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饃片抹臭豆腐
如果說以上吃臭豆腐的方式還不過癮,這裡還有一款臭豆腐炒雞蛋,味道美的簡直妙不可言。三個雞蛋,敲開入碗拌勻,再夾入一塊臭豆腐,再次用力攪勻;鍋內放入少許油,待油熱後,蔥花熗鍋,之後將碗中青灰的有點綠的混合物倒入。隨著油溫的加熱,奇怪顏色的雞蛋液迅速蓬起,股股的臭香味也隨之而來,然後,這氣味開始鑽頭覓縫,充滿整個室內。出鍋後,雞蛋呈青灰色,有一種混沌之感。品嘗一下,起初那臭烘烘的味道似乎有壓倒之勢,隨後乃略有蛋香本味出來,二者混合,頗為有趣。
臭豆腐蝦仁炒雞蛋
王致和臭豆腐是老北京漢族的傳統小吃,屬於豆腐乳的一種。發明人是安徽人王致和,流傳至今已有300多年。他原是個文人,相傳清康熙八年,他進京趕考不中,便以做豆腐為生,並創製出臭豆腐。再後來,他對臭豆腐又進行了多次改進,質量更好,名聲更高。清朝末葉,傳入宮廷。
相傳,慈禧太后有三大飲食嗜好,其中之一就是愛吃王致和的臭豆腐,還將其列為御膳小菜,並按其青色方正的特點,賜名「御青方」。對於吃臭豆腐,慈禧太后還規定必須是當天從王致和南醬園現買的。而且為避免被太監糊弄,擔心用隔天的臭豆腐應付她,吃完還偷偷兒地往臭豆腐裡埋進一粒花椒。有一次,還真讓老太太猜著了,有個置辦臭豆腐的太監偷懶,把上一次吃剩的臭豆腐給端了上來,慈禧不動聲色地用筷子一夾,果然花椒還在,大怒,下令嚴辦。到了清光緒八年,經鄉賢推薦,王致和應試順天府。考題為「知味下車」。王致和靈機一動,吟詩一首,盛讚自己發明製作的臭豆腐:明言臭豆腐,名實正相當。
自古不釣譽,於今無偽裝。
撲鼻生奇臭,入口發異香。
素醇饒回味,黑臭蘊芬芳。
珍饈富人趣,野味窮者光。
既能飫饕餮,更可佐酒漿。
餐饌若有你,宴飲亦無雙,
省錢得實惠,賞心樂未央。
自此以後,詩裡所說的「撲鼻生奇臭,入口發異香。素醇饒回味,黑臭蘊芬芳。」的臭豆腐一直流傳至今,2008年,王致和腐乳釀造技藝列入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最後,出於誘惑和好奇,我也買回一罐臭豆腐,在打開瓶蓋的那一刻,電風扇一吹,滿屋的臭哇,簡直讓人想哭。想想,有些人對它敬而遠之,但它又是一些人的一種特殊嗜好,既開胃下飯又物美價廉,風味特殊的小方塊擁有一種奇特的魅力。編輯:溫英傑
轉載請註明來源:東方文化雜誌(ID:dfwh-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