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鄱陽湖、太湖、巢湖、洪澤湖被稱為近代的「五湖」,有湖的地方都土地肥沃,美麗富饒。然而地處黃土高原的山西也有「五湖」:晉陽湖、雲竹湖、漳澤湖、鹽湖、伍姓湖如鑲嵌在三晉大地上的明珠,色彩斑斕,是山西不可多得的寶貴自然資源。隨著現在生態保護與修復,五湖碧水蕩漾、水鳥棲息,在空中俯瞰,宛如畫境。
漳澤湖位於山西省長治市,被稱為太行山上一抹靚麗的「江南秀色」。漳澤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規劃面積58.72平方公裡。
這裡是植物的寶庫,公園內現有植物300多種,其中高等植物52科217種、浮遊植物7門83種。這裡是鳥類的天堂,現有包括大天鵝、大白鷺、白琵鷺、蒼鷺、池鷺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內的鳥類15目45科168種。
群山環抱之中,漳澤湖就像一面巨大的明鏡嵌在平疇綠野的懷抱裡。沿岸茂密的林帶鬱鬱蔥蔥,亭臺樓閣錯落有致,登臺觀望,煙波浩渺,碧水蕩漾。亭臺周圍群芳爭豔,芬香馥鬱,不是江南,勝似江南。
2020年9月,山西運城,入秋以來,隨著氣溫的變化,運城鹽湖呈現出色彩斑斕、美不勝收的秋季特有的絢麗景色,空中俯瞰,宛如一幅幅美麗圖案,十分迷人。
在山西運城,隨著氣溫的升高,鹽湖景區呈現色彩斑斕的美麗景觀。近幾年隨著鹽湖生態環境治理的不斷推進,微生物物種逐漸豐富,鹽湖的生態圈也在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鳥類來這裡巡遊覓食,各種鳥兒歡聚一堂。
運城鹽湖地處晉南盆地腹地、秦晉豫黃河轉彎處,是世界三大硫酸鈉型內陸鹽湖之一,古稱「河東鹽池」。其含鹽量類似中東「死海」,人在水中可漂浮不沉,故被譽為「中國死海」。
人們對運城鹽湖的開發利用已達4000年以上歷史。史載唐大曆年間,「河東鹽池」每年的鹽利佔全國鹽利收入的四分之一,佔財政總收入的八分之一。直至今日,這裡「夏產鹽,冬產硝」,依然是當地重要的工業基地。
晉陽湖位於山西太原市,有「華北第一人工湖」的美譽。這個最初為電廠冷卻用水而建的人工湖,經過數年治理,已成為北方難得一見的水域公園。
晉陽湖公園內東岸和北岸已對外開放運營。晉陽湖二期建設也將於年內開啟。
汾河碧水長流,晉陽湖波光瀲灩,人水相親,一步一景,成為市民休憩遊玩的熱門地。僅2020年上半年,晉陽湖公園遊客量就超過160萬人次。
伍姓湖位於山西省中條山北麓、永濟市區東北方向,總面積40.29平方公裡。該湖源於舜帝後裔五大姓氏——虞、姚、陳、胡、田居於湖邊而得名。
這裡生物資源豐富,生長著大量的蘆葦、苔草、香蒲等溼地植物,一直是我國候鳥遷徙廊道上的重要驛站,主要包括大天鵝、灰鶴、鴛鴦、草鷺、黑雁、雨燕、赤麻鴨、綠頭鴨等40餘種珍稀鳥類。
如今的伍姓湖正逐漸再現水鳥雲集、荷花如霞、漁舟唱晚的美景。
雲竹湖是華北地區少有的高山湖泊,四面環山,景色宜人。湖邊蜿蜒曲折,湖水四面延伸,形態豐富多姿。有詩曰:「莫道太行無佳境,當知榆社有水鄉。君若蕩舟雲竹湖,定將此處比蘇杭」。
雲竹湖位於山西省晉中市榆社縣西南部,湖區地域大,跨雲竹鎮和河峪鄉兩鄉(鎮)。這幾年,榆社縣已在雲竹湖畔舉辦了多屆休閒旅遊垂釣節和環雲竹湖自行車嘉年華比賽。雲竹湖「堪比蘇杭」的美名遠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