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南京旅行時,朋友推薦南京眼步行橋值得一看,據說它是有別於江寧小龍灣橋的又一座南京網紅橋。傍晚時,驅車前往得以一見,果然非同一般,這座橫跨江面上的橋不同於常見的步行橋,卻是讓人震撼的「大橋」。
南京眼步行橋位於南京市建鄴區境內,是一座連接江洲街道與雙閘街道的橋梁,橫跨長江夾江水道南部,為兼具交通和景觀特點的人行橋。據說這是長江上的第一座步行觀光橋,橋上不通車也不能騎自行車,僅供步行卻如此大手筆,真感嘆「太土豪」了。
步行橋北起江洲街道島嶼青年森林公園、南至雙閘街道國際青年文化公園南京奧林匹克博物館,總長827.5米,設計全橋可容納近4萬人,不僅可讓更多的人觀賞,還可組辦大型節慶活動。
橋面上保留的「分享青春,共築未來」主題宣傳牌讓人們明了此橋南京青奧會有關。2013年1月15日,原命名為南京青奧會步行橋開工建設,20個月後正式投入使用前從近5萬條社會徵名的「創意」中,最終選定並更名為「南京眼步行橋」。「南京眼」寓意步行橋兩端分別有一個Q狀造型,如兩隻眼睛, 不僅形象,而且更讓人朗朗上口。
形如其名,步行橋的藝術創意絕妙,從近處看,斜拉橋的鋼索與拱塔飄逸有機結合,羽翼般斜拉著鋼索振翅向上,像豎琴的琴弦,行人穿行其間猶如琴弦上跳躍的音符。兩塔相對,又好似兩位好友互相伸出鼓勵的大拇指。
夜色中,新晉網紅橋「南京眼步行橋」身姿妖嬈。
南京眼中部微拱起,契合小橋流水人家的中國古典詩意。整座大橋外觀造型簡潔飄逸,兩個白環既相對又似分離,動感極強。橋身似泛起的漣漪,由寬漸窄,由窄漸寬,猶如音符在流動。
入夜,南京眼步行橋的夜景效果比白天迷人。步行橋選擇索塔、鋼箱梁以及橋面欄杆作為照明要素,在橋面設置泛燈光照亮索塔,實現鋼塔通體透亮的效果,同時通過洗牆燈照亮鋼箱梁風嘴,勾勒主梁線形,將兩個通體透亮的索塔連接起來。
據說,南京眼步行橋景觀照明分平日模式、節假日模式和特殊慶典模式。平日模式打開白色索塔泛光燈、鋼箱梁風嘴洗牆燈和橋面欄杆燈;節假日模式在平日模式基礎上,將索塔泛光燈變為彩色,營造鋼塔流光溢彩效果;特殊慶典模式在節假日模式基礎上,打開雷射燈,營造翻花繩動態效果。
南京眼步行橋是一座雙塔雙索麵鋼箱梁斜拉橋,索塔為傾斜橢圓型結構,下橫梁以下部分為實心鋼筋混凝土塔柱,其上部分為鋼塔柱;鋼箱梁採用變寬構造,不僅能滿足通行需求,還為觀光留影、重大節日活動預留空間。
單個鋼塔重約2200噸的橋塔白環兩側如羽翼般斜拉的鋼索振翅向上,好像豎琴的琴弦。南京眼步行橋不僅能滿足兩岸居民遊客低碳出行的需要,更為中國橋梁建設領域贏得榮譽,成為中國首次獲亞瑟·海頓獎的橋梁項目。
步行橋南岸的南京奧林匹克博物館等青奧板塊主題社區的夜景觀感,呈現了六朝古都南京的現代時尚風範。
登橋遠眺,盡收眼底的奧體中心、河西新城CBD建築群、青奧村、江心洲智慧島在夜幕中,十分炫目。
剛投入使用時,南京眼步行橋曾經創造每日遊客量達上萬人次的火爆記錄,如今遇上大型活動或重大節日,南京眼步行橋遊人如織的場面還有點看頭,平時橋上的人只有鄰近居民前來散步。我在上個月去時,橋上冷清得很,從橋頭到橋尾看到的人不足兩位數。
作為金陵古都濱江風貌的新地標,南京眼步行橋成為網紅景觀,為城市增添了亮色,但我更看重的是其實用功能的發揮,花那麼多錢建設,其「性價比」值嗎,朋友們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