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議論文寫作指導之提升議論文寫作的檔次

2020-12-21 高考網

  根據以往的情況來看,大多數考生的高考作文選擇的是議論文。不過,許多考生在寫作議論文時,存在思路混亂、材料陳舊、論證乏力、語言乾癟等不足,嚴重影響了得分。

  對於議論文來說,文章的思路並不需要太複雜,關鍵是要清晰。考生在寫作議論文時,首先要破題,讓文章的中心凸顯出來,然後圍繞中心,先問一個「為什麼」,再說一個「怎麼辦」。這樣就可以避免審題時打「擦邊球」,使論證邏輯嚴密,文章思路清晰。在文章的顯眼位置,考生還要著力打造主旨句,讓文章的骨架立起來。下面,我們以一篇學生習作為例,談談議論文應如何理順思路。

  出格周棟

  著名哲學家王爾德說:「我時常追隨父輩的腳印,結果卻迷失了自己。」確實,在如今日新月異的世界,只有大膽出格,才能成為生活的強者。

  有中國「零售大王」之稱的馬雲說:「背對萬人馳行,自然萬裡獨一。」他敢於打破常規,勇敢創新,採用新的運營模式。堅持用「倒立」的觀點看人,使「淘寶」旗下的「阿里巴巴」在初出茅廬時就超過老牌勁敵ebav網,他本人更是名利雙收。獨特與出格的思維使他成功了。國家如此,公司如此,個人亦如此。餘秋雨常常吸收新異奇特的想法,從另類的角度看問題,並將之融入作品中,所以,他的文章使人讀來有一種超脫與明澈的感覺……可見,只有敢於出格,獨樹一幟,不為生命中狹窄的「巷口」所局限,才能長久發展。走出「巷口」,正是走向遼闊世界的開始。

  古今中外,又有多少悲劇的發生正是沒有逃離這宿命般的魔咒?傳奇才女張愛玲說:「生命有它的圖案,我唯有臨摹。」在當時的上海,張愛玲不僅是個有名的才女,更是著名的時尚中人。張愛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個享樂主義者,又是一個對生活充滿悲劇感的人。她因為沒有長遠的目光。更沒有對生命的出格付諸行動,最終只留下了令人悲憫感慨的一生。墨守成規,亦步亦趨,就註定會被時代淘汰,與成功無緣。只有走上和別人不一樣的道路,才能看到和別人不一樣的風景。

  斯特裡馬特用陽光中的微塵詮釋出格的生命,唯有不拘地移動,才可能永恆地存在;村上春樹用山野的鮮花詮釋出格的生命,唯有任意地綻放,才可能有繁華的春天:大仲馬用亂石中的珍珠詮釋出格的生命,唯有改變局勢,才可能脫穎而出。所以,萬千世界裡,不能讓風沙掩蓋了自己,只有匠心獨運、別出心裁,才可以使靈魂出格,在人生的高地裡出奇制勝。

  羅素認為,出格之人創造世界,保守之人繁衍種族。當生命之帆落滿風塵,唯有打破常規,大膽出格,才可使其在桃華柳密處覓得小徑,在大江東去時華麗轉身,在萬徑人蹤滅時守得雲開見月明!

  本文中心明確,筆力集中,論據充分,語言有張力,且能進行理性思考,體現了一定的寫作功底。

  「出格」是個多義詞,文章未能很好地破題,論證語段只是散亂無邏輯的排列堆砌,缺乏內在的邏輯聯繫。語段開頭缺少導入句,給讀者以突兀之感,且個別語段分析事例時游離於中心之外。

  對策

  1.破題。「出格」是個多義詞,根據文章內容,我們可以將論點確定為「敢於打破常規,敢於創新」。這樣,文章的中心便明確了。

  2.理清思路。先問一個「為什麼」:為什麼要打破常規呢?分解理由為二:一是只有打破常規,才能給事物注入無窮的活力;二是墨守成規只會阻滯事物的發展。這樣一正一反,理由充分。再說一個「怎麼辦」:「出格」不是無原則的放縱,不是無理由的包容,而是一種打破常規、特立獨行的行為。這樣辯證分析,凸顯理性光芒。

  3.給論證性的語段加導入句。或名言導入,或理性闡釋,避免事例疊事例,使語段開合有度。

  修改示例

  著名哲學家王爾德說:「我時常追隨父輩的腳印,結果卻迷失了自己。」確實,在如今日新月異的世界,唯有敢於打破常規,敢於創新,大膽出格,才能成為生活的強者。

  只有不拘一格,獨樹一幟,打破常規,才能給事物注入無窮的活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不竭動力,是一個國家進步的源泉。有中國「零售大王」之稱的馬雲說:「背對萬人馳行,自然萬裡獨一。」他敢於打破常規,勇敢創新,採用新的運營模式,堅持用「倒立」的觀點看人,使「淘寶」旗下的「阿里巴巴」在初出茅廬時就超過老牌勁敵ebav網,他本人更是名利雙收。獨特與出格的思維使他成功了。國家如此,公司如此,個人亦如此。餘秋雨常常吸收新異奇特的想法,從另類的角度看問題,並將之融入作品中,所以,他的文章使人讀來有一種超脫與明澈的感覺……可見,只有敢於出格,獨樹一幟,不為生命中狹窄的「巷口」所局限,才能長久發展。走出「巷口」,正是走向遼闊世界的開始。

  墨守成規,亦步亦趨,只會阻滯事物的發展。

  帕斯卡曾在《物理》中說:「一個人若循規蹈矩地走,必定會循規蹈矩地迷路。」古今中外,又有多少悲劇的發生正是沒有逃離這宿命般的魔咒?傳奇才女張愛玲說:「生命有它的圖案,我唯有臨摹。」她因為沒有長遠的目光,更沒有對生命的出格付諸行動,最終只留下了令人悲憫感慨的一生:民間作家王蒲山,因為沒有與眾不同的特色,最終被浩瀚書海所湮滅,其作品更是難以登堂入室:著名生物學研究者巴甫洛夫,因為只認為生命活動受神經控制,只按照死板的模式做實驗,最終與第一種激素的發現失之交臂……墨守成規,亦步亦趨,就註定會被時代淘汰。與成功無緣。只有走上和別人不一樣的道路,才能看到和別人不一樣的風景。

  出格不是無原則的放縱,不是無理由的包容,它是一種打破常規、特立獨行的行為。斯特裡馬特用陽光中的微塵詮釋出格的生命,唯有不拘地移動,才可能永恆地存在;村上春樹用山野的鮮花詮釋出格的生命,唯有任意地綻放,才可能有繁華的春天;大仲馬用亂石中的珍珠詮釋出格的生命,唯有改變局勢,才可能脫穎而出。所以,萬千世界裡,不能讓風沙掩蓋了自己,只有匠心獨運、別出心裁,才可以使靈魂出格,在人生的高地裡出奇制勝。

  羅素認為,出格之人創造世界,保守之人繁衍種族。當生命之帆落滿風塵,唯有打破常規,大膽出格,才可使其在桃華柳密處覓得小徑,在大江東去時華麗轉身,在萬徑人蹤滅時守得雲開見月明!

  雕琢語言展文採

  如何使議論文有文採呢?其一是引例要精。事例僅為引子,要從中引發對生命的沉思,從而折射出理性的光芒。其二是語言要活。語言的意蘊要深刻、形象要豐滿、句式要靈活、見解要新穎。具體方法如下:

  1.精心選擇靈活多變的句式。

  2.利用修辭增強表達效果。

  3.巧妙使用成語、諺語、歌詞、詩文名句和中外格言等,使議論文文句精美,意味深長。

  ①「臥龍先生」諸葛亮大至軍事政務,小至柴米油鹽,都一一管到,乃至落了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下場。驀然想起帕瓦羅蒂年輕時的夢想:成為一個全能的人。他的父親對他說:「你面前有兩把椅子,如果你想坐在兩把上,那你更容易落在兩把椅子的空白之間。」帕瓦羅蒂聽後恍然大悟。他放棄了原來的目標,只是一心追逐音樂展開的雙翅。

  ②我釋然:蠢人作繭自縛,智者破繭而出。

  ③孔子朝我們走來了,以中庸為石子,鋪就一條不偏不倚的「仁」之路。「仁」者不僅要愛人,也要愛己。這種愛已就體現在對自己不苛刻、不妄求。懂得放棄、懂得留白的人也就懂得了月圓為畫、月缺為詩。加拿大某航空公司的女職員梅根,最大的夢想就是登上珠穆朗瑪峰。當成功攀到8500米的高度時,她發現了在山坡上奄奄一息的尼泊爾女登山者比斯塔。梅根望了望近在咫尺的峰頂,毅然作出了抉擇:下山!

  ④逝者如斯夫!短暫的生命中我們要學會給生命留白。

  本文儘管開宗明義,思路暢通,論據翔實,但論據語段述多於議,未能洞幽發微,折射出理性的光芒,特別是第一段和第三段,僅停留在敘述層面上,扣題不緊,語言乾癟。

  我們在第一段可巧引詩文名句,打造哲理句,增添意蘊;第三段可打造整散句式,添加獨特感悟,增強厚重感;第四段打造比喻句,增強表達效果。

  ①史鐵生說:「人的殘疾證明了神的完美,」原味的哲理,醉臥在智者的思緒中,留一點微溫。若你固執追求完美,讓生命充得過滿時,你等於給自己作了一個繭。「臥龍先生」諸葛亮大至軍事政務,小至柴米油鹽,都一一管到,乃至落了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下場。人生就是一個泅渡的過程,我們永遠都想追逐彼岸完美的目標,但結果往往非你所願。驀然想起帕瓦羅蒂年輕時的夢想:成為一個全能的人。他的父親對他說:「你面前有兩把椅子,如果你想坐在兩把上,那你更容易落在兩把椅子的空白之間。」帕瓦羅蒂聽後恍然大悟。他放棄了原來的目標,只是一心追逐音樂展開的雙翅。

  ③千江水有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天。懂得給生命留白的人,生命一定不會給他留白。孔子朝我們走來了,以中庸為石子,鋪就一條不偏不倚的「仁」之路。「仁」者不僅要愛人,也要愛己。這種愛己就體現在對自己不苛刻、不妄求,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隨物賦形,行於當行,止於當止」。懂得放棄、懂得留白的人也就懂得了月圓為畫、月缺為詩。加拿大某航空公司的女職員梅根,最大的夢想就是登上珠穆朗瑪峰。當成功攀到8500米的高度時,她發現了在山坡上奄奄一息的尼泊爾女登山者比斯塔。梅根望了望近在咫尺的峰頂,毅然作出了抉擇:下山!人們經常說人生兩境界:舉重若輕,舉輕若重。懂得放棄,給生命留白之人,例如孔子與梅根,也應達到第二境界了。

  ④人生如一絲遊雲,雲與天的相棲太匆匆:人生如一片落葉,葉與樹的相依太短暫。逝者如斯夫!短暫的生命中我們要學會給生命留白。將自己的心酸與遺憾釀造成一壇美酒,當啟封那天,它會散發迷人的芬芳。

  處理材料有匠心

  陸遊有詩:「天機雲錦用在我,剪裁妙處非刀尺。」說的是寫詩作文如何處理材料的問題。我們寫議論文也是同樣的道理,好的材料有如美麗的雲錦,運用得法,可以聚而為彩虹,散而成霓霞,可以升華文意,彰顯主題,使得文章韻味悠長、文採煥然。因此,處理材料要審題目,明文意,扣主題,做到匠心獨運,妙材巧用。

  1.概述深析,方見深刻

  事實材料要緊扣論點扼要概述,將重心放在析例部分,使文體特徵更鮮明,而且緊扣論點,使文章更見深度。

  示例一(《關懷的力量》片段)

  這是發生在美國南部一個小鎮上的故事。寒風凜冽的冬日早晨,天上飄著幾朵無精打採的雲。在小鎮的站臺上有幾個黑人在等車。過了一會兒,車從遠處緩緩地開過來了,可這幾個黑人沒有露出半點喜悅之情,而是一個個無精打採地望著天上的雲或望著遠方。又過了一會兒,車快要開過去了。突然,一個白人婦女從遠處跑過來,這時候,車停了,黑人就簇擁著這個白人婦女上了車。原來這個鎮的車站有一個規定:如果沒有白人等車,就不停車。而每天早晨這個時候幾乎沒有白人來等車,於是這些黑人都不能乘車。這個白人婦女是一位作家,知道這個情況後,每天都冒著寒風走三四千米路趕到小鎮的站臺,到達目的地後又坐車返回。正因為這位白人婦女的關懷,這些黑人才沒有感覺到人生的灰暗,才體會到了關懷的保暖。

  這則材料的處理存在兩個問題。

  ①述例過長,有點像記敘文中的敘事了,使文體特徵不明顯。議論文並非不可以刻畫細節,只是細節必須服務於中心論點。此處應略寫黑人等車,詳寫白人婦女的關懷,不可偏離重心。

  ②畫線處的議論可以更深入一些:贈人玫瑰,手留餘香。成全他人,快樂自己。關懷的力量不僅作用於他人,也作用於自己。這樣更能突出「關懷的力量」。

  修改示例

  這是發生在美國南部一個小鎮上的故事。這個鎮的車站有一個規定:如果沒有白人等車,就不停車。因此,去打工的黑人每天清晨都只能瑟縮在寒風中等車。他們與其說是在等車,不如說是祈禱能出現一位同樣需要早出搭車的白人出現在站臺上。一般情況下,沒有白人這麼早來這兒擠公車。一位白人女作家了解到這一情況後,每天都冒著寒風走三四千米路趕到小鎮的站臺,到達目的地後又坐車返回。正是因為有了這位白人婦女的關懷,這些黑人才沒有感覺到寒氣逼人的冬天灰暗陰冷:正是因為有了這位白人婦女的關懷,才使生活在四季如冬的種族歧視大國裡的黑人們也感受到了人性光輝的照耀。而對那位編織冬天裡的春服的女作家而言,我們有理由相信,她在付出關懷的同時,必定收穫了等值的幸福。冬天的寒風當然是嚴酷的,然而一個心裡裝滿春光的人是永遠不會覺得寒冷的。

  2.適當「暈染」,更顯廣博

  運用素材時,為了更好地支持論點,我們對所用材料不僅要有所選擇,更要從表達上下工夫,適當「暈染」,使看似平淡的素材熠熠生輝。

  示例二(《於無聲處》片段)

  假如有一天,傳遞聲波的介質突然消失,放眼望一望身邊的人吧,除了一片虛假的熱情還會剩下些什麼?這時你才會發現。生活中最讓你感動的不是一些激動人心的大事①,而是平凡生活中的細節②。那些真實的存在,於無聲處慢慢焐熱你冰涼的身體。這才品出默片的好,它沒有多餘的修飾,一顰一蹙卻將本質的情感道透。靈犀相通者,所收穫的震撼效果是豪華音響影院無法比擬的,這便是經典不可複製之處。

  這段文字的①②處平平述來,缺乏感染力。在處理這類素材時,我們可以「暈染」開來,從而把材料的感染力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

  修改示例

  假如有一天,傳遞聲波的介質突然消失,放眼望一望身邊的人吧,除了一片虛假的熱情還會剩下些什麼?這時你才會發現,生活中最讓你感動的不是哪場慷慨激昂的演講、哪次抑揚頓挫的朗誦、哪句纏綿的吳儂軟語,而是熬夜時同窗遞來的一塊糕餅、母親細細為你洗衣後殘留的淡淡皂香、老師認真批改作業後留下的紅色評價。這些真實的存在,好似風雪裡溫暖的手,於無聲處慢慢焐熱你冰涼的身體。這才品出默片的好……

  3.變換角度,寫出新意

  有些材料很好,但是顯得陳舊,我們處理時可以在材料中巧妙嵌入「現實」這股活力,讓舊貌「煥」新顏,使文章內蘊豐富且具有現實意義。

  示例三(《享受》片段)

  精神享受的方式有很多種。或許,你需要找一個角落,以最舒坦的姿勢,讀些安逸的文字,在一些大家的思想中,享受一些安寧。

  去享受老聃的《道德經》,去接納世間平和的美好;去享受莊周的《逍遙遊》,在虛空中感受博大的天地與真理;去享受慧能的禪偈,去參悟花開花謝中永恆的深邃。

  此例中的第二自然段緊承上段,從閱讀道家、佛家經典的角度來談精神享受,取的可謂「雲錦」之材。然而作者處理不當,將本應強化的部分寫得過於簡略,未能挖掘m思想精髓,不能給人「享受」之美。建議將道家、佛家思想精要注入文字中,並變換角度,強調其給現代人帶來的「享受」,使文章主題更突出,內蘊更豐富、更新穎且有現實意義。

  修改示例

  去享受老聃的《道德經》,在那字裡行間,把握那股道家的靈氣。在上善若水的境界裡,接受心靈的洗滌,洗去那一抹紛爭與驕蹂,唯留下一顆單純的心,去接納世間平和的美好。

  去享受莊周的《逍遙遊》,坐上鯤鵬那龐大的身軀,扶搖而上,在九萬裡的天空俯觀萬物蒼生,讓那撲面的雲氣,吹去自己的那一番憤怒與煩惱。追上莊周的腳步,在虛空中感受天地的博大。

  去享受慧能的禪偈,靜坐菩提樹下默默念誦。在奧妙純淨的佛號中,遺忘生活中的羈絆,遺忘心中駁雜的慾念,只守住自己靈臺中的那朵蓮花,去參悟花開花謝中永恆的深邃。

  展開論證扣主題

  一篇好的議論文應該邏輯嚴密,緊扣主題展開論證,切忌東拉西扯。如吳晗先生的《談骨氣》,全文都是圍繞「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這一中心論點展開論證的。論證時如何緊扣主題呢?一是材料要對準靶子(中心論點),二是分析要對準靶子(中心論點)。在《談骨氣》一文中,作者先是敘述文天祥拒絕做大官的誘惑,分析他寫的《正氣歌》「歌頌了古代有骨氣的人的英雄氣概,並且以自己的生命來抗拒壓迫,號召人民繼續起來反抗」。然後,舉古代的廉者不食嗟來之食的例子,分析「那位窮人是有骨氣的:看你那副臉孔、那個神氣,寧可餓死,也不吃你的飯」。接著,又舉聞一多的例子,說他得到要被暗殺的消息後毫不在乎,照常工作,並借毛主席的話評論他「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不願屈服」。

  下面我們再以學生習作《擁擠》的片斷為例,談談應如何展開論證。

  ①可見,盲目地跟著別人去擁擠,最終就是迷失自己的個性。不隨波逐流,獨立創新,便能走上成功的大道。

  ②魚叢學了陶淵明的《歸國田居》,許多青春少年都幻想自己也清高一世,嚮往回歸田園的生活。當世人都湧入田園,城市留給誰呢?落花、歸鳥都變得黯然失色。你沒有陶先生的閱歷,哪裡知道寂寞獨居才是他嚮往的生活,因為你不可能變成他。當人們擁入田園之際,或許你在城市畫筆一揮就造就了另一個天堂。我們所缺少的,正是這一絲獨立,一絲屬於自己的色彩。你被擁擠的潮流徵服了,也就缺少了個性。

  ③為什麼環試著離開人潮湧動的大路而尋找適合自己的獨木橋呢?

  ④魯迅棄醫從文,用文字作為標杆、針藥,拯救了許多愚昧的國人;麥田的守望者,只願守護著自己的堅持;馬寅初堅持自己的理論,不畏強勢。

  《擁擠》立意較新穎,中心談的是在擁擠的潮流中不能盲從,要有個性,要有創新。本文最大的毛病是不能圍繞中心展開論述:一是第二自然段沒有圍繞中心論點敘述材料,二是第四自然段的選材和分析都沒有扣住分論點「要創新」。由於這兩段沒有緊扣主題,全文就顯得散漫雜亂。

  我們可以將這兩段分別圍繞「個性」和「創新」敘述和分析材料。第二自然段可以從陶淵明的角度去談個性化的人生,即當那個時代很多人想去做官時,他選擇了人生新的小道。第四自然段中的麥田守望者和馬寅初的例子不合中心,也不太好修改,只好刪去,再換上比爾??蓋茨的例子。這樣就可以扣住分論點和文章中心展開適當的論證。

  修改示例

  ②在那個人人都希望做官的時代,陶淵明卻從擁擠中逃了出來,獨向田園。於是,他的生活有了另一種詩意,他也活出了自己的個性,從而在精神史上留下獨特的一筆。

  ④當很多人想著以醫術救人之際,魯迅選擇了一條新的小路,棄醫從文,用文字作為針藥,拯救了許多愚昧的國人:當很多人致力於讀大學成就人生的輝煌時,比爾??蓋茨獨闢蹊徑,選擇了微軟成就人生的精彩。在萬頭攢動之際,別盲目去擁擠,運用自己的慧眼尋找突圍的新道,才能開闢人生新的天地。

相關焦點

  • 蘇州新東方:五步法讀寫式議論文正文寫作指導
    蘇州新東方:五步法讀寫式議論文正文寫作指導 2017-01-11 14:30 來源:新東方優能一對一 作者:楊鵬英
  • 議論文論證段的寫作方法指導
    一篇優秀議論文最大的特色在於以豐富的論據、充沛的情感和嚴密的邏輯形成強大的論證力量,主體段是形成這種論證力量的重要部件。議論文的內容千差萬別,但其中都少不了主體段的存在,認真分析議論文主體段我們就會發現,主體段有著相似的段落構成。
  • 高考語文,作文試題中的材料,在議論文寫作中如何引用?
    高考議論文的寫作,如何運用題幹中給定的材料,有同學希望能專門講一講。下面,人生底色看語文的老師,就結合這兩年的高考作文試題,為大家簡略說一說。高考作文的寫作過程中,如何運用題幹中給定的材料?比如2018年的全國2卷」戰機防護「,2017年山東高考試卷的「24小時書店」這樣時評類的材料作文,或說有時所給材料比較多地涉及到事情的經過結果,則必須引用,或者至少簡略提到。請看例題:像這麼長一則材料,敘述的內容如此之多,在出題老師看來這都是有用的信息,評卷的規則當然也會受到影響。
  • 2018上半年教師資格筆試|中學:教育寫作之議論文
    作文特點:1.文體 綜合素質教育寫作的文章體裁最好選用議論文,如果題目中有明確規定,那麼要按照題目的要求去寫,今天我們主要來學習議論文如何寫作。2.標題 不要一味地追求新意,我們作文的標題能夠根據材料的思想準確的立意,鮮明地突出自己的觀點即可。
  • 2013年大學英語四級寫作題型及範文:議論文
    新東方網英語四級頻道為您提供英語四級作文的指導與練習。如果將這種思想帶到英語議論文寫作當中,直接的後果就是中心分散、觀點不明確,加上中國學生普遍英文表達能力不強,這些因素就為整篇文章的失敗埋下了隱患。  另外,英語文章和漢語不同的是段落的主題句一定要放在段首,而不能按照中文的寫作習慣放在段落的中間或者最後,在英文應試寫作中更加如此。正因為沒有「主題句」的思想,所以中國學生在寫英語文章時經常「想到什麼,就寫什麼」,這在英語議論文中是不能接受的。
  • 「議論文」能有什麼壞心眼兒,正反對比寫作素材!別怕沒論據了!
    「議論文」是高中同學們最怕的一種寫作題材,因為議論文邏輯性比較強,條理要求清晰,又要有充足的論據支持,不能太空!想當初也是難壞了學姐,因為有時候寫作文的時候找不到合適的論據!後來也是在積累上下了一番功夫。
  • 高考語文,考場議論文,如何寫好開頭?
    這恰恰是高考作文的好處,考我們的臨場發揮和創新能力,如此才能見區分度,選出不同層次的人才,也彰顯高考的公平。當老師多年,也有幾次閱卷的經歷。特別是作文,有話要說。根據以往經驗,發現考場的議論文寫作,只要能有一個好的開頭,剩下的便會非常的順手。
  • 高考語文,遵守考場議論文三原則,讓作文少丟分甚至不丟分
    一、考場議論文寫作多發問題平時我們總結,考場議論文寫作,多發問題有:A邏輯:審題不深入,論證無針對性,缺少條理性。無論是任務驅動,還是新材料,議論文的寫作都要圍繞問題尋求解決方案,依靠一些必要的支撐,多層次地分析原因、挖根源、說影響、談意義、提做法、作對比,聯繫實際。如此這般,深刻自然實現。
  • 高考語文,議論文備考寫作指導,積累的材料如何得到有效使用
    高考是人生命運的分水嶺,任何一個學科都值得認真研究。備考,絕對是一門學問。今天給大家講講高考語文作文如何備考。高考作文,特別是高考語文,是很多人青春懵懂而傷痛的回憶。語文難學,作文對許多同學來說更是難上加難。每個人都想奪得作文高分,但作文得高分,卻比數理化的大題要難。
  • 2021公務員考試申論指導:「巧寫」議論文
    申論議論文寫作中,考生往往面臨不會寫、寫不美的困惑。考生一般將文章寫作的問題歸咎於自身知識儲備不足,而忽略了寫作技巧的掌握。而掌握豐富多樣的寫作方式方法,恰恰是作文的有效補充,可以使文章可讀性、論證性更強,也更易獲得閱卷老師青睞。接下來中公教育教給考生們如何「巧寫」申論議論文。
  • 2020北京高考作文題二選一,議論文聚焦北鬥衛星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今日(7月7日)上午11點30分,北京2020年高考首場考試語文科目考試結束。記者獲悉,今年的語文大作文題目為議論文和記敘文二選一,議論文題目聚焦北鬥衛星。以材料「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為話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題目二:當今時代,我們每天都會面對各種各樣的信息。其中有一條信息,或引發了你的感悟,或影響了你的生活,或令人振奮,或使你愧疚,或讓你學會辨別真偽……請以「一條信息」為題,聯繫現實生活,展開聯想或想像,寫一篇記敘文。要求:思想健康;內容充實,有細節描寫;語言流暢,書寫清晰。
  • 高考語文,所謂通用議論文素材,這樣操作你也能擁有
    特別是需要事實論據做支撐的議論文?而有時候,同學們所遇到的問題,真的不是材料有沒有?而是如何選擇材料。所謂的作文難,對於許多考生來說,其實是難在素材上,也就是材料的選擇和運用上。經常有同學和家長問我,能否找到一些通用的素材?把這些素材運用到所有的作文當中。我也曾經想過,到底有還是沒有?如果說有,怎麼就會有許多同學不會用?
  • 新穎的高考語文議論文萬能素材
    新穎的高考語文議論文萬能素材高中生作文基本上就剩下議論文了,有途網小編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寫作,特別為大家整理了高中議論文素材新穎,供參考。不達目的不罷休語言大師侯寶林只上過三年小學,由於勤奮好學,他的藝術水平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成為著名的語言專家。
  • 高中作文入門,議論文材料哪裡來?
    好多同學談的頭頭是道,有時候文章結構也很好,論述的道理也非常清晰,可是真正臨場作文的時候,卻總是面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之困境。沒有材料的議論文,滿口只會重複論點,怎麼能寫得有說服力呢。議論文的材料是從哪裡來的呢?文章的觀點重要,材料也不可缺少。
  • 寫高考議論文毫無邏輯怎麼辦?4步讓你捋清思路!
    今天將為小夥伴們分享提高寫作邏輯性的4個小步驟,供大家參考。小時候,我們的作文強調用詞優美,許多小夥伴會用背誦來的美言美句「拼湊」一篇文章,而忽略句子之間的邏輯關係;到了高中和大學,我們接觸的文體也從過去的記敘文等到了現在的議論文,這也對邏輯思維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我們都知道,議論文的核心在於論點和論據。
  • 南哲薪火 | 哲學論文的寫作和規範——暨學年論文寫作指導
    3月30日晚,「哲學論文的寫作和規範」講座在仙林校區教學樓開講。講座邀請到了南京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孫樂強老師,孫老師以馬克思寫作論文的方式為例,層層剝析,向同學們展示了一篇合格哲學論文的誕生過程。最後一階段中,則應該將目光放回現實,在理論的指導下研究問題本質,就如何解決當代各種現實問題提出建設性意見。孫樂強老師講授論文寫作方法毫無疑問,一篇優秀的論文一定有著科學合理的結構,對於初學者而言,構思出合適的論文結構是十分困難的。
  • 【2020遴選議論文寫作】民宿遊 莫成擾民遊
    【2020遴選議論文寫作】民宿遊 莫成擾民遊由北京公遴選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中央遴選,北京遴選,備考技巧的內容請關注北京公遴選考試網/中央公遴選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公遴選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大學英語四六級作文寫作模板:議論文體裁寫作思路
    議論文又稱論說文,是一種既常見又十分重要的文體。在四級作文考試中運用得最多。議論文通常採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圍繞著某一個有爭議的觀點展開論證,陳述各種理由,表明作者立場、闡明作者觀點看法。
  • 2020寧夏事業單位綜合寫作:議論文寫作技巧——標題的形成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2020寧夏事業單位綜合寫作:議論文寫作技巧——標題的形成,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標題與正文,在結構上、寫作原理上是同構與全息的。   從某種程度上講,對文章標題的斟酌、確立,就是對文章立意的一種微縮式的表達。
  • 高中語文,議論文寫作,用好比喻論證的三條原則
    牙牙學語的時候,口語的句子還不成系統,小學階段,就已經會寫幾百字的記敘文;初中階段要求敘議結合,而高中階段,則要學會寫有點深度的議論文。議論文寫作,門道很多,今天便只講一講用好比喻論證的3條原則。不講概念,只舉例子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