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人日常的飲食裡
各種米粉、河粉十分常見
無論是早餐、正餐、還是宵夜
湯米粉、炒河粉等都是餐桌上的常客
但是最近
河粉、米粉等陸續都出問題!
廣東已發生多起河粉中毒事件
不久前,廣東河源一家三口為了日常的方便,買了不少河粉囤積起來。而在吃了這些河粉後,家人都出現了不適!而萬萬沒想到得是,最終妻子和女兒都搶救無效死亡!
相隔不久,在東莞市常平鎮,兩男子在路邊吃了粉後,疑似食物中毒,被緊急送往醫院治療!
在河源這起河粉中毒事件中,相關部門取樣檢測後認為:這是一起食用變質食物引起米酵菌酸中毒事件!
秋冬換季,慎防椰酵假單胞菌食物中毒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消費提醒稱,秋冬換季慎防椰酵假單胞菌食物中毒,這類細菌酷愛在米線、粉條中繁殖。
市場監督管理局專家介紹,此季椰酵假單胞菌最易繁殖,尤其容易在三大類食品中繁殖,包括:
穀類發酵製品——如玉米面、糯小米、溼米粉等;薯類製品——如紅薯粉、山芋澱粉等;以及腐壞的木耳等。
但凡這些品類的食物在環境中被該細菌汙染,如果儲存不當或時間過長,細菌繁殖產生的米酵菌酸毒素就會導致食物中毒,這樣的例子此前並不少見。
中毒會怎樣?嚴重可致死!
椰酵假單胞菌產生的米酵菌酸的耐熱性極強,經100℃煮沸和高壓也不能破壞,所以無論製成何種食品、無論採用何種日常的烹煮方法,都不能破壞其毒性,進食後仍可引起食物中毒。
椰酵假單胞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發病急,潛伏期一般為30分鐘-12小時,少數長達1-2天。主要表現為上腹部不適、噁心、嘔吐、輕微腹瀉、頭暈、全身無力,重者出現黃疸、肝腫大、皮下出血、嘔血、血尿、少尿、意識不清、煩燥不安、驚厥、抽搐、休克甚至死亡。該食物中毒無特效解毒藥物,病後恢復情況與攝入的毒素的量有關。
市場監督管理局同時也提醒餐飲服務經營者及單位食堂,在購進上述食品時務必做好進貨查驗及索證索票工作,確保來源可溯。儲存在陰涼、通風乾燥處,儲存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不超過12小時,防止發生氧化酸敗和黴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