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可是有一位記仇的人,比十年報仇還狠,把仇人從墳裡挖起來狠狠抽打一遍。
人們常常說女人心狠,可是殊不知男人狠起來真沒女人什麼事。
例如潘金蓮,大家都說她心狠手辣,給武大郎餵毒藥,可是好歹給留了個全屍,可是男人狠起來,即使在墳裡也給挖出來打一遍,讓仇人靈魂都不得安生。
伍子胥就是這樣的狠人,楚平王追殺他到昭關,前有「猛虎」擋道,後有楚平王追殺,簡直是生無可戀,一夜之間急白了頭髮。
逃出去後的伍子胥一刻也沒有忘記當年楚平王的追殺之仇,發誓一定不會讓當年的頭髮白白的變成皓首。
白髮魔男修煉記
每一個白髮的男人後面都有一個悲傷的故事,比如996加班的職場男性,寧願坐在車裡也不願意回家的公司CEO。
當每一根白髮爬上髮髻的時候,就是男人這一生遇到的滄桑與挫折。
「白髮魔男」伍子胥在沒有白頭之前,也是妥妥的小鮮肉。伍子胥,名員(一作芸),字子胥,楚國人,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
這個履歷牛不牛?不但他自己光彩照人,他的父親也很厲害,就是一窩子有才華的人。有些人有些事,得服氣,就像「凡爾賽體」本體的撒貝寧,他說「北大還行」,根本不是吹牛了,比起他的履歷來說,這確實只是還行。
伍子胥的父親伍奢是楚國太子太傅,負責教導太子建,太子被費無忌所誣陷,伍奢也受到了牽連。
然後楚平王又遵循了「斬草除根」的千年古訓,一路追殺過去。此時伍子胥欲逃往吳國,奈何路途遙遠,只好作罷。之後他因太子建在宋國,遂投靠之,但宋國內亂,只好與太子建一起奔鄭。
在逃亡過程中,太子建「不講武德」,還想聯合晉國大夫中行寅一起推翻鄭定公,鄭定公一看年輕人如此囂張,就告訴他們要「耗汁尾之」,最近一記反殺,把太子建砍掉了。
伍子胥一看,太子建是掛機了,那只能練小號了,於是帶著太子建的兒子公子勝一起投奔吳國。途中過陳國欲出昭關到吳國,昭關守衛正在到處捉拿他們,兩人只好徒步逃走。
前有狼後有虎,楚平王不放過伍子胥,鄭定公也對他們心存芥蒂,這日子該怎麼過啊。伍子胥一夜未睡,紅燭高燃直到天亮,他攬鏡自照,完了,頭髮如霜雪染白,竟像換了一個人。
也正因為他這白髮的模樣,讓守衛之人「草率」了,他就這樣矇混過關了。
過昭關一路下來驚心動魄,終於要看到希望了,命運之神又給伍子胥開了一個玩笑,面前來了「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不過好在這是上天給他最後一次考驗了,正在伍子胥萬分著急時,江上有個老漁夫划著小船過來,把他渡了過去。過了大江後,伍子胥感激萬分,摘下身邊的寶劍要贈送給他,漁夫對此嗤之以鼻,說,我連楚王五萬石的米糧都不放在眼裡,那些高官厚祿都不稀罕,會要你的寶劍嗎?
命運之神就這樣眷顧了一次伍子胥,可是他卻變成了另外一個樣子,成為了一個「白髮魔男」。變了樣子的伍子胥,仿佛鳳凰涅槃,浴火重生,正在等待那個復仇的機會。
等待時機,組成吳國「F4」
逃往吳國的伍子胥也坐了幾年冷板凳,連上場打替補的機會都沒有。
伍子胥一直等待機會,但是機會就是不來。有一次楚平王因為楚國的邊城鍾離與吳國的邊城都要養蠶,兩個女子為爭採桑葉互相廝打而大怒,以致於兩國興兵交戰。吳國派公子光討伐楚國,攻破楚國的鐘離、居巢凱旋而歸。
一場養蠶引發的血案,讓伍子胥看到了復仇的曙光,可是最後還是破滅了,在吳國的時光,這位「白髮魔男」的日子並不是一切順遂。
伍子胥趁此機會去說服吳王僚,說楚國可以攻破,還是可以再派公子光去攻打楚國。可是公子光對吳王說,不能被伍子胥那廝給擺布了,他的父兄被楚王殺害,他勸大王討伐楚國是為了報私仇罷了,此時去攻打楚國未必能破。
伍子胥也是千年的狐狸,知道蒲松齡該怎麼寫《聊齋》,他知道公子光有野心,想殺掉吳王而自立為王,但是他又不能說穿此事,於是就將專諸推薦給公子光,自己退出朝廷與太子建的兒子公子勝躬耕于田野。
這個機會暫時沒有了,時間到了公元前516年,楚平王病死了,歲月還是為伍子胥了報仇,下一個登基的是楚昭王。
此時吳國一片大亂,趁亂之機,公子光就派專諸行刺吳王僚而後自立為王,是為吳王闔閭。闔閭繼位後,志得意滿,就召伍子胥進殿,賜官行人,與他共商國事。
伍子胥等來了自己的機會,闔閭、伍子胥、伯嚭以及孫武四人,組成了滅楚「F4」。
公元前511年,吳國再次攻打楚國,奪取了六地和飅地。公元前509年,楚昭王派公子囊瓦率兵攻打吳國。吳國派伍員迎擊,在豫章大敗楚軍,奪取了楚國的居巢。公元前506年(魯定公四年)的春天,晉國在召陵大會諸侯,共謀伐楚。在蔡、唐二國軍隊的引導下,吳國大軍向楚國進發,乘周溯淮到蔡地登陸,把戰船泊在淮水彎處,與楚軍夾著漢水對峙。吳楚兩國軍隊已集結到柏舉(今湖北麻城境)進行決戰了。闔廬弟夫概王了解到楚軍士氣低落,主張先攻囊瓦的部隊,接著全面猛攻,定能取勝。於是帶領所屬5000兵士進攻,果然楚軍大敗,吳軍作長距離的追擊,連續五戰五勝,長驅攻入楚國的郢都,楚昭王出逃。
伍子胥飽含熱淚啊,這麼多年的隱忍屈辱,終於得以出口惡氣了。你敢滅我全家,我就滅你一國。
楚昭王逃走了,伍子胥沒有抓住他,他就掘開楚平王的墳墓,挖出屍體,抽打了三百鞭才肯罷休。
這滿頭白髮拜楚王所賜,伍子胥狠狠的用鞭子報復著當年的追殺之仇。
可是在公元前484年,夫差賜死了伍子胥,贈劍令他自盡。伍子胥還是死在了吳國,伍子胥有一子被託付於齊國的鮑氏,後來別名為王孫氏。伍子胥在死前對兒孫們說,把我雙眼挖下,掛在東城門上,他要親眼看著越國軍隊滅掉吳國。 吳王怒,把他的屍體拋於江中,百姓念他忠直,在江上立祠,命名為胥山。
後來果然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終於滅吳。
臥薪嘗膽的人又豈是越王一人,伍子胥也曾隱忍了許久,只為那昭關的一夜白頭。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必刪除,逆風解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