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疫情發生以來,團吉林省委面向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未成年子女,啟動了「學伴+」網絡學業互助計劃,招募大學生志願者提供「一對一」伴學服務。招募通知發出後,省內高校積極響應,我校也在第一時間落實文件精神,及時啟動「學伴+」重點學生群體網絡學業互助計劃志願者招募工作。經各基層院(系)團總支認真推選,校團委組建了由2名青年教師、16名大學生志願者組成的東北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學伴+」幫幫團,為吉林省人民醫院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子女提供線上學業輔導、讀書交流等志願服務,服務時長258小時,170餘名儲備志願者錄製「微課堂」視頻115個,為每一位學生量身定製教學計劃。
我校的熱切投入得到了共青團長春市委的肯定,並送來了感謝函。
「學伴+」的傾情陪伴|共青團長春市委給我校送來感謝函
志願者翟天昂向我們分享了她作為志願者的心得體會。
志願者說
大家好,我叫翟天昂,是東北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國際學院2017級日語系的大三學生。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新型冠狀病毒的魔爪肆無忌憚的向湖北、向中國襲來,面對這場來勢洶洶的疫情,全國上下萬眾一心投入到抗疫鬥爭中,無數名醫護工作者們紛紛馳援武漢。
「從來就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當我看到廣大醫務人員奮不顧身衝入前線,我深深地被觸動,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希望能夠利用我的所學知識貢獻一份力量。疫情發生後,我市各定點醫院醫務人員奮戰一線,與病毒賽跑、為生命守護。而我校積極響應團省委、市委的號召,組建了東北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學伴+」志願服務團隊,為吉林省人民醫院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子女提供線上學業輔導、讀書交流等志願服務,解決抗疫一線醫務人員的後顧之憂。當收到志願者招募信息時,我立刻決定加入「學伴+」團隊,希望用所學知識為醫務人員子女盡綿薄之力。幸運的是,我順利成為了志願服務團隊的一員,成為了首批「學伴+」志願者,和另外兩位志願者共同輔導七年級小朋友的學習。
在老師的幫助下我了解到,小朋友的媽媽在大年初二就作為吉林省醫療隊一員前往武漢支援,為了讓孩子在疫情期間不落下學習,報名了此次活動。而我也了解到小朋友對於日語學習很有興趣,在簡單的溝通後,我們確定了教學時間,開始了為期一個多月的日語零基礎網上課程教學。
由於第一次進行日語教學,沒有太多授課經驗,因此在初期的工作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小困難:如何設計課程、如何講課才能讓課程變得生動有趣、易於接受是我在備課時思考最多的兩個問題。接下來,最難的是準備課件,在課件設計上我反覆斟酌,確保內容連續,知識點貫穿,深入淺出,讓學生能聽懂課程,不敢有一絲馬虎。
第一次上課時,我了解到小朋友有去過日本的經歷,所以我決定先聊一聊她在日本的故事,激發學習興趣,並將我最開始學習日語的一些經驗製作成PPT,從日語的構成、日語的發音入手,開始了入門教學,但在授課過程中我發現小朋友比較內向,不太愛主動交流,於是我改變方法,開始與小朋友進行互動。我通過一些關於日本的有趣的知識分享,講解了日語平假名和片假名的由來、普及、應用等知識,讓小朋友在聽故事的同時了解文化,在保持興趣的基礎上進行日語基礎學習。作為一個零基礎的孩子,她的日語基礎發音特別標準,而且能夠認真地聽我講的內容並認真做筆記,即使我已經告訴她課程的PPT我在課後會發給她,但還是一直在做筆記,十分認真。面對課後留的作業,小朋友完成的也很不錯,授課過程並沒有我想像的那麼難,反而很開心。
由於疫情的原因,學校也開始了網課教學,雖然課業繁多,但是我對學伴+輔導的質量卻沒有作任何縮減,同樣,小朋友在日語的學習上也沒有任何的鬆懈。每一次課後我都會認真分析並總結我的課件問題和小朋友的聽課狀況,記錄下來每一次講課後的感受,並進行下一節課內容和任務的準備。慢慢的我開始適應每一次課程準備工作、享受授課的每一分鐘,學習的氛圍越來越輕鬆。當我得到了家長的肯定的那一刻,真是既感動又開心。所有的努力都會被看到,以後的我會更加堅定地做好自己,在提升自己的同時不斷幫助他人,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從最開始的彷徨、不知道要以什麼樣的方式來教小朋友學習日語,到後來對於知識的貫穿講授更加清晰明朗,這是我一個多月以來志願工作上的一大進步,讓我在說話做事上更有邏輯性,面對問題能夠更加沉著冷靜,也讓我體會了作為一個老師的艱辛,在這裡真的很想對老師們說一聲:「您們辛苦了」!疫情期間能作為「學伴+」志願者,幫助醫護人員子女解決學習上的問題我深感榮幸,也為上級領導對我們活動的肯定表示感謝。希望小朋友今後的學習成績能夠蒸蒸日上,前途無量;希望每一位為了幸福生活而默默付出的人都能平安順遂,萬事勝意!
結語
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會陸續推出我校「學伴+」志願者服務的故事。
他們所做的事情只是整個中華民族抗爭疫情戰爭中很小、很微不足道的一點,但是這些小小的、看起來不值一提的光芒慢慢匯聚起來,卻足以為絕境中艱難前行的旅人照亮前路。中華民族正是這樣匯聚著勇氣與智慧的偉大民族,而我們的學生也正是浸潤在這樣社會文化中,努力學習,勇於付出,願意為他人貢獻自己的力量。
相信他們必將積聚更多的力量,發出更大的光芒,為他人、為社會、為祖國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