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飛往英國的飛機,我的倫敦之旅拉開了序幕,這是我頭一次獨自一人離開家鄉,前往異國他鄉,我不禁為自己的大膽感到震驚,同時也為即將到來的旅程充滿希冀。到達倫敦機場時,我的生物鐘還沒成功調轉過來,明明太陽高掛,我卻感覺腦袋昏昏沉沉。不過在出了機場後,我立馬被陌生的風土人情所驚醒,遲遲意識到自己已經來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度。現實中的倫敦,比記憶中的倫敦的文化氣息更加濃厚,全是高樓大廈,遠遠不是我那個小家鄉能夠比較的,街道上行走來往的,大部分都是有著金色頭髮的白人,我不禁感到激動和振奮。第一個地點,便是白金漢宮,如果說來到英國倫敦,卻沒有去過白金漢宮,那我真不能說自己曾經來過倫敦。作為英國的王宮,白金漢宮建造在威斯敏斯特城內,雄偉壯觀,不愧是皇家居住地,通過白金漢宮的外觀,我能夠感受到一股完全不一樣的文化在衝擊著我的心靈。
然後我又順路來到了大教堂,這座看起來就很有歷史感的大教堂也是聞名世界的景點,它曾經經歷過擴建,重建等等過程,最終才變成我眼中所見的模樣,這棟有著兩個尖塔的建築,難以想像它竟見識了近千年的歷史。
在此之後的日子,我又到了倫敦塔,傳聞這是女王陛下的宮殿,但實際上倫敦塔也曾被作為其他場所進行使用,例如天文臺啊,避難所啊,甚至是用於關押刑犯的監獄,但無論過去它擔任過什麼身份,現今的倫敦塔已經不再需要背負任何的職責了,它被保存了下來供世人們遊覽觀賞。即便是停止使用的現代,我仍能從倫敦塔的裝潢和設計中,感受到它的高貴和奢華,我很慶幸能夠來到這裡。去了這麼多景點,卻還有一個眾所周知的場所我尚未去過,那便是伊莉莎白塔了——又稱大本鐘,在第一次鐘響時,我便察覺到它的存在,但我卻將它留到最後的時刻再去遊覽,因為它才是我本次倫敦之旅的最終目的。大本鐘同樣也是坐落於泰晤士河畔,是全英國最大的鐘,也是一個聞名全世界的鐘。站在它的腳下,我是那麼的渺小,實際上以我的身高,連它的時針長度都不如(大本鐘時針長約2.75米),在1859年時,大本鐘就存在於倫敦了,要知道那個時候我們國家還大部分停留於封建思想,英國人卻已經能夠建造如此龐大的機械,難怪清朝會戰敗,兩者的實力差距真的太大了。仰望著大本鐘,我沉默不語,我的倫敦之旅,至此就已經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