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8日,「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夥伴關係論壇」在廈門召開。這座被譽為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的經濟特區,再一次群賢畢至,高朋滿座。
建立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夥伴關係創新基地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長王寧、福建省委副書記、廈門市委書記胡昌升、金磚國家智庫合作中方理事會理事長、中聯部副部長郭業洲、俄羅斯聯邦工業和貿易部副部長格魯傑夫、南非貿易工業和競爭部工業競爭和增長司副司長伊爾莎·克拉格等各國代表、理事會成員單位、重要企業機構代表等嘉賓出席論壇活動,共同見證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夥伴關係創新基地的啟航,並圍繞夥伴關係建設、數位化轉型和綠色經濟三大議題進行交流研討。
在國際格局和力量加速演變的10年裡,堅持合作共贏、建設開放經濟,堅持創新引領、堅持包容普惠、堅持多邊主義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只有開放,才能解決世界經濟問題。
論壇上,肖亞慶表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1.2%,實現由負轉正。當前,建設新工業革命夥伴關係已成為金磚國家的共識和深化合作的新領域、新亮點、新方向。金磚各國應按照宣言達成的共識,進一步深化新工業革命夥伴關係,務實推進數位化、工業化,創新等領域合作,共同實現更高質量更具韌性的發展。」
千年潮未落,風起再揚帆。3年前的金磚廈門會晤,成為廈門實現城市功能優化、管理能力升級、人民素質提升的一個重大歷史契機。如今,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夥伴關係創新基地的落成,又給廈門帶來全新的機遇和寶貴財富。最直觀的是就是經濟社會效益等硬體實力的提升,不僅促進了廈門企業加快國際化的步伐,也推動廈門更多地著眼於國際化開發性城市發展。
而「國際化」也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廈門企業可以「走出去」,這當中,姚明織帶可以說是廈企「走出去」的縮影。
借力「金磚」,「搶灘」印度市場
廈門姚明織帶飾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經過十多年的砥礪前行,已經成為全球織帶領域的翹楚。而回顧過往,姚明織帶發展有個重大歷史轉折點。也是那時,姚明織帶開始了海外擴張的步履。
2014年8月,姚明織帶董事長姚明拿到了福建企業首份《出境加工貿易紙質手冊》,成為福建第一位赴金磚國家——印度投資的企業家,也是廈門海外設廠第一人。同時,姚明織帶也成為廈門首家踐行「一帶一路」的民營企業、全國首批境外加工試點企業。
而姚明之所以選擇印度,除了印度擁有低廉的勞動力,也是看中了印度潛在的市場發展能力。他認為,印度可能會成為全球最大的(織帶)消費國。正值國家提倡「走出去」,印度作為金磚五國之一,是很好的合作國家。「開放合作是唯一正確的決定,我們要搶佔先機,把織帶做到在印度市場裡份額最高的企業。」
但,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著實不易,海外建廠是個很複雜的問題。
在印度,雖然招工容易,但是效率偏低,培訓難度大,加之文化差異,溝通成本偏高。不僅如此,徵稅問題也是橫在姚明面前的一道壁壘。值得慶幸的是,金磚合作機制為姚明織帶帶來了很多行業內的交流和溝通。
借著「一帶一路」和」金磚「合作機制,姚明織帶印度工廠——瑞蓓絲(Ribest)成功落地,立即吸引了當地四五百名女工。瑞蓓絲(Ribest)工廠成立之後,姚明織帶的產品競爭力大幅提升,當地知名的輔料企業也開始將訂單轉移到姚明織帶。
由於瑞蓓絲(Ribest)工廠的產品在當地需求旺盛,這增強了姚明織帶擴大投資的信心。此外,因印度政府保護當地製造業的舉措,使得絲帶產品從國內銷往印度的關稅節節攀升。由此,在印度當地的瑞蓓絲工廠顯得尤為重要,這也促使姚明織帶下定決心加大投資。
2017年,中國的"織帶大王"姚明正式宣布,計劃在印度再投2億元人民幣,在當地拓展原料產能和銷售網絡,增加生產流水線,豐富在當地生產的產品品類,力圖用五年時間複製一個"印度版"的姚明織帶,將印度工廠打造成當地的「第一」。
「目前,我們在保稅區的工廠有將近500名員工,因為疫情的影響,新投資的工廠會在2021年初建設,2022年年中或下半年投產。」姚明織帶印度總經理林峻表示,「新工廠建成後,印度的產能會有一個質的變化。」
實際上,除了在印度設廠外,姚明織帶生產的產品,也銷往俄羅斯等國,在當地擁有較高的美譽度。截止2020中旬,姚明織帶再次獲評2020—2021年度廈門市最具成長性中小微企業、成長型中小微企業榮譽稱號。
閩企「國際化」浪潮
福建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的省份之一,擁有經濟特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綜合試驗區、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廈門自古就是通商裕國的口岸,也是開放合作的門戶。
論壇上,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長王寧表示:「我們將充分發揮這些開放的優勢,主動加強與國家部委,與金磚國家工商理事會的對接聯繫,全力支持廈門做好服務保障和協調調度,加快創新基地進入實質性的運作,努力為各方創造良好的條件,打造金磚國家之間新的交流合作的平臺,為深化金磚務實合作作出福建廈門的應有貢獻。」
對此,林峻也稱:「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夥伴關係創新基地對於廈門「走出去」的製造業企業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也會把國內好的經驗複製到印度,提高其工業水平和生產能力。」
而對於姚明織帶的下一步發展計劃,林峻對《海西商界》記者表示:「姚明織帶在印度是分幾步走的,第一步是先切入勞動密集型的手工產品。第二步開始生產技術密集型的織帶產品,既做印度國內市場,又出口美國。」
除了姚明織帶,在「金磚」系列舉措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閩企擁有了「走出去」的信心和底氣。美團、美亞柏科、寧德時代等等。
廈門市美亞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欒江霞在論壇上表示:「我們感受最深的是金磚合作機遇廣泛,金磚國家五國面積佔世界的30%,人口佔43%,經濟總量佔23%,是目前最廣闊的市場。企業如果能夠把握金磚的合作機遇,拓展海外業務,對於傳播中國數字經驗具有重大的意義。」
總而言之,第二個黃金十年是金磚發展的關鍵時期,面臨著重大的機遇和挑戰。但我們深信,通過推動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夥伴關係,將帶來一個金色十年。
作者|A Dolphin
圖|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