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最美海景地鐵開通市民爭相乘坐,春節期間旅遊接待總人數、過夜遊客數增幅均為廈門市第一,成都大熊貓雙胞胎兄弟落戶廈門集美刷爆朋友圈……去年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之後,擁有「集天下之美」的「詩和遠方」美譽、肩負跨島發展「排頭兵」使命的集美頻頻引發關注。而在剛結束的「五一」小長假,集美旅遊再次引人注目,轄區接待人數、旅遊收入又一次井噴。
數據顯示,「五一」小長假,集美區共接待遊客45.47萬人次,同比增長64.23%,其中旅遊景區接待遊客40.26萬人次,同比增長64.31%,旅遊住宿設施接待遊客5.21萬人次,同比增長63.62%;實現旅遊收入2.39億元,同比增長66.85%。園博苑、天沐溫泉、雙龍潭、靈玲馬戲城、老院子、誠毅科探中心等全區各大景區「人氣」均實現快速增長。
「魅力指數」和「吸金指數」不斷升級,正是集美旅遊快速趕超、高質量發展的生動見證和有力保障。隱含其間的,更有集美區踐行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五大發展」理念,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加快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決策部署的不懈努力和孜孜以求。近年來,圍繞「全域旅遊」和「旅遊+」戰略規劃,集美在深度理解、挖掘區內人文自然財富的基礎上,找準定位,明確目標,緊抓金磚會晤機遇和首條地鐵開通優勢,通過全要素整合、全方位營銷、全鏈條服務等,不斷提升全域旅遊格局,探索全域旅遊發展的「集美模式」,推動旅遊業長期、快速、高質量發展。
全要素整合激發新動能旅遊經濟加速趕超
關鍵詞:研學旅行鄉村振興
醉心於錯落有致的青山綠水,流連於書聲琅琅的百年學村,驚嘆於獨一無二的嘉庚建築,還有到廈門老院子茶文化節品茶香、賞茶藝、贏茶禮,到靈玲動物王國偶遇國民萌寶大熊貓,到鰲園免費感受嘉庚精神,乘坐最美海景地鐵……「五一」小長假到廈門集美的旅遊體驗,讓四川遊客陳芝強頗為回味:「這裡既有繁花錦簇的愜意美景,也有暢懷古今的人文薰陶,更有令遊子淚目的詩意鄉愁,讓人在遊中學,學中遊,集美遊真不負『詩與遠方』!」
整合旅遊資源要素,打造最迷人的「詩與遠方」,正是集美區打造全域旅遊模式的生動探索。
山、海、灣、湖、城渾然一體的天然稟賦,嘉庚故裡、著名僑鄉、百年學村的人文積澱,以及十餘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紮根的現代化文教區聚集的文教資源,賦予了「集天下之美」的集美「詩與遠方」的先天氣質。
依託這些先天條件,集美不斷挖掘自身優勢,構建全域旅遊格局,為遊客提供全過程、全時空的體驗產品,著力推動全區旅遊品牌、旅遊產業、服務品質的全面升級,全力打造包括文化演藝在內的「4+X」現代產業體系,並用創新思維引領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打造最迷人的「詩與遠方」。
經過摸索,集美區梳理出一套獨具特色的「5+2」的「旅遊+」模式,將旅遊與商貿、文創、康體、鄉村遊、工業以及紅色之旅、會展等內容結合,延伸集美旅遊的產業鏈條,培育多元化的產品業態。如,三圈模型科技體驗基地、正新汽車文化中心以及中國汽車場地越野錦標賽共同組成集美汽車小鎮,打造「旅遊+工業」板塊;廈門靈玲國際馬戲城動物演藝表演以及老院子的大型室內山水實景演藝《閩南傳奇》秀,形成「旅遊+文創」項目等。
集美還特別成立服務業領導小組,專門設立旅遊文化分組,編制《集美區「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集美區全域旅遊規劃》等規劃促進文化旅遊發展,並出臺了系列優惠政策,「真金白銀」獎勵酒店、景區、旅行社、文化演藝機構等市場要素助力集美旅遊高質量發展。
作為百年學村、著名僑鄉、閩臺交流前沿,集美區借力金磚效應,整合全區研學資源,著力打造研學基地,延伸全域旅遊內涵,不斷完善研學旅行從基礎旅遊到行業引領的全產業鏈,先後打造了集美中外學生國際文化交流季、海峽兩岸研學交流等多個研學品牌。2017年海峽論壇特色廟會期間,開辦首屆對臺旅遊研學營,200多名來自臺灣的青少年及家長,在集美展開了三天兩夜的研學、親子之旅。去年,廈門(集美)對臺研學旅行基地更是獲批福建省首批對臺交流基地,這也是全國首個對臺研學基地。集美還致力打造旅遊產業新地標——以靈玲馬戲城、廈門老院子等景區為代表的文化演藝產業板塊受熱捧,成為繼集美鰲園、廈門園博苑、雙龍潭等老牌景點之後的市場新寵。在陳嘉庚先生的出生地大社,以閩南文化為主題的文化旅遊街區正如火如荼地建設中,將建成廈門閩南文化生態保護示範基地。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發展鄉村旅遊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突破口。近年來,集美區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大力培育休閒旅遊、文化體驗等新產業新業態,形成了集休閒農莊、果蔬苗木種植、農耕體驗、親子研學、戶外運動等多樣化的鄉村旅遊業態。接下來,集美還將把鄉村振興融入「旅遊+」產業,依託汽車小鎮、動漫小鎮等資源載體,串聯雙龍潭、白虎巖等鄉村遊資源,通過產業跨界融合,進一步突出特色小鎮的產業優勢、文化內涵和競爭力,加快「旅遊+產業」完美融合。
不一樣的「詩與遠方」,提升了集美攬客吸金的實力,各項旅遊數據處於高速增長中。過去三年間,全區旅遊接待人數幾乎翻了一番——從2015年全年接待遊客量635.62萬人次飆升到2017年的1302.5萬人次,而旅遊人次的增長也極大地拉動了集美區旅遊收入的增長。住宿餐飲業在三年內持續增長,2018年第一季度住宿餐飲業累計完成營業額6.45億元,同比增長9.9%,增速位居全市第二,遊客在集美遊玩逗留時間大幅增長。集美旅遊的業態正由以觀光遊為代表的1.0時代,向以深度遊為代表的2.0時代轉變。作為集美「4+X」現代產業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文化旅遊產業,正在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為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實現趕超目標貢獻力量。
全方位營銷打造新模式旅遊發展提質增值
關鍵詞:「一精神三文化」引領國際化對標
「『五一』來集美跟國寶來個偶遇吧!」自4月26日成都大熊貓雙胞胎兄弟入住廈門靈玲動物王國後,「五一」三天假期,廈門靈玲動物王國所在的廈門靈玲國際馬戲城接待遊客約5萬人次,靈玲大酒店入住率高達100%。
通過全方位營銷熊貓新家等集美故事,打造更具有競爭優勢及核心價值的強勁IP,帶來旅遊附加值的提升,正是集美推動旅遊提質增效的探索實踐。
為了推動旅遊提質增效,集美區精準分析市場,並引入大數據分析和第三方評估,通過品牌活動、品牌營銷、品牌產品,打造「品牌活動+沉浸式旅遊體驗+新媒體+市場化」集美全域旅遊新模式,並創新性打造出「國際集美節」這一集美獨有的旅遊IP,將品牌活動與全區景點、酒店、商貿等系列旅遊資源,進行有機串聯、整合升級的旅遊平臺。
近年來,集美區根據市場化需求「精準營銷」,先後引進、舉辦海峽兩岸龍舟文化節、海峽兩岸特色廟會、國際氣球藝術節、世界大學生三對三籃球聯賽、「中國杯」賽艇多人艇公開賽、全國汽車場地越野錦標賽、阿爾勒攝影季等貫穿全年的國際化品牌活動,還依託線下品牌活動,在線上運用新技術搭建線上互動平臺,通過新媒體手段,打通線上線下的全面宣傳格局,微信公眾平臺、網絡直播、線上互動遊戲、線上有獎活動等方式打造「永不落幕的集美節」,彰顯了國際範、嘉庚味,引爆集美旅遊市場。值得一提的是,「集美旅遊」官方微信全方位升級後,多次位列福建旅遊官方微信影響力縣市級榜首。
集美區還不斷根據不同群體的需求,以「跨界融合」的創新思維打造旅遊產品,在持續推進經典旅遊線路的基礎上,依託其獨特的嘉庚精神及華僑文化、閩南文化、學村文化,圍繞「全域旅遊」和「旅遊+」戰略規劃,不斷深挖本地資源,創新推出紅色遊、親子遊、親朋遊、鄉村遊、僑鄉遊、運動休閒遊等,致力打造最齊全的旅遊產品,使得遊客消費需求得到全面滿足。集美區更是精準抓住親子和研學兩大發展方向,不斷挖掘親子遊、研學遊市場潛力,打造「親子勝地、研學之都」。
此外,通過設計製作集美嘉庚故裡手繪明信片、全國首款旅遊版「大富翁」遊戲等宣傳品、集美吉祥物、集美文化披肩等旅遊衍生品等多種旅遊衍生品,打造旅遊線上交易平臺和營銷IP品牌,集美旅遊的附加值和品牌沉澱不斷提升,城市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為集美旅遊收入持續增長打下堅實基礎。
全鏈條服務開啟新篇章旅遊品牌蝶變升級
關鍵詞:高質高效暖心留人
悲傷、高興、驚訝……站在一個大屏幕前,屏幕上竟然顯示著自己的各種情緒變化,來自廈門科技幼兒園大班的幾個孩子們直呼「太好玩了」。「五一」期間,在誠毅科技探索中心展出的「遇見更好的你——心理學專題展」上,各種神奇的心理科技產品和有趣的心理遊戲寓教於樂,吸引了大量親子家庭前去體驗。「不僅孩子玩得開心,還在遊玩中輕鬆學到心理學知識。」來自泉州的家長李承發說。
帶給遊客收穫成長體驗等增值體驗,是集美旅遊暖心留人的關鍵法寶,也帶來了集美旅遊的質效雙升。三天小長假,僅誠毅科探中心,接待遊客流就近3萬人次,同比增幅高達380.8%,營收同比增長近3倍。主要賓館酒店也是異常火爆,靈玲馬戲親子酒店、日東花園酒店、藍灣半島酒店等入住率達80%以上。
在全民皆愛旅遊的時代,遊客看重的不單單是遊覽景區所帶來的感官刺激,還有追求更高品質的文化享受。為了讓遊客在集美擁有更好的旅遊體驗,延長在集美的旅遊時間,集美區除了不斷創新旅遊產品,還不斷對旅遊服務進行深耕與創新。「五一」前夕,來自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貓雙胞胎兄弟落戶集美,成為科普、對臺研學交流的「流量擔當」,吸引了不少粉絲。
當前,集美正緊抓金磚會晤後帶來的效應,依託國際集美節等品牌IP,發揮其著名僑鄉、閩臺交流前沿等優勢,盯準海絲沿線、港澳臺僑市場,不斷創新旅遊產品,升級旅遊服務,突出研學特色,以品牌化思維推進全域旅遊發展。在軟體方面,各景區、酒店、餐飲、商場百花齊放,在區政府的統一指導下,圍繞主題設計營銷產品,協同宣傳、營銷,提升旅遊服務品質,同時打破景區酒店各自為戰的原有格局,酒店與景區間聯動,互送客源,互當「推銷員」;硬體方面,集美區政府統籌公交串聯、交通指示、智慧旅遊、導遊培訓等規劃投入,切實帶動提升區內各旅遊企業客流量。
以「項目推動年」為抓手,集美不斷生成、促進優質文化旅遊項目落地,持續推進全域旅遊品質提升。依託地鐵1號線開通交通串聯,集美區在集美學村開通了串聯地鐵、鰲園、大社、陳嘉庚紀念館間的旅遊觀光電瓶車,打通旅遊交通最後一公裡;接下來還將開通串聯地鐵(車站)、酒店、景區的鐺鐺車旅遊專線,屆時各大景區串珠呈現,讓遊客玩集美更加便捷。同時,積極開展「廁所革命」,推動公廁建設,注重融入人文內涵、加強養護管理,提升旅遊體驗品質,獲得全省旅遊「廁所革命」先進縣(市、區)稱號。截至目前,集美區累計新建、改造公廁286座,包括公園公廁50座,農村公廁157座,城區公廁79座。
人文魅力加上貼心服務,凝聚成了大美之城集美的強大吸引力,也促使集美旅遊由「量」向「質」轉變,來集美過夜遊客的逗留時間延長,由平均0.5天增至1.5天。接下來,集美區還將繼續以「國際集美節」為平臺,落實廈門市旅發委提出的「旅遊宣傳營銷年」計劃,並以集美中學、集美大學建校100周年為契機,提升「吃、住、行、娛、購、遊」等旅遊要素,串聯轄區文化旅遊項目形成群體效應,打造全域旅遊格局,擦亮集美作為嘉庚故裡、百年學村以及親子勝地、研學之都的旅遊金名片。
原標題:全要素整合,全方位營銷,全鏈條服務集美:借力金磚效應,旅遊發展提質增效
責任編輯:柯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