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著,字面意思為古代著裝。由日本流行而來,指在二手市場淘來的服裝品牌。古著店裡的東西有年代感又有故事,受到當下許多時尚達人的追捧。
近日,有網友向成都晚報記者爆料稱,在成都春熙路附近的一棟老居民樓裡,藏著20多家低價「古著店」。8月21日下午,成都晚報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雖是上班時間,仍不乏許多前來選購的市民。據老闆介紹,四五十歲的中年婦女及十八九歲的小姑娘是這兒的常客,「如果你擅長砍價,200塊錢就可以買五六件。」對於這些貨品來源,大部分顧客表示並不知情。
成都市錦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鹽市口所相關負責人告訴成都晚報記者,這些商家屬於「民改商」,並未辦理營業執照,目前已要求他們停止任何經營活動。
衣服鞋子應有盡有 老闆稱日本、法國的都有
8月21日下午,成都晚報記者來到位於春熙路附近的居民樓,順著門牌號下方的樓道找到這些「古著店」。
記者看到,這棟樓一共有五層,每層有四到五戶「古著店」,皆是居民房改裝而成。空間較大的臥室改裝成商鋪,小房間仍做廚房,鍋碗瓢盆一應俱全。記者了解到,二、三樓多是女裝,四、五樓多裙裝,六樓男裝居多。
走進店鋪,貨架上、牆上,到處都掛滿了各個年代,不同款式的舊衣服,從夏季裙裝到冬季棉服,品牌鞋、大牌包應有盡有。這些商品中不乏奢侈「大牌」,香奈兒、阿瑪尼等品牌包,MUJI、優衣庫等衣服,還有很多不熟悉比較小眾的日韓品牌。
部分店主告訴記者,這兒的衣服全部都是舊的,大多數來自日本、韓國、法國等,「所有的東西都是二手的。」
價格低廉來源不明
顧客:190買了4件 回去還是要消毒處理
記者發現,來這兒「淘」衣服的顧客中,以四五十歲的中年婦女居多,還有部分十八九歲的年輕女孩,她們告訴記者,這兒的衣服確實便宜又划算,如果擅長砍價的話,兩百塊錢就可以買五六件。
不少顧客也表示,他們並不知道這些貨品的來源。21號下午,記者採訪到正在購物的顧客,她們表示,其它地方的「古著店」往往是按件來選,衣服比較精緻。這邊算是「中古」,衣服往往是一麻袋運過來的,按袋算錢。衣服質量有好一點的,也有瑕疵品。雖然經常過來「淘」貨,但貨品的來源並不是非常清楚,之前有聽店家也抱怨過,貨品積壓在廣州,發不出來。
記者看到,在樓道的不少地方,貼著不允許拍照的提示。店家告訴記者,「之前有顧客拍照後傳到網上,一方面幫我們招攬了更多的顧客,但另一方面也帶來了不必要的麻煩,我們都在這兒開了十多年了,前兩天工商部門就來查了我們,我們都關門了。」
很多顧客表示,在這兒買的衣服還是要消毒處理。有年齡較大的阿姨向記者強調,這兒的衣服來源不明,考慮到衛生問題,年輕人還是要謹慎購物。
監管部門:
商戶未辦理營業執照 已要求停止經營活動
8月22號,成都晚報記者聯繫到了成都市錦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鹽市口所相關負責人。他告訴記者,這批房子原屬於民用住房,後來被做為商業用房,屬於民改商,沒有辦理營業執照。在了解相關情況後,此前已對27家商戶進行了約談,「當時就要求他們辦理營業執照,並要求他們停止任何經營活動。」據上述負責人介紹,通過調取商家進貨單據發現,絕大部分服裝是通過其他服裝城的尾貨轉過來的。從服裝來源看,並不屬於當季的衣服,還有一部分是廠家生產的復古服裝,這樣的服裝材質不是特別好,價格也比較便宜。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其中不排除存在二手服裝的可能,但對於二手服裝的銷售情況,目前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執法部門結合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後,通報了街道辦事處,要求其加大巡查監管,希望能夠與街道辦事處商討一個可行的辦法,既杜絕安全隱患的存在,也要考慮商家的安置問題,把此事更快更好地解決。
成都晚報新媒體實習記者 鄭曉鳳
視頻製作 羅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