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傷身,「喝大酒」更傷身。
然而,你知道嗎?經常喝酒,比偶爾「喝大酒」更傷身。
長期喝酒,不僅損害肝臟,還會傷心、胃、腎、血管等,危害巨大。
喝酒傷心,增加房顫風險。
喝酒傷肝,增加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風險。
喝酒傷胃,刺激胃黏膜,增加胃潰瘍的的發生,甚至誘發胃出血。
喝酒傷腎,加重甚至負擔,導致血肌酐增高,是腎臟嚴重受損的強烈信號。
喝酒傷血管,損害血管內皮,導致血脂異常,加速動脈硬化或者血栓的發生。
經常喝酒的人,身體有5個異常跡象,需考慮戒酒,不要繼續喝了
1、酒量下降易醉酒
如果,突發發現自己酒量下降,更容易醉酒。
此時,一定要戒酒,滴酒不沾,身體已經承受不了酒精的損害。
尤其是肝臟,受損嚴重,會無法及時分解酒精,導致醉酒」越來越明顯。
一旦出現這種情況,不能繼續喝酒了,要趕快戒酒,及時檢查,別不當回事。
2、經常胸悶氣短
喝酒的人,如果經常感覺胸悶,呼吸困難,要警惕心肺受損了。
尤其還是在夜間睡覺時,常常感覺到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甚至被憋醒,那麼,此時,一定要早檢查,警惕心梗的發生。
3、血壓異常升高
酒精會刺激血管,導致血壓升高。
長期喝酒的人,一旦血壓異常身高,要戒酒了。
如果,血壓升高,還繼續逞強喝酒,易誘發腦出血、腦梗等。
4、排尿出現異常
喝酒傷肝腎,在排尿上,會有所表現。
一旦出現尿液泡沫多、顏色深、異味重,需要警惕腎臟受損了。
此時,不要再繼續喝酒了,一定要儘早戒掉。
5、關節疼痛紅腫
近年來,痛風高發,尤其是男性,這與長期大量喝酒,密切相關。
一旦經常關節疼痛,甚至出現急性關節炎,要格外注意警惕痛風的發生。
尤其是在夜間會更為明顯,若不及時幹預,等出現紅腫、痛風時就來不及了。
喝酒者,為了健康,堅持這樣做:
1、記住每日喝酒「上限」
喝酒的人,戒酒,一勞永逸。
最安全的飲酒量為0,建議滴酒不沾。
若實在無法戒酒,那麼,要謹記每日喝酒「上限」。
《中國膳食指南》建議,成年男女每天攝入酒精不得超過25克和15克。
男性是啤酒1000毫升、葡萄酒250毫升、38度白酒1兩半、52度白酒1兩。
女性則為啤酒700毫升、葡萄酒200毫升、38度白酒1兩、52度白酒6錢。
2、最好用飲茶「代替」喝酒
養成飲茶「代替」喝酒的習慣,對健康有益。
飲茶,可促進新陳代謝,加速毒素排洩,減少身體負擔。
喝酒的人,用一些護肝小植物,泡水代茶飲,對肝臟健康有益。
3、喝酒時先進食莫空腹
如果,避無可避的需要喝酒。
那麼,喝酒時要先進食,切莫空腹飲酒。
空腹喝酒,容易喝醉不說,也更容易引起不適。
並且,空腹喝酒,對於胃黏膜與肝臟的損害更大。
因此,喝酒的你,要切記,一定先吃點東西,再喝酒。
先進食,再飲酒,能減少對胃壁的刺激,酒精和食物混合,可延緩酒精吸收。
3、喝酒臉紅者滴酒不沾
很多人,喝上幾口酒,就會臉紅。
這類人,要謹記,一定要「滴酒不沾」。
喝酒臉紅,說明乙醛脫氫酶少,容易酒精中毒。
體內乙醇脫氫酶多,乙醛脫氫酶少或活性低,使乙醇轉化成乙醛速度快。
但乙醛無法及時代謝,使血管擴張,表現出臉紅,也就是所謂的「喝酒臉紅」。
這類人一定不要再繼續喝酒了,否則容易導致酒精中毒,危害加倍。
4、白酒最好溫著喝
白酒,可以說是我國的「國粹」,很多人對其「情有獨鍾」。
那麼,你知道,在喝白酒的時候,最好是「溫著喝」嗎?
把白酒燙熱一點,可使大部分醛揮發掉,減少對人體的危害。
但是,也要注意,不要「燙的過熱」,太熱的白酒,會傷肺。
白酒,在「不冷不熱」時,入口溫度30℃~40℃為佳。
古人有「溫酒」、「暖酒」之說,其原因也就在此。
5、飲酒禁忌須知曉
喝酒的人,一些禁忌,需要知曉。
首先,喝酒不吃藥,吃藥不喝酒,要牢記、
喝酒後,不要吃藥,以免發生反應,損害身體健康。
同樣的,在喝酒後,也最好不要吃藥,也會發生一些反應,損害健康。
尤其是,降壓藥,降糖藥,感冒藥,消炎藥,安眠藥等類藥物,易發生危險。
所以,不論是喝酒前,還是飲酒後,千萬不要隨意服藥,這一點尤為重要。
其次,切莫喝「混搭酒」。
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喜歡喝「混搭酒」。
然而,如此一來,對於人體肝臟的損害,尤為嚴重。
各種摻和在一起,會加速酒精在全身的滲透作用,易導致酒精中毒。
因此,每次喝酒,最好只喝一種,切莫多種混搭著喝,也不要與飲料混搭。
最後,酒後不要摳吐。
很多人,在大的酒局上,會選擇摳吐的方式。
然而,但這樣的做法,十分危險,一定要避免。
如果把吐出來的東西,誤吸到氣管,可能引起窒息。
並且,摳吐也會改變消化道的正常運行,從而損傷消化功能。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