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滄閩南文化一日遊,讓你忘記城市喧囂,感受地道閩南文化印記...

2020-08-18 海滄旅遊

海滄

一座美麗的海濱小城

海絲文化和閩臺文化是它特有的人文資源

也許你來過海滄

但你是否真正了解她的文化內涵?

接下來跟著編妹

一起開啟海滄的閩南文化一日之旅吧!

第一站:青礁慈濟宮

建議遊玩時間:9:00-11:00

青礁慈濟宮,又稱東宮,位於海滄區青礁村院前社。內祀宋代民間名醫、保生大帝吳真人,正是保生慈濟文化的發祥地,是閩臺一帶最有影響的民間信仰之一,因此也被譽為「閩臺慈濟第一宮」。

宮分五殿,飛簷交錯。主殿有12根蟠龍大石柱,上刻蟠龍騰雲、八仙遊山及山川禽獸等,其中一對石柱如花瓶狀,在福建的宮廟建築中難得一見,體現了閩南匠師精湛的工藝水平。

進入山門後,一條長長的中醫長廊一直延伸到慈濟宮後面的山頂,是整個慈濟宮景區的中軸線。

一路往上走,歷代名中醫長廊貫穿整個慈濟祖宮景區的中軸線,由811級臺階組成,這條長廊是我國目前最高最陡的,最陡處將近有450多個踏步。

保生大帝塑像高18米,連基座19.8米,由中國著名雕塑家、廈門大學教授李維祀先生設計,塑像採用泉州白花崗巖材質。雕像面向大海,遙望海峽東岸,寓意庇護兩岸眾生,擁有著濃厚的閩南文化色彩。

第二站:青礁村院前社

建議遊玩時間:11:00-14:00

青礁村院前社就在青礁慈濟東宮對面,早上逛完東宮後中午可以到此休憩,品嘗田園美食、感受閩臺文化的古厝風情,體驗最原始的鄉村田園生活。

院前社是一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古厝群,39座獨具特色的古民居坐落其中,紅磚紅瓦。走入厝內,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夫第,弧形屋脊,簷角高翹,兩端斜入高天的長燕尾形,風格豔麗而張揚。此外還有修建於清光緒年間的院前顏氏古厝,也稱:六落古厝,規模宏大,氣勢非凡,可以感受厚重閩台歷史文化,韻味十足。

院前社不僅保留大量的閩颱風格古厝,還是一個你望得見山,記得住鄉愁的地方,你可以體驗農事、臺灣手作鳳梨酥DIY、古厝民宿、國學講堂、土家餐飲、篝火晚會、露營、團隊拓展.....感受得到濃濃臺味的生態文化村莊!

第三站:新垵古民居

建議遊玩時間:14:00-17:00

新垵古民居坐落於海滄區新陽街道的新垵村,是海滄古民居較多的地方,是典型的福建紅磚古民居村落,紅牆、紅瓦、木石的透雕、漏雕、圓雕、浮雕圖飾等工藝精湛,在青石板路大街上漫步,懷舊風十足。

新垵村內約有70座閩南傳統建築,均為清末民國初期下南洋的僑民回家建設的,站在高處俯看,古民居一溜兒排開,頗有氣勢,其核心地帶有近30座連綿成一體的十分龐大的合院式傳統聚落建築和十幾座宗廟、宮寺建築等,這在廈門是十分罕見的。

同樣讓人著迷的是,每一棟古厝都藏著一段滄桑的家史。這些古厝的主人,有洋行買辦、革命人士、航海家、南洋發家的老闆等等。廈門紅磚民居,不但薈萃了建築藝術精華,還濃縮了許多人文歷史。

如果你沒去過這些地方

就一定會後悔

古色古香、遠離塵囂

來海滄一日遊

在紅磚古厝中

感受閩南傳統文化的魅力吧

▌來源:海滄文旅、圖片來源書香陽光、網絡等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如果分享內容侵犯您的版權或者所標來源非第一原創,請聯繫,我們會及時處理。

帶你旅行

相關焦點

  • 海滄閩南文化一日遊,感受地道閩南文化印記.
    海滄一座美麗的海濱小城海絲文化和閩臺文化是它特有的人文資源也許你來過海滄但你是否真正了解她的文化內涵?接下來跟著編妹一起開啟海滄的閩南文化一日之旅吧!雕像面向大海,遙望海峽東岸,寓意庇護兩岸眾生,擁有著濃厚的閩南文化色彩。
  • 還沒了解過海滄!不如用一天時間,來感受一下來自閩南文化的印記…
    也許你來過海滄但你是否真正了解過海滄的文化內涵今天A萌君帶你一起開啟海滄的閩南文化一日遊吧!雕像面向大海,遙望海峽東岸,寓意庇護兩岸眾生,擁有著濃厚的閩南文化色彩。第二站:青礁村院前社建議遊玩時間:11:00-14:00青礁村院前社就在青礁慈濟東宮對面,早上逛完東宮後中午可以到此休憩,品嘗田園美食、感受閩臺文化的古厝風情
  • 原來,到海滄還可以這麼玩!「海滄一日·閩南千年」2020年萬人海滄...
    海滄區文化和旅遊局局長張紹華致辭廈門海滄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副總賴建龍介紹項目內容2020年萬人海滄穿越季首發啟動儀式來賓入場籤到首發儀式後,由海滄知名主持人孟陽領銜,建發國旅金牌導遊、海滄本地通共同帶領在場來賓,乘坐「海滄號」旅遊專車,開啟「海滄一日 閩南千年」穿越之旅,循著不同朝代文化印記,遊覽天竺山國家森林公園、青礁村院前社、
  • 廈門理工「閩南文化在校園」 活動 上演閩南傳統婚禮
    「印象閩南」,通過婚慶物品展覽和模擬婚禮等方式向大家傳遞閩南婚俗文化;「舌尖上的閩南」,則通過現場美食試吃的方式,來向大家介紹閩南的特色美食。  「閩南文化在校園」之閩南傳統婚禮。舌尖上的閩南——閩臺美食節  香甜可口的盆栽奶茶、美味誘人的月亮蝦餅、鹹香帶勁的沙茶魷魚……種種美食讓閩臺美食節活動現場人山人海,有些攤位前甚至排起了長隊。據悉,活動開始僅兩小時已有攤位售空。現場十一個店家都是來自海滄的臺灣風情街,為了支持文產學院的活動,他們早早來到理工學院,準備食材。
  • 來金門感受閩南地道古早味
    來金門感受閩南地道古早味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8.07.11 星期三 金門距離廈門最近處只有1.8公裡,充滿了閩南古早味,好玩也好吃,可以觀滿天鸕鷀飛過,可以看各式閩南古厝,可以聽坑道音樂會。近幾年,金門和廈門還推出了「兩門」的旅遊線路,去廈門遊玩時把假期延長三五天,可以乘船去金門玩耍。除了體驗特別的閩南文化和閩南美食,而且在打折季還能暢快購物。    金門的魅力與趣味,正是保留至今的濃鬱閩南文化,島上遺存的2600幢古厝不可不看。
  • 福建雲水謠古鎮,感受最正宗的閩南文化
    泉州的閩南文化一直是人們最喜歡的。雖然泉州這裡的已經具有了最具有當地特色的閩南特色,但是最喜歡的還是漳州的文化。漳州的文化有種現代感,讓你會忍不住的想要親近這個地方,而不是把這個地方作為一個歷史與文化相結合的有名城市來看待。要說保存完善的就是雲水謠的古鎮了。這裡每一處都體現著閩南文化的精髓。
  • 這些動物圖騰,化作閩南文化的印記!你知道為什麼嗎?
    鄉間萌萌的風獅爺,元宵節的「乞龜」盛宴,祭祀時家家戶戶都會準備紅龜粿……動物的圖騰早已化成閩南文化的印記鐫刻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閩南地區龜崇拜習俗由來已久,閩南人敬祀的保生大帝吳夲,被說成是白龜轉世,體現了閩南人對龜的特殊感情。」對閩南文化頗有研究的鄭天應老先生說,龜粿作為最典型的代表性糕點,蘊含了閩南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賞閩南傳奇秀 感受民俗文化
    近日,霞美杏光小學40多名小記者開啟了廈門一日遊採風之旅。    第一站,走進老院子。我們首先來到三面媽祖神像前,親眼看見了偉大的景觀。只見湖中的蓋子打開了,媽祖的神像慢慢地上升,伴隨著音樂、噴泉,三面媽祖的上半身逐漸出現。
  • 體驗童玩觀看民俗 兩岸青少年夏令營傳承閩南文化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林岑通訊員尤琦)日前,由海滄區臺辦、區文聯、區教育局指導,海滄東孚街道主辦的「文化交融·和諧脈動」海峽兩岸青少年閩南文化探索夏令營正式開營。
  • 來福建,感受最真實、最地道的閩南風情
    雲水謠,"南靖雲水謠"原名長教,位於漳州市南靖縣境內,屬於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的一個景區,國家5A級。那裡山川秀美、人文豐富。村中幽長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樓,還有那靈山碧水,無不給人以超然的感覺。在距離雲水謠景區約5公裡的地方,有一個尚未商業化的古村。
  • 臺灣大學生福建泉州體驗閩南文化
    ,馬上就要迎接2015年了,這是第一次在大陸跨年,我們很期待能在這裡有不一樣的文化感受。」  近日,來自臺灣金門大學、臺南崑山科技大學、臺灣嘉義大學等臺灣高校的52名師生,來到「海上絲綢之路」重點港口城市——泉州開展交流參觀活動,領略僑鄉的風土人情。  今年大四的陳俊宏是本次臺灣金門大學的組織負責人,這是他第三次來泉州,「每來一次,就覺得泉州變化了一次,發展真的很快。」陳俊宏講起了自己與泉州的故事,「第一次來參觀時候就被閩南文化深深吸引。
  • 探訪臺北林安泰古厝 感受閩南文化風情
    探訪臺北林安泰古厝 感受閩南文化風情  【解說】坐落在臺北市中山高速路南側的林安泰古厝,於鬧市中偏安一隅。朱紅色的院牆方磚,錯落有致的屋簷瓦當,散發著古香古色的閩南文化氣息。  探訪臺北林安泰古厝 感受閩南文化風情  【解說】坐落在臺北市中山高速路南側的林安泰古厝,於鬧市中偏安一隅。
  • 晉江閩南文化特色之都,五店市
    晉江閩南文化特色之都——五店市,位於晉江老城區青陽的核心區。五店市有著古色古香閩南和南洋風格的庭院及園林,徜徉在藍天綠樹下,可以感受到閩南古早傳統文化魅力,與現代林立的高樓大廈成鮮明對比,讓人仿佛穿越到了古代。
  • 鄭來發:《閩南文化在馬來西亞的傳承與變遷》
    閩南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也是馬來西亞華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19世紀,閩南人開始大量移入馬來西亞。他們離鄉背井,遠渡重洋來到一個陌生的國度,從面對種種困境,求生圖存開始,逐漸地把原鄉的閩南文化帶來。在馬來西亞的檳城、馬六甲、巴生、柔佛,閩南文化已成為當地華人社會的主體文化。    經過一兩百年的發展與演變,馬來西亞華人的閩南文化繼承了原鄉文化。
  • 淺談閩南中秋博餅文化
    中秋節少不少的月餅隨著時代的變化,全國上下進入了工業化時代,人們穿梭在城市的高樓大廈中,穿梭在縱橫交錯的公路之間,秋季收穫的氣氛似乎淡了許多。盒裝散袋隨意然而,在閩南地區的中秋節是有別於全國各地的中秋節,不管是以前的農耕時代還是現在的工業時代,閩南地區的中秋節博餅文化,完整的傳承了下來,氣氛非常濃烈,且延伸成為了一種傳統的民俗活動
  • 江門、廈門「門對門」,四季花開、閩南風韻……快來「串串門」!
    」的美同時也為大家帶來豐富的廈門海滄文旅產品講閩南話的亞熱帶美少女《溫泉養生鄉約遊》《經典世遺全福遊》海滄就像一位講閩南話的亞熱帶少女,披著滿城的鳳凰花,從閩南紅磚大厝中走出來,用她藍色大海一樣剔透的雙眼溫柔地望向我,親切地和你說了一聲「哩厚」!
  • 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閩南文化的源頭
    閩南文化是福建一種獨特的地域文化,而要追尋閩南文化的源頭,學界一般認為閩南文化史,就是唐代特別是公元700年泉州建城以來1300多年的歷史。由於福建在歷史上偏安一隅,隨著原生態的中原文化與閩南早期的閩越土著文化、海洋文化、外來文化相互融合,便逐步形成獨特的閩南文化,其鮮明的人文特點是崇尚和平自由,敢拼善贏,開放包容,戀祖愛鄉,既傳承了早期中原漢人的性格,又兼具海洋文化的氣質特徵。比如廣為流傳的閩南歌曲《愛拼才會贏》,就極好地詮釋了閩南人的性格。
  • 閩南文化重鎮——馬甲
    崇拜祖先不失為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而閩南更有其歷史地理等因素的支撐,才形成其獨特的地域文化特色。發端於泉州的南音、大鼓吹、布袋戲(梁炳麟獨創的掌中木偶)以及馬甲人地道的閩南語等民間藝術,也迎來了發展的春天,呈現出百花齊放之態。與其說南音、大鼓吹、閩南語是一種音樂或語言現象,倒不如說是一種地域文化現象。
  • 【閩南文化】閩南四大聖王
    歡迎關注詩山微信號:shishanzhen
  • 2020年萬人海滄穿越季正式啟動
    首發儀式後,由海滄知名主持人孟陽領銜,建發國旅金牌導遊、海滄本地通共同帶領在場來賓,乘坐「海滄號」旅遊專車,開啟「海滄一日 閩南千年」穿越之旅,循著不同朝代文化印記,遊覽天竺山國家森林公園、青礁村院前社、青礁慈濟祖宮、開臺文化公園、嵩嶼碼頭、海滄灣公園等標誌景點,聆聽背後文化故事,領略特色閩南風情,穿越海滄千年歷史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