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英國留學後,我才發現原來這裡不只有黑暗料理

2020-12-12 講食堂

飲食的發達,來自於文化的興盛,而文化又依託於經濟的強盛。一個出色的菜系,無不來自於擁有、或曾經擁有足夠世界影響力的國家。但偏偏,在世界強國之列,竟有一個昔日的世界霸主,淪為了全世界的笑柄,這就是英國這曾經的「日不落帝國」。

關於英國菜的笑話層出不窮,例如「全世界最薄的書是英國菜譜」、「地獄裡聘用的是英國廚師」之類。仿佛,吐槽英國菜,是為數不多的不會引起反感的地圖炮之一。連法餐裡面最無聊的水煮蔬菜都要冠上「英式(à l'anglaise)」的名頭。

但有時又想靜下心來問,英國菜真的有那麼難吃嗎?

我之前曾到英國留學,亦曾數次赴英旅行,其實以我的個人感受,英國食物並沒有傳說的那麼糟糕。英國作為世界強國,匯聚了來自全世界的名廚美食,搵食自不是什麼問題;而即使是英國本土食物,亦沒有傳說中那麼黑暗。

簡單概括英國菜的特點,大致是烹調技法粗淺而單一,以煎、炸、烤、燉、煮為主,側重突出食材原味。肯定算不上什麼博大精深、技藝高湛的菜系,但正因為原汁原味,倒也不至於難吃到哪裡去——例如炸魚薯條,和上海的面拖黃魚大同小異,如果這算黑暗料理,那麼上海菜也無辜躺槍了。

今天就來介紹幾款值得品嘗的英國食物,一探「黑暗料理王國」的真相~

炸魚薯條 Fish & Chips

幾乎所有吐槽英國黑暗料理的文章或節目中,英國的國民料理炸魚薯條都免不了躺槍,原因無非是:「這種毫無技術含量的垃圾食品,英國人卻捧著當寶,可見沒有其它美食了。」

但炸魚薯條之於英國人的重要性深入骨髓,它不僅是一種日常食物,更蘊含了深厚的愛國情懷。尤其是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簡單、廉價、營養豐富的炸魚薯條作為定額配給的戰時物資,不僅餵飽了軍需產業的工人們,也撫慰了軍屬家庭的心靈。

炸魚常用的是肉質緊實、海味較濃的鱈魚類和口感嫩滑、風味清爽的鰈魚類。炸魚的美味之關鍵在於軟嫩鮮美的魚肉與香脆酥鬆的麵糊的組合。

要把麵糊做的又松又脆,訣竅就在配方裡,通過添加小蘇打、啤酒、麥芽酒等配料,可產生豐富的二氧化碳氣泡,麵糊表面可以看到一個個小起泡,效果自然比一般的要好。

英式薯條(chips)不同於法式薯條(French fries),形狀更加粗短紮實。英國的土豆薯味濃鬱,對於崇尚原始風味的英國人來說,英式薯條雖不及法式薯條那般香脆,卻更能體會到土豆香味與酥糯口感。

傳統上,炸魚往往會搭配檸檬汁或韃靼醬,薯條則撒上鹽、淋上麥芽醋。此外,還得配上水煮豌豆或豌豆泥。如今美式文化入侵,薯條搭配番茄醬也相當流行。

英式早餐 English breakfast

無論世人有多愛黑英國食物,早餐與下午茶卻是如何都黑不動的兩項。尤其是豐盛的英式早餐,令習慣在早上敷衍了事的歐洲大陸人民都瞠目結舌。

雖說名為「早餐」,但其實英式早餐並不限定於早上才能食用,您盡可以在一天中的任何時候品嘗,所以又有「全天候早餐(all-day breakfast)」之稱。

英式早餐的配方相對固定化、標準化,由雞蛋、培根、香腸、烘豆、煎番茄、煎蘑菇、黑布丁、麵包等組成。由於其中很大一部分材料都經過煎炸,因此俚語中又稱作「煎一煎(fry up)」。

而根據地域差異,具體配方也可能有一定變化:例如愛爾蘭式早餐中會加入白布丁與蘇打麵包,蘇格蘭式早餐則包括哈吉斯或土豆餅,到了威爾斯甚至可能加入當地的海藻麵包。

品嘗豐盛早餐的習慣在英國由來已久,並於工業革命時期,自上流社會逐步向工人階級滲透。一份能量滿滿的早餐能為工人們提供飽足的能量,幫助他們精神振奮地工作一整天。

英式下午茶 Afternoon tea

時常能看到關於近代英國的小說或影視作品中,出現盛裝打扮的名媛貴婦在下午時分,優雅地品飲下午茶的橋段,前幾年的英劇《唐頓莊園》更是牽起了國內的下午茶熱潮。可以說,儘管英式食物被冠以「黑暗」之稱,英式下午茶卻難得地令人憧憬。

下午茶的習慣,一般認為始於19世紀中葉。當時晚餐開始較晚,貝德福德公爵夫人在下午略感飢餓,便吃了些配茶的小點心。後來這種風尚自上層社會逐步延伸至是所有階層,成為全民共享的樂趣。

與粵式早茶類似,英式下午茶雖名為「飲茶」,但花樣繁多的茶點卻反客為主,格外搶戲。通常來說,一套完整的英式茶點應至少包括三明治、蛋糕、英式鬆餅等,考究的店家會用兩三層的專用餐具裝盛。

下午茶怡情大於飽腹,因此分量不可太大。三明治也比常規尺寸小了不少,稱作「手指三明治」。經典夾餡包括黃瓜、煙燻三文魚、白煮蛋、火腿等。

英式鬆餅(scone)又稱司康餅,是一種鬆軟乾爽的發酵糕點。用餐刀切開,均勻塗抹果醬與凝結奶油(clotted cream)後食用。關於應橫向還是縱向切開、先塗奶油還是果醬,雖看著沒什麼區別,但不同地區都各有規矩,誰也說服不了對方。

周日烤肉 Sunday roast

雖說幾乎所有菜系裡都有燒烤,似乎不足為奇;但熱衷吃肉的英國人對於烤肉格外有心得,無論肉質還是技術,都比眼高過頂的法國人更優秀,法國人甚至調侃地把英國人稱作「烤牛肉(rosbif)」。

每周日,英國人會闔家聚在一起,品嘗烤肉大餐,稱作「周日烤肉」。常見品種包括牛肉、羊肉、豬肉、火腿、雞、火雞等,其中又以烤牛肉為尊。

與中國切成小塊串烤不同,英國人的烤牛肉用的是整塊牛肉,燒烤至外焦裡嫩,切開後內部仍為迷人的玫紅色,大約只有3-5成熟。收集烤肉時滴下的肉汁與油脂,調味、增稠為肉汁,同時搭配辣根奶油。另外,烤肉的同時,還會一同烤制一種簡易的小面點,稱作「約克郡布丁」。

其它類別的烤肉,亦各有搭配,不可混淆,例如烤羊肉需搭配薄荷醬,烤豬肉需搭配蘋果醬,等等。

派 Pie

英國飲食的一大特色就是「萬物皆可包」,無論葷的素的、甜的鹹的、幹的溼的,竟都能包作餡餅(派)。僅簡單介紹幾種代表性的英式餡餅。

牛肉腰子派(steak & kidney pie):以啤酒燉牛肉與腰子入餡,是最代表性的英國菜之一。由於西方人烹製內臟時不會刻意祛羶,這道菜相當重口。如換作豬油麵團來包裹內餡,則稱「牛肉腰子布丁」。

肉餡派(mince pie):雖名為「肉餡派」,其實並沒有肉餡,用的是各種剁碎的果乾、堅果之類。這是一款經典的聖誕節專(wǔ)用(rén)甜點,每到聖誕時,超市裡鋪天蓋地地出售肉餡派。仰望星空派(stargazy pie):由於搞笑、驚悚的外形被稱作「死不瞑目派」,是英式黑暗料理的代表。其實這只是康沃爾地區的一道小眾菜餚,我在英國生活、旅行許久,都無緣得見。康沃爾餡餅(cornish pasty):英國派類的集大成者,用酥皮將各種餡包裹成大餃子的形狀,最初是礦工下礦井時攜帶的便當食品。如今幾乎覆蓋全英的火車站,如坐火車出行,不可不試。

牧羊人派(shepherd pie)/ 農舍派(cottage pie):以加了蔬菜的碎肉餡,先煸炒再燜燉,入味後覆以土豆泥焗烤,是「不用酥皮的派」。用羊肉則稱牧羊人派,用牛肉則稱農舍派。威靈頓牛肉(beef Wellington):嚴格來說不應算作餡餅,但由於是以酥皮包裹整塊牛肉來開烤制的做法,故一併介紹。國內法餐廳很愛做這道菜,但其實這是一道地道的英國菜——法國人怎會用擊敗拿破崙的威靈頓公爵來命名?

哈吉斯 Haggis

哈吉斯又稱羊雜布丁,是蘇格蘭的國菜。雖然外觀醜陋、其貌不揚,但對於蘇格蘭人而言,是與風笛與威士忌一樣,象徵民族精神傳承的靈魂食物

製作哈吉斯,需將各色羊雜剁碎後,同燕麥混合,再填入羊肚之中煮熟。由於完全以羊雜為原料,因此羊羶味相當重,愛者極愛,恨者極恨,慶幸我是屬於愛的那一批。

既然是蘇格蘭美食,食用時當然得搭配威士忌。醇香的蘇格蘭國酒入喉,瞬間溫暖周身,也只有如此雄烈的美酒,才能配得上如此豪放不羈的羊雜布丁。

草莓 Strawberries

您可能要問:哪裡沒有草莓?誰又沒吃過草莓?有什麼好介紹的?

但在我所吃過的各國草莓之中,英國所產是無可置疑的冠軍。無論從個頭、外觀、香氣、甜美、多汁等各項標準來看,都罕有能與之匹敵者——必須是英格蘭草莓。

英國人認為草莓的絕配是奶油,紅豔動人的草莓,澆上如雲朵般蓬鬆的打發奶油,就是無可媲美的甜點。這也是溫布爾頓公開賽的代表食物,每年賽事期間,都會售出數量驚人的奶油草莓

相關焦點

  • [留學朋友圈]給人意外「驚喜」的英國火車
    編者按:《全球華語廣播網》推出一檔新欄目《留學朋友圏》,從周一到周五,每天你都會看到地球那一端、五大洲留學生的觀察視線和聲音講述,聽到他們的日常學習、他們的生活出行、他們的成長紀錄,讓《留學朋友圏》欄目,成為一臺記錄中國在全球化進程中,教育人文交流的留聲機
  • 黑暗料理成就茶葉需求量,英國表示:俄羅斯我拜服!
    直到某個英國人強烈控訴俄羅斯的黑暗料理時,小約才終於恍然大悟——說起英國的黑暗料理,我記得曾有留學生吐槽。在國內十指不沾陽春水,養尊處優慣了的中國學子,一到英國,竟被生生逼成了「國際級」廚師。其實,不單中國人嫌棄,英國菜的難吃,在世界也是出了名的。要說英國菜難吃在哪,估摸主要原因就是:不走心。
  • 英國黑暗料理之鰻魚凍
    在經過炸魚薯條、仰望星空後,我們來到英國黑暗料理的最後一彈-鰻魚凍。
  • 在英國,除了黑暗料理,還有這些好吃不貴的選擇!
    無論結果如何,英鎊大跳水已成定局,計劃去英國留學或旅遊的人們可以趁機走起了!但是,到英國究竟該吃些什麼,似乎總是個大問題。說起英國的食物,總免不了被冠以「黑暗料理」之名,這似乎也是一個全球性的無傷大雅的梗,比如上圖這個貝克漢姆大愛的鰻魚凍。但英國真的完全沒有美食嗎?來英國的遊客真的只能靠四處尋覓中餐度日嗎?
  • 英國料理的代表,菜名聽著很美,見到實物後,妥妥的「黑暗料理」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美食文化,像中國這樣地大物博的,有著說不完的美食。但是說到英國的美食,很多人就要站出來吐槽了,英國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度,在美食方面實在是太貧瘠了。炸魚薯條其實英國也有自己獨特的美食文化,像英式下午茶在茶飲界佔有一席之地,而炸魚薯條不僅是英國美食代表,也是英國的文化代表。除了這些,真要說出英國的特色美食,還真不太了解。
  • 炸魚薯條是英國國菜(黑暗料理扛把子)沒跑了,然鵝它才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料理……
    話說,英國黑暗料理我們講太多了。但是仰望星空派、鰻魚凍之類的,畢竟小眾,想吃都不好找(有人想吃嗎?)。
  • 英國料理為什麼被黑?
    很多人對英國的印象就是:氣候多變,陰雨連綿,倫敦好氣派,基佬很多呀,古堡、公園、學府、博物館等等,但我對英國的印象最深的就是「黑暗料理」四個字,黑暗料理王國可能是英國最著名槽點了,也有小夥伴表示這個槽點還蠻標誌性的,更有人覺得就是這個槽點讓人想去嘗嘗到底有多黑暗!
  • 一口油炸牛睪丸,我口裡差點爆漿出來!是時候要祭出國外那些黑暗料理了
    怕蟲的年年,一直覺得蟲子大餐就是我見過,最可怕的黑暗料理了,可是沒想到,國外的黑暗料理,才是真的讓人不敢張嘴。有一次去法國玩,當時看不懂法語菜單,看到旁邊一個很有風度的白髮老爺爺吃一道菜吃得津津有味,就說要和他點一樣的。
  • 一輩子都不敢吃的"黑暗料理"英國噁心食物大盤點
    原標題:一輩子都不敢吃的"黑暗料理"英國噁心食物大盤點 貝爾出生在英國,他說食用過的食物都是超級噁心的食物,看得我們都噁心啊,其實在我英國還有一些比較著名的食物,那就是黑暗料理。不僅僅貝爾吃的食物噁心,英國的黑暗料理也是超級噁心的!
  • 從可愛甜心到黑暗料理,英國人到底對布丁做了什麼?
    因此當菲李第一次聽說英國扔黑布丁大賽的時候,內心是無比激動的,想著一定跟西紅柿節一樣,所有人暢遊在甜美布丁的海洋中。但是結果卻發現,英國人的黑布丁,居然是這樣的:這這這,這不是黑血腸嗎?這股子黑暗料理的氣息是腫麼回事?甜美可愛軟萌的布丁呢?
  • 英國菜難吃是有原因的,只是你不知道
    我們來看看部分網友的留言:網友A:我哥在英國,愣是被英國菜逼出了還算可以的廚藝,他以前從來不會煮飯,頂多泡麵網友B:我的英國室友學會了用中文說很多菜名,而且發音特正宗 (=_=)網友C:我姐在英國留學,她室友英國人天天蹭飯,吃個火鍋都感動哭了......
  • 扒一扒英國的5種黑暗料理,塞入一整顆檸檬的布丁,你會嘗試嗎?
    不少到英國留學的學生,對英國菜的印象非常深刻,不是炸魚薯條,就是煮得軟趴趴的各種豆子,想吃一點青葉菜,只能用沙拉稍微緩解一下。於是不少留學英國的學生,硬生生被逼出一身廚藝。其實大名鼎鼎的「仰望星空派」,至今沒人能證實這道菜到底出自英國哪個地區,所以也有人質疑這道菜純粹是為了「黑」英國菜的。那麼我們不談這道食物,我們下面要來說說英國其他黑暗料理,大家看看,你們有興趣對這些英國菜下口嗎?
  • 去年朋友去英國留學,如今在英國的他說:我不後悔留學英國
    我的一個朋友,家境殷實,在我們那幾個人裡面算是最有錢的了。他是他們家唯一的兒子,因為高考沒有考好,所以他家裡人決定把他送到英國去留學,按照他家人的意思就是「去國外鍍鍍金」。但是出國留學,為什麼非要選擇英國呢?難道他不知道去年英國的疫情有多麼嚴重嗎?
  • 英國不只有黑暗料理,盤點那些一定不能錯過的英式美食
    都說英國菜是黑暗料理,就連《世界青年說》有一集介紹世界各國的美食,也把英國料理黑的體無完膚。不對!
  • 留學英國知多少|到了英國才發現,其實沒有一個地方叫「英國」
    老師,我是否該選擇出國留學?該選擇什麼國家?選擇什麼專業才好呢?對比5年數據,選擇英國的群體佔比在2019年大幅上升,高達41%。與此同時,美國和澳大利亞也依然佔據主流留學目的國的重要席位。接下來,我們將推出【留學知多少】系列專題,其中包括四個主要的留學目的地國家:英國、澳大利亞、美國和法國。
  • 《三十而已》王漫妮要去愛丁堡留學了?原來英國留學這麼香啊!
    這兩天,網絡上流出了大結局的片段:顧佳手撕小三,與許幻山商定離婚;鍾曉芹與陳嶼復婚,更加包容珍惜對方...而王漫妮,一個滬漂,放棄了家裡安排的相親,在上海奮鬥多年後,戲劇性地選擇了英國留學,去進修愛丁堡大學的買手與行銷學課程
  • 英國美食不都是「黑暗料理」,這兩樣代表了最講究的生活方式
    不過,英國美食在人們的印象中一直都是「黑暗料理」的代表,甚至越深入了解英國美食,越是不斷刷新對「黑暗」的認知,簡直就是只有想不到多難吃沒有做不到多難吃! 曾經聽人評價英國美食:英國的國菜「鰻魚凍Haggis」在印度能稱得上是「米其林」,可見英國美食給人的印象。
  • 世界上八大「黑暗料理」,你被哪個傷過?
    世界上八大「黑暗料理」,你被哪個傷過?留學國外,你要deal with各國「美食」,即便說很多美食在中國人看來簡直就是黑暗料理,你也要學會淡定。1:英國仰望星空又稱為,死不瞑目2:日本大黃蜂餅乾3、大黃蜂餅乾裡面滿滿的大黃蜂餡料,反正他們什麼都敢吃4、醃雞蛋
  • 歐洲黑暗料理哪家強?
    答案很快就出來了,不用試吃,英國食物在歐洲黑暗料理界擁有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至尊口碑!蘇格蘭傳統著名黑暗料理Haggis巧克力醬泡茄子這都算很人道的了,英國食物的創意恐怕連中國高校食堂的暗黑保護神們都無法企及。這就是蘇格蘭傳統著名黑暗料理Haggis,羊雜碎和羊板油混合物,注意,並不是香腸,冷藏口味更佳。
  • 去年夏天,一群天財學子吃了整整一個月的英國料理後...
    英國人總因各種理由被黑。高傲,冷幽默,髮際線……但都比不過坊間口口相傳,黑暗料理的名聲。然而因為學業、工作之便,我曾在英國社區生活了一年,跟著他們一同過著原味的英式生活,這才知道,之前很多關於英國飲食風俗的消息也不過道聽途說,體會下來才深刻的認識到中英飲食文化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