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xNews: 低劑量放療可加快新冠肺炎康復?專家稱存在長期風險

2020-12-14 健康界

FoxNews網站7月17日報導,近日medRxiv發布一項研究發現,肺部低劑量放療可加速新冠肺炎住院患者康復速度。

喬治亞州埃默裡大學溫希爾癌症研究所Clayton B. Hess研究員介紹,研究小組使用了1.5戈瑞的低劑量全肺放射治療(LD-RT)治療了10名患者,並與對照組的10名患者進行比較。結果發現,放射治療可顯著加快臨床恢復,放療組在3天內康復,而對照組為12天。二者住院時間分別為12天和20天。

作者指出,10分鐘的放療具有改善肺部炎症的作用,毒性較小,對老年人和其他身體較弱的患者有良好的耐受性,可以做進一步的研究。

放療能用於治療肺炎嗎?多名肺病專家表示質疑。

克利夫蘭診所的肺學家和危重病專家Humberto Choi博士說,這項研究成果必須得到認真評估。一些小規模研究得到積極效果,並不罕見,但在大規模的隨機對照時,會發現這些積極的益處並不能得到證實。放療可能導致肺部炎症、疤痕,有發展成癌症的風險,往往需要幾個月或幾年才能看到這些副作用。

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肺部和危重病內科醫生Panagis Galiatsatos博士說,很難想像這項試驗能夠繼續進行,因為使用地塞米松(激素)治療炎症價格低廉,可在ICU直接給藥,效果比放療要好得多。上個月,牛津大學研究證實,地塞米松可以使氧療的患者比例下降20%,使用呼吸機的比例下降33%。

Galiatsatos說,這項試驗有一定的研究意義,但需要更大規模的研究觀察放療是否產生總體治療效果,10個人的結果很難說明什麼。

也有一些科學家表示支持。埃默裡大學的研究人員稱,國際正在評估低劑量放療在新冠肺炎治療中的作用。目前,已有一項3期臨床試驗正在對比放療和其他藥物方法的治療效果。

參考資料:

1. foxnews

Lung radiation helps coronavirus pneumonia patients recover faster, study says

https://www.foxnews.com/health/lung-radiation-helps-coronavirus-pneumonia-patients-recover-faster

相關焦點

  • FoxNews:美國一男子因新冠肺炎重症截掉幾乎所有的手指
    據福克斯新聞7月29日報導,美國加州一名男子因新冠肺炎重症接受了兩個月的住院治療,出院時他幾乎全部的手指都被截掉了。新冠感染導致截肢並不罕見,此前美國影星Nick Cordero因新冠感染導致右腿截肢,還有大量的「新冠腳趾病(感染後腳趾青紫潰爛)」病例報導。洛杉磯雪松西奈醫學中心的整形外科醫生David Kulber博士解釋,新冠病毒對血管功能和血流運動有負面影響,在疫情過程中,我們看到患病的年輕人卒中發作率明顯增高。
  • 放療化療能治新冠肺炎?特總統又推神療法 女博士目瞪口呆
    美國新冠疫情十分嚴重,百萬確診近在眼前,實際數字更多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愈演愈烈,確診百萬已近在眼前,其實,實際感染人數更多,以疫情中心的紐約州為例。紐約州近14%居民有新冠抗體,意味著約270萬人已感染。
  • 軍醫詳解:放療治療癌症9個注意事項
    北京市首發基金評審專家、全軍晉升考試專業命題委員會委員、放療是癌症三大治療手段之一。是用各種不同能量的射線照射腫瘤,以抑制和殺滅癌細胞的一種治療方法。放療可單獨使用,也可與手術、化療等配合,作為綜合治療的一部分,以提高癌症的治癒率。在手術前先作一段放療使腫瘤體積縮小些,便可使原來不能手術的患者爭取到手術的機會。對晚期癌症則可通過姑息性放療達到緩解壓迫、止痛等效果。
  • 全面掌握放療常識,讓腫瘤治療更放心
    10. 放療一定要住院嗎?內照射所用的放射源射線射程短、穿透力低,優點是腫瘤可以得到較高的劑量,遠處正常組織受量低而得到保護,缺點是劑量分布不均勻,容易造成熱點(過高劑量區)和冷點(過低劑量區),增加腫瘤殘留和復發危險。所以除宮頸癌外,目前內照射只作為外照射的補充劑量應用,不單獨應用。
  • 英醫學專家:新冠肺炎重症康復者患創傷後應激障礙風險高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29日,英國醫學專家表示,在醫院中經歷了重症治療的新冠肺炎康復患者面臨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的高風險,因而需要安排相應的後續篩查和複診。由倫敦大學學院(UCL)醫學專家牽頭組成的英國新冠疫情創傷應對工作組表示,那些在重症監護病房經過治療的新冠治癒者患創傷後應激障礙的風險最高。 專家們指出,相關的定期檢查至少應持續一年的時間。 目前,在英國接受過住院治療的新冠肺炎患者數量已經超過了十萬。
  • 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再次感染 全球首例有記錄再感染病例
    全球已經出現首例有記錄再感染新冠肺炎病例(Pixabay)全球已經出現首例有記錄再感染新冠肺炎病例(Pixabay)香港大學研究人員當地時間24日表示,一名從新冠肺炎中康復的香港男子在四個半月後再次感染,這是首例有記錄的人類再感染病例。
  • 快準狠的「腫瘤大殺器」——日照引進首臺「速銳」放療系統!
    近期,日照市中醫醫院放療中心投入使用了一臺「腫瘤大殺器」,吸引了省內外腫瘤專家的廣泛矚目。該設備目前全國只有十一臺,它的加入讓放療中心團隊如虎添翼。「這是目前臨床非常高端的放療儀器。」腫瘤科主任王海濱介紹,「相對於傳統的放療,速銳的精準度高,定位更準確。傳統的放療手段,誤差一般在五毫米以內,而速銳最高誤差在兩毫米以內,大多數情況是零誤差。同時,速銳的智能化程度也更高,初始靶區、保護器官、調強計劃、擺位誤差修正、劑量驗證等放療需要的各種過程,基本上一鍵完成,中間不用過多操作。」
  • 打破癌症精準放療的外國壟斷,我國自主研發「麒麟刀」將面世
    賽富亞洲投資基金創始管理合伙人閻焱在發表演講 南京江北新區供圖從全球範圍來看,放療設備的頭部企業有瑞典的醫科達、美國的瓦裡安,國內品牌除了中核安科銳、海爾旗下的盈康生命外,很少有自主研發產品。目前,我國使用的中高端放療設備幾乎全靠國外進口,系統價格和治療費用昂貴。國內市場迫切需要有國產化自主可控的中高端精準放療器械,替代國外同類型產品。
  • 乳腺癌放療患者必讀:常見8大副反如何「解」?
    放療是通過放射線的電離輻射作用殺滅腫瘤細胞的一種局部治療方法,在乳腺癌治療中佔有重要地位,與外科手術相輔相成。早期乳腺癌保乳手術加全乳放療,使其局部復發率從10%降到2%;對於腫塊較大或腋窩淋巴結陽性的患者,乳腺癌根治術後放療可使5年局部復發率降低到原來的1/4~1/3。
  • 血漿治療法讓新冠肺炎患者症狀好轉 專家:適用於急救危重病人
    2月13日晚,中國生物發布消息稱,本次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中已檢測出高效價病毒中和抗體,並將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首期用於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3名危重病人治療。目前用康復者血液製備出的新冠特免血液已治療超10例危重病人,效果顯著。
  • 專家提醒有風險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根據相關部門發布的文件,含有一定濃度的氡泉水可被認定為有醫療價值,但據世界衛生組織官方網站介紹,氡是造成肺癌的第二大原因,肺癌風險的增加與氡接觸的增多呈正比。低劑量的電離輻射依然存在癌症等長期風險,發生的可能性與輻射劑量成正比,其中兒童和青少年面臨的風險較高。專家表示,放射性物質無論量多量少,都可能對正常人有影響,消費者應根據身體情況,量力而行。
  • FoxNews:美國首個接受面部移植的女性去世
    出品 | 搜狐健康作者 | 周亦川編輯 | 袁月1.CBSNews:因新冠疫情我們都戴上了口罩,今年還會出現流感大流行嗎?與此同時,中國、加拿大和英國等國家最近報告稱,由於各國為了防控新冠病毒採取了社會隔離措施,流感病例數大幅下降。流感是否還會大流行,值得討論。2. 小毒王?JAMA稱兒童感染者噴嚏中的新冠病毒是成人的10至100倍《美國醫學會雜誌》發布研究稱,新冠病毒可以通過兒童感染者傳播,而且他們還可能是病毒大流行的主要驅動力。
  • Fox News
    The first task is drawing a fox! However, that turns out to be too hard for a beginner, so she decides to draw a snake ...
  • 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病毒將長期存在,疫情很容易出現復發
    累計40艘軍艦出現確診病例據CNN22日報導,美國海軍目前共有26艘軍艦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另有14艘軍艦過去有船員確診,但目前已康復。有確診病例的26艘軍艦處於在港或者檢修狀態,但海軍方面出於軍事安全考慮,並未透露軍艦的具體信息。
  • 專家呼籲康復患者捐獻血漿,血液製品股直線拉漲停!
    從臨床病理發生過程看,大部分新冠肺炎患者經過治療康復後,身體內會產生針對新冠病毒的特異性抗體,可殺滅和清除病毒。目前在缺乏疫苗和特效治療藥物的前提下,採用這種特免血漿製品治療新冠病毒感染是最為有效的方法,可大幅降低危重患者病死率。臨床反映,患者接受治療12至24小時後,實驗室檢測主要炎症指標明顯下降。
  • 4月新冠肺炎康復,8月跑去歐洲旅行,回來香港又確診了…
    等等,康復的新冠患者體內不會有抗體嗎? 孔繁毅表示,若病人第一次感染的症狀較輕微,即使產生了抗體,數量也可能較少,抗體水平也會在4個月後下跌。(4月康復,8月去英國和西班牙旅行,確實剛好4個月了)
  • 放療科在國內率先將能譜CT成像技術用於放療模擬定位
    近日,放療科鍾仁明副主任技師團隊利用現有CT模擬定位機的能譜CT成像技術(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用於模擬定位,這是全國放療領域首次將該技術用於放射治療。在放射治療中,CT模擬定位圖像是放射治療的基礎。
  • 美專家:新冠肺炎全球爆發風險至少為「中等」,新加坡成衡量關鍵點
    黃志環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中國以外大規模爆發、甚至轉變為全球性流行病的風險性至少為「中等」,而該病毒在新加坡的傳播情況將成為衡量這一風險的關鍵點。她同時表示,新冠肺炎的嚴重性料較2003年的SARS為輕,但其持續時長和對社會經濟造成的影響將可能超過SARS。2月5日,黃志環(Jennifer Bouey)在眾議院外交委員會關於新冠病毒的聽證會上發言。
  • 男人小便可激起一團尿氣溶膠!
    據福克斯新聞網報導,《流體物理學》8月18日發布的一項研究提示,小便激起的微粒可能形成氣溶膠,因此男廁所存在額外的新冠病毒傳播風險。中國揚州大學電氣、能源與電力工程學院王霽翔研究員介紹,此前有研究表明,由於新冠感染者糞便可能存在病毒,因此在使用抽水馬桶的過程中,馬桶水流引起的強烈湍流可以將糞便中的病毒微粒吹到很高的位置
  • 靶向出擊 精準放療(科技名家筆談)
    三是隨著相關核反應堆到達壽期或老化退役,全球十多個硼中子俘獲放療臨床中心被迫關閉。摻硼的傳輸藥劑是制約硼中子俘獲放療發展另一個重要因素。由於人體的藥劑分布系統研究極其昂貴,施行程序與涉及工藝技術極為複雜,投資大、風險高,製藥業集團沒有意願開發新的有效的摻硼藥劑。此外,各國對藥劑使用的監管與審批都日益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