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懶詩人,憑一首詩驚豔了詩壇,佩服佩服!

2020-12-14 圖片說歷史

一提起唐詩,大家腦海中便會浮現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確這些人的作品很多,而且大都成為了經典之作,但是有這樣一位詩人,他一生中流傳下來的詩篇只有兩首,卻是「孤篇冠全唐」。這首詩正是我們高中教材收錄的唐代著名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生活於初唐時期,與張旭,包融,賀知章並成為吳中四士。他可以說是詩人中的一個另類了,被稱作唐朝最懶詩人,因為他的一生僅僅留下來兩首詩。最初,春江花月夜這個名字出現於南朝後主時期,儘管陳後主包括後來的隋煬帝楊廣都用這個名兒寫了點東西抒發了自己的情感,但我們這裡只關心張若虛是怎麼用的。

武則天多年的女皇統治和多年的太平之亂過後,大唐逐漸趨於平定,在官場鬱郁不得志的張若虛終日流連於揚州美麗的夜景中,看著孤月大江,花開多時,內心悽涼的張若虛寫下了這首冠絕全唐的不朽之作。不過這首詩在唐代就像他自己詩中描繪的一樣,仿佛滄海一慄,不被人關注。不只是唐代,在宋朝,元朝,這首詩更是沒人提起,唯一收錄此詩的是郭茂倩,不過也沒引起人們的重視。這首詩就這樣沉寂了好幾百年,直到明朝嘉靖萬曆年間,這首詩作才被選到了各種收錄集中。

這首詩重新煥發他的生命力,是源於清末學者王闓(kai三聲)運對它的讚賞。而近代著名學者聞一多先生也對這首詩給與了至高無上的評價,稱其為「頂峰中的頂峰」。

現在每每看起《春江花月夜》,都會被它富有生活氣息的靈力之筆所折服,那是一幅美麗悠遠,恍惚迷離的春江月夜圖,通過一個深沉幽靜的世界表達了遊戲思親的愁緒和對於人生哲理的感慨。整個詩篇極具審美價值,是我國文學藝術史上的瑰寶。

相關焦點

  • 唐朝最懶詩人,雖只有兩首詩存世,但卻憑此贏過大唐眾多詩人
    文/仁義論史唐朝最懶詩人,雖只有兩首詩存世,但卻憑此贏過大唐眾多詩人中國是擁有詩文的國家,而且歷史悠久,上下五千年的中國擁有很多古文散記,唐朝最為多,將詩文推向了巔峰時代,而且有巔峰的幾位人物眾所周知。
  • 唐朝最懶詩人,只有兩首詩存世,卻憑藉兩首詩贏了大唐眾多詩人
    唐朝最懶詩人,只有兩首詩存世,卻憑藉兩首詩贏了大唐眾多詩人文/董賊在我國,兒童從小都會在家長或者是老師的督促下,去背誦古詩,尤其是唐詩三百首這本書是最受歡迎的。然而,在我國的唐朝,卻有著這麼一位詩人,他的一生就寫了兩首詩,他的詩的數量和其他詩人相比下來確實是少的可憐,但是他的名氣卻也是超級大,而且也就僅僅是憑藉這兩首詩出名的。他究竟是誰呢?小編告訴你,他就是大詩人張若虛。他的作品極其的少,僅有《春江花月夜》與《代答閨夢還》存世,可以說是一位超級懶得詩人吧。
  • 唐朝最懶詩人,僅兩首存世,卻只靠兩首詩蓋過大唐眾多詩人
    唐朝最懶詩人,僅兩首詩存世,卻只靠兩首詩蓋過大唐眾多詩人從唐朝初建到唐朝昌盛再到唐朝晚期,在這將近三百年的時間裡,出現了多少位詩人,譜寫了多少首詩歌,任我們誰也說不清楚。用「浩如煙海,燦若星辰」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 唐朝詩壇最巔峰的鬥詩對決:三位詩人鬥出三首千古名作,高下立判
    唐朝詩壇最巔峰的鬥詩對決,三位詩人鬥出三首千古名作,高下立斷 比如李白就是這樣一位吟遊詩人,曾花費多年,在大唐境內的名勝古蹟、名山大川瘋狂打卡,每到一處都要揮毫筆墨,留下工作痕跡,亦留下不少名篇。可惜在黃鶴樓他遭遇到史無前例的打擊,崔顥的一曲《黃鶴樓》讓李白倍感恥辱,愣是怎麼寫都寫不過,無奈拂袖而去。 這只是關於黃鶴樓的一個經典案例,其實除此之外,尚有多位詩人曾在此登高望遠,留下墨寶。
  • 詩人憑這首詩享譽詩壇,引得杜甫王維孟浩然都模仿,卻無一人超越
    寫下「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的張繼,雖然一生所作詩篇也有一些,但真正讓其名流千古的便只有這一首《楓橋夜泊》;還有寫下「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崔護,雖然《全唐詩》中收錄有6首他的詩作,但是真正讓他名垂青史的也就是這首《題都城南莊》;最為令人驚豔的當屬張若虛,一生只留下兩首詩,其中一首《春江花月夜》可謂是橫亙古今,憑這一首詩獲得了「孤篇橫絕,
  • 唐朝最懶詩人僅有兩首詩存世,卻就靠這兩首詩,超過大唐眾多詩人
    唐朝最懶詩人僅有兩首詩存世,卻就靠這兩首詩,超過大唐眾多詩人唐代了結束魏晉的戰亂,民族融合也促進了文化整合。因而唐詩蓬勃發展,代表了中華詩歌的最高成就。初唐有個這樣的怪人。說他是詩人,可他卻只有兩首詩歌被載入史冊。
  • 唐代最懶詩人,只有兩首詩存世,但就這兩首詩卻蓋過大唐許多詩人
    唐代最懶詩人,只有兩首詩存世,但就這兩首詩卻蓋過大唐許多詩人!說起我國的古文化,那真的是悠遠流長,而我國傳承下來的文化也是有很多的,對我們影響最深的,大概就是唐詩宋詞,而且唐詩,也是中國古代文化歷史上的瑰寶。
  • 我國古代「最懶」詩人,一世只留下2首詩,只一首就讓他名垂千古
    也就是說,詩人作品保存流傳的數量,其實可以作為詩人出名的原因之一。但在中國,也還有這麼一個詩人,我們現在能讀到的,僅僅只有他留下的兩首詩歌,他卻依然得以流傳千古,名揚後世,獲得了不少「粉絲」。這究竟是「懶」到什麼程度而又深得喜愛的詩人呢?就連萬能的百度百科上,關於他的介紹也只是「生卒年、字號均不詳」。
  • 僅兩首詩留存,堪稱唐朝最懶詩人,他卻靠這兩首贏了眾多大唐詩人
    唐朝偉大的詩人很多,還有白居易、孟浩然、王維等等。他們每一個人無一例外都留下了許多文化瑰寶,但是有一個人除外,他僅有兩首詩留存了下來,堪稱唐朝最懶的詩人,但是,他卻僅僅靠這兩首詩就贏了眾多的大唐詩人。他的名字很好聽,叫做張若虛。張若虛最有名的就是他的《春江花月夜》,另外一首就是《代答閨夢還》了。
  • 史上最懶詩人,一生只寫兩句詩卻成千古絕唱,就憑這兩句卻做了官
    史上最懶詩人,一生只寫兩句詩卻成千古絕唱,就憑這兩句卻做了官。我們知道有「唐詩宋詞」之稱,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所以有「唐詩三百首」之稱。唐朝也出現了很多有名的詩人。出過詩聖杜甫, 詩仙李白,詩鬼李賀。
  • 唐朝最「懶」詩人,僅存世2首詩,一首《春江花月夜》蓋壓全唐
    我國到目前為止,唐朝一直是歷史上的最高地位代表。唐朝實現了國家的高度統一,國際地位也是十分的高,當時各國的政治首腦都會派使臣來到唐朝,或者給唐朝進貢各種東西。唐朝的人們日子過的也是很瀟灑的,思想的開放,衣食住行的滿足,無一不是一個國家的體面。都知道唐朝女子的衣服裸露,在這以前中國史上的女子都是很保守的。
  • 唐朝詩人王績的這首詩,以情馭景,以景託情,寫出了新意!
    小編今天就要為大家介紹唐朝一位比較冷門的詩人,以及他的比較有代表性的一首詩作,那麼他便是王績,可能一些喜愛詩詞的朋友,對於這位詩人不會陌生,他的一首《野望》,可以說也是相當的經典,把自身的那種孤獨之感,描寫的可謂是淋漓盡致。
  • 唐朝最長壽詩人,送走了王維、劉長卿,憑一詩留名《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有我們很熟悉的大詩人的名字,也有一些並不是那麼常見的名字,比如五言古詩中的第20首《尋西山隱者不遇》的作者丘為。丘為,何許人也?他是中唐詩人,與王維、劉長卿同時期,同時也應該是唐朝最長壽的詩人。
  • 這位「懶到家」的詩人,聽說他的詩在《全唐詩》中只有兩首,卻非常...
    而有一個人,他的詩在全唐詩中僅僅兩首,但是他的事在全唐詩裡是一大亮點。甚至有說法是這位詩人寫的兩首詩,其中一首幾乎壓倒全唐,但這首詩非常不錯,但是也不至於如此誇張。
  • 10首憂國憂民的詩詞佳作,佩服古代詩人的家國情懷
    生活於亂世中的詩人詞人,在他們的作品中常常都有一種家國情懷在,讀來令人感動和佩服。一、《示兒》(南宋·陸遊)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公元1210年,八十五歲的陸遊一病不起,這首詩是他的絕筆,既是詩人的遺囑,也是詩人發出的最後的抗戰號召,表達了詩人的無奈以及對收復失地的期盼。我們知道,陸遊一生致力於抗金鬥爭,一直希望能收復中原。雖然頻遇挫折,卻仍然未改變初衷。從詩中可以領會到詩人的愛國激情是何等的執著、深沉、熱烈、真摯!
  • 清代詩壇最孤獨的一枝梅花,傲立在鄭板橋的詩中,驚豔了無數時光
    這是清代詩人鄭板橋的一首代表作,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到清代詩壇最孤獨的一枝梅花,傲立在鄭板橋的詩中,驚豔了無數時光。對於這首詩的作者鄭板橋,很多人的印象還停留在那首《竹石》中。事實上,作為清代著名的書畫家、詩人,鄭板橋不僅喜歡竹子,也喜歡梅花。這首詩就是證明。
  • 他是歷史上最「懶」的詩人,整首詩只有2句話14個字,卻成為經典
    但是歷史上也有一些不知名的「小人物」,雖然名氣沒有前者那麼大,但是有的人卻只憑一首詩就能名揚千古,被後人膜拜。只憑一首詩而在高手雲集的唐詩宋詞中脫穎而出,其實是十分難得的。比如唐代的王翰,曾在《涼州詞》中寫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 清代詩壇不如唐宋詩壇那麼星光燦爛,但也是有不少詩人的
    不過清代詩壇不如唐宋詩壇那麼星光燦爛,詩人不少,大家不多,可以用寥若晨星來形容。古代詩歌包括古體詩(唐以前詩歌,楚辭,樂府詩等),近體詩(絕句,律詩),詞(又稱詩餘),曲(又稱詞餘)。就歷史長河而言,清詩詞,是唐宋詩歌的延續,並出現了一些詩學流派和主張。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寫詩遣詞以自娛,所以清朝人寫詩也不足為奇。
  • 唐朝最神秘詩人:史書只有兩句話,一生就寫兩首詩,蓋過全唐詩人
    唐朝最神秘詩人:史書只有兩句話,一生就寫兩首詩,蓋過全唐詩人唐朝是中國詩文最繁盛的時代,然而在唐朝卻有這樣一個詩人,他的一生中僅僅寫了兩首詩,史書中對他的描寫也只有一句話,他的詩文和文採並沒有被唐朝人所接納,直到千百年後的明朝才有人將他的詩文從故紙堆中找了出來
  • 小詩人一生沒寫幾首詩,但這一首卻影響了一批唐代詩人,爐火純青
    有些人或許能夠名噪一時,但都慢慢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但也有些人雖然一生作品不多,卻能夠憑一兩首作品名垂千古。就像唐代詩人張若虛,一生流傳下來的詩作也就兩首,卻憑藉一首《春江花月夜》成為傳奇詩人;而崔護同樣是如此,《全唐詩》雖然有他的六首詩,流傳最廣的當屬《題都城南莊》,而詩人也憑藉這一首詩贏得了不朽詩名,讓自己在詩壇佔有了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