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小鎮感受端午節 百藝競技"民俗大趕集"(圖)

2020-12-21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鹿港五月三十一日電 題:鹿港小鎮感受端午節

    中新社記者 曾嘉 黃少華

  三十一日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在臺灣是公休假日,但彰化縣的鹿港小鎮卻休息不得,來自全臺各地的民眾被吸引到這裡參與一年一度的「鹿港慶端陽」活動。

  端午又稱為「重五」或稱為「端陽」,在臺灣則稱為「五日節」或「五月節」。古人稱五月是「百毒之月」,原因是時序已進入夏季,各類蚊蟲大肆出現,活動頻繁,所以端午節的許多習俗都與衛生有關。

  鹿港國民二小的李老師告訴記者,臺灣舊時端午節都源自閩南習俗,各地方志記述大同小異,《彰化縣誌》記述有「五月初五日,門懸蒲艾」。習俗到現在都沒變化,這天家家戶戶的門前都要插艾草、菖浦及榕樹枝,前者是用來驅除蚊蟲,後者是避邪。另外,結婚的新娘子在第一個五日節都要縫製「香芳」(香包)贈送親朋的小娃兒。

  鹿港鎮有一年一度的全臺民俗活動,有迎神賽會、各種民間遊藝、龍舟大賽、民間手工藝表演展示,可說是百藝競技,其中有許多陣頭如「文王拖車」、「咬臍打獵」、「七番弄」都是鹿港獨有的遊藝,吸引各地遊客前去參觀,被譽為臺灣地區最具規模的「民俗大趕集」。

  賽龍舟是端午節特色活動,鹿港的龍舟賽在海邊的彰濱工業區吉安水道進行。歷經幾天的競賽,今天進入最激烈的決賽賽程,參賽龍舟隊伍無不卯足全力爭取佳績,並吸引數萬民眾圍觀,現場熱鬧滾滾。

  來自全臺各地的民眾攜家帶眷的到場觀賞,不僅彰濱工業區內吉安路兩側車滿為患,沿途還可見到堵在半路中的車陣大排長龍。而來自各地的小吃攤攤位,也在吉安水道河濱公園內及吉安路旁一字排開,綿延長達六、七百公尺。

  除了各團體和單位的比賽隊,今年的賽事首次由彰化縣、臺中市、臺中縣和南投縣的四位首長共同參與,他們各率一支由公務人員組成的隊伍參賽。雖說有些業餘,但隊伍的實力都不容小視,競爭也特別激烈,特別是奪得前兩名的臺中市和臺中縣隊,龍舟在抵達終點奪標時,雙方勝負的差距都只有不到一公尺的距離。

  鹿港小鎮是臺灣開發早期兩岸經貿的重鎮,擁有「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輝煌歷史,儘管經濟盛況不如往昔,但是擁有全臺最完整古蹟區的小鎮,仍富涵著濃濃的文化氣息。香火鼎盛的天后宮供奉著施琅將軍當年從泉州帶來的馬祖像,每到重大節慶,天后宮內及周圍的老街總是摩肩接踵,人聲沸騰。

  天后宮門口分送民眾現做現煎、狀似蔥油餅的「饘(左食有弟)」,傳說為女娃補天所用,象徵團圓如意;特有的「躦轎腳」活動,更吸引男女老少排成長龍,大家依著順序跪拜後匍匐穿過媽祖神轎下,起身後再從天后宮執事人員手中接過象徵吉祥的「桃」或「李」。

  遊客在香菸嫋嫋中參拜銀面端坐的「開基媽」,細細品味由民國初年工藝大師李煥美、蔣馨及郭新林等人精雕細鑿的主殿,可以遙想當年鹿港舟楫穿梭、帆桅連天的盛況。

相關焦點

  • 鹿港小鎮日記
    之所以選擇鹿港是因為這個「古早味」的小鎮最能體現臺灣在邁入現代社會之前的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上半葉的風貌,保留了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因為羅大佑的那首有名的《鹿港小鎮》。這是個承載了老一輩臺灣人滿滿鄉愁的小鎮。此外,吸引我到鹿港來走走的另一個理由是這個小鎮是她在海峽對岸的原鄉泉州古城的一個縮小版。圖一  二百年前鹿港的市街模型(鳴謝鹿港民俗文物館)
  • 端午節:吃粽划龍舟,端午郊遊趣!
    臺北市政府在大佳河濱公園舉辦的「水岸臺北2016端午嘉年華」系列活動,每年都帶給民眾不同的趣味。現場的親子活動,讓小朋友親近開闊的大自然,來一場健康的饗宴;每年舉辦的包粽比賽,讓巧手的人們大展身手,享受粽香好滋味;端午節當天正午的立蛋體驗,讓大家感受傳統、發揮創意;而現場的嘉年華市集,更是做到了好吃、好買、好開心。主辦單位為這項歷史悠久的民俗活動,增添了無限的創意巧思。
  • 樂享端午節 方特主題樂園推出繽紛民俗活動
    端午節即將到來,華強方特旗下各地方特主題樂園在繼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將推出旱地龍舟大賽、端午祭祀大典、趣味民俗遊園、端午主題夜場等一系列高品質民俗節慶活動,讓廣大遊客體驗傳統文化,共度歡樂假期。
  • 趣玩端午 「粽」享歡樂 泰安方特端午民俗趣玩節精彩來襲
    粽葉飄香,清爽怡夏,端午佳節臨近。據悉,端午小長假期間,泰安方特歡樂世界將舉辦端午民俗趣玩節,並開展一系列主題活動,為廣大遊客帶來一個別樣的端午假期。熱鬧民俗新玩法 端午立蛋特好玩過端午節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傳統習俗,此次端午節期間,泰安方特將舉辦「艾葉灑水」、「雄黃點額」、「百人立福蛋」等民俗文化體驗活動,讓遊客充分體驗傳統民俗文化的魅力。
  • 樂享端午節 方特主題樂園推出繽紛民俗活動
    端午節即將到來,華強方特旗下各地方特主題樂園在繼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將推出旱地龍舟大賽、端午祭祀大典、趣味民俗遊園、端午主題夜場等一系列民俗節慶活動,讓廣大遊客體驗傳統文化,共度歡樂假期。6月25日端午節當天,蕪湖方特東方神畫將舉辦「巨型龍舟挑戰賽」,活動邀請風箏大師與50組親子家庭共同繪製並放飛百米長巨型龍舟風箏,以此慶祝端午佳節。同時,蕪湖方特東方神畫還將推出「少兒詩詞小課堂」,邀請數十位小朋友身著漢服,參與端午主題文化活動,學習古詩詞並致敬偉大詩人屈原。鄭州方特旅遊度假區將推出端午民俗街,集中展示掛艾草、佩香囊、雄黃畫額等端午傳統習俗。
  • 過端午節,品味香香的粽子
    作為華人,或雲遊四海,或紮根他鄉,每到端午,總會想起那香噴噴的粽子。還沒到過節的時候,在首都金邊,粽子香飄,也可以買到各種風味的粽子。柬傳統的鹹水粽今年大漲價  在端午節前夕,記者到市面巡走一下,發現柬埔寨人傳統統的鹼水棕上市的比列比往年少了許多,價格也貴過往年
  • 「對渡」端午節 兩岸一家親
    火鼎公、火鼎婆抬著大火盆,扭著大秧歌;臉上貼麻子、手上搖扇子的老阿婆一路走一路唱;光膀子的漢子拍著結實的大胸脯……   眼前火熱的蚶江民俗表演,讓參加對渡節的臺灣參訪團執行長蔡崇熙興奮不已。「今天既是對渡節,也是端午節,我看蚶江與鹿港的端午習俗如出一轍,」蔡崇熙說,「就連鹿港的端午粽子,無論外形還是口味,都與石獅的粽子一模一樣。」
  • 粽葉飄香香滿堂 端午民俗喜歡暢
    」、包粽子、掛艾草、品花宴……端午節前後,眾多特色活動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地展開,在體味文化內涵,感受民族情懷的同時,百姓們在民俗傳承中度過了一個詩意端午。「王爺船」巡海儀式是石獅海洋文化的特色活動之一,自公元1784年開始,臺灣鹿港和石獅蚶江就有對渡,自對渡開始,閩臺兩地民眾同放王爺船及王爺船海上巡遊這一祈求行船順利的民俗一直延續至今。今年的閩臺對渡文化節以「相約端午節 兩岸一家親」為主題,仍以傳統民俗文化活動為核心,延續了12年來兩岸共度佳節的傳統。
  • 歡樂中國年·趕集到鹿泉 鹿泉首屆民俗年貨節盛大開幕(圖)
    鹿泉首屆民俗年貨節盛大開幕。主辦方供圖2020年1月9日以「歡樂中國年·趕集到鹿泉」為主題的首屆鹿泉民俗年貨節在石家莊洛杉奇食品有限公司金鳳工業園盛大開幕。鹿泉首屆民俗年貨節盛大開幕。主辦方供圖1月9日上午九點,年貨節開幕式活動在金鳳工業園區舉行,石家莊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黨組書記趙俊芳、局長李波、鹿泉區區委書記楊國芳、區人大副主任崔文榮、副區長呂煥舉、區政協副主席史聰平、區文廣體和旅遊局局長黃子軍等相關領導、石家莊洛杉奇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李宗力及當地商家代表等出席開幕式。
  • 鹿港小鎮:文化的地標,鄉愁的渡口丨僑鄉風物誌
    撰稿:曹麗(臺灣) 羅大佑的一首《鹿港小鎮》讓臺灣彰化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風靡兩岸。懷著無比期待的心情,捕輿者走進了「鹿港的清晨鹿港的黃昏」裡,與幾百年來兩岸在這個港口小鎮發生的故事重逢。
  • 臺灣彰化鹿港小鎮尋古:民俗傳承展示曾經風華
    中新社臺北六月二十一日電 題:鹿港小鎮尋古  中新社記者 黃少華 曾嘉  在臺灣懷舊尋幽,彰化鹿港是一個絕佳的地方。古色古香的文物,出神入化的傳統技藝,以及豐富多彩的民俗傳承,無不展示著鹿港曾經的風華,引人嚮往。
  • 五月初五話端午(一)
  • 上海:在豫園感受端午民俗遊 傳承民俗享親情
    上海:在豫園感受端午民俗遊 傳承民俗享親情  端午節臨近,「2009豫園商城端午文化節」也於15日拉開帷幕。  豫園民俗廣場上不再只是端午小吃的薈萃。剛剛開幕的端午文化節裡,讓遊客感到非常新鮮的是種類繁多的端午民俗遊戲,如注重平衡技巧的「粽子球」、考驗耐性的「立蛋」遊戲以及驅邪避穢的五毒鏢。這些古老的遊戲讓老少市民在快樂中傳承著民俗和親情。
  • 臺灣鹿港新12大景點排名 玻璃媽祖廟成新亮點(圖)
    臺灣鹿港新12大景點排名 玻璃媽祖廟成新亮點(圖)         世界最大的玻璃廟「臺灣護聖宮」光燦動人,成為網友喜愛的鹿港景點 臺灣《中國時報》圖   中新網10月26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鹿港除了公立古蹟龍山寺、天后宮外,您最想去哪裡?
  • 端午節潮汕又稱五月節,帶你看看有什麼民俗活動嗎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便是端午節,故潮州民間又稱其為「五月節」。那麼,你知道端午節這一天,潮州民間有什麼民俗活動嗎?今天,咱就一起來了解咱潮州的端午節習俗,看看你都知道多少?五月節的潮汕人民在做什麼?除了眾人皆知的賽龍舟、吃粽子,還有哪些頗具潮汕特色的民俗?
  • 泉州市各地開展民俗活動迎端午:賽龍舟 海上潑水
    多彩民俗助陣 迎端午祝安康包粽子、賽龍舟、水上捉鴨、海上潑水……昨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泉州市各地開展了豐富多彩、意蘊深遠的民俗活動,人們沉浸在濃濃的節日氛圍之中。圖為海上潑水活動現場。(陳英傑 攝)在晉江,第十一屆海峽論壇·晉江市(安海)第八屆兩岸端午民俗旅遊文化節好戲連臺,安海「嗦囉嗹」民俗表演、「水上捉鴨」等民俗項目輪番上演,吸引眾多市民圍觀,共享歡樂。昨天的安海三裡街熱鬧非凡,「嗦囉嗹」民俗表演正在進行。伴隨著鑼鼓聲,一隊人馬舉大旗、扛龍頭緩緩走來。
  • 2014鹿港新12大景點大公開
    ,在羅大佑一首《鹿港小鎮》,也唱出了彰化鹿港純樸小鎮的風情,而經過歷史洗禮變化後的《鹿港小鎮》有哪些景點絕對不能錯過呢?天后宮年代久遠,因而名聞遐邇,信徒眾多,前往朝拜的香客絡繹不絕,而每年的媽祖誕辰更是進香的旺季,一波波的進香人潮總是將鹿港擠得水洩不通、熱鬧非凡。 鹿港民俗文物館(辜家大宅)
  • 走進霸州勝芳古鎮感受端午傳統民俗
    邢亞南供圖  長城網廊坊6月8日訊(記者 孫澤恆 通訊員 邢亞南 樊雪 楊翠)勝芳是有著2500年歷史的古鎮,更有著獨特的端午民俗。端午節這天除了包粽子,家家戶戶在大門口、院內的屋門口都插艾條柳條。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 如何讓文化體驗走向深度——臺灣鹿港小鎮
    鹿港的街道,鹿港的漁村,媽祖廟裡燒香的人們。」還記得當年羅大佑唱的那首《鹿港小鎮》嗎?鹿港小鎮不僅是國內那家知名的餐廳,而是真實的在臺灣存在著的一個城鎮。臺灣早期發展所謂的「一府二鹿三艋舺」中「鹿」指的就是彰化縣的鹿港小鎮。鹿港曾經是臺灣的第二大城,並在清朝乾隆五十年至道光末年是最繁榮昌盛的時期。在人文歷史的淬鍊下,鹿港小鎮成為了現在古色古香的傳統小鎮。
  • 詩詞鑑賞-古詩詞中經典的端午節 吃粽子 看龍舟 感受古代端午習俗
    端午節自古以來都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因而很多文人墨客曾留下許多詩詞佳作, 其中還可以窺探到古人端午的風俗!浣溪沙-端午宋-蘇軾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微微小汗溼透了碧色的細絹,明日端午節用芳蘭草沐浴。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膩布滿大晴的江面。五彩花線輕輕地纏在紅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掛在耳下的黑色髮髻上。與朝雲同過端午節,天長地久,白頭偕老。全詞是篇民俗詩,充滿了濃鬱的古老民俗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