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火腿:原汁原味傳承一份鮮香

2020-12-24 食在浙江

提起金華,很多人會馬上想到金華火腿,事實上,不少人都是從金華火腿認識金華的。作為金華最具特色的地方特產和城市名片,這份濃鬱的香氣和舌尖的美味在一代代金華人的匠心傳承中走過了上千年,給這座城市烙上了深深的文化印記,成為金華不可或缺的金字招牌。

改革開放初期,金華地區只有14家國營火腿廠,全年產量三四十萬隻。隨著民營經濟的迅速發展,截至目前,金華市共有78家火腿企業,全市年產量達400萬隻,出口量3000多噸,各類火腿產品總銷售額超過20億元,佔全國火腿市場的70%。

因「材」制宜 借「生吃」之力謀突破

如何緊跟瞬息萬變的時代步伐,將老祖宗留下的珍貴財富發揚光大,一直是金華火腿從業者扛在肩頭、未敢懈怠的使命,保真傳承的基礎上更需要創新發展。創新重點之一在於原料選擇。如禁止使用只重6公斤以下(含6公斤)的原料豬腿加工火腿;採購火腿加工用鹽應符合國家規定要求,禁止使用工業用鹽加工火腿。「前者主要考慮腿太小,容易偏鹹。」金字火腿公司生產副總監陳順通解釋。2017年底,金華火腿協會與金華鹽業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由鹽業公司提供火腿醃製專用鹽,推出專用包裝袋。此外,火腿雖屬發酵肉製品,卻一直沒有發酵指標,與鹹肉界限劃分不明晰。可喜的是,金華火腿協會持續3年的火腿發酵指標研究已取得重大進展,成果即將應用於產品標準,這對中國火腿產業尚屬首次,意義重大。

為提升火腿綜合利用率,金字火腿與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合作開展火腿分割邊角料綜合利用技術研究。「火腿分割產生的邊角料,以往利用價值很低。」陳順通說,此項研究的目的是從火腿邊角料中提取火腿香料,粗略估計價值至少提升10倍。該研究成果現已申請國家專利,並列入金華市科技局重點項目。

提到產業創新,新產品的研發必不可少。浙江華統肉製品股份有限公司肉品部總經理王聯潮認為,不同於西班牙、義大利等地的「發酵火腿是紅酒標配」,中國年輕人對火腿認知度非常低,如何增強普及率和知曉率,「生吃火腿」或將是突破點。目前,金字和華統都在進行相關項目研究,其中金字「巴瑪」生吃火腿已上市。「其實,金華在100多年前也有『生吃火腿』,因為含鹽少鹹度低,通常在喝茶休閒時食用,所以被叫做『茶腿』,但技術沒有流傳下來。」陳順通介紹,不過,生吃火腿原料豬體型要求較大,金華「兩頭烏」豬雖適合做傳統火腿,做生吃火腿卻太小。因此,火腿協會也在與農業部門接洽計劃開展「『兩頭烏』大型豬種繁育」項目。

傳承完善 標準化助力產業提升

火腿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質量產品也出現參差不齊的情況。進入新世紀,火腿的質量管理、品牌建設日益受到當地政府、協會和企業的重視。「三籤香」是金華火腿獨特的質量檢驗方式,通過在火腿上中下三個關節部位進行打籤聞香,來判斷一隻火腿的品質。三處均香氣濃鬱地方可評定為特一級火腿。「祖先留下的雖然只是一個產品,但飽含了歷史文化和工藝講究。」起源於兒時的生活環境,金華火腿行業協會會長馬曉鍾對於火腿的感情,猶如其香味一般濃鬱厚重。學生時代的暑假,回到位於東陽千祥鎮麻田村的祖母家時,醃製發酵了大半年的火腿此時已散發出誘人的香氣。「火腿倒掛在房梁上,祖母就從滴油處開始切片,與老豆腐和酸菜一同放進砂鍋裡燉,那個鮮味至今想起來都讓人垂涎欲滴。」把老祖宗傳下來的工藝原汁原味地傳承下去,是馬曉鍾幾十年來深藏於心頭的執著。

上鹽、洗腿、整形、曬腿......傳統技法製作的金華火腿工藝複雜而講究,要歷經40多道大大小小的步驟。2016年,馬曉鍾提出並參與為金華火腿制定發展規劃,將火腿的傳統工藝、加工要求、質量標準等以法律形式明確。2017年,《金華火腿保護條例》正式被金華市人大常委會列入立法規劃,目前已修改至第六稿,爭取在明年能正式發布實施,金華火腿行業將進入立法監管保護發展新時代。同時,為保存傳統工藝的精妙和智慧,火腿製作的工藝傳承也在不斷完善。「現在很多企業買了鹽就直接醃製,而傳統工藝並非如此。」馬曉鍾舉例說,在傳統工藝中,要先將鹽入鍋炒制後再進行醃製「,通過熱加工,去除鹽裡的水分和微生物,對食品醃製有好處。」

規劃發展是管理手段,標準規範是技術手段,兩者有機結合是為了更好地提升整個產業的質量和標準,以確保火腿品質的精益求精。2016年G20杭州峰會的50道預選菜餚中,有11道菜用到火腿原料,共計使用300多隻金華火腿,其鮮香美味廣受中外來賓好評。

創新光大 推進金華火腿飄香全球

隨著社會發展,火腿原料和加工環境也在與時俱進。火腿加工從傳統的「靠天吃飯」,逐步實現現代化加工。企業走出國門學習交流,引進先進的全流程封閉式生產工藝,採用室內陽光房洗曬,全程控溫控溼,大大提升了優級品率。金字火腿年產36萬條火腿的現代化生產線只需18個工人,相比傳統工藝所需的90個工人,用工年成本至少節省400多萬。據統計,截至目前,金華市有持證火腿生產企業78家,絕大部分採用的還是傳統生產線。馬曉鍾說:「為適應銷售模式的變化,火腿企業也在積極引進自動化、現代化的管理方式。眼下,金字火腿的物聯網工廠已啟動建設。面對勞動成本的提高,今後企業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裝備將為擴大生產能力提供有效支撐。」

「實際上,火腿醃製過程就是微生物和鹽分流失速度的比賽,控溫控溼的現代化生產線則完全隔絕了外界氣候影響,能大大降低醃製所需用鹽量。」馬曉鍾說,新的膳食指南提出,成年人每天應攝入不超過6克的食鹽,而火腿太鹹也會影響香味和發酵程度。因此,要打破火腿產業停滯不前的現狀,就必須突破大量用鹽這一限制因素。他建議,大型火腿生產企業可引進全套機械化裝備實現用鹽量精準控制,中小型企業可在醃製清洗等環節局部引進先進技術與設備,小型企業則可通過在傳統醃製間安裝國產製冷設備等措施提升產品品質。

隨著新零售時代的到來,火腿企業對銷售模式也在進行更多嘗試和探索。據金字火腿工作人員介紹,去年天貓「雙11」期間,金字火腿通過年輕人喜聞樂見的線上活動實現銷售額600萬元,僅半小時的美食主播直播活動,讓4000袋即食產品銷售一空。

但是,對金華火腿目前年均25億元的產業規模,馬曉鍾並不滿足。他說「:在西班牙、義大利,人均火腿消費量達每年6公斤,而中國僅為20克,火腿產業的發展空間還很大。」在馬曉鍾看來,金華火腿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徵,將火腿產業發揚光大,讓火腿文化走出金華、香飄全球,是金華火腿從業者的責任所在。

(來源:中國食品報 李軍華)

相關焦點

  • 讓人流口水的金華火腿禮盒,火腿上方自然塊,入口無渣,濃鬱鮮香.....
    《舌尖上的中國》說:「用金華火腿吊出的湯,構成了一切江浙菜及傳統粵菜的底味」。以火腿入湯,增鮮提味,乃古而有之。因為火腿的鮮美加持,料理美味出了新境界,成為了一切精細菜餚的高湯基底。火腿的光芒,可不局限於吊湯湯底,滿漢全席中就有「金華火腿拼龍鬚菜」、「火腿筍絲」,火腿散發出的馥鬱鮮美,將「人間至鮮」發揮出更高境界。
  • 科技追夢人(55) | 馬曉鍾:傳承發展好金華火腿技藝
    如今,馬曉鍾是高級工程師、中國傳統食品工藝大師,同時任浙江師範大學行知學院兼職教授,金華火腿行業協會會長,金字火腿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今年56歲的馬曉鍾仍懷揣理想,身體力行,埋首火腿行業管理、火腿加工技術研究和火腿文化研究,希望為金華火腿傳承發展作更大貢獻。
  • 金華火腿的鮮美不可阻擋——火腿蹄膀
    這次一改重口味,沒有加過多的香料和辣椒,清水燉來,只加了一味秘密武器——金華火腿,就香不可擋也。只選用了一塊金華火腿和2個豬蹄,燉出了無比鮮香軟爛的蹄膀來。軟糯的豬蹄,吸滿了火腿的鮮香、花菇的濃香,即使在夏天,也會忍不住連續吃上幾塊呢!
  • 除了馳名中外的金華火腿,浙江金華的美食還有很多。精緻而考究
    在中華美食界,金華火腿、道口燒雞與北京烤鴨是非常出名的美食「三劍客」。這其中,要屬金華火腿的名氣最高,因為它早已名馳中外,成為了菜餚之外的著名特產,每逢年節都會有人買來送人。那麼除了火腿,金華還有哪些美食呢?
  • 帶你走進浙江金華,頂級年貨「金華火腿」,看到圖片饞到流口水
    帶你走進浙江金華,頂級年貨「金華火腿」,看到圖片饞到流口水火腿是我國的傳統名特產品,用豬的前、後腿為原料,經過醃製、洗曬、晾掛發酵而製成。說起火腿最出名的應該就是金華火腿了。提起金華,很多人會馬上想到金華火腿。
  • [東北新聞網]金字火腿:金華火腿的「金字招牌」
    東北新聞網訊 5月23日,「民營經濟在浙江」採風團一行來到金華,一到金華境內,沿途車站和高速公路旁,能看到各種火腿的廣告牌,大家齊說這是個因火腿而聞名的城市。高宗皇帝品嘗後,讚不絕口,見其肉色鮮紅似火,又知其來源於金華府,隨即賜名為「金華火腿(肉)」,聞名全國。  江浙一帶百姓此後更形成了婦女產後、手術養傷、時令進補都吃火腿送火腿的民間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鄧小平一句話帶來的金華火腿春天
  • 商標之爭持續了幾十年 「金華火腿」終於回歸金華
    「金華火腿」商標回歸金華。「金華火腿」名聲顯赫,但是直到1979年,隸屬於金華地區的浦江縣食品公司才將其註冊為商標。由於歷史的原因,「金華火腿」商標歸屬省食品公司下屬企業浙江省金華火腿有限公司。  上世紀80年代開始,金華的眾多生產廠家使用「金華火腿」商標,就得向省公司繳付商標使用費。之後,有的企業分別開始註冊自己的商標,許多生產商在產品上標註「ⅹⅹ(商標)金華火腿」。雙方還為此對簿公堂。
  • 被稱為中國火腿之光的金華火腿,到底有著什麼樣的魅力?
    金華火腿,相信大家都有聽說過。火腿,是指經過醃製等工序處理的動物腿,其中大多數以豬腿為主,豬腿的成品也是最佳。其味道鮮香,口感細膩,可以用於做菜了調味。現在我就帶領大家來認識一下這個我國的傳統美味吧!由於浙江的火腿基本產自於金華,所以這裡的火腿也被稱為「金華火腿」。而最早出現「火腿」一詞,是在宋朝文人蘇軾所著的《格物粗談·飲食》中,其中還介紹了火腿的製作工藝。從明朝開始,金華火腿作為浙江的特產,被定為貢品。
  • 火腿的做法 金華火腿的做法
    金華火腿的做法很多地方的人都會自製火腿,所以各個地方都有非常流行的火腿,比如金華火腿全國有名,並且現在已經銷往世界各地了,金華火腿的肉色澤非常鮮豔,紅白分明,看起來就非常想吃,吃起來肥而不膩,味道非常可口,下面教大家做金華火腿來吃。
  • 文人與金華火腿
    他風趣地說,長三百餘裡,雄鎮北郊的金華北山,就是天賜的「大火腿」,夠幾輩子享受了。這個年輕人就是著名小說家鬱達夫。據說,後來他流亡到東南亞,最愛吃的還是來自浙江老家的金華火腿。提到金華,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並不是什麼歷代名家,也不是什麼風景名勝,他們的腦子裡很頑固地駐守著一隻火腿。出差在外,別人問我你從哪來,我說金華。他們說不知道。
  • 美食中國 | 我家的 金華火腿
    □何金海父親有一手絕活,就是醃製金華火腿,這是家鄉最有歷史傳承的美食,可以追溯到宋代。她以金華原產地的兩頭烏的後腿製作而成,以色、香、味、形「四絕」而著稱於世,成為中國三大名火腿之一。因而,一年到頭有相當長的時間用毛竹的枝葉當柴火燒菜做飯,毛竹枝葉燃燒後產生的特有清香和鍋灶頭的油煙一起,長年累月地薰染著掛在灶臺上方的臘肉和火腿,形成家鄉特有的「竹葉燻腿」,成為「金華火腿」中的絕品。
  • 金華除了金華火腿以外還有一些美食,一起探秘金華那些美味佳餚!
    金華,位於浙江省中西部,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古稱婺州。金華人才輩出,民風淳樸,在漫長的歷史歲月裡創造出大量內蘊豐富的美食。一提到金華這座城市你會想到什麼?一定就是大名鼎鼎的金華火腿!其實在金華除了金華火腿以外還有一些美食,雖然沒有金華火腿有名但是,無論是口感還是樣式都不差,而且吃過的人都讚不絕口。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探秘金華那些美味佳餚!這道湯麵在是當地非常家常的一道湯麵,是當地的特色美味之一。香味撲鼻的東陽沃面量非常足,裡面加上了很多配料如金華火腿,青菜蘑菇等材料。
  • 火腿中的上等,名氣不輸「金華火腿」,只因製作講究
    火腿是經過長時間醃製的一種肉,相比起新鮮的豬肉,火腿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不過說火腿,我想很多人都會第一時間想到「金華火腿」。但是今天小美就要給大家介紹一種美味的火腿,這種火腿的名氣也很高,完全不會輸給大名鼎鼎的金華火腿,這都是因為製作這種火腿的過程特別講究。
  • 金華火腿傳統制腿技藝
    金華民間醃製火腿,始於唐代。唐開元年間(713—742)陳藏器編撰的《本草拾遺》記載:「火腿,產金華者佳」,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據載「臺灣 著名教授梁實秋曾找到一隻十年陳火腿,取下做菜,香氣襲人, 大慰鄉思」,金華火腿保質期如此之長,令眾食品嘆之弗如。 因此,火腿在金華的地方特產中,力壓群芳,獨佔鰲頭,名 揚四海,無人不曉。可是火腿是怎麼醃製出來的,知道的人卻為 之寥寥。金華火腿靠什麼成名?
  • 金華火腿的銷路
    魯迅先生任教與浙江兩極師範學堂時,曾多次光顧萬隆,魯迅先生定居上海後,還經常託人到萬隆買火腿。萬隆火腿莊所採購之金華火腿限於東陽、永康兩縣,用金華兩頭烏豬加工的火腿,精肉飽滿,肥膘薄,腳爪細,為火腿之上品。其次是這兩縣的加工技師藝精,火腿形狀好,質量高。「家鄉南肉」基本來自東陽、義烏兩地。抗日戰爭前,生意甚為興旺,抗日戰爭勝利初期生意十分興隆,全年營業額達10萬銀元。
  • 來金華上哪吃火腿菜?吃貨們請收好這份火腿菜攻略喔~
    x 金華市餐飲業和烹飪行業協會 x 金華火腿行業協會 x 浙中在線 · 金華微生活聯合發起的投票期間就有許多網友來問小皮上哪才能吃到好美味的火腿菜別著急這就給你們整理了一份火腿菜攻略(註:以下報名為部分商家,排名不分先後)
  • 中西火腿比拼:金華火腿與西班牙火腿,哪種火腿讓你口齒生津
    那麼在眾多火腿品牌之中,大家更心儀的是哪款呢?中西火腿大比拼,今天我們著重為大家介紹的是金華火腿與西班牙火腿,哪種火腿讓你口齒生津呢?首先要為大家介紹的是經典的西班牙火腿,這在西班牙當地可謂是國粹級的美食了,早在羅馬帝國時期,西班牙火腿就誕生了,之後經過了上千年的發展,其製作工藝更加精細化,更是得到了國內外人們的喜愛。
  • 金華火腿哪家強?一起來看看驗收結果!
    一份成熟的金華火腿肉質緊實,溫潤如玉但就像不是所有螃蟹都是「陽澄湖大閘蟹」不是所有火腿都叫「金華市金華火腿」「金華市金華火腿」有什麼不一樣?地理標誌產品金華火腿是一款「二合一」商標的火腿,金華市金華火腿證明商標於2007年註冊,2013年獲評中國馳名商標。通過十幾年努力,「二合一」商標使用企業每年遞增,成品優級品率從先前的80%提升至如今的95%以上,地理標誌產品金華火腿「證明商標」知名度和美譽度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形成了質量升、價格漲的可喜局面。
  • 金華火腿出徽州嗎?
    不知什麼時候,在徽州有了「金華火腿出徽州」的說法,而這種說法越來越盛,也不斷完善,如「在徽州有這麼一句老話,叫『金華火腿在東陽,東陽火腿在徽州』,意思是說徽州才是火腿的發源地」「隨著績溪的徽商到金華做生意,開辦火腿店,這一制腿手藝迷倒了金華府,才鑄就了金華火腿。」「徽州火腿——金華火腿的師父」,大有不將金華火腿這一原產地奪去誓不罷休的氣勢。
  • 舌尖上的非遺|金華火腿
    金華火腿,是我國醃臘肉製品中的精品,據記載金華民間醃製火腿始於唐代。古代曾有「貢腿」「煙蹄」「燻蹄」「醃腿」「蘭薰」等諸多別名。清代醫學家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證敘較為詳盡:「蘭燻」,俗名火腿,出金華者佳。金華六屬皆有,唯出東陽,浦江者更佳。其醃腿有冬腿、春腿之分,前腿、後腿之別。冬腿可久留不壞,春腿交夏則變味,久則蛆腐難食。又冬腿中獨取後腿,以其肉細厚可久藏,前腿未免較遜。最上者日淡腿,味美清香,可以佐茶,故名「茶腿」。金華火腿需選用優良的金華豬及其血統的鮮豬後腿為原料。金華豬有「中華熊貓豬」之稱,還有個俗稱叫兩頭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