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電商紛紛跨境 代購節節敗退
侯夢租住的開間裡一片狼藉。赫拉口紅、自然樂園蘆薈膠、依思蝸牛霜、3CE彩妝、雪花秀……這些大商城一層化妝品專櫃裡的搶手貨,散落在房間的各個角落。「一部分是我前一陣從韓國自己帶回來的,還有一部分是剛從韓國發貨回來的。」雖然這些天手裡存貨賣出了大半,但看著電腦屏幕上競爭對手的價格,她還是非常擔憂。
幾天前,京東CEO劉強東去了侯夢常去的首爾東大門市場,並舉辦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招商會,京東「韓國館」也隨之營業。撐起侯夢代購生意近一半「銷售額」的自然樂園蘆薈膠已出現在京東首頁上,69元一套,比侯夢銷售的價格還要低。在中韓自貿協定籤署後,隨著京東、天貓、幫5買等電商加入戰團,曾經紅極一時的韓貨代購正受到巨大衝擊。
「朋友圈」裡的代購生意
韓國代購是什麼時候開始紅火的?侯夢自己也說不清。
「應該是從2013年開始的,那時候正是微信最火的時候。」39歲的蘇虹是侯夢的「師傅」,也是第一批在微信朋友圈內開始代購韓國化妝品的人。
此前,蘇虹是亮馬橋附近一家大型商場內的化妝品銷售員,賣的就是韓國化妝品。一開始她只是發現有不少客戶在看到自己微信分享的商品信息後詢問購買,於是她想到為什麼不乾脆從韓國進貨直接在微信上賣。
「海外代購的優勢就是便宜。」她告訴記者,奶粉代購、手機代購、奢侈品代購已經有很多人在做,但化妝品、小商品等單價較低的商品還不太被代購商家所重視。實際上,與其他代購商品一樣,在減去了關稅和店面、人員費用後,代購商品要比門店價格低出很多,同樣50毫升的韓國謎尚BB霜,在韓國只要69元一瓶,在國內商場的專櫃卻要130元;韓國「蘭芝睡眠面膜」,中國專櫃價為230元,在韓國樂天免稅店裡才人民幣125元,價格低了近一半。
2013年4月,蘇虹辭去了工作,專門在朋友圈裡做韓國化妝品的代購生意。之所以選擇朋友圈,是因為這裡都是認識的朋友,有基本信譽,上手很快。幾個月時間,蘇虹不但經營起了自己的客戶群,還打進了不少朋友的「朋友圈」。「最火爆的時候,我一天能賣掉十幾萬元的貨。」她說道。
同樣,侯夢的代購生意也是基於自己的朋友圈。「每次我去韓國前,都會先在朋友圈發布,徵求訂單,到了韓國也會實時發布代購商品。」她告訴記者,這樣的一趟韓國之旅,扣除各項費用,她大約可以掙到一兩萬元,從去年7月到今年3月,她一共去了12次韓國,平均每20天左右一次。
這樣密集往返於中韓的代購有多少?「我估計至少北京就有近萬人。」蘇虹介紹,有時候去韓國的航班上,一半都是做代購的。在她的QQ上有3個代購從業者的交流群,每個都是千人大群,代購商品包括化妝品、電子產品、家電、服裝、箱包、食品等十幾種類別。其中不少韓貨代購甚至在韓國本地僱了員工專門掃貨、發貨,不用自己辛苦去逛明洞、東大門。
瘋狂兼職人群緩慢散場
然而紅火的韓國代購行情正在急速冷卻。
「我覺得除了一些偏門產品,其它生意馬上就要做不動了。」已經做了3年韓貨代購生意的宋坤倩是這個行當裡的「老人」,對於生意前景,她覺得一片黯淡。
「競爭不過京東和天貓,根本沒法比。」她告訴記者,整個代購行業,除了極少數的幾家是公司體制運營,餘下的都是單打獨鬥的「個體戶」,大部分都是靠著微信、微博、QQ這些社交媒體的朋友圈生存,了不起在淘寶網上開個店,不論是商品品類還是議價能力都不是電商巨鱷們的對手。隨著中韓自貿協定籤署,眾多商品稅率將逐步下降並免除,個體代購的優勢將消失無蹤。
不利的競爭地位正加速韓貨代購群體的「消散」。「我準備不做了,沒什麼賺頭,也就是掙張機票錢。」宋坤倩如今準備「金盆洗手」了。她介紹,韓貨海外代購群體並不穩定,在她印象中四分之三左右的人都是「兼職者」,進入這一行多是為了賺些零花錢,並沒有「恆心」。「如今經營情況變得不好,很快就會有大批兼職的人不做了。」她判斷,一批代購者已經在清倉離場。
「要說徹底沒人買,那肯定不是,但也不會再那麼火了。」全職做代購的蘇虹還準備堅持一段時間,但也準備把目光轉到更遠一點的日本,「我看現在日本的小家電挺受歡迎的,準備去考察考察。」她向記者表示。
螞蟻搬家終難持續
這種由近及遠的轉變真能給代購者們擠出生存空間嗎?
「應該可以有一段時間緩衝吧,畢竟籤了自貿協定的國家還只是少數。」蘇虹對自己判斷也有些猶豫。
「大部分個體代購的生意很快就做到頭了。」一位業內專家向記者表示,眼下京東、1號店、天貓等電商正將自己的觸角從國內延伸到國外,越來越多國家的商品將出現在電商的虛擬貨架上。從業務規模看,螞蟻搬家式的小代購商根本不具備競爭力。
一些垂直類企業的加入也將擠壓海外代購市場。就在幾天前,新希望在京東平臺上推出了99元的紐西蘭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這不但會對進口奶粉企業產生衝擊,眾多經營洋奶粉代購生意的商家也無可避免會受到波及,因為只要你不是生產者,就永遠拿不到「成本價」。
「大魚吃小魚是自然界的規律,也是市場的規律。」在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副院長莊芮教授看來,代購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商品在國內外價格存在明顯差異,這其中既有企業的因素,但更多是受到關稅的影響。隨著我國開放步伐不斷加大,各類貿易協議的籤署,絕大部分商品在國內外的價格差異將不斷縮小,再加上電商企業發力,以個體戶為主的代購行業必將慢慢退出舞臺。 記者 孫超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