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玩暢銷餐飲業轉型 疫情升溫臺灣「宅經濟」

2020-12-15 臺海網

新冠肺炎疫情下,臺灣民眾外出減少,在零售、餐飲等業都催生出「宅經濟」的新趨勢。

綜合中央社、《中國時報》《經濟日報》等媒體報導,據臺灣市場調研機構「東方線上」近日發布的「宅居經濟大衝擊」報告,疫情期間,臺灣消費者工作日在家時間平均增加1.7小時、假日在家時間平均增加2.4小時。僅約33%消費者自認沒有減少外出。

媒體報導,在家時間的增加帶動了電視、電玩及廚房家電等用品的銷售。臺灣市場研究公司「GfK」14日發布的調查顯示,3月前兩周,臺灣科技與消費性電子暨家電產品的網購銷售額同比增長30%,其中電視、筆電與電玩遊戲機成長幅度最多。

一家購物中心的業者表示,高價咖啡機近期暢銷,分析發現並非是喝咖啡人口增加,而是民眾在家時間變長,只要能提升生活品質的消費類型,都有成長空間。

受疫情衝擊較大的餐飲業則開始正視外送、電商、「宅經濟」的剛性需求。據中央社報導,業界認為,消費習慣已發生改變,即使疫情過後,傳統餐飲業也將發生質變,必須加碼數位化投資,布建新渠道,切入新市場。

據悉,臺灣各大連鎖餐飲品牌近期積極推廣外送服務或切入自煮料理包、冷凍食品、乾拌麵等「宅經濟」市場,甚至開始通過「直播」銷售生鮮商品。

而外送平臺業者已開始拓展線上超市業務。臺灣外送平臺Foodpanda近日宣布建立自有線上超市。該平臺業者表示,疫情暴發後,線上超市訂單大幅增加;該平臺的線上超市已在北臺灣有10個據點,今年計劃拓點30處。

臺灣經濟主管部門也在近期推出專項補助,協助餐飲、零售業者在電商平臺上架,報導稱業者「諮詢踴躍」。此外,大陸電商平臺「淘寶」的臺灣版「淘寶臺灣」也為新入駐商家提供30萬元(新臺幣)補貼方案,來輔助臺灣零售業者快速上手線上經營。「淘寶臺灣」表示,疫情暴發以來,詢問入駐平臺的諮詢量相較春節前已增加3倍以上。(完)

相關焦點

  • 等不到民進黨當局補助款,臺灣餐飲業因疫情紛紛倒閉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臺灣島內各產業,商圈、餐廳人潮稀落。然而,蔡當局的紓困措施遲遲無法落實,讓商家們只能幹著急。疫情讓外賣平臺生意大好 店家卻感覺很難受疫情期間,島內傳統餐飲行業大受衝擊,卻刺激了電子商務、外送平臺等「宅經濟」成長,消費者的消費習慣由過去的線下轉到了線上。然而,「宅經濟」的火熱並沒能彌補餐飲商家受到的損失,外賣平臺的高佣金抽成反倒讓業者大呼「難受」。
  • 方便麵斷貨、理髮器暢銷……疫情期間「宅經濟」帶火了什麼?
    來源:鈦媒體摘要: 「這些商品的意外暢銷,其實是當前及未來新消費勢能即將釋放的信號,預計疫情過後,中國消費市場還會迎來更大的反彈。」鈦媒體註:突如其來的疫情迫使全民宅在家,讓最早起源於「懶人經濟」的「宅經濟」概念迅速走紅。
  • 疫情對臺灣經濟的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對臺灣經濟與產業的影響逐步擴大,其中對不同產業與行業的影響程度有所不同,而且疫情第一階段(到2020年2月底)對臺灣製造業產業影響並不顯著,但對航空運輸等服務業影響則尤為明顯。隨著疫情的持續蔓延與發展,對臺灣產業尤其是支柱性電子科技產業的影響會逐步增大。
  • 包特:新加坡疫情期間的餐飲業扶持政策和電商化轉型
    熱情 專業理性長江產經 產經智庫 原創之庫文|包特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經濟系2020年初開始,世界多國相繼發生的新冠疫情不但給公眾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脅,也對各國經濟的運行如何緩解餐飲業在疫情期間遇到的客流減少甚至暫停為企業帶來的運營和資金困難,幫助企業順利渡過難關,穩定就業,就成了擺在相關國家和地區政府面前的重要問題。根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等媒體的報導:今年1月爆發以來,市中心餐飲場所和鄰裡小販大多聲稱生意大跌七八成,於是有的縮短營業時間,有的暫時關閉部分分店。新加坡餐飲業協會估計,約4000個餐飲業者可能無法撐過此次危機。
  • 民間消費不如預測 臺「主計總處」再下調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
    中新社臺北8月14日電 臺灣當局行政主管部門「主計總處」14日公布,將今年臺灣經濟成長率預測值由1.67%調降至1.56%。據《工商時報》、中央社等媒體報導,「主計總處」今年5月預測全年經濟成長率為1.67%,但隨著第2季出現負成長,「主計總處」調降預測值,並表示主因是民間消費不如預測。
  • 疫情衝擊、陸客不來,臺灣經濟慘兮兮
    臺灣地區旅遊業慘澹。(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疫情對臺灣經濟正造成怎樣的衝擊?民進黨當局採取了哪些應對措施?會對經濟民生產生怎樣的影響?一系列問題凸顯,成為近來島內各界關切的熱點。數據顯示,島內餐飲業2月營業額年減17%,為2003年6月以來最大降幅。華航「給員工的公開信」直言,疫情「雪崩式影響」比SARS、金融風暴更嚴重。臺經濟部門的統計顯示,2月臺灣外銷訂單金額環比減少18.8%,同比減少0.8%;預估3月同比減幅在9.3%至13.2%。
  • 疫情之下,看安陽「宅經濟」如何走紅!
    專家有話「宅經濟」火爆 是機遇也是挑戰記者 高倩疫情當下,區域零售商、到家服務等一些新業態火爆。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宅經濟」是疫情下的曇花一現,還是將來也有增長空間?安陽師範學院經濟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經濟學博士喻莎莎認為,隨著網際網路信息技術的發展,「宅」已經成為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宅經濟」則是網絡經濟的衍生和擴張,意味著「宅」在家裡亦可以實現工作、生活、娛樂等活動,是一種新興的時尚模式。以往在高溫、嚴寒等特定時期,「宅經濟」會比較受消費者推崇,需求量會較平常增大。
  • 疫情重創臺灣餐飲業 知名老店慘澹收場
    疫情重創臺灣餐飲業 知名老店慘澹收場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臺灣餐飲、觀光、交通運輸等多個產業遭受重創,不少知名餐飲老店近期甚至宣布停業,慘澹收場。多家旅行社也於近調整營業時間,通過壓縮人力成本來應對危機。
  • 疫情衝擊 預估臺灣3月批發零售餐飲業營業額將減824億元
    民進黨當局經濟主管部門23日表示,臺灣批發零售及餐飲業預估3月因疫情而淨減少營業額進一步擴大達824.9億元新臺幣。3月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年增率將全面轉呈負成長,餐飲業營業額更因人們減少出門用餐,致減幅達兩位數。  大多數零售業和餐飲業皆受疫情影響,其中餐飲業更為明顯。
  • 跟著大陸腳步,臺灣「宅經濟」發燒!
    臺灣滿街「吳柏毅」(Uber Eats)、「腹龐大」(foodpanda)和「拉拉姆」(Lalamove),加上幾位外送員因交通事故過世,「共享經濟」一躍成為各家媒體頭條。超商之所以積極搶進外送市場,有三大主因:一是瞄準持續發酵的「宅經濟」,顧客對於配送到宅的服務,無論使用習慣或需求度都不斷提升;二是店鋪商圈的延伸,全臺超商總數超過1.1萬家,密集度高居全球第二,要再大幅展店不易,而外送模式正好可作為店鋪貨架的延伸
  • 福州餐飲業尋求轉型自救 全新出發!
    示意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門店關閉、全面禁止堂食,我市餐飲業一度按下「暫停鍵」。日前,《福州市餐飲企業復工防控工作指引》發布,符合條件的餐飲企業可開放堂食服務。這場戰「疫」,正倒逼我市各類餐飲企業開啟一場自救突圍或轉型之路,以期渡過難關。
  • 臺灣餐飲業4月營業額創史上最大跌幅
    (抗擊新冠肺炎)臺灣餐飲業4月營業額創史上最大跌幅中新社臺北5月26日電 臺灣經濟主管部門最新公布批發零售餐飲營業額數據顯示,今年4月餐飲業營業額為479億元(新臺幣,下同),按年下跌22.8%,為有年增率統計以來最大跌幅
  • 「宅」出雲經濟 萬物皆可「播」
    4、雲經濟爆發的背後,企業數位化轉型已經成為必然選擇,否則就被淘汰。 5、企業數位化轉型,應該是從產品研發、生產、營銷、銷售、服務等全鏈路數位化。
  • 疫情衝擊臺灣並非百業待興,一些「特殊行業」反而賺了!
    然而,卻仍有一些產業「逆風成長」,在這一波疫情中意外加快腳步,甚至賺得盆滿缽滿,其中不乏臺灣民間的一些「特殊行業」。沒陸客+疫情衝擊,知名老店也難撐儘管最近全臺上下都在慶祝連續6天的「零確診」,但臺灣觀光餐飲業在疫情期間雪上加霜,仍不知何時恢復昔日景氣,許多老字號餐廳接連歇業。
  •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經濟 臺灣服務業受損嚴重
    (抗擊新冠肺炎)綜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經濟 臺灣服務業受損嚴重中新社北京3月26日電 (王捷先)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臺灣,截至26日,全臺累計報告252人確診。疫情之下社會經濟滑坡,服務業受影響嚴重。過去兩個月,臺灣最主要航空公司中華航空和長榮航空營收大幅收窄。有報導稱,兩家公司只能期待行政當局紓困措施,將現有機隊維持最低的運能,雖有貨運業務勉強餬口,但獲利極為單薄。作為產業晴雨表,臺灣股市震蕩劇烈。相較去年同期,長榮股價近日一度幾乎腰斬,市值蒸發近300億元(新臺幣,下同),華航市值也縮水近190億元。
  • 「後疫情時代」的餐飲業:智能化轉型加速 碧桂園機器人餐廳引領變革
    中國網財經7月16日訊(記者 劉小菲)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各行業帶來了巨大衝擊,餐飲業更是首當其衝。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5月,全國餐飲業實現收入11346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36.5%。在此背景下,機器人餐廳登上了時代舞臺,它不僅為餐飲業智慧轉型按下「加速鍵」,更用超尖端的技術點亮了「中國智造」。
  • 臺灣萬代南夢宮公開2017臺北電玩展參展內容
    臺灣萬代南夢宮娛樂於近日宣布,將連續第三年參加2017年01月20日至2017年1月24日舉辦的2017臺北國際電玩展。今年將集中火力讓玩家體驗多款未上市作品,且絕大多數皆為繁體中文版。展期中也將邀請多位知名遊戲製作人來臺與玩家們相見歡,並帶來更多驚喜!
  • 臺灣第三季度人力需求淨增2.11萬人 創11年來同期新低
    中新社臺北6月2日電 臺灣勞動事務主管部門2日公布臺灣第三季度人力需求調查,預估7月底較4月底的人力需求人數淨增21100人,創11年來同期新低。其中,住宿及餐飲業人力需求僅931人,也是11年來同期新低。
  • 綜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經濟 臺灣服務業受損嚴重
    (抗擊新冠肺炎)綜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經濟 臺灣服務業受損嚴重中新社北京3月26日電 (王捷先)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臺灣,截至26日,全臺累計報告252人確診。疫情之下社會經濟滑坡,服務業受影響嚴重。觀光業首當其衝。過去兩個月,臺灣最主要航空公司中華航空和長榮航空營收大幅收窄。
  • 臺灣萬代南夢宮娛樂確定參展2019臺北國際電玩展 《超級機器人大戰...
    臺灣萬代南夢宮娛樂26日宣布,將於2019 年 1 月 25 日(五)至 1 月 28 日(一)上午 10 時至下午 6 時在臺北世貿展覽一館舉辦的臺北國際電玩展中將盛大展出多款未上市新作,除了廣受好評的暢銷遊戲,也將帶來即將發售的遊戲資訊與試玩體驗。